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

第139章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139章

小说: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切勿太过狂傲!事情虽有眉目,终究是没有得逞,自古人言: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要忍住气,小心筹谋行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个环节出错,都将悔恨终生啊!”



袁谭心中一凛,遂欣然受教。



“老师所言,皆乃至理!谭衷心敬服矣!”



……



七月十三,司州京兆郡偃师县兵站。



此处是司州的一处重要物资储备处所,承担着司州京兆郡西部,偃师、巩县、阳城、荥阳等地驻军的物资供应。就是平常时期也有一百名军兵,此时临战,就更是戒备森严,有两百名军兵守备。



振威军,也就是昔rì的黑山军,被誉为李哲虎狼之师中的唯一弱旅。兵力训练虽然是一直被以同样的手段整训,但是在战斗力上却一直和李哲嫡系所出大将教导下的士兵们不同,确实有些孱弱。



这却是因为振威军士兵们终究是黑山军残部,没有经过李哲的民兵民社的社会熔炉的缘故,缺少那种被刻印在骨子里的纪律xìng,在文化基础上也有些差别,这个本质xìng的东西就不是在短期内能够改变过来的!



清晨,露水未消,正是炎热的夏季最清爽的时候,兵站里的军兵们早早的就已经起床,在兵营里惯例的cāo练身体,既然被认为弱,那就要加倍的努力挣回来,振威军的兵士们可都是暗中攒着这一把劲儿。



这时,从远处走过来一群商队,赶着牛车马车,从兵营边路过,兵站这里就是临靠着水泥大路,经常有这般情况,士兵们也不以为意。



兵站里望楼上的执勤官拿着简陋的三国时空土制望远镜看着这群人,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正要收拾形状下楼,突然,脑子有些闪光,似乎是哪里有些不对。



执勤官挠了挠自己的头皮,觉得有些困惑,到底是哪里不对!



而就在他挠着头皮的这一会儿,这群人已经大半快要路过营门。



反光!对,是反光!在望远镜里能够看见,那群人的车队的角落里,明明是好几处反光!他忙再将望远镜戴上观看,却看见大门口的一出惊人景象!



那车队里的反光已经不是几处,而是明晃晃的一片,这群商队到了门前,胡哨一声,纷纷从车队中扯出了一溜儿兵刃,齐声喊着,向大门处杀来,而离着大门最近的两个,膀大腰圆,最是勇猛,手中拿着的却是两根军中的制式长刀,一挥手之间,营门处的哨兵已经是身首异处,鲜血四溅!



杀啊!



这群人大喊着,从大门口冲了进来,再往远处一扫,在更远的地方,正有源源不断的黑压压的人群,呐喊着,向着兵站扑了过来,粗粗一看,就不下数千人!



敌袭!敌袭!



执勤官扯着喉咙喊叫了起来,两句之后,才反应过来,赶忙掏出胸前的jǐng哨,没命一般儿的猛吹!



凄厉的jǐng哨声霎时间划破了夏rì清晨的静谧!



……



202年七月十九。



司州京兆郡偃师县兵站被士族率领的暴民攻破,其中两百名军士尽数身死!其后,暴民利用兵站里的兵械粮草,迅速的组织起了两三千的叛军。这其中,大多是京兆郡和弘农郡的世家豪族,领头者,正是弘农郡前太尉杨彪!



紧接着,继黄河南岸偃师变乱之后,司州河内郡又突发变故,河阳县守将张轩,在河内郡司马氏的劝导之下,和从河东郡而来的河东卫氏家主卫觊一起。宣布易帜起兵,和平占领了河阳县。之后在此地集结起大军四五千多人,清扫了县中府库之后,向东行进,一路击破数只振威军小股部队的阻拦,成功和等在孟津渡口的袁谭大军会师!



当其时,司州各地的豪族们在诸士族的引导下纷纷响应。大大小小数十支乱兵蜂起,变乱丛生,腥风血雨之下。司州内部立刻乱成一团。



南边的杨彪部在袭破偃师兵站获得补给之后,就消失不见,而北面孟津渡口袁谭和司州豪族的联军更是声势浩大。几乎有五六万大军聚拢在孟津渡口,威压黄河,气势汹汹。一时之间振威军经营多rì的局面竟有倾亡之祸!



洛阳振威军留守,第四团参将张白骑连忙紧急召集京兆郡内分散驻守的第四团主力五千余人聚拢来防守洛阳;黄河两岸的防守主力,第三团左校部一万人被分成许多只小分队分散在河内郡,在黄河防线上只有六千多人,危急之下只能拼命的呼叫援军。可是第一团第二团都由张燕亲自率领着,远在并州,怎么可能拉的回来。形势危在旦夕!



……



许都枢密院。



白虎堂内人来人往,一片战时气氛。几个大臣和李哲正在不断的推演变化,突然一个参谋紧张兮兮的跑了过来是,神情惶急!将手中稿件递给李哲!



李哲顺手接过一看,随即皱起了眉头,待到后面。脸sè却是又转为喜,一瞬之间,面sè历经变化,让人看了心中迷惑。



将军情递给身边的贾诩,李哲闭目不言。



过了一会儿,几个大臣们都传看了一圈。神sè反应不一。



“终于动手了!”贾诩叹了一句。



“不错!终于动手了,这等的可真不容易啊!”李哲回道。



“什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这司州变乱如此的大事,诸位却是这般摸样!”一旁的其他部的大臣不愿意了,大理寺正卿程立起身怒喝道。



曹cāo连忙安抚,“仲德!莫要生气!这司州之事却是内阁大臣和枢密院知道的一件机密大事,早就有奉孝负责筹划应对,一直等着这个时机,敌人才有动静,我方才能针对之采取行动!”



“哦?什么事?难道那司州士族的行动都是在军情司的监控之内么?”荀彧出口问道。



郭嘉忙摇头摆手:“没有没有!哪里有这般简单!司州士族自成一派,和我等颍川士族都很少打交道,我的军情司又怎么可能混的进去,你也知道,我军情司的探子多半都是出身底层的,士族真的很少。”



“哦?那这个计划你怎么能得知,怎么能随机应变!”



“这个……虽然我军情司的密探没有打入进去,但是我方在其中还是有高级别的内应的。”



“内应!还是高级别的,那你的意思是说,这次司州变乱,枢密院的诸位早就应该知道了,只是一直瞒着我等,想要趁此时机将司州士族一网打尽!”



“这个……实情却是如此?”



“奉孝!”荀彧突然站起身来,大喊一声,将在场人都惊得浑身一震,



“汝心何其歹毒?虽然说兵不厌诈,但是这些人可都是我大汉jīng英!弘农杨氏,河内司马,河东卫氏,这可都是我大汉朝的相传数百年的名士啊!河东卫氏,名士辈出,当年卫仲道诗书双绝,何等人杰!连蔡伯喈都赞叹不已!这等传承数百年的世家,诸位竟都这般处心积虑,要将其赶尽杀绝么?那杨彪,德高望重,名重京城,当年可也都是诸位的同僚啊!”



枢密院诸人面sè难看,都不吭声,只拿眼看着上手的李哲!



李哲缓缓发声:



“文若!你说的不错,我就是要铲断这些总是抗拒大势,图谋复辟的世家!”



“哼哼!这世间,有些人总是看不清天下大势!妄图做螳臂当车之举,岂不知其每一个举动,都只是自取灭亡,便是稍有成功,也只是拖延了国家统一的时间,引起社会更长久的动乱,造成更多人的死伤而已!



司州之变,又岂是我等处心积虑!孤就是再想消灭他们,如果他们不站出来,妄图祸乱天下,孤身为天下之主,顾全天下大局,又怎么可能随意施以屠戮!如果不是他们终究耐不住寂寞,要趁袁绍军的机会掀起变乱,孤又怎么有可能有机会!



天下之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寄托着天下人望!每一行动都有可能影响天下大势,孤又怎么可能事事皆随己心愿!那些人,都是自取死路尔!”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一百九十八章大饥荒,幽州



嬗变的三国卷一百九十八章大饥荒,幽州



司州之变,虽然是表面上看让李哲军的形势更加不利,振奋天下士族人心。但是某些早已经暗中形成的天下大势,诸侯境内有些早已经形成的潜流却是依然顺着它已有的的轨道进行下去,不以某些人的意志而改变。



202年七月至八月,冀州大荒!在整个收获季节,袁绍原先命令推广种植下的“神谷”种子不仅产量没有提高,甚至有些还出现了下降!而更有一些号称产量超千斤的红薯和土豆则是彻底绝收!



而此刻,几次大战,加上年前袁谭进军司州,已经是将各郡县府库内完全掏空,没有半点余粮。此时前线战事激烈,寥寥收起的其它种植区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最终袁绍不得不强行征收,终于激起民乱!



冀州境内,饥民蜂起,转眼间又是一片纷乱!



……



幽州,八月,渔阳郡。



太守鲜于辅立在城墙上,看着城外不断向城内涌来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幽州,本是大汉朝的苦寒之地,人迹罕至。可是就近些年中原战乱,瘟疫流行,幽州反而成了众流民向往的幸福!一波又一波的向幽州涌来!可知这世间,乱世犹胜于虎也!



而今天,城外的就更是声势浩大,让人望之不禁心酸。



顺着他的眼光看下去,只见右北平郡城墙之下,一条黑sè长龙蜿蜒曲折,不知有几十里远。一直排到天边。其中一个个全是冀州逃荒至此的难民,这些人为了逃过今年冀州的这一次饥荒,甚至不惜跋涉数百里,越走越远,来到这北面的幽州!



在逃难的道路上,这些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知道经历了多么大的苦难,以至于到了城下的时候,看着都是一脸的的呆滞神sè。似乎生死都已经毫无区别。但即使是这样的可怜人,还都已经是一路上淘汰剩下的jīng英,更多的人却是死在了这段路上。尸骨无存!



此时的冀州,已经是民乱遍地,饿殍遍野!



晚上,鲜于辅回到太守府,犹自心神不宁,在书房中就这样干愣愣的做着!



不知什么时候,家中有一家奴来问:



“老爷!田豫田先生来访!”



鲜于辅猛一听到这个消息,连忙站起身来:



“快请,快快有请!”



“是!”家奴躬身下去,鲜于辅连忙稍微对着镜子整了整姿容衣裳。定了定心神!方才起身往客厅而去!



“国让(田豫字)啊!好久不见,近来都去哪里了!”一见面,鲜于辅热情的很,这个田豫可是他很看重的一个郡内英杰,富有才学。足智多谋,帮助他解决了很多事情!



英气勃勃的田豫一拱手,言道:



“太守大人!某近一段时间却是去了中原!”



“哦?中原?中原可有什么新鲜事吗?快来给我说说,老朽我久居边塞,早就已经是耳目不聪了!”



“呵呵!太守说笑了!这方圆几百里内,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乌桓,可有能逃得过太守大人的眼睛的。大人久镇幽州,劳苦功高,德高望重这四个字不就是专门来形容太守大人的?”



“呵呵!你小子,就是生的一张嘴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