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水经注 >

第33章

水经注-第33章

小说: 水经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虽隔越山阜,

鸟道不远,云霞之间,常有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是总二水之名矣。

如浑水又东南流,迳永固县,县以大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右会羊水,水

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周塞。北出东转,迳燕昌城南。按《燕书》,建兴十年,慕

容宝自西河还,军败于参合,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垂众北至参合,见积骸如山,

设祭吊之礼,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军哀恸。垂惭愤呕血,因而寝疾焉。舆过平城

北四十里,疾笃,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北俗谓之老公城。羊水又东注于如

浑水,乱流迳方山西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

固堂,堂之四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

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

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

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院外西侧有思

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

若圆镜矣。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

池渚旧名白杨泉,泉上有白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流称矣。南面旧京,

北背方岭,左右山原,亭观绣峙,方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如浑水又南迳北

宫下,旧宫人作薄所在。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历

诸池沼。又南迳虎圈东,魏太平真君五年成之以牢虎也。季秋之月,圣上亲御圈,

上敕虎士效力于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裼暴虎,献于公所

也,故魏有《捍虎图》也。又迳平城西郭内,魏太常七年所城也。城西郭外有郊

天坛,坛之东侧有《郊天碑》,延兴四年立。其水又南,屈迳平城县故城南。

《史记》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记音义》曰,在雁门,即此县矣,王莽之平顺

也。魏天兴元年,迁都于此。太和十六年,破太华、安昌诸殿,造太极殿,东西

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

皆饰以观阁。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

之缁石也,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

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笔。堂南对白

台。台其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国之图录秘籍,悉积其下。台西

即朱明阁,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夹御路南流,迳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

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裹饰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绮分,故

世谓之白楼也。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

晨鼓也。又南迳皇舅寺西,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造,有五层浮图,其神图像,

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众采之上,炜炜有精光。又南迳永宁七级浮图西,

其制甚妙,工在寡双。又南远出郊郭,弱柳荫街,丝杨被浦,公私引裂,用周园

溉长塘曲池,所在布濩,故不可得而论也。一水南迳白登山西。服虔曰:白登,

台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旁之高地,若邱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

即白登台也。台南对罡阜,即白登山也。故《汉书》称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

为匈奴所围处。孙畅之《述画》曰:汉高祖被围七日,陈平使能画作美女,送与

冒顿阏氏,恐冒顿胜汉,其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其水又迳宁先宫东。献

文帝之为太上皇也,所居故宫矣。宫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

柱也。按柱勒,赵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与宜都

王穆罴同拜北郊,亲所迳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螭,甚有形势,信为工巧,

去《子丹碑》则远矣。其水又南迳平城县故城东,司州代尹治。皇都洛阳以为恒

州。水左有大道坛庙,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谦之所议建也。兼诸岳庙碑,亦多

所署立。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员基,令互相枝梧,以板砌

其上,栏陛承阿。上员制如明堂,而专室四户,室内有神坐,坐右列玉磬。皇舆

亲降,受箓灵坛,号曰天师。宣扬道式,暂重当时。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魏

神四年造,抑亦柏梁之流也。台榭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

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毁之,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水右有三层浮图,真容鹫

架,悉结石也。装制丽质,亦尽美善也。东郭外,太和中,阉人宕昌公钳耳庆时

立祗洹舍于东睾,椽瓦梁栋,台壁棂陛,尊容圣像,及床坐轩帐,悉青石也。图

制可观,所恨惟列壁合石,疏而不密。庭中有《祗洹碑》,碑题大篆,非佳耳。

然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峙相望,法轮东转,兹为上矣。其水自北

苑南出,历京城内,河干两湄,太和十年,累石结岸。夹塘之上,杂树交荫。郭

南结两石桥,横水为梁。又南迳藉田及药乐圃西,明堂东。明堂上圆下方,四周

十二户九室,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碧,仰象天状,

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

其上,下则引水为辟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如浑

水又南,与武周川水会。水出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

川,北流迳武周县故城西,王莽之桓周也。又东北右合黄水,水西出黄阜下,东

北流,圣山之水注焉。水出西山,东流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故

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

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东方

朔《神异传》云:南方有火山焉,长四十里,广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炉之木,昼

夜火然,得雨猛风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馀,细如丝,色白,时时

出外,以水逐而沃之则死。取其毛,绩以为布,谓之火浣布。是山亦其类也。但

卉物则不能然。其山以火从地中出,故亦名荧台矣。火井东五六尺有汤井,广轮

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以草内之则不然,皆沾濡露结,故俗以汤井为目。井东

有火井祠,以时祀祭焉。井北百馀步,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崖下有风穴,阙

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寒吹凌人,

不可暂停。而其山出雏乌,形类雅乌,纯黑而姣好,音与之同,缋采绀发,觜若

丹砂。性驯良而易附,中童幼子,捕而执之,曰赤觜乌,亦曰阿雏乌。按《小尔

雅》,纯黑反哺,谓之慈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白项而群飞者,

谓之燕乌;大而白项者,谓之苍乌。《尔雅》曰:斯,卑居也。孙炎曰:卑居,

楚乌。犍为舍人以为壁居,《说文》谓之雅,雅,楚乌。《庄子》曰雅贾矣。马

融亦曰:贾乌者也。又案《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而无记于此乌,

故书其异耳。自恒山已北,并有此矣。其水又东北流,注武周川水。武周川水又

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邱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

石开山,因崖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

目新眺。川水又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曰:平城西三十里,武周塞口者也。

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洛阳殿,殿北有宫馆。一水自枝渠南流,

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

又东注武州川,迳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又南流,迳班氏县故城东,王莽之

班副也。阚骃《十三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如浑

水又东南流,注於漯水。漯水又东迳北平邑县故城南。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

《地理志》属代,王莽所谓平胡也。《十三州志》曰:城在高柳南八十里。北俗

谓之丑寅城。漯水又东迳沙陵南,魏金田之地也,事同曹武邺中定矣。漯水又东,

迳狋氏县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

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矣。漯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

道仁也。《地理风俗记》曰:初筑此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因以为城名矣。今城

北有渊,潭而不流,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

十里,所未详也。漯水又东,迳阳原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代郡之属县也,

北俗谓之比郍州城。漯水又东,阳原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泽中,北俗谓之太拔

回水,水自泽东南流注于漯水。又东迳东安阳县故城北,赵惠文王三年,主父封

长子章为代安阳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竞安也。《地理风俗记》曰:五原有西

安阳,故此加东也。漯水又东,迳昌平县,温水注之,水出南坟下,三源俱导,

合而南流,东北注漯水。漯水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

鲜卑校尉,屯此。

漯水又东北,迳桑乾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

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

验,《经》言出南,非也,盖误证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乌丸,入

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正于此也。漯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

迳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予燕,易平舒,徐

广曰:平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封扬武将军马成为侯

国。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

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东北,迳兰亭南,又东北,

迳石门关北,旧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

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祁夷水又东北,

得飞狐谷,即广野君所谓杜飞狐之口也。苏林据郦公之说,言在上党,即实非也。

如淳言在代,是矣。晋建兴中,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于安次,即于此道也。

《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西北流,迳南舍亭西,又迳句琐

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流,迳代城西。卢植言:初筑此城,板干一

夜自移於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