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612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612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还只是最低的标准,如果有军功,那另算。

    消息很快就通知到全军,顿时,晋绥军的将士都疯了。

    什么叫大练兵?这才是

    ――――

    欧洲战局急转直下,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给。

    面对如怒涛一般的德国闪击兵团,一切都像是纸糊的,不堪一击。

    五月二十九日,英**队不得不从敦刻尔克撤退;六月十日,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六月十七日,法国贝当政权投降。

    这样一来,君临七大海洋的大英帝国在新兴帝国德国面前也仿佛陷于累卵之危了。

    五月十日,英国张伯伦内阁总辞职,轰动一时的英雄邱吉尔上台。

    虽然丘吉尔上台,英国还有强大的海军,但没有人看好英国。

    欧洲战局的急转直下,给法属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以及其他南方各地带来了政治地位上的巨大震荡。

    这些,成了在日本这头饿狼嘴边一直不断晃动的大肥肉。

    日本加紧布局。

    七月十六日,陆军大臣畑俊六单独提出辞呈,首相米内光政要求陆军部推荐继任陆相的人选,但陆军部根据陆军大臣、参谋总长和教育总监三长官会议的意见,以提出继任陆军大臣人选有困难为借口予以拒绝。

    陆军的这种作法,是以陆军大臣现役武官制为挡箭牌来干预政治,因而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攻击,但即便受到了抨击,没有陆军部的配合,米内内阁依旧坚持不下去。

    于是,七月十七日,米内内阁被迫全体辞职。

    七月十八日,天皇下达敕令,命令近卫文麿组阁。

    七月二十二日,近卫文麿组阁完成,阁员名单如下:

    内阁总理大臣近卫文麿

    外务大臣兼拓务大臣松冈洋右

    内务大巨兼厚生大臣安井英二

    大藏大臣河田烈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

    海军大臣吉田善吾

    司法大臣风见章

    文部大臣桥田邦彦

    农林大臣石黑忠笃

    商工大臣小林一三

    递信大臣兼铁道大臣村田省藏

    无任所大臣兼企划院总裁星野直树

    内阁书记官长富田健治

    近卫内阁完全是为了施行帝国大战略而组建的黄金组合内阁。

    日本的权力争夺一向激烈而复杂,这给帝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经过几次流血政变,军方得到了整合,但政府方面依旧派系林立,严重干扰了施政效能。

    所以,近卫内阁一成立,就是开始了新政治体制运动。

    所谓新政治体制运动,就是原有政党已日趋衰落,需要建立一个扎根于全体国民之中、不同于原有政党的组织,新政治体制的中心是内阁,新政治体制的推动燎来自国民组织的政治量,这种政治量不是旧有概念的政党,而是既能进入政府、也能进入军队,能够进入一切组织的政治量。

    近卫文麿的政治理念与天皇、载仁亲王和军方制定的大战略不谋而合,所以,借助近卫文麿的声望,军方又在暗中配合,一时之间,近卫文麿的新政治体制运动蓬勃而兴,原有各政党纷纷主动解散,集聚在了近卫文麿的旗帜下。

    与此同时,经济领域和思想领域的新体制运动也很快在社会上高唱起来。

    至此,日本大致完成了迎接世界大变局的国内方面的各项准备。

    ――――

    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人联袂到了京城。

    现在,云南和广西因为北越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它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

    龙云和李宗仁、白崇禧自然没有太祖和韩立洪看的那么远。

    当初,他们一致的看法是,只要日本不敢进攻华北,那就不可能进攻北越,但当他们得知美国给黑神军贷款五亿美元的时候,立刻大吃一惊。

    五亿美元,那可是天文数字的金钱,法币发行数量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五亿美元。

    美国为什么要给黑神军贷款五亿美元?

    有了这个引子,联系到当前的形势,他们很容易就想到了美国的目的,而一旦黑神军攻入东北,那么,北越怎么办?

    双方的信任已经很深,所以,一想到此中的握,他们立刻联络韩立洪,而韩立洪也请他们来京议事。

    韩立洪从来就不喜欢奢华,不管钱是怎么来的,正当与否,他都认为奢华是罪恶,道德上的罪恶。

    韩立洪不喜欢奢华,但喜欢优美的环境,在他这种浓烈的爱好下,不仅韩园的景色美丽之极,韩园之外也是。

    韩立洪亲自去南苑机场迎接,南苑机场也在南海子的范围内≈在,南海子还远未恢复,当苍茫之色,已渐具雏形。

    一路行来,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一副缅怀神往之色,同时也是极为感慨。

    在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以及许许多多中国人心中,南海子的恢复,昭示了中华帝国的归来。

    进了韩园,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心情都平静多了。

    落座、献茶之后,没等龙云等人问起,韩立洪就把事情说了一遍。

    韩立洪说完,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毫无例外都震惊不已,韩立洪的手笔真是越来越大。

    他们都清楚,别说是从老毛子那儿勒索土地了,就是能把东北收回来,那都是贪天之功,以后之中国就将踏上康庄大道,再也不用怕任何列强了。

    东北,日本人是下了大力的,工业基础雄厚,再加上美国的这五亿美元的好东西,仅仅华北东北两地,就足以把整个中国都支撑起来。

    相比这个,北越得失就不算什么事儿了。

    眉头微微皱起,白崇禧问道:“韩先生,日本必将屯驻重兵防守,我们能啃得动吗?”

    韩立洪道:“健生将军,只要我们能把百姓有效地组织起来,其他的都不是不能克服的∪如东北,我们正面打不动,那就全面开花,让东北全境处辞战场,这毕竟是在我们的国土上。”

    韩立洪没有把秘密武器说出来,这倒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他们没必要知道,什么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白崇禧点了点头,道:“这个战法好,让日本人穷于应付。”

    白崇禧说完,李宗仁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道:“韩先生,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问?”

    摆了摆手,韩立洪笑道:“德公,有什么话您尽管问,没有当不当这回事儿。”

    不再客气,李宗仁道:“东北要是收回来了,是不是要给**?”

    韩立洪心里点了点头,李宗仁就是李宗仁,从他把**安排在热河、察哈尔和内蒙就看出了这个。

    韩立洪道:“德公,我和**有过约定,将来山海关外都归**。”

    都归**?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大吃一惊。

    他们想到了将来**要在东北占有很大的利益,但也从没想到韩立洪会把东北都给**。

    何况,要是真从老毛子那儿勒索来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再加上外蒙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将占有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人都眉头紧锁,片刻之后,白崇禧先开口,道:“韩先生,这怕不合适吧?”

    韩立洪道:“不论是**,还是我们,意识形态都只是手段,是为了国家民族富强的手段。如果我们国家富强了,还计较意识形态的,那必定只是极少数人,他们掀不起风浪。健生将军,我认为我们最重大的责任就是让所有人都归于中道,放下意识形态,再也不要,也不允许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任何血雨腥风。”

    韩立洪说完,李宗仁叹了口气,道:“韩先生,惭愧,我等还是着相了。”

    韩立洪客气了几句,这时,龙云道:“韩先生,一旦开打,可能还需要全国鼎相助,到时怕会有人不满。”

    韩立洪兴,道:“龙主席,不要担心,到时我有东西堵他们的嘴。”

    韩立洪这么一说,三人都来了兴趣,韩立洪把他们领进了一间大屋子。

    一进去,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目光就都落在了北山墙上。

    整整一面背墙,悬挂着一幅大地图。

    地图是全国地图,图上标注着极为醒目红蓝两种颜色。

    看着地图,李宗仁问道:“这是……”

    韩立洪道:“德公,红色代表铁路,蓝色代表高速公路。”

    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都倒抽了一口冷气,韩立洪的手笔真是太惊人了

    这要是按图上标示的都建成了,到那时候,中国得变成什么样?

    盯着地图,突然,李宗仁心中一动,然后惊讶地问道:“韩先生,你在华北修的那些路是不是……”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把土路按在华北的标准修,一旦我们有能了,只要在土路上铺上水泥或者沥青,那就成高速公路了。”

    李宗仁叹服。

    韩立洪修土路的时候,就瞄准了今后全国性的整体规划。

    厉害,不服真是不行

    ――――

    随着冬季的到来,罗斯福总统轻松了很多,看来,德军要登陆英伦三岛是遥肄期了。

    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人挺住了。

    英国人挺住了是好消息,但日本人登陆法属印度支那的南越、柬埔寨和寮国则是不好的消息,非常不好的消息。

    可恶的中国人

    罗斯福嘟囔着咒骂了一声。

    对日本人的行动,中国人一声没吭,任着日本人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如果中国人反对,日本会有所顾忌的;如果中国人坚决反对,那日本人想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就绝不是容易的。

    罗斯福知道中国人的打算。

    中国人消日本先和他们打起来,这样一来,日本人的一大部分实力就会消耗在他们身上。

    实际上,罗斯福的打算和中国人大同小异,都不想头一个和日本人干起来。

    想到远东的局势,罗斯福的头又开始疼。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中国人对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沉默预示着,将来日本人和德国夹击苏联的时候,也可能继续沉默下去,直到中国人认为时机到了,他们才会发动进攻。

    中国人沉默,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消借苏联人消耗日本人的量。

    第二,是消日本人和他们美国打起来。

    日本进攻苏联,一定是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作战,消耗的油料是惊人的,而为了得到石油,日本人会不顾一切的。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避免把日本逼急了,美国虽然废除了《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尤其是在七月份,国会通过的《国防法案》,给了总统控制出口物资的绝对决定权,但他依然没有对日本需要的燃油进行限制。

    仅仅五个月,日本从美国进口的燃油就是去年的六倍。

    但是,限制是早晚的,而且会很快,否则,对内对外,政府都无法交代。实际上,就是现在对日本的出口,也是千方百计找借口才做到的。

    美国空军使用辛烷值100的航空汽油,日本的飞机使用辛烷值87以下的燃油,向日本出口燃油不会影响到美国,这就是政府继续向日本出口燃油的借口。

    第三,中国人可能,不,不是可能,而是必定要趁机勒索苏联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