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583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583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上,人,不再有生命的意义,只是一件件完成目的的工具。

    随着炮火的延伸,日军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

    绞肉机,启动。

    被炮火犁过的大地,壕沟阵地变成了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喧土,走在上面虽然很费劲,但比之支那人地狱般的阵地,这无疑是天堂。

    阵地虽然被切割成了一个个方块,但实际上,每一个方块依然足够大,足够握,每一个方块都是一台绞肉机。

    绞杀自己,更绞杀敌人。

    杀

    日军从上到下都疯了,他们从四面八方不顾一切地冲进了青纱帐,冲进了地狱般的壕沟。

正文 二九〇章 给蒋委员长挖个小坑

    二九〇章给蒋委员长挖个小坑

    没那么多的炮弹,人海战术就是破解壕沟战的唯一方法。

    当然,还有毒气弹,但和战车联队一样,黑神军早有准备。华北派遣军已经用过了,没什么效果。很显然,支那军队受过毒气战的训练。

    毒气弹这玩意,只要不慌不乱,有准备,知道怎么应对,作用不大。

    所以,没别的法子,只有拿命去换。

    冲进青纱帐里的鬼子,都第一时间跳进了壕沟里。

    他们必须得跳,这是命令。

    令谷寿夫师团全军覆灭的山海关之战已经成了经典战例,其中的机枪暗堡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这些被切割成块的青纱帐里,只需一个重机枪暗堡就足够了。

    到处都是爆炸声。

    大前方是铺天盖地的炮火,而被切割成一块一块的青纱帐里,也同样是炸成了一锅粥。

    小鬼子是手雷开路,见到洞口,就往洞口里扔,感觉哪儿不对,也往哪儿扔,总之,甜瓜手雷是满天飞。

    但饶是如此,这里还是日本人的地狱。

    壕沟里有地雷,而且,似乎那哪儿都埋着地雷。

    这里的地雷威力不大,威力半径不超过一米,显然是为壕沟战量身定做的。

    这些地雷给了进攻的日军搂头一闷棍。

    此外,小鬼子在武器上也吃了大亏,长枪在壕沟里不得使,而黑神军除了藏在暗堡里的机枪手,不是二十响的盒子枪,就是仿制的冲锋枪。

    壕沟壁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洞口〈口大的,直径有一米,小些的不超过半米。

    这些洞口大都是死的,也有少量活的。死洞是迷惑小鬼子用的,最深的也不超过一米三。活洞里面都有横壁,小鬼子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把手雷扔进活洞也造不成什么伤害,至多是把这个活洞炸废。

    ――――

    刘大力和李铁生头靠着洞口,仰面躺在一块木板上。在他们脚下,分别站着刘虎和张一成。

    木板底下有扣手,刘虎和张一成的活儿就是把刘大力和李铁生推出去,然后再拉回来。

    刘大力躺的洞口高些,李铁生躺的洞口低些,相差五十公分左右。他们相距一米,土层中间有一个碗口粗的小圆洞相通。

    洞口是封闭的,在外面看来,就是坑坑洼洼的。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根本发现不了有什么不对。

    他们没闲着,头上都悬着一个很小的潜望镜,潜望镜从洞口的缝隙探出去,能观察到壕沟里的情况。

    潜望镜同样被伪装的很好,不仔细看,就是一块土疙瘩▲且,还不怎么动,大多时候是固定的。

    两人有明确的分工,刘大力管右面,李铁生管左面。

    ――――

    军曹林三五郎领着领着十几个鬼子兵,猫着腰,端着大枪,在曲里拐弯的壕沟里搜索前进。

    真他**是太别扭了

    一开始,他们往洞口里扔手雷扔的还挺起劲,但没一会儿,就没人扔了,即便是时不时,被从洞口里扔出的手榴弹炸的鼻青脸肿,他们也不随便扔了,因为没那么多手雷。

    最后,发昏当不了该死,干脆不管那些洞口了,只有确实看到有手榴弹扔出来的洞口,他们才会把手雷扔进去。

    ――――

    刘大力和李铁生都一个姿势。

    潜望镜悬在上方,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他们都是一手握着放在胸口上的冲锋枪,一手伸过头顶,扣住遮蔽洞口的暗门的把手。

    忽然,李铁生低声念道:“一、二、三”

    “三”字出口,刘大力和李铁生同时把暗门上推,他们同时也被推出去了小半个身子。

    “啪啪啪……”刘大力和李铁生的身子刚一探出洞口,他们都侧着身子,刘大力朝右,李铁生向左,手中的冲锋枪猛射。

    他们正好插入了这十几个鬼子的中间,只一瞬间,突袭就结束了,十几个鬼子全都被击毙。

    随着刘大力和李铁生的臭脚丫子紧摆,他们又被猛地拽回了洞口。

    刘大力和李铁生一缩回洞口内,他们都抬起手,伸到洞顶,往下一拉,洞口就又被遮住了。

    他们这一套动作刚做完,至少有十枚手雷在壕沟里爆炸了。

    小鬼子真不是盖的,反应超快,只要慢一点,那就得玩完。

    洞口被盖住之后,啤酒瓶盖大小的潜望镜又从缝隙间伸了出去。

    一大群鬼子涌了过来,他们往洞口里混乱扔手雷。

    壕沟曲里拐弯,刘大力和李铁生守株待兔的这一段有十五六米是直的。最后一个鬼子拐过去之后,他们又把洞口打开。

    这一次,刘大力和李铁生的任务是掩护。

    与此同时,在他们对面,也有一个洞口打开,王大民从洞口里爬了出来。

    下到壕沟里,王大民从洞口里拎出来一乐榴弹。

    他们这一组,王大民是投弹高手□大民投弹,不仅投的远,更准,那手头,没说的″十米的范围内,王大民绝对不会把手榴弹投到壕沟外面去。

    手榴弹的弦都拉出来了,王大民把手榴弹一顺排摆好,然后,开始轻描淡写地把手榴弹一枚接一枚地甩出去。

    王大民投弹的速度极快,但那姿势,怎叫一个优雅了得。

    一乐榴弹八枚,都投完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不吃小鬼子的甜瓜手雷。

    这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轻易不会出错。

    ――――

    整个报防区分为三块:外围区、城防区和报城。

    城防区是报城周边二十里的区域,又细分为子区、丑区、寅区、卯区、申区、酉区六块,其中,松井石根划定的攻击区就在卯区的范围内。

    负责防守卯区的是黑神军第二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旅长是何友国。

    随着实力日渐膨胀,韩立洪的构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论战略地位,报不是河北的心脏,却是华北的心脏,如果志在整个华北,报就是必取之地。

    一开始,实力不行的时候,对报城,韩立洪打的主意就是些小偷小摸一类的,但随着实力急剧膨胀,他对报的想法一变在变,而每一次变化,他对报城的投入就会暴增一次。

    最近这一次的变化是因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构想改变而变化的,也就是这次变化,韩立洪对报的投入达到了不计一切的程度。

    他要把报变成日本人的噩梦,至少短期内,彻底绝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念想。

    要是真能做到这一步,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那都是千万倍值得的—此,以报城为核心,韩立洪下令建造了庞大的地下工事。

    城防区的子、丑、寅、卯、申、酉六区,每个区的地底下都有一座地下工事。

    在每一座地下工事里,既有指挥部,也有小型战地医院,这是为那些需要立刻做手术的伤员准备的。

    此外,地下工事还是藏兵洞,在鬼子大规模轰炸的时候,全旅三千多名官兵大都要躲在地下工事里。

    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水泥和钢筋都大大不足,所以不得不因陋就简,只把中心地下工事打造的坚不可摧,其他的大都是土洞了。

    整个地下工事就是一座大迷宫,小鬼子别说攻破地下工事,就是发现地下十米的地下工事,其可能性也是无限趋进于零。

    之所以修建的这么复杂,水泥和钢筋的缺非最主要的主因,因为要防止通道被震塌,所以通向各个阵地的通道就要多修几条。

    而后,又从这个思路引发开来,为了保证每个阵地里的士兵都能够安全地撤到核心地下工事里去,是不是更要多修一些通道?

    这条路不通了,还有那条路;那条路不通了,还有别的路……

    反正人力从来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一来二去的,整个地下工事就比蜘蛛网还蜘蛛网了,而且这个蜘蛛网还是立体的。

    作战室里,很忙碌,但气氛却是相当的轻松。

    十一旅没有硬性的任务,非要守住哪儿不可,他们的任务就是杀小鬼子,而且,杀小鬼子都是以猎杀袭击为主,伤亡小的不可思议。

    东南西三面墙都是大黑板,全用白、红、蓝、粉各色粉笔画得满满的。

    这是阵地简图。

    参谋们往来穿梭,更新上面的数据。

    此外,在北墙靠门的地方也有一块黑板,但比较小,上面是一行行的数目字。

    数目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确定杀死敌人的数量,一部分估计杀死敌人的数量。

    所谓可以确定的数字就是用枪杀的,“估计”是酥榴弹炸的。

    每隔十几分钟,有负责的参谋把数字更新一次。

    旅长何友国浑身轻松,那股劲从骨头缝里滋滋地往外冒。

    再好的东西不经过实践,心里也是不会真正有底的,尤其是成千上万人厮杀的战场,就更是如此≈在,经过这大半天的战斗已经清楚地表明,战斗过程基本跟事前的预想相符,没有什么大的错失。

    这仗,都不需要他亲自指挥,实际上,不要说是他这个旅长,就是团长营长的用处都不大,基层的那些小连长基本都给包办了。

    也是,鬼子投个两三万人下来,看上去不老少,但一洒下去,就跟往大锅里洒胡椒面似的。

    他们一个猎杀小组实际上只有三个人是十一旅的士兵,其他的都是辅助人员,而三个士兵组成的猎杀小组,就这几个小时的功夫,杀死的小鬼子基本都上了两位数。

    过瘾

    “老吴,这次你可是立了大顾”何友国对参谋长吴强笑道。

    这种模式的战争基调是韩立洪确立的,但具体内容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吴强参军之前是山里的猎人,现在这种猎杀的模式就是他提出来的。

    ――――

    死多少人就不说了,就是连阵亡士兵的尸体也大都没能运回来。

    至此,松井石根彻底清楚了一个事实:黑神军的阵地用步兵是根本没有可能攻克的。

    黑神军用机枪暗堡把进攻的步兵压制进壕沟,而进到壕沟的步兵连敌人都找不到,又如何杀死敌人?在那种地形之下,只有被敌人屠杀的份儿。

    炮火,只有炮火,才是致胜的唯一之法。

    松井石根致电大本营,请求帝国以举国之力往他这儿空运炮弹。

    松井石根的报告震惊了整个日本。

    九一八之后,日本一直是一个高烧不退的社会,虽然这几年被黑神军浇了几次井拔凉水,但刚退下去点,紧跟着就又会来一次强力反弹。

    但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