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曾国藩家书 >

第13章

曾国藩家书-第13章

小说: 曾国藩家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至七年二月,大事则尽可从容料理,不必汲汲以图。自葬之后,吾之心神常觉
不安,知我先人之体魄亦当有所不安矣。此次改葬之后,我兄弟在外者勤镇谦和,
努力王事,在家者内外大小,雍睦习劳,庶可保持家运蒸蒸日上乎?沅弟办理此
事,为功甚大,兹以国朝名人法书名画扇三十柄奉赠,酬庸之物颇丰,我父母亦当
含笑于九原也。

    余于十一日至黄州,十八日开行赴鄂,途多逆风,五日尚未抵省。官帅奏蜀中
无事,请以吾军会剿皖省,已奉俞允。吾在鄂应酬数日,仍赶下游,或驻北岸之黄
梅,或驻南岸之九江、湖口,现尚未定。吾兄弟数人虽共事一方,然皖中为地极
大,贼数极多,事势极难,各有所图,不必相妨碍,不必嫌疑。

    季弟既受胡中丞之知,即竭力图功,不必瞻顾。

    九弟六月半饷已解去,七月他亦即解,恐当于中途接到。此次既出,今冬似不
宜归去。身既在官,则众人观瞻所系,去来不可太轻率自由也。

    澄弟此次办团名望极好,甚慰甚慰!家中有当应酬周到之处,望澄弟随时告
知,至嘱。·

                 致四弟  咸丰九年九月廿四日巴河军次

        ·江南老名士今年亦极忙矣!防堵论功,以曾沅浦为第一,朱岚
    轩居第二,岂老名士反居第三耶?

        ·婚嫁两事,皆已完毕,江南老名士可少休息矣。

        ·家中用度日趋于著,实为可怕。望弟时时存紧一把之心。

澄侯四弟左右:

    九月廿一日接初七日一缄,具审一切。泽儿姻事改为十六,五十佳女喜期前缄
亦是十六,不知何时改为十九?江南老名士今年亦极忙矣!

    湘乡防堵,以曾沅甫第一,朱岚轩第二,岂老名士反居第三耶?阅卷大臣似亦
不甚公平。

    余近尚有腹泄之疾,每日一二次不等,幸不甚剧。寅皆先生明年仍请之教书,
余去岁信中调当连清五年,盖其端坐有恒,可以为法。甲五近在书房听讲否?甲五
颇有外才,只要笔下水路清楚,则将来到处去得。温甫弟奉部议追赠太常寺卿,可
望得溢。余身体平安,足慰远念。

    此信于廿五早发后,长夫行至汉口翻船,失去信件,兹命下人再抄一通寄家。
(廿九夜又记。)·

    [又十月初四日书云:]

    十月初二日沅弟到营,得闻家事之详。近日婚嫁两事皆已完毕,江南老名土可
少休息矣。

    吾于廿八日自黄州归,接奉寄谕,以湖北大举征皖,恐其驱贼北窜。吾细察:
湘勇柔脆,实难北征。一渡淮水,共食麦面,天气苦寒,必非湘人所能耐。拟于日
内复奏,陈明楚军所以不能北行之故。

    湖南樊镇一案,骆中丞奏明湖南历次保举,一秉至公,并将全案卷宗封送军机
处。皇上严旨法责,有“属员耸恿,劣幕要挟”等语,并将原奏及全案发交湖北,
原封未动,从此湖南局面不能无小变矣。

    此间进兵大约在十月底。余身体平安,椎目疾久不痊愈,精神意兴日臻老态。
念差塔自信者,看书着稿犹能精细深入。每日黎明即起,不敢隳祖父之家风,足以
告慰。·

    [又十月十八日书云:]

    泽儿及五十侄女两场喜事办理尽善,慰谢慰谢。

    我祖星冈公第一有功于祖宗及后围,有功于房族及乡党者,在讲求礼仪,讲求
庆吊。我父守之勿失,叔父子亲礼亦甚诚敬。贤弟若能于礼字详求,则可以医平日
粗率之气,而为先人之令子;若于族成庆吊时时留心,则更可仪型一方矣。若须酌
送重礼者,则寄信来营,余当寄付弟手。余于军中之钱不愿寄回,而后辈婚嫁及亲
族红白喜事之最要紧者,则当路寄。南五舅父处,余必寄贺信并寄筹礼。其他有应
点缀之处,望弟付信来告。

    知家中用度日趋于奢,实为可怕,望弟时时存紧一把之心。其铺帐须各开各
的,不可由大中开,兄并无私意见也。

                   致诸弟  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五日宿松

        ·收到分关、田单,我于家中毫无补益而得此厚产,惟有学早三
    爹,频称多多谢而已。

        ·敬沅弟曰:劳苦最多,好心好报。又敬沅弟日:才大心细,家
    之功臣。

        云:俭以养廉,直而能忍。又赠沅弟云:入孝出忠,亲师取友。

澄侯、沅甫两弟左右:

    昨初四日发去一缄,声明俊四即日送书归去。兹交俊四篾篓一担,内殿板初印
《十三经注疏》一部,端砚一方,《圣教序》帖一本,耕织图墨一匣,皆许仙屏所
送者。墨似是御府所赐,应是戴中堂家之物。沅弟前京之墨并非佳品,兹以此墨赠
流。《圣教序)以给纪泽儿,纪泽好作字,此帖即属难得者。他屏送此四物,皆罕
见之珍,渠北上时,余当有以酬之。此外送余各书无甚格者,皆未寄回,即存营看
也。《注疏》余用油纸包过,应可不汗坏。·

    [又廿四日书云:]

    十五日接弟情,知沅弟初一日移新宅,贺贺。吾弟以孝友之本,立宏大之规,
气魄远胜阿兄,或者祖、父之泽,得吾弟而门乃大乎?余之贺礼:御赐福字一个
(即去冬所赏者),红缎对一付,书十种(现尚未配定),兰十盆(愿弟之子孙众
多也),明年正月再专妥人送回。·

    [又十年正月廿四日书云:]

    沅弟信中有分关、田单,一一读悉,我于家中毫无补益而得此厚产,亦惟学早
三爹,频称“多多谢”而已。余敬澄弟几杯酒,曰。劳苦最多,好心好报。又敬沅
弟八杯酒,曰:才大心细,家之功臣。……都要吃个满斟硬刮。祖考妣改葬事竟能
于去冬办到,何其神速也!

    余贺澄弟迁居,亦系御赐福字一个,红缎对一付,挂屏二付,桌椅全堂(内桐
木桌二十张,太师椅三十张,平头椅三十张,凳六十条。仍用嫁装之法,女家出
钱,请男家自行代做代漆)。自营中带回之件,且俟二月与送沅弟之件一并专人送
回。

    叔父大人病已渐愈否?正月四日寄回之辽东参曾试服否?

    此间军事如常。目下贼以全力上趋,官军三万馀人似尚不足制贼,实深焦灼。
季弟于廿二日太湖城下开仗,尚属平安,来信寄阅,余已屡信属弟不轻出队矣。·

    [又十年二月廿四日书云:]

    余前思办红缎对为两弟贺仪,后访查红缎极不上墨,乃改为冷金笺对。赠澄弟
云:“俭以养廉,誉治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赠沅弟云:“入孝出忠,光
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各件均交盛四带归。对在长沙校,想三月下旬乃
可到也。·

                    致诸弟  咸丰十年三月廿四日宿松

        ·雨参鹿茸,享福稍早,而作气本弱,亦属无可如何。服补药虽
    多,仍当常常静坐,不可日日外出,两脚流星不落地。

        ·唢呐、吃酒二事,须早早戒之,不可开此风气。学射最足保
    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澄侯、沅甫两弟左右:

    澄弟服补剂而大愈,甚幸甚幸!丽参、鹿茸虽享福稍早,而体气本弱,亦属无
可如何。否生平颇讲求借福二字之义,近来亦补药不断,且菜蔬亦比往年较著,自
愧享用太过,然亦体气太弱,不得不尔。胡润帅、李希庵常服辽参,则其享受更有
过于余者。澄弟平日太劳伤精,唢呐伤气,多酒伤脾。以后戒此三事,而常服补
剂,自可日就痊可。丽参、鹿茸眼毕后,余可再寄,不可间断,亦不可过多,每早
服二钱可也。

    家中后辈子弟个个体弱,唢呐、吃酒二事须早早戒之,不可开此风气。学射最
足保养,起早尤干企妙方、长寿金丹也。·

    [又闰三月十四日书云:]

    澄弟所跋对联,甚为妥协。服补药虽多,仍当常常静坐,不可日日外出,两脚
流星不落地。一则保养身体,二则教训子侄,至嘱至嘱。·

                    致四弟  咸丰十年闰三月廿九日宿松

        ·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有八字诀曰:考宝早扫书蔬鱼
    猪。即敬奉祖先,周旋亲邻,起早,扫屋,读书,种菜,养鱼,养猪
    八事。

        ·八字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法,是厚
    望也。

澄侯四弟左右: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
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回“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
者,祖先条把,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她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时
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
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此言虽涉谐谑,
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风趣
也。·

    [又四月十四日书云:]

    前述祖父之德,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教弟,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
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法,是厚望也。·

    [又五月十四日书云:]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横写人字,下用小字注出,此法最好,余必遵办,其次
叙则改为“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致沅弟  咸丰十年四月廿二日宿松

        ·金陵大营溃败,大局决裂,殊不可问。此次出外,无一愧悔,
    此时若死,除文章未成之外,实已毫发无憾。

        ·弟在军中,望以爱民之急,时时与养兵说及,庶胜则可以立
    功,败亦不至造孽。当此大乱之世,吾辈立身行间,最易造孽,亦最
    易积德也。

沅弟左右:

    苏州阊门外民房十馀里,繁华甲子天下。此时乃系金陵大营之逃兵溃勇,先行
焚烧劫抢,而贼乃后至。兵犹火也,弗戢自焚,古人洵不余欺。弟在军中,望常以
爱民诚恳之意、理学迂阔之语时时与养兵说及,庶胜则可以立功,败亦不至造孽。
当此大乱之世,吾辈立身行间,最易造孽,亦最易积德。吾自三年初招勇时,即以
爱民为第一义。历年以来,纵未必行得到,而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个字,尤悔颇
寡。家事承沅弟料理,绰有馀裕,此时若死,除文章未成之外,实已毫发无憾,但
怕畀以大任,一筹莫展耳,沅弟为我熟思之。

    [前此十四日与澄弟书云:]

    金陵大营于闰月十六日溃退镇江,旋复退守丹阳。廿九日丹阳失守,和春、何
桂清均由常州近至苏城外之浒关,张国(木梁)不知下落。苏州危如垒卵,杭州亦
恐再失,大局决裂,殊不可问。余此次出外两年,于往年末了之事概无甚懊悔,可
东可西,可生可死,襟怀甚觉坦然,吾弟尽可放心。
曾国藩文集 
书信(二)



  致诸弟(38封)
  谕诸儿(37封)
  致夫人(1封)
  寄侄(1封)
  谕儿妇(1封)

    致诸弟(38封)

                  致四弟  咸丰十年四月廿四日宿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