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国策 >

第264章

国策-第264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机中队与2个勤务中队(实际为配备电子侦察机的飞行部队)。

将军事基地租借给共和国,老挝得到的不仅仅是每年2500万元的租金。

从2019年底开始,老挝不但派遣军事人员前往共和国“取经”,还邀请共和国为军队提供作战培训,大部分培训工作都在琅勃拉邦基地进行。到2022年,共和国先后培训了2000多名老挝官兵,为老挝打造了一支东南亚地区最强悍的特种部队。2022年,共和国向老挝移交防务的时候,老挝已经拥有一支精干强悍的作战力量。

与老挝的军事合作,拉开了共和国向境外派兵地序幕。虽然初期规模非常有限,但是美国却如芒在背,因为中国在老挝的设置军事基地不但直接针对美国在泰国的军事基地,还打破了东南亚地区地格局,对东南亚各国、特别是老挝周边的越南、柬埔寨、泰国与缅甸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随着共和国进军东南亚,美国的西太平洋-北印度洋防线势必分崩离析!

第42章 回心转意

欣达翁启程返回万象时。胡志诚见到了遭到软禁的阮良玉。

与阮良玉见面前。胡志诚与军情局的“代表”谈了大约半个小时。虽然对方没有表明份。但是胡诚相信。与他见面的就是传说中的军情局局长“老潘”。

军情局给了胡志诚两个选择。一是留下来为军情局服务。成为军情局的特工或者间谍;二是拿着军情局提供的“生活费”。在军情局的“保护”下生35年后。恢复平民身份。

在胡志诚做出选择前。军情局的“代表”提了一个额外要求:说服阮良玉。

胡志诚没有拒绝。因为不管做出哪种选择。命运都掌握在军情局的手上。即便军情局不会为难他。胡志诚也决定“好事做到底”。

见到阮良玉。胡志诚不得不感叹世事难料。10个小时前。阮良玉还是越南“第三号人物”。现在成了“阶下囚”。虽然军情局没有对他怎么样。但是阮良玉的神色仍然非常消沉。似乎遭受人生最惨痛的打击。

见到胡志诚。阮良眼里放出一丝精光。随即又暗淡了下来。

胡志诚倒了杯水。放在阮良玉面前。尴尬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

“来做说客?”

“不,不是……”胡志诚在阮良玉对面的椅子上了下来。“我只是来看看,总理没事。我就放心了。”

“放心?”阮良玉淡淡一笑。说道。“放心的投敌叛国吧?”

胡志诚长叹一声。拿出香烟。他知道阮良玉不抽。给自己点上了一根。“总理。我不是你这样的大人物,对我来说。生存比什么都重要。”

“为此。你可以出自己的祖国与民族……”

“不是出卖。”胡志诚没有被阮玉激怒。“也许你不知道。你离开越南的时候。武三明的部队与黎明杰的部队在河内交战。战斗至今还在进行。”

阮良玉的一脸疑惑。有点不太相信。

“这么说吧。都是我的责任。”胡志诚长出了口气,说道,“接到电话后,我就去了藏身地点。结果武三派人将我带走了……”

在胡志诚讲述的时候。阮良玉的神色变化了好几次。

“……或许我不应该这么做,但是当时的情况让我不得不这么做。”见阮良玉的目光落到烟盒上。胡志诚将香烟递了过去。

阮良玉迟疑了一下,从烟盒里抽出了一根香烟。

替总理点上烟后。胡志诚说道:“当时的情况很紧张。武三明已经在怀疑高层有人出卖了他。而且首先怀疑的就是总理。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把矛盾转向黎明杰。你也知道。黎明杰曾经暗中与我联系。希望我为他效劳。利用这层关系。我让黎明杰认为武三明要对他下手,挑起了两人间的争斗。”

“是你把消息透露给敌国的?”

胡志诚点了点头,没有否认。“确实是我透露的。但是我这么也是为了越南。”

“为了越南?”阮良玉冷冷一笑一点都不相信志诚的话。

“总理。你也知道。真正叛国的是武三明。中国军情局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武三明的长子武玉杰早在五年前就被CIA策反。随后武三明背叛祖国。开始转移财产,我们与中国在老挝的军事冲突。既是CIA暗中策划的。又与武三明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是他命令军队进入老挝。我们就不会卷入这场战。宁平空军基地遭到轰炸之前。武三明已经下令西北边防军进入老挝。准备扩大军事冲突。”

阮良玉的眉头紧锁。这件事他也知道。

“如果战争扩大。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是越南。中国不见得能够获多少好处。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中国被拖垮。越南变成废墟。我们都是失败者。为了主子的利益。武三明根本不在乎祖国会遭受多大的损失,越南人民会遭受多大的磨难!”胡志诚猛抽了两口烟,灭掉烟头。说道。“越南的唯一出路,是尽快结束战争。避免让战火烧到国内。因为总理一直坚信我们应该和平发展。所以我才背叛了‘职业道德’,一直在暗中保护总理!”

“可是。你投靠了敌人!”

“我们的敌人是谁?”听到阮良玉的话软了一些。胡志诚反问了一句。随后说道。“我们的敌人不是中国。七年来。总理一直没有把中国当作敌人。越南的敌人是武三明,是持了国家大权的军人。”

阮良玉长出了口气。没有反驳。

“要想结束战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除掉武三明。”胡志诚迟疑了一下。说道。“当然。不能借总理的手。不然总理将背上骂名。我们只能借助这场战争。让中国军队炸死武三明。总理才能名正言顺的顶替武三明。将越南带上正确的道路。可惜的是。最后头。就差了那么一点。”

阮良玉微微皱了下眉头。朝胡志诚看了过去。

“如果不是总理突然返回。武三明已经被炸死了。”

“我?”阮良玉暗暗一惊。“你的意思是……”

“总理。你不会认为炸弹落偏了吧?”胡志诚笑着摇了摇头。“虽然我不清楚轰炸的过程。但是以当时的情况。炸死武三易如反掌。最终没有轰炸武三明所在的机库。正是因为总理赶了回来。”

“也就是说。中国不想炸死我?”

胡志诚点了点头。“七年来。总理一直在努力改善我们同中国的关系。还为中国与东盟立自由贸易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有什么理由对付总理?如果我没猜错。中国不但不会对付总理。还会在总理上台之后与越南改善关系。”

“因此。中国在逮我之后。没有除掉我。”

胡志诚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阮良玉咳几下。灭掉了没抽几口的香烟。房间内安静了下来,两人都在沉思。

“中国给了你什么好处?”

听到阮良玉突然提出的问题。胡志诚愣了一下。说道:“我只拿了应得的。军情局希望我能留下来。我没有答应。”

阮良玉叹了口气。道:“如果中国让我重组政府。我需要很多助手。”

胡志诚暗暗一惊,不由的多看了阮良玉一眼。“总理。你……”

“如你所说。给祖国与人民带来灾难的不是你,而是武三明与黎明杰等人。”阮良玉停顿了一阵说道。“一直以来。那些掌握着军权的高层领袖,一直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不惜损害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们没别的选择。八千万同胞也没有别的选择。”

“总理……”

“越南蒙受了太多的灾难,我们能让子孙承受不应该承受的痛苦与磨难。如果有其他选择。我不会怎么做。”阮良玉闭上了眼睛。神色的很痛苦。“不管是千秋骂名。还是什么。我不能推脱历史的责任。你帮我带话。我要与中国高层领导见面。”

胡志诚点了点头。道:“没问题,我马上去告诉军情局的人。”

“如果可以,我希你能留下来。”

胡志诚一愣。一下没有明白阮良玉的意思。

“作为越南人,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你仍然热爱你的祖国与同胞。你就应该为自己的祖国与民族做出贡献。”阮玉的目光在胡志诚身上停留了许久。“不管怎么样。我原谅你以前的所作所为。希望你能够为祖国与民族做出真正的贡献。”

胡志诚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总理。我不会拒绝你的要求。但是需要一点时间。”

阮良玉没再多说什么。再次闭上了眼睛。

通过闭路监视系统。潘云生与张孝珑“观看”了胡志诚与阮良玉交谈的整个过程。在胡志诚离开房间的时候。潘云生给赵润东打了电话。

“问题不是很大。阮良玉确实是一位爱国者。而且是一个聪明的爱国者。”见到胡志诚进来。潘云生朝孝珑递了个眼神。等到张孝珑带着胡志诚离开后。他才继续对电话那端的赵润东说道。“他要求与你或者庞兴龙见面。大概想与我们谈条件。”

“确认他会与我们合作?”

“基本上。阮良玉没有别的选择。”

电话那端。赵润东沉思了一阵。说道:“你安排一下。晚上10点左右带他来元首府。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明白。需要通知庞兴龙吗?”

“我跟总理联系。你做好相关准备。特别是与越南有关的资料都要带上。”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外面的走廊上。张孝珑递了根香给胡志诚。

“表现的不错。你想好了吗?”

“什么?”胡志诚点上烟。看了眼这个合作不到3天的“搭档”。

“回越南,还是留下来。”张孝珑也点上了烟。

“这……”胡志诚长出了口气。“暂时还没想好。不过我觉得还是拿到一千五百万美元比较稳妥。”

潘云生已经承诺给志诚1500万美元“酬劳”。

张孝珑笑着摇了摇头。“也好。不管在哪。今后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是不是?”

“希望是吧。”胡志诚没有做肯定回答。

见此。张孝珑没再多说什么。因为胡志诚已经决定跟随阮良玉回国。以越南情报人员的身份为越南未来的国家主席服务。不管越南与共和国的关系会发生多大的变化。胡志诚都是越南情报人员。而张孝珑是共和国的情报人员。个人友谊取代不了对祖国的忠诚。两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第43章 坦诚交流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潘云生以“国务委员”的身份带阮良玉去了元首府。

赵润东不但通知了庞兴龙,还通知了彭茂邦、顾卫民与黄国巍。潘云生与阮良玉到达的时候,赵润东已经让秘书准备好了一壶红茶与几样颇具越南特色的糕点。

会面在不太友好的气氛中开始。

让潘云生有点意外的是,阮良玉首先提出共和国派遣特种兵将他带离越南,构成了“绑架他国领导人”的行为,属于最严重的战争罪行,要求共和国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向越南赔礼道歉。

彭茂邦没有给“趾高气扬”的越南总理好脸色。

庞兴龙、顾卫民与黄国巍没有“抢白”,将问题留给了赵润东。

作为“国务委员”,潘云生不好发表任何“高见”。

沉思一阵,赵润东说道:“总理阁下的愤怒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也请求阁下理解当时的情况。相信,潘委员已经向你解释了相关情况。如果我们不当机立断,恐怕我们就不会坐在一起商讨贵国的未来了。”

赵润东这番话不软不硬,既表明了共和国的立场,也表明了共和国掌握了“越南未来”,给阮良玉来了个下马威。

越南总理的脸色很不好看,对赵润东的回答明显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