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512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512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挖地道。

    现在的防卫量还不足以在全境的范围内都做到滴水不漏,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日本人,派出特遣小队,深入几十里抓走一些老百姓是防不住的。

    所以,为了避,一般只在远离报地界、绝对闭的核心地带挖地道▲且,凡是挖地道的地区,外面的人不许进来,里面的人不许出去。

    这次挖地道,没有全村老少齐动员,因为需要做的不只是挖地道这一件事。

    除了挖地道,最需要做的就是训练。

    凡是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和大部分的女人,都必须学会用枪。当然,需要接受训练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只有那些成为民兵的青壮和妇女才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

    除了这一体系,还有一个体系是对孩子的训练和培养。

    韩立洪跑了一个礼拜,基本把该看的都看了,然后才回到冉庄。

    现在的冉庄已经不是原先的冉庄了,现在的冉庄在不知道的人看来,就是九个相距不远的小村子。

    这么安排,一是为了防止让鬼子的飞机发现异常,二是为了预防将来鬼子的飞机轰炸。

    鬼子对中国的了解之深,现在的中国人知道的还很少,但韩立洪清楚,小鬼子对报的每一个村子在哪儿,有多少人,都了如指掌。

    所以,如果冉庄突然扩大了十好几倍,由一个小村骤然变成了一个小城,那非得引起鬼子的注意不可。

    但是,鬼子侦察飞机上的负责侦查的鬼子不大可能知道报有多少村子,尤其是具体都在哪儿,所以即便飞到了这一带,这么一安排,就几乎可以避免引起他们的注意。

    大冉庄纯粹是为了安居而建设的,这里的房子外表不起眼,但内里的布置和各种设施也不次于上海天津的那些豪宅多少。

    小冉庄是核心,原本的村民都已搬出去了,这里现在就是休闲娱乐的地方。

    这里酒楼饭庄的大师傅个顶个都是顶尖的,而且还有各色小吃美食。除了这些,还有说书讲古的茶馆,看戏的戏院,放电影的影院。当然,一个中西医齐备的好医院更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你在上海、天津那样的大都市能享受到的,这里基本都有,而且还都是最好的。

    韩立洪之所以弄这些东西,一是为了将来做准备,打基础,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二是为了让来这儿的人更安心。

    现在的冉庄可谓人才济济,他们都是当今中国在各个行业最顶尖的人才,韩立洪觉得有必要为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创造一个舒服的生活环境。

    这些人才,绝大部分是骗来的,骗来之后,再设法把他们的家人接过来⌒这样一个地方,就会让这些人才更安心,让他们的家人生活的愉快些,这是他的责任。

    ――――――

    大会议室里,韩立洪正在听取报告。

    最先作报告的是机电动力局局长支秉渊。

    机电动力局的管辖范围很广,涵盖兵工厂、发电及其设备、采矿冶炼设备等等各种工业设施。

    支秉渊报告了已经做的和近期中期长期的种种规划。

    随后,作报告的是王立仁,王立仁是国内顶尖的高楼建设专家。

    建高楼,必须得要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王立仁最精通的就是这方面。韩立洪要建造能抗住航空炸弹轰炸的地下工事,王立仁自然就要到冉庄来。

    王立仁之后,是冶金局局长齐恒,齐恒汇报了在山西灵丘县的勘探结果,确定在灵丘县的马家坨开采铁矿和铜矿,在阜平县建立冶炼厂。

    齐恒之后,农业局局长蒋成华作报告,汇报农业规划。

    蒋成华之后是卢文昭,卢文昭汇报的主要是收支情况,以及建立银行体系和发行纸币的准备情况。

    卢文昭之后是吉鸿昌,吉鸿昌汇报了军队的组织和训练情况。最后,是黑神特区的区长方振武汇报各个地区的行政情况。

    大会议室里坐了将近百人,这些人都是方方面面的骨干。

    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就是吉鸿昌、方振武,这之前,也对黑神军没有什么完整的概念,所以,这一刻,他们的震惊和惊喜不言而喻。

    韩立洪把这么多人召集在一起开这个汇报大会,一是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二是为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意见大家提,决定少数人来做,民主集中制绝对是最好最有效的治理方式,这样的汇报大会也是将来的人代会和政协的雏形。

    大会足足开了一天,晚宴后,大家又舒舒服服泡了一个小时澡堂子;接着,从澡堂子出来,去天昌大戏院听戏。

    第二天,巨大的作战指挥室里,韩立洪和吉鸿昌、方振武、票儿、张越明、梁桂英、张大鹏等二十余人开会。

    这次会是为了日本人开的。

    塘沽协定签订之后,虽然没有得到准确的情报,但对日本人,韩立洪自然不会放松警惕。

    随后,日本在北平和天津的驻屯军持续秘密增兵,这自然瞒不过他和大哥韩立涛的眼睛。

    自此,不管日本人会不会来进攻,他们也要按日本人一定会进攻来做准备。

    这种会已经开过很多次。

    每次开会,众人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全都是一副生怕小鬼子不来的架势。

    这个会,就是落实核查每一个人负责的那块做的如何,有无问题,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况。

    晚上,韩立洪单独宴请吉鸿昌、方振武、票儿和张越明。

    三轮酒喝过,吉鸿昌又忍不住了,他问道:“大当家,小鬼子真能来吗?”

    韩立洪忍不住兴,道:“大将军,放心,现在至少有九成把握。”

    吉鸿昌不由自主地攥紧了双拳,他太渴望了,他第一次知道,仗还可以这么打,只要想想就忍不住热血沸腾。

    方振武道:“如果按大当家料想的,我们真能把鬼子一个旅团,甚至是一个师团消灭,那会不会引起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

    “不会。”摇了摇头,韩立洪道:“别说我们消灭鬼子的一个师团,就是我们把天皇的老婆抓来当ji女,小鬼子也会忍着的。”顿了顿,他又道:“即便小鬼子忍不住,想要发动全面战争,那至少也得在半年之后。”

    票儿笑道:“到时候,蒋委员长就又得难受了。”

    已经商议好了,如果蒋委员长真敢放任小鬼子攻击他们,那把小鬼子收拾了之后,在勒一勒蒋委员长的大脖子。

    酒宴结束,回到家,梁桂英和沈娟、白燕都没睡,还在等着他。

    ---------------

    新的一周,老面最想要的是推举票,拜托了。

正文 二一四章 蒋委员长的倾情演讲

    二一四章蒋委员长的倾情演讲

    到了梁桂英她们那屋,韩立洪一头栽倒在炕上,同时攥住了梁爷的右手,说什么也不撒开。

    沈娟和白燕红着脸,笑着去西屋了。

    梁爷又急又气。

    忽然,灯灭了。

    梁爷依,这俩死丫头

    战斗开始。

    梁爷功夫再好,这个场合也不大用得上。

    战斗无声地进行着,忽然,两人都不动了。

    女下男上,韩立洪按住了梁爷的双手,支起上身,低头盯着梁爷水一样荡漾的眼眸。

    梁爷呼呼直喘,高耸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漾开一道道诱人的波光。

    即便一动不动,也舒服到了神魂深处。

    好一会儿,韩立洪的腰轻轻动了动,梁爷的身子随之就开始颤抖,目光也跟着失去了与韩立洪对视的量。

    “燕姐她们……”趁着还有最后的一丝量,梁爷问道。

    身子压下,贴在梁爷耳边,韩立洪道:“除了最后的那一关,她们什么都听我的。”

    “那你也不行……”

    “行,但别的得听我的,和她们一样。”

    “要是敢骗我……”

    “我跪搓衣板。”

    韩立洪这话说完,就听门口“扑哧”两声,登时,梁爷身体的温度又提高了八百度。

    ――――――

    时光匆匆,春节来了又去了,历史进入了一九三四年。

    三月十一日,高傲的德国人终于低头,双方达成了协议,除了原先订购的货物之外,再由德方向黑神军提供价值五百万美元,相当于一千六百五十万光洋的物资。

    这批物资包括:

    1)西门子军用通讯设备三十套,军用电话交换设备五十套,电台三百套,连附件共计八十万美元

    2)M1932式手枪五千支,单价二十美元,总计十万美元。

    3)光学瞄准镜,可调倍率和固定倍率各两千个,总计三万美元。

    4)38式50毫米战防炮四十门,单价一万五千美元,总计六十万美元。

    5)蔡司军用光学器材(望远镜、测距镜≮队镜、瞄准镜)三十套,每套一千美元,总计三万美元。

    6)轻型发电机二十套,单价一万美元,总计二十万美元。

    7)克虏伯、蒂森、亨舍尔、莱因金属公司机床、钻床、车床、磨床十套又一百三十五件,总计八十五万美元

    8)DW军用摩托车五百辆,单价四百美元,总计二十万美元。

    9)特种合金钢两千吨,总计一百万美元。

    10)矿山机器十部,单价八万美元,开山钻头及其他机械材料四十万美元,总计一百二十万美元。

    余下的全都是医疗器械和药品。

    当然,合约的最后一条是送货到家。

    德国人本来是极为严谨的,毁约这种事一般是决不会做的,但那里都有败类,一个大人物受了寿内尚子的色诱,以为几百万的生意,对象又不是中国政府,就大嘴一张,毁约了。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这位大人物身败名裂。

    ――――――

    三月十九日,北平六国饭店,黄郛黄委员长代表国民政府与满洲国的代表签署了两国通车通邮的协议。

    这个协议一签,就等于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

    消息一出,全国骂声一片。

    这次,蒋委员长也挺不住劲了,没办法,二哥又得跟三弟品尝甘苦,为蒋委员长遮风挡雨。

    没几天,黄郛便一病不起。

    黄郛一病不起,他的老搭档何应钦同样也不好受,北平和天津的日本驻屯军已由原来的不足万人增加到了四万。

    他这是坐在了火山口上,日本人想什么时候动他,就什么时候动。

    对华北,蒋委员长的心思就是排除万难,也要稳住日本人,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是能拖到他把**剿灭,把各路军阀全都收拾干净。

    嗨,何应钦只有叹气,蒋委员长总是这么信心满满,羡慕啊。

    ――――――

    七月十八日,阳光明媚,和风浩荡。

    庐山山脚下,海会寺,数百名国民**军军官在大殿前的广场上肃立。

    今天是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学的日子。

    这三年,国民**军在围剿共匪红军的战争中屡遭受,蒋委员长痛定思痛,认为是各部队的中初级军官武德、武学尚欠深造所致,遂决定在江西省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以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蒋委员长一向好为人师,除了护士学校的校长没兼,其他的一般都是有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