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346章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346章

小说: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冲默想了一会儿。立刻醒悟到,原来,此时的德国,恐怕还没有真正正确的的心态去对待和准备战争。像小毛奇这样的,在德国陆军中恐怕大有人在,包括叫嚣的最厉害的德皇威廉二世皇帝陛下,实际上其和英国的对峙,也多半是一种复杂的逆反心理所致。德国虽然渴望打破英法俄为首的国际秩序,篡取属于自己的利益空间。但却并没有心理准备和协约国进行一场真正的旷rì持久的全面战争。



这种心理是很危险的。



怪不得一战时期,最终小毛奇篡改了施里芬计划,让本就兵力不足的西线更加薄弱,难以完成预定的快速突破。西线战争得以进入泥潭式的消耗战,最终埋葬了德国胜利的希望。施里芬死去时的遗言:永远不要削弱我的右翼!终究成为后世无数人惋惜的梦幻。



“不!毛奇将军!”曹冲站起来针锋相对的发言,“虽然中国在现代是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但是在战略战术上,我们却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现代战争。诚如阁下所言,壕沟和机枪。主宰了战场。



但是请贵国的军事家们要注意到,新的打破常规的武器已经出现,在新式作战武器面前,陆地上的以壕沟和混凝土工事为主的防线,将被轻松的打破,有新式武器装备的快速突击部队,将能够迅速的直插敌人的背后,威胁敌人的腹心,切断敌人的补给,分阶段的反向包围。



这才是快速突进的战略核心:利用机动力优势,在有限的空间内集中令敌人恐怖的攻击力,一举摧毁敌人,然后大军跟上,中心开花,分割包围,这和古老相传的军事理论并不违背,只是在古老格言中的优势兵力,在今天变成了优势武器而已。”



“哦?你所说的新式武器,就是贵国空中的飞艇吗?这种武器,倒的确是打破战场常规的潜力!可是这种武器,在战场上能够应用的场合和规模也是有限度的吧!”小毛奇仍然有些不甘心,语气带着些不以为然的轻蔑。



“当然,飞艇并不是万能的,天气、地理环境等很多原因都会限制它的适用场合!”曹冲对小毛奇的执迷不悟感到不解。“但刚才所说的重点不在这里,而是战略,最重要的是战略。现代战争,战争的元素已经改变。不仅仅是飞艇一种武器能够造成战术上的优势!火车,汽车,各种交通工具的使用都可以有效的造成战场元素的变化!有了这些元素加入进来,还要让我们的士兵在野战工事中承受阵地战的那种煎熬吗?请恕我直言”



曹冲的声音变得急促,脸sè也有些变红:



“贵国现在所处的地缘态势,处于协约国的两面夹攻当中,一边是英法两国,一边是东边的俄罗斯,都是军事动员力几近无限的大国。如果拼消耗战,我看不到贵国战胜的希望,如果贵国在战场上秉持消耗战的战略的话,我个人认为,甚至我国和贵国之间的盟约都值得再重新考虑!”



曹冲的话,说的有些重了,使得现场的情绪变得有些压抑,中国的成员倒是无所谓,德国参谋部的人们倒是一个个互相看着,都是一脸的愤怒,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怪异。



一个身材高壮,一双严厉的像是雄鹰一样的壮年军官站了出来,



“请问这位年轻的中国将军,不知道你对德国未来有可能的战争应该采取的计划怎么看,如果是您的话,您将会怎么应对?”



曹冲一眼瞅过去,立刻认出来,大名鼎鼎的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此时还没有后世的照片上那么肥胖,全身上下军服笔挺,一副刻板的德国人所特有的军人风范。



曹冲看了看他,回答:



“一切战争,都是出于对形势的判断下的战争,基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地缘态势和战争趋势。贵国的西方,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陆军强国法国!”



呵呵呵!曹冲的话引起会场上一阵哄笑声,曹冲也是笑着,



“当然,这个陆军第一强国的名号是他们自封的,我相信在德**人的进攻下,他们不是对手。



但是,要记住一点,不是对手是不是对手,但并不意味着法国就好对付,法国的军事动员制度可是从拿破仑时代一直传承下来的,绝对不比贵国的要差,一旦战争开始,法国能够动员起来的兵力,甚至要超过贵国,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帮手大不列颠!,这也就意味着西线,从长期来看,贵国的兵力要占劣势,我不看好贵国的消耗战。



东线,同样如此,俄罗斯的国力虽然落后,连自身的军工体系都很难满足,但是,俄罗斯打消耗战同样是有名的,他们曾经拖垮了无数的欧洲著名的将军,其中甚至包括拿破仑这样的军神!



从全局的国力上来开,贵国和您的盟友也是全都处于内陆,没有补给,全靠自给自足,而英法俄都有海岸线,广阔的殖民地疆土,他们随时能从外部得到补充,即使是贵国的工业强于这三国,但一旦战争进入持久,贵国恐怕只能是一个结局惨败!”



曹冲的话,让在场的德国将军们都是一脸的灰败,他们自然之道曹冲所说的都是实情,德国的弱点实在是太明显,自从德国崛起以来,这种地缘态势的战略探讨早已经在国内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凡是德国人,没有不知道的。



“因此,德国要想打赢战争,唯有一条路,那就是在初期集中所有兵力,打速决战,争取在短时间打出一个优势的战略态势出来,才能在未来的长期消耗战中占取先机。我想,贵国在战争一开始,预定的最基本的战略目标,是打出一个和外界的交通要道出来,和我国之间保持联系,不管是陆地上,还是海洋上都行,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将这个战争持续下去,一直到全盘胜利。当然,如果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击败三国中的其中一国,使其失去战争能力,那就再美好不过了!”



曹冲的话,有意识的在往施里芬计划的方向上引,这方面的思考,德国人非常熟悉,自然是一个个听得十分入神,曹冲在众人的期待下越说越有劲,继续讲了下去,



“而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目标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西线的法国,一个是东线的俄国。”



什么?两个?和施里芬计划有所不同?



在场的人都有些诧异,这个说法,就连远征军中的人都没有推演过,为什么会是两个呢?难道是曹冲,临机而起的创意?



“英法俄三国中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俄国,俄国的工业落后,动员体系不足,一旦开战,俄国恐怕要很长时间才能反应过来,准确的说,俄国在东线的兵力,应该会在六到八个星期才可能完成集结。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也是德国夺取胜利的先机!”(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战略下(加更)



嬗变的三国卷第七十一章战略下(加更)



“俄国的在东线的兵力,应该会在六到八个星期才可能完成集结。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也是德国夺取胜利的先机!在这段时间里,贵国在战略上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迅速击败西线,一个是迅速击败东线。



贵国的陆军,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初期,应该说是具有决定xìng优势的,凭着相对完整的动员体系和优良的军事传统,发达的铁路交通网造成的机动力优势,还有整个世界最优秀的军官和士兵,德国在初期不管是对法国和俄国都应该呈压倒xìng的军事力量。



在西线,如果趁着东线俄国的压力不大的时候,集中兵力迅速突破法国边境,攻击法国的腹心巴黎等地带,迫使法国投降,或者是即使不投降,也要趁机摧毁法国的战争潜力,让法国失去大半的战争动员力量。这样的话,就算是达到了贵国初期的战略目标。后面即使是英国跨海前来帮助,但是失去了法国的陆军,英国即使是有再强大的海军也独木难支,西线的军事压力也就不大了。贵国可以从容调转过头,联合奥匈帝国对付东线的俄国。”曹冲说。。。



周围听着的德**官们一听自是赞同,这本就是施里芬计划的战略出发点,没有人反对。现在的大家着急的都是洗耳恭听,看看接下来曹冲的第二条东线战略是什么样的。



“在东线,那就是另一种打法,我们都知道俄国的农奴军战斗力极差,国家军事工业也有很大的不足。若是能够在初期俄**事动员还没有到位的时候。联合奥匈帝国在东线突进,毫无疑问会取得巨大的战果。



不过以俄罗斯的国土的广袤。即使是德**队和奥匈帝**队在俄罗斯国土上推进几百上千里,也无伤大碍。触及不到俄国真正的重心。俄国有足够的时间缓过劲来,一点点的和贵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在国土上干耗。



巨大的战略纵深,寒冷的天气,任劳任怨的俄国牲口,使得俄罗斯成为一个横亘在欧洲北部的巨大的北方泥潭!如果没有一个前提要素的话,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建议贵国将东线作为战略重点的。



这个前提要素,就是我们中华帝国的参战!”曹冲的这一句话话雷霆万钧,



“我国从东方出兵,能和贵国和我们的盟友东西夹击俄国。贵国和奥匈帝国若是能很快突破巴尔干,占领乌克兰,一路前进到高加索和我国陆上会师,那么俄国在欧洲北纬50度线以南的jīng华地带将全部陷入我手。



失去了乌克兰的千里良田,俄罗斯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其战争潜力将被极大的削弱,又从陆上打通了贵我双方的战略通。我们可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向贵国输送资源和兵力,这样,这场战争我们同样能够取得胜利。”



曹冲说到这里。德**官们神sè开始变得不对,一个个都是止不住的激动和兴奋。不错,这也是一种思路,有了中国。东线的战略态势猛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施里芬计划,已经不是唯一的备选!



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充沛的资源。一旦能够打通通道,那对德国的战争潜力一样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最少。在后勤线上,和英法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俄国的巨大的战争人口。虽然对德国和奥匈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泥潭,但是对中国来说,呵呵!恐怕即使是应付完俄国,中国还犹有余力!



这种情况毫无疑问为德**官团们带来了新的思路,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中国的加入,让德国在战略思路上多了很多的选择!最起码德国人在制定战争计划的时候,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充满了紧张感了怎么看,帝国一旦打成持久战,都没有赢取战争的希望。



就在大厅中的中德双方的军官们都在为曹冲的发言兴奋的时候,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又插入了进来,



“我想,诸位还是先不要高兴,先看看世界地图再说吧!不是我扫大家的兴,在北方打通中德之间的通道?这个恐怕比登天还难。”关键的时候,小毛奇又为大家泼了一把水!



“德意志和奥匈帝国若是倾尽全力,或许能够打通我们这边的俄罗斯的国土,但是东方呢?高加索离中国还有好几千公里,你确定贵国的军队能够在关键时刻推进到这里?”



随着小毛奇的声音,大家回过头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巨大的军事地图,在地图上打眼一看,乖乖!高加索距离中国的中心地带,果然是足足有六七千公里远,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