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闇帝的女儿(下) >

第16章

闇帝的女儿(下)-第16章

小说: 闇帝的女儿(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放手?”
  她抿着唇,小肩膀抖着。
  “不后悔?”
  “……呜呜……哇!”公孙谨由闷声抽泣终至忍不住的嚎啕大哭。
  尚涌不住的摇着头。傻瓜,她有秘密武器却不肯拿出,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是什么,面对爱情,不择手段的霸道这点,她就跟爷不太一样,她这是像她娘啊。
  一经龙驰画舫悄悄划过“凌波湖”中,画舫内,两道身影对坐。
  “那信爱卿真的销毁了?”
  “没有。”
  “没有?”
  “臣若不让陛下亲自销毁,您能放心吗?”
  “不能。”玄宗直截了当的瞪视着他。冶冬阳,这男人聪明而不外露,这点他总算见识到了。
  “这是信,请陛下自己处置吧。”冶冬阳由衣襟内取出信件,交给了他。
  玄宗微颤地取过信,总算到手了!
  脸色苍白的看了内容,半晌后,他闭上眼,这份难堪,他得一辈子掩埋,谁都不可再泄露!
  “谢谢你。”再张眼,他有了感激,他知道治冬阳从无反他之意,相反的还极力在帮他,若没有冶冬阳,自己铁定已经承受了众人的讪笑,而且宗亲也容不下他,他的下场就只剩被踢下龙椅一途,难堪又耻辱,届时他唯有以死谢罪,才足以了结此事。
  “陛下不用言谢,您政治清明,将国家治理得一派昌荣,倘若国家失去了您,才是国之损失,臣这么做,不过是完全为了黎民百姓着想。”
  玄宗红了眼眶。“不管如何,朕还是感激你的,至于李林甫,朕会给你一个交代,那厮的下场不会太好。”他承诺。
  “多谢陛下了。”他冷峻的颔首。
  “这是朕该还你的公道。”
  “嗯。”忍住激动的心,这仇总算是为众人报了。“陛下,臣还有一事想问。”他稳住情绪后又说。
  “有事就问吧,朕对爱卿已经没什么好隐瞒的。”
  “那臣就直问了,太子是您杀的吗?”
  玄宗登时严肃了脸孔。“……嗯。”
  “就因为他得知了秘密?”
  “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主因是为了陕王。”
  他体惊。“陕王?陛下打算立陕王为太子,而不是武惠妃的孩子寿王?”
  “朕宠爱武惠妃,当然也疼爱寿王,但陕王这孩子朕观察很久了,颇有帝王之才,朕早有打算让他继位,但碍于武惠妃的争吵以及太子的争权,朕一直下不了决心,这回武惠妃陷害太子,朕也知道他是无辜的,但他的德行实在撑不起帝王的根基,虽然废了他,可他那不成材的野心仍然会蠢蠢欲动,危及到陕王的登基之路,所以朕只好忍痛除去。”
  这陛下果然是个狠角色,连亲骨肉都下得了手,可也就是因为这份狠绝的心,才能让他开创现今这太平盛世。“可是陛下,陕王的前方还有个武惠妃,您打算怎么做,也除去吗?”
  “这个嘛……朕再想想……”
  冶冬阳了然的瞧着玄宗,这玄宗什么都好,处事果决英明,可唯独遇到女人这关口总是犹疑不定,变得优柔寡断,杨贵嫔就是一例,现在又加上一个武惠妃……希望这不要为他种下败亡的恶兆。
  “先不提朕的事了,爱聊真要辞官回乡?”玄宗转移话题,表情不舍的问,毕竟是贤才啊。
  “是的,请陛下成全。”
  “没有转圜的余地?”
  “陛下……”
  玄宗不禁叹息。“唉,朕明白,爱卿本来就对权势没有野心,会答应入朝,完全是因为谨儿的关系,如今你把信还给了朕,也了结朕与国家的危机,但你与谨儿呢?不可能了吗?”
  他敛下脸。“臣——”
  “算了,别说了,朕暂时不想知道你们的事。”玄宗瞧见他的神色,忙挥手制止,一双眼暗自偷瞄向左侧的屏风。
  这话说出来想必不是激怒那人儿,就是让她伤心大哭,与其如此,干脆别说了。
  “陛下,臣还有事,先告退了。”瞧见陛下的异状,冶冬阳心里也有了数,微叹的起身。
  “要走了吗?”
  “这有可能是臣最后一次参见陛下,还请陛下保重龙体。”他慎重行礼后,飞身离开画舫,钻进龙池边的“沉香亭”,飘逸身影潇洒离去。
  “谨儿,人都走了,你要躲到什么时候?出来吧。”玄宗无奈。
  这时公孙谨才噙着泪走出屏风。
  “谨——”
  “什么都不必说,我打算回长白峻岭了。”
  他有点讶异。“你真的打算放弃回去?”若是公孙谋,应该不会选择就这么结束。
  “我想,这是最好的结局。”她抿着嘴,睑上少了惯有的顽俏神采,有的只是苍白得吓人的脸色。
  “最好的结局?”
  “我想回长白山上待产。”
  “什么?待、待产?!”玄宗口吃了。
  “我想守在爹爹身边,让他少些担心。”她神情哀伤的说。
  “你有孕了?”他吃惊不已。“冶冬阳知道吗?”太吃惊了,他赶紧再补问上一句。
  她哀怨的摇首。“我没打算让他知道。”
  “为什么不让他知道?说不定他得知后会接受你——”
  “我不要用孩子拴住他,那没意义。”
  “可是他是孩子的爹啊。”
  “是又如何?我不想逼他,况且生这孩子说不定有危险,倘若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件事,可减轻他一些负担,我不想再为他多添烦恼……”一双少了精灵淘气的眼眸看起来了无生气,让人忧心仲仲。
  “你是担心自己跟你娘一样难产?”他讶异。
  “这不无可能。”
  “你身体健康,会不会是多虑了?”
  “也许是我多虑,但倘若不幸发生跟娘一样的遭遇,他不是就多一件内疚的事吗?我不要他再因我而有一丝难过。”
  想不到这丫头对冶冬阳真是爱到骨子里了,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肯再让他承受失亲之痛。
  但身为长辈的他可就看不下去了,这事若这样了结,让她回到皇叔身边,皇叔必定会责怪他照顾不周,这可不好啊。
  沉着脸,除了叹息,他还得再想想,有什么法子可以挽回这对小恋人仳离的命运。
  书舫之聚隔没几日,玄宗趁着冶冬阳整理包袱、安置下人,所以延了几日尚未出发的当口,带了几名贴身侍卫匆匆赶至治府。
  “陛下,您怎么来了?!”瞧见玄宗竟亲临府上,冶冬阳吃惊讶异不已。
  “幸亏爱卿还没离开长安,否则朕可要白跑了。”玄宗在心底呼了一口气。
  “陛下有急事找冬阳?”他已辞官,即刻就要上路回洛阳,陛下找他做什么?“朝堂出事了吗?”他锁眉惊问。
  “朝堂好得很,出事的是朕的家里人。”玄宗的睑色空前凝重。
  冶冬阳一头雾水。“陛下的家里人?”
  “谨儿她——唉!”玄宗拍着大腿,长吁短叹起来。
  “谨儿怎么了?”他一窒,人跟着发僵。
  “她——要朕把这东西交还给你。”玄宗苦叹着把紫玉镯子交到他手中。
  接过镯子,冶冬阳紧绷的脸庞有些崩塌。当初他将环佩铃铛还给她时,她并没有归还这镯子,他也没打算讨,因为在他心底,早就认定这镯子是属于她的,而今她竟归回了这镯子,代表她也不再眷恋他了吗?
  一阵心痛油然而起,疼得他说不出话,只能怔怔望着镯子出神。当初谨儿接到环佩铃铛时,也是这般心闷,像窒息一般的感觉吗?
  玄宗瞧了暗喜。明明有情,又何必为已经无法挽回的事而煎熬?这不过是多一件憾事罢了!
  “朕还没说完,还有一件东西谨儿也要朕一并交给你。”他取出一撮黑发。
  冶冬阳见状,霍地起身。“这是?”他呼吸己感不顺。
  “这是谨儿的乌丝,她——唉。”话说到一半,玄宗又叹声连连。
  他更急上心头。“谨儿她到底怎么了?!”
  “唉,朕不是说了?出事了,谨儿就是不听劝,这丫头她、她决定要出家了!”
  “出家?!”他瞬间脸色大变。“她为什么要出家?”
  “那丫头说她不想再闹事,决定出家为尼为你爹的死赎罪,并修身养性,消除自身顽劣的业障。”
  他愣了愣,不敢置信,脸色千变万化,无法表达此刻的心境,“她……真的决定这么做?”
  “就是啊,明天她决定在卢台削发,朕怎么拦也拦不住,所以想要爱卿去劝劝,不然真让她削了发,朕无以面对皇叔的怒气啊!”他惊恐的抖了抖。
  “谨儿她……”他的黑眸一紧。
  “你不去阻止吗?”玄宗焦急的问。
  “臣……”他一脸黯淡。他该去阻止吗?该吗?
  瞧他复杂的神情,玄宗知道他需要些时间厘清自己的思绪,既然讯息已传达到,这时也不便再多加逼迫,便在他失神中自己静静离去。
  治冬阳兀自怔忡着,良久才低首望向掌中质地温厚的紫玉镯子。
  “嗯,就当交换信物,我得你传家镯子,你保管我的身分象征,公平吧?”
  脑海中清晰浮现那丫头说这话时那热切的笑意……
  那丫头想必是跟定他了,他也紧握住她的手,以为两人不会分离,但如今,他却不得不放手、不得不舍下,因为得为死去的人交代……
  低首再瞧那撮发丝,这玩心盎然的淘气丫头竟说要舍弃凡尘赎罪……
  他强烈震撼着,黝黑深邃的眼垂了下来,神色疲惫万分。
  无法否认的,他依旧念着她、想着她,思念的心从来没有一刻消淡。
  从来没有。
  卢台乃历代皇族御用的佛堂之一,位于长安城近郊,不是宏观巨筑,但精巧细致,尤其四周有茂盛如青的森林,在晌午过后笼罩着蒙蒙白雾,带来深林与空林般幽静的景致。
  只是这片美景却没有让第一次来到这儿的公孙谨惊艳,并不是她不觉得美,而是她心头已有着重重阴郁的山峦郁结,让她透不过气,自然也看不见美景。
  明日就要回长白峻岭了,听说冶冬阳也已经上路回洛阳,从此两人踏上不同的路,也许今生再不会有交集,思及此,她不禁黛眉紧蹙,惆怅的走进佛堂,隐忍着泪水在眼眶打转,不住喃喃抱怨。失恋那么苦,当初何必要恋上这一回?
  看来她还没学到教训,爹爹就是悲恋上了娘,所以一朝失去挚爱,人生全走了样,她瞧爹爹悲苦了十多年,居然没有领悟一些道理,活该自讨苦吃,活该自己郁闷难解,活该……谁教她爱上人家,又害人家一门枉死!
  深深一叹,就当是老天看不惯他们父女俩作恶多端给予的惩罚吧!
  “姐姐,你怎么哭了?”突地出现一名约五、六岁的小女孩。
  她微愣了一下。“你是谁?”
  “我姓杨,闺名叫玉环。”小女孩生得珠圆玉润,张口笑得灿烂。
  公孙谨眼儿一亮,抹去了泪,仔细地瞧了瞧小娃儿,见这娃儿神采逼人,娇俏的小脸已看得出日后必然是艳惊四座的绝色美人。
  “杨玉环……你一个人来这儿?”
  “我随大姐来上香的,你哭什么呢?”
  “我——”
  “公主,贫尼准备好了。”老尼捧着木梳发圈出现。
  “呃,好……咦?小娃儿人呢?”才一转头,小娃儿已不见踪影。
  “公主指的是玉环?”老尼问。
  “是啊,怎么眨眼她就跑得不见人影了?”
  “玉环的姐姐将她唤去了。”
  “是吗?”她有些怅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