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巧戏情缘 >

第3章

巧戏情缘-第3章

小说: 巧戏情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恩肯定是拉着浣浣跑下山去见见世面了。我早知道山上关她俩不住的,尤其是浣浣,成天就发骚,老梦想要嫁个风流公子,叫她吃吃苦头也好,你要真不放心,就差二当家去找她们吧!”
  “可是……”卜老虎想起明晚的计划,正是需要小韬的意见,偏偏女儿选在这时坏事,他怒气又起,心浮气躁地叨骂:“有女儿还真他妈的烦咧!老子不管了,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是哪个王八蛋说养女儿贴心的?看看晓恩的样子,要是让我逮回来,不剥她一层皮,老子的姓就倒过来写!”
  侯师爷一杯接一杯地啜着酒,醉眼茫茫地看着老寨主都快把头发拔光了,才含糊不清地开口:“大当家的,您的姓倒过来写还是一样,没差啦!”
  “你——你给我闭上那张鸟嘴!来人啊——”卜老虎吼完侯师爷,见后者无动于衷地又回到酒堆里,只好无奈地转头粗声唤住门外驻守的一名汉子。“去把二当家的找来,说我有事找他。”
  晓恩相信,浣浣如果再把眼睛睁大一点儿,那中央的眼珠子可能会掉下来,她张开手,放在丫环眼前晃了晃。
  浣浣终于回过神来,她僵硬地将头转向晓恩,连眨都没眨眼。
  “你——在——干——什——么?”浣浣连鼻孔都用上了,一个字配一声气地哼出。
  还能讲话代表她尚有一丝理智,可以阻断她想揍死主子的件念。
  那时她们偷偷进了驴车上的空米缸,跟着易大叔一路下山去采买,屈身在又硬、又小、又问的米缸里,下山的路况颠簸,震得浣浣一路上咒骂着晓恩的任性。原以为流汗之后会有丰美的收获,结果见到的竟是一大家子的小萝卜头!怎能令她不气恼呢?
  她要的是男人,男人!英俊文雅的公子哥儿,不是这些摇头晃脑的小鬼头。
  晓恩仍笑嘻嘻地,对丫环恼火的样子完全无动于衷,反而调侃她:“接你的眼珠子呀!快掉下来了!”
  “卜——晓——恩,你……你你你……”浣浣提一口气,狠狠揪着晓恩的衣领,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学堂的屋顶。
  直到僻静的小巷里,浣浣忍耐多时的火气终于爆发了。
  “你你你……我冒着会把手抄断的危险跟你下山,就因为你说……”她又吸了一口气:“学堂里有好看的男人,结果……结果……”浣浣气得舌头猛打结,连话也说不全。
  “我不知道嘛!”晓恩眼珠子朝上溜啊溜地转着,无辜地摊摊手。“侯老头可没教过我,六、七岁的娃娃们也可以进学堂念书认字的,很新鲜喔!”她甜甜地笑着说:“这才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下山还真不知道呢!”
  浣浣对主子的咬文嚼字根本没兴趣,她只想把晓恩吊起来狠狠痛打一顿。
  “我要回去!”浣浣瘪着嘴,走了二十几里的路,巴望着会有什么貌似潘安的风流公子,为此她还特别涂抹了一脸胭脂;结果……那些汗水都白流了,连人都没见着。私自下山的结果,是回头还得被罚:写上三千遍的《道德经》。
  真晦气!她真是瞎了眼才跟了这个主人,真够晦气!
  “我不要跟你走了!”浣浣大声叫骂,顾不得主仆情份。
  “要走就走!你以为我稀罕吗?”晓恩倏地脸色一变,跟着也横眉竖眼,不甘示弱地吼回去。
  “我想,两位姑娘还是跟我走好了。”一个带着笑意的低沉嗓音打断两个女人的紧张对立。她们俩不约而同地朝那声音望去;浣浣反怒为笑,晓恩则是大惊失色。
  该死!下山还不到一天,这么快就玩完了,真不甘心!
  “二当家的,你总算来了。”见到小韬,浣浣松了口气,他比她预料的还要快到来,这下她有救了。
  小韬摸摸鼻子,倚着榕树干难得地露出牙齿。那冷峻的笑容中还带了点儿无可奈何,对她们俩,他是没法可想的了。再让她们互相吼个几句,八成可以把全城的人都弓!来看戏了。唉!卜山怎么会出这对活宝呢?偏偏一个是他妹子,一个是他的好朋友,女人真麻烦!
  “是吗?那倒应该谢谢你的记……”浣浣快速地旋身转向他,背对着晓恩对他挤眉弄眼的,小韬见状急忙收口。
  但是来不及了,晓恩已经瞧出其中倪端,本来她还在疑惑自己怎么这么倒楣,结果是……她看着浣浣,竖起两弯月眉儿,慢慢地卷起袖子,一脚已等不及地朝丫头蹬去。可恶,这个卖主求荣的家伙!
  方才她想凶主子的那股火气霎时全没了,浣浣干笑着连连退后,两手乱摇。“只是手痒嘛!不过沿路丢了几颗石子……”说着说着,她身形一闪,便躲到小韬背后去了。
  老天!这女人卷起袖子的架式还真可以把普通男子吓死。小韬拍拍浣浣,示意她没事,接着眉头又皱起来。“小浣,你就不能够把衣服拉好吗?我拜托你别丢人丢到山下来;还有,恩恩,不要再对小浣横眉竖眼的,她最痛恨侯老爹叫她练字,这你又不是不知道,何苦折磨她呢?”
  打从看见小韬,晓恩的心思动得比谁都还快。在卜山,她唯一顾忌的就是这位小哥,虽说他也是从小疼她到大,不许任何人欺负她;但那执拗起来的个性顶吓人的,连十头牛都拉不动。她恨恨地瞪着浣浣,不甘心地看看四周。
  不!她绝不轻易举白旗!
  她问吞吞地垂首啃着馒头,眼角余光勾住停在茶棚外的那辆大马车,霎时心念一动!想做就做,她立刻作了决定!
  “我想……”晓恩抬起头,看到小哥锐利审视的目光,忽又住了嘴。
  “想干什么?”他不愠不火地问。
  “就是那个……嘛!”晓恩打哈哈地笑了两声。“水喝得太多了。”她耸耸肩解释着。
  “二当家的,小姐是想……”浣浣急欲讨好晓恩,也忙打哈哈地笑着。这一路上晓恩对她不理不睬的,可见是真动气了。以往晓恩总是憋不到两刻钟就开口投降的,这回无论她怎么诱哄,晓恩就是闷不吭声,看来她可能做错了。
  唉!主人再不出声,等一回山,做丫头的她可就难受了。
  “我知道了。小浣,你陪着她去,记得看好她。”
  走到山后,晓恩寻个隐蔽地方蹲下,浣浣看到她淡蓝色发带隐约在浓密树枝间随风飞扬,只闻晓恩轻叹口气:“那人生得还挺俊的,可惜是个软趴趴的书生。”说罢又叹了一声。
  听到小姐终于开口了,浣浣不禁竖起耳朵,晓恩口中的“那人”撩得她心痒难耐。
  “什么书生?嘿!小姐,说话不要说一半!”她左顾右盼地,回头不忘对树枝间投一瞥,见到晓恩的发带才敢转头望去。
  茶棚外有一名背朝她作儒生打扮的男子正从柜台的伙计手中接过几包东西。浣浣转过身瞧了瞧恩恩,才恋恋不舍地望向那名男子。
  等了又等,那男人老是背朝她,终于在临离开茶棚时让她瞧见一半,但那侧面散逸出的温文儒雅也够她心醉的了;忽然,她觉得不对劲儿,回头看看那丛树,瞪着那仍飞舞不已的蓝带子半晌,不安的感觉立刻爬上她的心头。
  唤了晓恩几声,回答的却只有风吹林梢的沙沙响声,晓恩的沉默弄得她更加不安。待她走到树丛后,脸色才遽然大变。
  那丛树底下只空系着一条兀自飞扬的蓝彩带,晓恩早已不知去向。
  第二章
  把干粮朝后头车厢扔去,松吟听到“咚”地一声后,接着仿佛有人闷哼了一声。
  他好奇地转头望望,只听见半山腰茶棚里伙计的哈喝声和几个落单的商人谈笑声。他转回头,笑自己无端多虑,随即把手中缰绳一抖,那匹老马便懒洋洋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移动步伐,拖着沉重的车轮朝远处了无边际的荒野走去。
  望望远处迷蒙的天色,他开始盘算着今晚过夜的地方。
  从夔州沿水路而上,这路上已经探望过几位当年曾一同在朝为官的好友,到了中州这一带,景色渐渐不似江南那般宜人,但仍有令他流连忘返之处。
  这一趟出来,大江南北的随处遛遛,算算也有半年多了。走到中州,他才想起该回家了。
  除了午后半山腰的那间简陋茶棚,沿途竟没能再见到任何一个村落。山风干干冷冷地刮着,松吟沿着干涸的河床走,盯着远方一处浓密的林子,当下决定那儿便是今晚落脚之处。
  勒住马,他跳下马车舒活舒活筋骨,走到车厢后头,想拿出炊具,一拉开布帘,他当场傻眼了。
  一名粗衣布裙的束髻少年正拥着他的厚斗篷睡得好沉,松吟揉揉眼睛,确定自己没有头昏眼花,这……这名男孩打哪跑上他马车的?
  他摸摸脸,两颊竟没理由地发烫着,活了近三十年,他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形。一个陌生的少年,又身在荒郊野外的,他瞪着那仿佛正做着好梦的安详睡颜,好半天脑袋都是空白一片……那声低低的叫声……他猛然想起来,不是幻觉,这孩子是从野店溜上他的马车的。
  其实他有足够理由把这男孩扔下车的,但这种事怎么他都做不来,于是萧松吟,这个曾官拜翰林,兼任内阁大学士的高大男子,就这样呆呆地罚站在马车旁,看着一个素未相识的少年占去了他今晚的安眠之处。
  松吟出身于夔州,萧家历代经商,虽富可敌国,然少了个官字作陪,不免气势上就矮了一截;而在萧家八个兄弟里,就属排行老么的松吟天资最聪颖,不及而立之年,便风风光光地中了“状元”,随即任职于翰林院,不知羡煞乡内多少读书人。“翰林”!那可是当时文人最最清贵的仕宦途径。
  为此萧家得意非凡,毕竟翻开族谱,家族里还没有人能与官场沾上边。就算有,还不是靠钱拉关系,走后门,好不容易出了个“状元”,萧家当然理直气壮地抬头挺胸!
  自年幼时,萧松吟的志愿原是想拿个武状元的,奈何天生有些毛病无法克服,想想实在灰心,谁叫自己不争气呢?在爹娘的劝说下,他才弃武从文,转而在成册成册的文字堆里找回自信。由于长久埋首在书堆中,不自觉地培养出温文气息,当他和萧家几位哥哥站一块儿时,那儒雅气质在财大气粗的俗丽中便显现得格外突兀。
  不过,自信归自信,他朴直木讷的夭性并未因此而消失,也没因任官职而变得圆滑精明。松吟习惯凡事自己动手,生活也力求简单朴实,他从不会对下人大呼小叫,也不会因为小利小惠而对居上位者卑躬屈膝,要不然他不会对眼前这情况发上半天呆!虽念过数千册的书,但面对这种意外,他真的被“考”倒了。
  在他赴京师走马上任后,原以为自己真能为朝廷做些事,后来他才知道这种想法错得离谱。事后想想,他的个性本来就不适合待在那种明争暗斗、功利取向的环境里。在他人朝为官的那一年,正是宦官和仕人党派斗得最凶的时候。松吟虽然娶了锦衣卫贺统领的女儿贺斐贞,却没有因此而倒向宦官那一方,反而追随他的恩师卓中堂,断然拒绝了岳父大人的拉拢;岂料没过几天,竟传来中堂府邸遭人纵火的意外消息。这件事把松吟对朝廷的奉献热情全然浇熄,他就此绝意仕途,托病辞官,带着坚决与娘家断绝关系的妻子,转回夔州。
  那熟睡的少年拥紧斗篷动了动。松吟发出一声轻叹,停住冥想,怎么又想到这里来了呢?都几年了,经过那些事之后,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