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曾国藩家书 >

第5章

曾国藩家书-第5章

小说: 曾国藩家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书有“区区干金”四字,其毋乃不知天之已厚于我兄弟乎?兄尝观《易》之
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
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剥》也者,《复》之几也,君子以为可喜也。《(决
左)》也者,《(女后)》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则由各以趋于
凶;既凶矣,则由海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梅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
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
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

    今吾家椿萱重庆,兄弟无故,京师无比美者,亦可谓至万全者矣。故兄但求缺
陷,名所居曰求阙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此则区区之至愿也。家中旧
债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诸弟所需不能一给,亦求缺陷之义也。内人不明
此意,时时欲置办衣物,兄亦时时教之。今幸未全备,待其全时,则吝与凶随之
矣,此最可畏者也。贤弟夫妇诉怨于房阔之间,此是缺陷,吾弟当思所以弥其缺而
不可尽给其求,盖尽给则渐见于全矣。吾弟聪明绝人,将来见道有得,必且题余之
言也。

    至于家中欠债,则兄实有不尽知者。去年二月十六接父亲正月四日手谕,中
云:“年事一切银钱敷用有馀,上年所借头急钱均已完清,家中极为顺遂,故不窘
迫。”父亲所言如此,死亦不甚了了,不知所完究系何项?未完尚有何项?兄所知
者,仅江孝人外祖百两、朱岚暄五十两而已。其诗如宋阳本家之帐,则兄由京寄
还,不与家中相干。甲午冬借添梓坪钱五十平,尚不知作何还法,正拟此次禀问祖
父。此外帐目,兄实不知,下次信来,务望详开一单,使兄得渐次筹画。如弟所云
家中欠债千馀金,若兄早知之,亦断不肯以四百赠人矣。如今信去已阅三月,馈赠
族戚之语,不知乡党已传播否?若已传播而实不至,则祖父受啬吝之名,我加一
信,亦难免二三其德之消,此兄读两弟来书,所为踌躇而无策者也。兹特呈堂上一
禀,依九弟之言书之,谓朱啸山、曾受恬处二百落空,非初意所料,其馈赠之项,
听祖父叔父裁夺。或以二百为赠,每人减半亦可;或家中十分窘迫,即不赠亦可。
戚族来者,家中即以此信示之,庶不悖于过则归己之义。贤弟观之,以为何如也?

    若祖父叔父以前信为是,慨然赠之,则此禀不必付归,兄另有安信付去,恐堂
上 慷慨持赠,反因接吾书而尼沮。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
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
重乖矣。使家中慷慨乐与,则慎无以吾书生堂上之转念也。使堂上无转念,则此举
也,阿兄发之,堂上成之,无论其为是为非,诸弟置之不论可耳。向使去年得云贵
广西等省苦差,并无一钱寄家,家中亦不能责我也。

    九弟来书,楷法佳妙,余爱之不忍释手。起笔收笔皆藏锋,无一笔撒手乱丢,
所谓有往皆复也。想与陈季牧讲究,彼此各有心得,可喜可喜。然吾所教尔者,尚
有二事焉。一日换笔,古人每笔中间必有一换,如绳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换则第
二股在上,再换则第三股在上也。笔尖之着纸者仅少许耳,此少许者,吾当作四方
铁笔用。起处东方在左,西方向右,一换则东方向右矣。笔尖无所谓方也,我心中
常觉其方,一换而东,再换而北,三换而西,则笔尖四面有锋,不仅一面相向矣。
二日结率有法,结字之法无穷,但求胸有成竹耳。

    六弟之信文笔拗而劲,九弟文笔婉而达,将来皆必有成。但目下不知各看何
书?万不可徒着考墨卷,汩没性灵。每日习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读背诵之书不
必多,十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页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
万万不易之道。阿兄数千里外教尔,仅此一语耳。

    罗罗山兄读书明大义,极所钦仰,借不能会面畅谈。

    余近来读书无所得,酬应之繁,目不暇给,实实可厌。推古文各体诗,自觉有
进境,将来此事当有成就,根当世无韩愈王安石一流人与我相质证耳。贤弟亦宜趁
此时学为诗古文,无论是否,且试站笔为之,及今不作,将来年长,愈怕丑而不为
矣。每月六课,不必其定作时文也,古文、诗赋、四六无所不作,行之有常,将来
百川分流,同归于海,则通一艺即通众艺,通于艺即通于道,初不分而二之也。此
论虽太高,然不能不为诸弟言之,使知大本大原,则心有定向,而不至于摇摇无
着,虽当其应试之时,全无得失之见乱其意中,即其用力举业之时,亦于正业不相
妨碍。诸弟试静心领略,亦可徐徐会语也。

    外附录《五箴》一首、《养身要言》一纸、《求阙斋课程》一纸。诗文不暇
录,惟谅之。·

                     五箴(并序)(甲辰春作)

    少不自立,在宏遂泪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
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报,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疒火)疾所以益智,
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材而履安顺,将欲刻苦而自振拔,谅哉其难之欤,作《五
箴》以自创云。

                                立志箴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
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舆之
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居敬箴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回三才。严恪斋明,以凝女命。女之不
庄,伐生戕性。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纵彼不反,亦长
吾骄。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主静箴

    斋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声。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
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虚则一,彼纷不纷。驰骛半生,曾不自
主。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

                                 谨言箴

    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
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贾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侮既丛,铭以自
攻。铭而复蹈,嗟女既耄。

                                 有恒箴

    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
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迁。尔之再食,曾未闻或愆。黍黍之增,久乃
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养身要言(癸卯人蜀道中作)

    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右仁,所以养肝也。

    内有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右礼,所以养心
也。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事有恒,容止有定。……右信,所以养脾也。

    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顺。……右义,所以养
肺也。

    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右智,所以养肾也。·

                   求闲斋课程(癸卯孟夏立)

    读熟读书十页。看应看书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即日
记)。记《茶馀偶谈》一则。……右每日课。

    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右月课。

    熟读书:《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
杜诗、韩文。应看书:不具载。·

                   致诸弟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京寓

        ·作文当求议论纵横,才气奔放,作为如火如茶之文,将来庶有
    成就,切不可安于庸陋,初基不可不大也。

        ·八件固妙,万一不入,则当一意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奈何以
    考卷误终身也。请荣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
    也。

四位老弟足下:

    余于三月二十四日移寓前门内西边碾儿胡同,与城外消息不通。内城现住房共
二十八间,每月房租京钱叁拾串,极为宽敞。甲三千三月二十四日上学,天分不高
不低,现已读四十天,读至自修齐至平治矣。因其年大小,故不加严,已读者字皆
能认。两女皆平安,陈岱云之子在余家亦甚好。内人身子如常,现又有喜,大约九
月可生。

    余体气较去年略好,近而应酬太繁,天气渐热,又有耳鸣之病。今年应酬,较
往年更增数倍:第一为人写对联条幅,合四川、湖南两省求书者见日不暇给;第二
公车来借钱者甚多,无论有借无措,多借少倍,皆须婉言款待;第三则请酒拜客及
会馆公事;第四则接见门生颇费精神。又加以散馆,殿试则代人料理,考差则自己
料理,诸事冗杂,途无暇读书矣。

    初十日奉上谕,翰林侍读以下,詹事府洗马以下,自十六日起每日召见二员。
余名次第六,大约十八日可以召见。从前无逐日分见翰詹之例,自道光十五年始一
举行,足征圣上勤政求才之意。十八年亦如之,今年又如之。此次召见,则今年放
差,大半奏对称旨者居其半,诗文高取者居其半也。

    五月十一日接到四月十三家信,内四弟六弟各文二首,九弟季弟各文一首。四
弟东皋课文甚洁净,诗亦稳妥,“则何以哉”一篇亦清顺有法,第词句多不圆足,
笔亦平沓不超脱。平沓最为文家所忌,宜力求痛改此病。六弟笔气爽利,近亦渐就
范围,然词意平庸,无才气峥嵘之处,非吾意中之温甫也。如六弟之天姿不凡,此
时作文,当求议论纵横,才气奔放,作为如火如荣之文,将来庶有成就。不然一挑
半剔,意浅调卑,即使获售,亦当自惭其文之浅薄不堪,若其不售,则又两失之
矣。

    今年从罗罗山游,不知罗山意见如何?吾谓六弟今年八件固妙,万一不入,则
当尽弃前功,壹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年过二十,不为少矣,若再扶墙摩壁,役
役于考卷截搭小题之中,将来时过而业仍不精,必有悔恨于失计者,不可不早图
也。余当日实见不到此,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尝人泮,则数十年
从事于吊渡映带之间,仍然一无所得,岂不腼颜也哉!此中误人终身多矣,温甫以
世家之子弟,负过人之姿质,即使终不入洋,尚不至于饥饿,奈何亦以考卷误终身
也?

    九弟要余改文详批,余实不善改小考文,当请曹西垣代改,下次摺弁付回。季
弟文气清爽异常,喜出望外,意亦层出不穷,以后务求才情横溢,气势充畅,切不
可挑剔敷衍,安于庸陋,勉之勉之,初基不可不大也。书法亦有错字笔意,尤为可
喜。总之,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弟为瑞,其次则文章不
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