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539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539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多田骏向这四巨头吹大风,要他们联手,和满洲国结成友好同盟,组建一个不仰赖南京的新政权,并告诉他们放心,完全不必顾虑南京,日本人在后面全璃持。

    四巨头都大声叫好,巴掌拍的既热烈,又整齐,异口同声地保证绝不排日,而且,不仅不排日,还友好哩,甚至对满洲国也倾心交好。

    四巨头无一例外地都拍了胸脯:对建新政权这件事,只要他们另外三个人赞成,我绝无二话,一定充分合作。

    多田骏一看,心花怒发,华北工作很好搞嘛。

    但是,他高兴的早了点,四个人保证的都挺好,却就是没一个人有实际行动,结果,一圈转下来,多田骏最后发现,盟半天,屁用没有。

    经过总结反思之后,多田骏发现人多了不好弄,那就两个两个的来,他先把商震和宋哲元单独弄在了一起,消他们携手建设新政权。

    你们一个属老西北军系统,一个属原晋绥军系列,中原大战时不就联合起来跟老蒋对着干了吗,现在为什么不能重续旧梦呢?

    宋哲元和商震两个人,你望望我,我瞧瞧你,除了干笑还是干笑,然后就争先恐后地开始挤兑对方:这事干得过,你先来,然后我再上。

    这二位就跟在讲中国传统相声一样,胡扯了半天,多田骏愣是一句想听的话也没能听到。

    既然老西北军的没法跟原晋绥军的合作到一块,那把鲁军的拖过来试试怎么样呢?要知道他们以前可都是属老西北军的,隔阂应该少一些吧。

    于是,多田骏又把宋哲元和韩复榘拉到一块,谈的内容一样,而结果竟也惊人的相似:不管你使什么法子,始终没有人肯第一个往笼子里钻。

    多田骏在这边使劲,老蒋也没闲着,也是使劲地拉拢四人。

    推动华北自治,虽然一直毫无进展,但消却又总是在不远处闪亮,让多田骏欲罢不能。

    对华北自治,这四巨头虽然都不肯使力,但对南京政府,却又是硬打硬抗,毫不含糊,这点很是让多田骏满意。

    比如,南京政府推行的法币改革。

    本以为南京政府推行法币改革成不了事儿,但没想到,竟然是空前的成功,而这对帝国可是太不利了。

    战争打的是什么?是钱,是经济,而南京政府的法币改革大获成功,就给支那经济打了兴奋剂,使得南京政府比之以前有了更充足的财力。

    为了推行法币改革,南京政府让各个地方把银元都运往南京中央银行,多田骏立刻给宋哲元打招呼,让他不要把银元送往南京。

    这件事,宋哲元没二话,立刻照办。宋哲元如此,阎锡山、韩复榘和商震也有样样,一体照办。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法币改革实质上就是经济统一,命根子被中央抓在手里,他们这些地方大佬想要继续抗衡中央,那就是不怎么现实的事了。

    而这样一来,日本就把华北这些地方派系的利益和自己绑到一架马车上了。

    这事儿过后,又拖了些日子,多田骏不耐烦了,于十一月十一日抛出了一份“华北高度自治”的提案,要宋哲元实行自治。

    并且,多田骏威吓宋哲元,必须限期答复,在九天后,也就是十一月二十日之前,必须给予答复,否则,关东军五个师团就要打过来了。

    这事儿,宋哲元自然要通告南京。

正文 二四九章 无路可退

    二四九章无路可退

    接到宋哲元的电报,蒋委员长的脸色变了三变。

    蒋委员长很受伤,遍体鳞伤。

    但凡有一线可能,蒋委员长都不愿与日本为敌。这不仅仅只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很深的情感。

    实际上,在国民政府里,有这种感情的国府要员不在少数,他们都真心地消中日提携,中日亲善,为此哪怕把整个东北送给日本人也在所不惜。

    但是,日本人的胃口太大,小小的东三省吃下去不仅没饱,反而更饿了。

    日本人越来越不像话了,这是往死里逼他。

    现在,他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只要再后退一步,那就必得跌入万丈深渊,死无葬身之地。

    实在没有退路了,只有奋起反击,蒋委员长调集了十几个主力,一边在南京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一边做出要去北方打大仗的姿态。

    同时,加紧情报工作,把日本人的虚实摸清了,原来根本就没什么五个师团,那纯粹是唬人的。

    蒋委员长这次之所以这么生猛,一是实在没法了,二是通过法币改革,成功地把自己和大英帝国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为了发行法币,按照英国人的要求,国民政府把价值两千五百万英镑的白银运到伦敦,出售后,换成英镑储在英国作准备金,以维持法币的稳定。

    这种货币的联系对大英帝国的好处那自然是杠杠滴。

    实际上,日本经过权衡之后,没敢继续强硬下去,这确实是一个原因。

    此外,蒋委员长这段时间和苏俄也是打的过热,这同样给日本人施加了极大的战略压力。

    现在,蒋委员长最担心的已经不是日本人,而是宋哲元。

    相比于阎锡山、韩复榘和商震,宋哲元是最握的,这一是因为宋哲元的野心越来越大,二是因为和宋哲元所处的位置有关。

    宋哲元直接面临日本人的军事压力,其他人都隔着一层;反过来,阎锡山、韩复榘和商震直接面临南京的军事压力,宋哲元则隔着一层。

    这一反一正,影响显而易见。

    这一段时间,南京和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层面同时交手,结果,日本人退缩了,南京取得了主动。

    ――――

    香山,双清别墅。

    屋子里,韩立洪、张自忠和宋哲元三人围桌而坐。

    现在,韩立洪和宋哲元的关系已经极为融洽,宋哲元已经把韩立洪视为西北军的一份子了,也把韩立洪倚重为头号谋士。

    韩立洪人虽然年轻,才华却无人可比,不论是宋哲元,还是张自忠,对韩立洪,那就只一个字:服

    自从韩立洪献计以来,形势的发展尽如韩立洪所说,一点没差。

    这种手段,谁知道了都得服。

    “立洪,这事儿结束了,可我们的事儿还没有进展啊。”宋哲元道。

    兴笑,韩立洪道:“军座,别急。”

    日思夜想,宋哲元现在就一个心思,把商震赶走,把整个河北拿过来,他道:“立洪,接下来该怎么办?”

    沉吟了一下,韩立洪道:“军座,您也别藏着了,派人给多田骏那老小子递个话。”

    宋哲元一愣,问道:“递什么话?”

    韩立洪道:“您告诉多田骏,华北自治不是那么容易搞的,这么大的事儿不能一口就吃的胖子,这种事儿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点来。”

    宋哲元和张自忠都有点迷糊,他们没明白韩立洪什么意思。

    韩立洪继续道:“搞不成华北自治,那就先搞冀东自治,有个榜样事情就会好办了。”

    别说张自忠,就是宋哲元都有点犹豫。

    宋哲元想河北,想脱离南京的束缚,但至少现在,他绝不想公开打出自治的旗号,那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眉头皱起,张自忠道:“立洪,这合适吗?”

    韩立洪道:“将军,我们递不递这个话,日本人也很快会想到,但如果我们递这个话过去,日本人就会对我们更有耐心。”

    这下,宋哲元连连点头,张自忠也无话可说。

    ――――

    送走了韩立洪和张自忠,宋哲元立刻把萧振瀛找了来。

    萧振瀛现在是天津市长,也是宋哲元跟日本人打交道的全权代表。

    萧振瀛此人足智多谋,性情绵里藏针,跟日本人打交道软硬不吃,就跟个弹簧似的,要紧可以紧,要松也可以松,既风雨不透,又让你找不到空子,发不得火,多田骏看见他也头疼的很。

    萧振瀛到后,宋哲元一说,萧振瀛大惊。其后,待宋哲元解释清楚,萧振瀛想了想,也认同了。

    自从上次去了成都,被老蒋耍了之后,萧振瀛总感到与宋哲元的关系差了那么一层,但二十九军之荣辱也是他个人之荣辱,所以,思之再三,他还是提醒道:“军座,我有个担心。”

    萧振瀛也是西北军的元老,当初二十九军成立之时,宋哲元能当上这个军长,萧振瀛是第一功臣。

    实际上,宋哲元并未对萧振瀛离心。

    萧振瀛一直是宋哲元的首席谋士,但韩立洪来了之后,萧振瀛自然就把首席谋士的位置让了出来,所以,他才有这种感觉。

    宋哲元没有意识到萧振瀛的心理变化,他道:“仙阁,你担心什么?”

    萧振瀛道:“军座,你想没想过黑神军的事儿。”

    宋哲元兴,他明白了萧振瀛担心什么。

    黑神军就是一头猛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暴起伤人,黑神军一向憎恶日本人,更憎恶汉奸,如果他宋哲元跟日本人走的太近,一旦黑神军发作,那就握了。

    宋哲元道:“仙阁,不要担心,我已经跟吉鸿昌、方振武联系上了,他们保证,只要我们不真的投靠日本人,黑神军会对我们有足够的谅解。”说到这儿,顿了顿,又道:“如果我们跟日本人起了冲突,他们还会全璃持我们。所以,我们现在是进退自如,左右都有回旋的余地。”

    萧振瀛一听,放心了,另外,宋哲元告诉他这个,也让他心里舒服了些。

    -------

    上不去,发晚了,顺带求一下推荐票。

正文 二五〇章 步步紧逼

    二五〇章步步紧逼

    海光寺,华北驻屯军司令部。

    多田骏那儿正愁呢,就在这时,参谋来报,说是天津市长萧振瀛到访。

    多田骏一听,就来气了。

    “华北高度自治”破局之后,宋哲元就猫了起来,怎么也找不着,他去见萧振瀛,这老家伙一如既往,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怎么说也没用。

    萧振瀛这会怎么来了?

    尽管生气,但多田骏还是出去把萧振瀛迎了进来。

    落座之后,多田骏问道:“今天什么风,怎么把萧君吹到我这儿来了?”

    萧振瀛道:“多田先生,宋先生有几句话要我代为转达。”

    萧振瀛提到宋哲元,多田骏又来气了,他道:“宋先生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有什么话要跟我说的?”

    萧振瀛毫不理会多田骏话里的不满,道:“多田先生,做大事得从容易的来,比如华北自治就不好做,所以宋先生认为应该先从容易的来。”

    没明白,多田骏问道:“萧君,宋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萧振瀛道:“多田先生,宋先生的意思是可以先从冀东开始,有了榜样之后,事情可能就好办了。”

    多田骏一听,眼睛就亮了。

    沉思半晌,多田骏兴奋地站起身来,连声道:“萧君,吆西、吆西,很好、很好”

    ――――

    蒋委员长很兴奋,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决心与日本人掰手腕子,竟然这么就赢了,成顾

    蒋委员长如此兴奋,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和日本人掰手腕子赢了,还跟这段日子一直乌云盖顶、霉运当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