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国策 >

第1314章

国策-第1314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并不乐观,关键仍然是天军建设不到位,而且我国的很多基础力量都未进行调整。”

“你的意思是……”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否拖上几年。”裴承毅回答得非常干脆。

颜靖宇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裴承毅说得更详细一点。

“虽然按照我军现在的实力。只要把开战后的工作做到位,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把握打败美国,但是谁也无法预测开战后的情况,我们也不能冒这个险裴承毅这次就说的比较委婉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与美国都在《斯德哥尔摩协议》上持支持态度。而且积极笼络俄罗斯与法国,就是希望稳住局势,将战争往后推几年。不管怎么说。现在开打对我们的好处不是很明显

“问题是,几年之后,我们就有绝对优势吗?”

裴承毅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三年前,我们就做过一次计算机模拟推演,得出的结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激烈程度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二十倍。换句话说,在交战区域没有得到实质性扩大的情况下,战争的持续时间将大大缩短。从理论上讲,这就意味着谁能在战争初期掌握主动权,谁就能获得胜利。而失去主动权的一方,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很难确保在开战后掌握主动权。不管怎么说,与美国的全面战争,绝对是一场高强度战争,初期投入与消耗都十分巨大,远远超过我们之前经历的任何一场战争。以印度战争来说,当时我们花了五年时间做准备,而且在战争爆发后还做了局部动员,并且在战争期间想方设法的动员与利用了盟国的军事力量,才勉强保证在六个月内取胜。就我现在掌握的情况,如果战争在明年爆发,我们的状态不会超过印度战争时期。”

“也就是说,击败美国的把握并不大。”

“最多百分之六十裴承毅勉强笑了笑,说道,“也许还会高一点,毕竟一些对战争胜负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无法以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只不过,这样的获胜概率仍然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虽然按照我的估计,我们仍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在此情况下,为胜利付出的代价肯定非常惨重,甚至会使胜利变得黯然失色。”

说到这,颜靖宇的神色顿时凝重了许多。

作为国家领导人,颜靖宇看重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众所周知,胜利都有代价,不存在没有代价的胜利。同样的,胜利都有意义,没有毫无意义的胜利。如此一来,在衡量胜利的时候,代价与意义就成了最主要的标准。对军人来说,也许前者更加重要,毕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是军人,而不是政治家。可是对政治家来说,明显后者更加重要。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政治家都只在乎结果,而不是过程。不管怎么说,策动一场战争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哪怕取得了胜利,只要没有意义,也无法被政治家接受。

虽然裴承毅没有说明,但是在他的发番话里,能让胜利失去意义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共和国本土遭到重创,即便共和国因此反动反击,彻底摧毁美国,也会使胜利变得毫无价值。二是共和国为战争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战争结束之后,已经没有足够的国力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进入无序状态。

很明显,后者的可能大得多。

事实上,不管出现哪种结果,颜靖宇都无法接受。

沉思一阵,颜靖宇才长出了口气,说道:“你也知道,我们不是战争狂人,正在推动历史发展的也不是我们两个人。”

裴承毅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颜靖宇的意思,说道:“刘晓宾已经去了国家计算中心,最迟一周之后就能得出最新的分析结果。”

“足够准确吗?”

“这次将《斯德哥尔摩协议》、以及军情局最新收到的几份情报加入了进去,分析结果肯定比三年前的更加准确。”

颜靖宇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另外还得对战争计划做出调整。”

“这事我亲自负责,主要工作由袁晨皓来做,一周之内就会有结果。”

“这样的话,那我下周末请大家来吃烧烤,到时候再详细谈一下。”

裴承毅呵呵一笑,说道:“老颜,这事最好别急着通气,最多跟焦总理说一下,其他那几个,到时候再通知也不迟。”

“这个我知道,你就放心吧。”

“就这样吧,时间不早了。”裴承毅看了眼手表,说道,“我要再耽搁下去,又要影响你吃晚饭了。下周六下午我再过来,有事的话,电话联系。”

颜靖宇笑着点了点头,起身将裴承毅送到了门外。

返回副元首官邸的路上,裴承毅也忍不住连声叹息。

正如颜靖宇所说,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都会怀念20年前,也就是王元庆那个时代。要知道,真正让颜靖宇担心的不是外来的敌人,而是共和国内部的利益集团。可以说,这也算是对共和国政治改革的一点小的讽刺吧。如同颜靖宇提到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绝对不是共和国的两位国家领导人,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的那些代表。自从2049年的国防预算在全体代事大会获得通过之后,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就将战争挂在了嘴边。到20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军事委员会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代表连续这么多年批准巨额军费,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下一场战争中取胜,为共和国、也为他们身后的利益集团带来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既然要想在战争中取胜,首先得引发战争。也就是说,即便颜靖宇与裴承毅认为应该再拖几年,不宜立即引爆战争,也得首先说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事实上,2049年之后,颜靖宇就经常给军事委员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委员会的成员做“思想工作”。

比如在2053年7月份,为了使增幅接近30%的国防预算获得通过,颜靖宇就在22天内连续21次邀请代表到元首府做客,其中17次是以露天烧烤的方式进行的。正是如此,有人戏称颜靖宇为“烧烤元首”。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颜靖宇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在有事相求的时候,肯定会请代表到元首府吃烧烤。当然,这也是向代表传达某种信息的有效方式。用蔺慕勋的话来说,只要接到去元首府吃烧烤的电话,他就得多花点时间来揣摩元首的心思,免得当场现丑。

当然,在这个大的舞台上,颜靖宇不是唯一的领舞者。

众所周知,颜靖宇是一个与军队、国防没有多少关系的国家领导人,所以在涉及到国防问题的时候,裴承毅扮演的角色往往更加重要。比如2053年的国防预算能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支持,就与裴承毅的关系最大,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裴承毅的影响力,以蔺慕勋为首的军事委员会肯定不会让步,也就不可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

正是如此,真正应该头痛的不是颜靖宇,而是裴承毅。

在离开元首府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颜靖宇把难题交给了他。不管怎么说,裴承毅首先提出了将发起战争的时间延迟几年,因此该由他去想办法说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让他们支持政府的决议。当然,如同前面提到的,首先要说服的不是代表,而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

回到副元首官邸,裴承毅就给蔺慕勋打了电话。

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他必须利用好每一分钟,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如果需要把问题留到烧烤晚宴上解决,那就是真正的问题了!

第79章 利益同盟

2054年12月下旬的第一天,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20多位权势人物应邀前往元首府参加由颜靖宇亲自操办的烧烤晚宴。虽然在此前的一周里,颜靖宇、裴承毅与焦魃山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与每个“嘉宾”都单独接触过,交换了意见,但是没人小看在元首府举行的烧烤晚宴。因为去年兴起这个风气以来,颜靖宇在晚宴上提出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还没人敢让元首下不了台。

当然,与以往的烧烤晚宴相比,这个晚上要确定的事情重要得多。

在参加晚宴之前,裴承毅首先约见的就是蔺慕勋。

自从蔺彦博正式退体之后,蔺慕勋就成了三坚集团的董事长。因为蔺慕华并不想接管家族事务,所以蔺慕勋还是家族的新“族长”。虽然从个人能力上讲,蔺慕勋比不上堂姐蔺慕华,更比不上伯父蔺彦博,但是在同辈中,他绝对算得上是翘楚,不但没有一点豪门子弟的架子,反而比很多平民出身的企业家还耍优秀。用《华商》杂志(一份专门介绍华商的时尚杂志,与美国的《时代》比较类似)的话来说,即便不是蔺彦博的侄子,蔺慕勋也能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商人。当然,他的才能不仅仅体现在商业上。

离开三坚集团之后,蔺慕勋不顾外界的流言飞语,以参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方式从政,不但顺利当选,还成为了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可以说,在步入政界的那一刻,蔺慕勋就成了全球名人。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年纪已经过了65岁的蔺慕勋在政界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但是没有任何人怀疑,蔺慕勋能够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成为谁也不敢轻视、必定会对共和国的政治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权势人物。

毋庸置疑,蔺慕勋的影响力来自他身后的三坚集团与蔺氏家族。

可以说,21世纪中叶的三坚集团,已经不是2016年初创时的三坚集团了。虽然在全球企业排名中,三坚集团仍然名列第一,而且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资源类企业,但是通过旗下的金融融资与金融投资公司,三坚集团早就不再是单一的资源类企业,而是一个以资源与金融为主的综合类企业。当然,由做资源发家成为综合类企业的超级集团,在以资源为重的时代并不少见。

按照三坚集团在2050年公布的集团年报,如果以营业额为准,资源产业在集团中的比重已经降低到了30%以下,金融占了大约35%,另外35%则是制造、电子、航天、医药与生物科技。当然,这其中很多都与军事工业有关。事实上,就连资源产业与金融产业也与共和国的军事工业有关。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说法,以三坚集团为首的共和国三大资源类企业一直就是共和国军事工业体系的大靠山。

拿资源产业来说,三坚集团拥有全球已探明稀有金属矿藏的22%(另外2家资源企业还拥有27%,如果算上其他企业,共和国拥有全球稀有金属矿藏的60%),而这些资源正是共和国军火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并且在军事科研上投入更多经费的基本保证。

金融产业更是如此,三坚集团控制的3家金融公司一直在为共和国的军火企业提供融资,甚至帮助共和国军火企业炒作股票。比如在2041年底,因为共和国军队没有能够在中东战争中取得绝对胜利,共和国空军甚至没有能够夺取绝对制空权,所以中航集团的股票在数日内暴跌20%以上。结果三坚集团旗下的“泰安公司”出面,联合其他几家金融公司收购中航集团股票,使得该集团的股价在一周之内就回到了正常水平,从而避免了因为市值缩水而导致的破产危机。

当然,从国家层面上看,实业的意义超过了金融业。

事实上,坚持做实业,也一直是三坚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