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宝贵双全 >

第153章

宝贵双全-第153章

小说: 宝贵双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马车:“小姐,怎的不上车?”

  原来,招娣见宝龄站在邵九车前,以为倘若不是自己出声,宝龄是要随邵九一道去的。

  宝龄怔了半响,随即失笑,笑过之后,她心中反而一片轻松,大方地踏上了马车。

  罢了,此刻没有别的马车肯载她,好像……只剩下这么一个选择。

  邵九只是安静地看着她上车,才不紧不慢地坐到她对面去。

  一路上,宝龄因为一个上午只顾着找马车而略微疲倦,她不说话,招娣自然乖乖地也不说话,而邵九亦只是望着窗外疾驶而过的风景,不知在想什么。

  马车没有片刻地停顿,宝龄虽不知邵九去南京是为了何事,但看这马夫的脚程,像是连夜便要达到南京一般,于是她第一个打破了这份寂静:“你去南京做什么?”

  “我已将帮中的事物交给平野,准备在南京住下。”他似乎并未打算瞒她,不慌不忙地道。

  

  壹佰伍拾柒、机遇

  在南京住下,那不就是——搬家?

  青莲会的大本营在苏州,邵九为何要只身一人定居南京?

  宝龄本想再问一问,但转念一想,便在心中笑自己一声,他去南京做什么,又与她何干?于是,她只是点点头,不再接着这个话题问下去。

  她问,他并无隐瞒,她不再问,他亦不再说。

  于是车厢中又恢复沉默。

  时间在弹指间飞逝,夜色渐深时,马车也驶入了南京城的关卡。

  南京不比别处,是华夏的都城,大帅的府邸所在,所以此时虽然是深夜,但城门口依然有人驻守。前一次去南京,因为有阮素臣在旁,所以马车自然很顺利地便通过了。

  而这一次,宝龄见邵九只是掀起半卷帘子,并未说话,片刻之后,马车便被那些守卫放行,这瞬间一晃,似乎比阮素臣在的时候更为方便。

  进城了。

  原本宝龄一直沉默不语,但进了城,她望着那急速后退的夜色不禁道:“最近的客栈在哪里?”

  此刻已是夜深,要找房子安顿显然是不可能,她想先找家客栈住下来再做打算。

  邵九瞥了她一眼,笑笑,那笑容在黑暗中泛着淡淡的柔和:“这段日子南京戒严,附近的客栈都被官兵住满,怕是很难寻到,至于偏僻的旅店,便是在十里之外。”

  宝龄一愣,刚才进城时,那门口的守卫的确比上一次多了一倍。她不觉蹙起眉,有些错愕。

  邵九看到宝龄的神情,微微一笑:“倘若顾小姐不介意,可以暂时住在我那里,待明日,阿离与拾巧亦会过来与我回合。”

  宝龄抿了抿嘴,并未说话。

  看出了宝龄的迟疑,邵九唇边的笑意更为柔和:“方才我已说了,要在南京住下,自然已先找好落脚处。那院落虽不太大,但多两个人应是无妨的。”

  宝龄还未开口说话,一旁地招娣听见拾巧要来,已是雀跃:“小姐,此时夜深,不如就按九爷说的做吧,南京不比苏州,如今又戒严,您一个女子,住客栈,终是不安全。待住下后,找到安妥的住处再搬出去也不迟啊。”说罢,似乎朝邵九眨了眨眼。

  邵九轻轻一笑。

  他们的神情落在宝龄眼中,她有些狐疑又有些郁闷:这丫头怎的好像被邵九收买了一般?

  只是过了片刻,她却露出一个笑容:“那……好吧。”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你开个价吧,就当……我租用你的一间屋子。”

  她只是想先找个地方落脚,既然有现成的有何不好?何况,她此刻已不是从前的顾大小姐,对于邵九来说,还有什么可图?

  既然如此,她是不是也该将心放开?等到她找到了安妥的住处,再搬出去好了。此刻被拒,反而显得刻意了。

  邵九微微一怔,纵然他心思剔透,却也未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片刻,他却不由得笑了:“好,等我先想想,再告诉你。”

  一番周折之后,终于到了邵九找好的住处。

  虽说邵九说那庭院不大,但在宝龄看来,也不算太小,当然不能跟顾府比,但相比一般的院落已是不错了。

  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天井,朝北是过道,朝南朝北朝西各两间房。

  邵九的住处是朝南的其中一间,剩下的,宝龄便选了朝西的一间厢房,收拾好一切,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住处暂时不用愁了,剩下的,便是要想想,日后以什么为生?

  虽然她带来的盘缠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舒舒服服过上一段时间已是足够,然而未来会如何谁也猜不到,倘若只是坐吃山空,万一遇到急需钱的地方便捉襟见肘了。她不能不为将来打算。

  前世她亦看过不少穿越小说,女主在古代自力更生,玩得风生水起,但换做她,一到这里便成了一个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的大小姐,用不着为吃穿发愁,所以那些事,她几乎没有想过。

  此刻,她却犯起愁来。

  她自知没有经商的头脑,烧菜亦只会一些最简单的,不会女红、不会画画、不会作诗,不会跳舞,唱歌也马虎……能做什么?

  她托着腮想了一夜,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于是次日,她决定去街上走走看看。

  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城之一,亦是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此时的南京作为华夏的都城,自然十分繁荣。与苏州略显不同,苏州更为出名的是亭台楼阁、园林,而南京却更为时髦一些。长街两侧的商铺琳琅满目,除了一些在苏州亦能看到的东西,还有许多,是舶来品,作为最繁华的都城,这里有许多来自各国的商人、小贩,带来了自己国家的商品。

  这是她在这个时空第二次来南京,但这一次确实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第一次来南京,她满腹心事,不是游玩而来,亦知道很快便会离开,风景再美,她也无暇欣赏;而这一次,要在南京暂居,她自然要好好地熟悉熟悉南京的每一条街,特别是住所附近的,省得日后迷路。

  她饶有兴致地逛着,不妨在一家店铺门口,一个身影便撞过来,宝龄抬起头,才看到是个仿佛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装扮看上去像是哪家大户人家的丫鬟,手里正捧着一本蓝皮书,目光落在那书页上,两颊泛着红晕,连宝龄这么一个人站在面前亦浑然不知,竟会直直地撞过来。

  等那少女反应过来撞到了人才慌忙地道歉,宝龄笑着摇摇头表示没关系,目光却落到那本蓝皮书上,封面上的书名是竖着写的,用的亦是繁体字,她仔细看才认得是“烟雨朦胧”四个字。

  烟雨朦胧?宝龄脑海里忽然出现了穷摇阿姨(原文作者就是这样写的……于是我也这样打好了……寒……【糯米论坛手打团|芳华未艾】)的那些书名,难不成,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书?

  她一时怔了怔,眼前一亮,却听一个柔美的声音唤道:“芳儿!”

  那少女听得有人唤急忙转过身迎上去:“二夫人,奴婢在这里!”

  宝龄闻声望去,微微一愣。

  从铺子里出来的妇人,一身包裹得恰到好处的旗袍,面目柔和温婉,低低地道:“快些回去吧。”

  那眉目竟让宝龄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待一主一仆上了马车,她才回过神,朝店铺里走去。

  这家店铺名字倒也素雅,叫什么“朝来书屋”,从名字看便知是一家书店。书籍亦是琳琅满目,只是宝龄随便翻了几本,却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书,并不见方才那种蓝皮书之类的“文艺书名”。

  见那掌柜迎上来,她索性开门见山道:“掌柜的,方才那位夫人买的,是什么书?”

  那掌柜一怔,细细地端详了她一番,见她是个二八少女,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了然的神情:“这位小姐,您可是也要那种书?”

  “那种书?”

  宝龄不明所以地重复了一遍。

  掌柜笑得慈祥又暧昧:“小姐这个年纪的姑娘,自是不会对那些史书兵法感兴趣,城西朱家的千金,城南方家的小姐,可都是在老朽这里买书,只要有新书,老朽便会通知他们,小姐放心,不会惊动府上,只送到小姐一个人手上。”

  宝龄眨了眨眼,忽而笑道:“是啊,正是她们介绍我过来的,有些什么书,掌柜的不妨拿出来给我看看。”

  掌柜的一听是慕名而来,神情愈发得意,从身后锁住的柜子里拿出一叠厚厚的蓝皮书,递给宝龄。

  宝龄一看,顿时乐了。

  书名真欢乐啊,都是些什么“青青子衿”、“月落清霜”、“妾当如蒲苇”……她随手翻了几页,更确定了,这些书,便是这个时代的小言。

  怪不得刚才那丫鬟看得脸色绯红,连撞到了人也后知后觉;怪不得这掌柜的说,书会亲自送到她手上,不会惊动府里。想来这个时代虽是开化了不少,但到底还是传统居多,大户人家的小姐倘若被人知道自己看这些个“靡靡之书”,怕是要被父母骂,被人家笑话。

  那掌柜的在旁卖力地推销:“这些,可都是写手刚写好拿来的,这书一到,我便通知那些府里的常客,呶,你瞧,阮家的二夫人不是刚走?”

  宝龄正沉浸在此时小言的情节中,此刻不觉蓦地抬头:“阮家二夫人?”

  她忽地笑了,怎么没想到呢?怨不得她觉得眼熟,却认不出来,原来刚才上马车的那位便是她只见过一次的阮家二夫人。

  掌柜颇有八卦气息地点点头,叹息一声,压低声音道:“谁不知道大帅府最得宠的是三夫人,二夫人心情难免抑郁,只好靠这些书打发时间,如今便更只能如此,听说就这几日,大帅就要迎娶四姨太了。”

  宝龄瞪大了眼睛,半响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阮克又要娶亲了?也不知这位四夫人是个什么来头?

  但片刻,她便不再多想,这些事,与她何干?阮家的事,她也不想解除,毕竟她此刻只想过些普通人的日子,不想再与阮家扯上什么关系。

  所以,那好奇心在心头停留了一瞬,她便想起一个自己更为关心的问题来:“掌柜的,刚才你说,这些书都是写手送来的?”

  “自然是,有看的人,当然有写的人。这些书都是一写好便送过来的。”掌柜的看了她一会儿,忽地道:“难道小姐也是想打听那写手?”

  “还有谁打听那写手了?”宝龄敏感地嗅到掌柜的话里有话。

  果然掌柜了迟疑片刻便道:“还不是二夫人。”随即嘿嘿一笑,“二夫人喜欢看那些书,自然是对写的人好奇。”

  这就好像是她那个时代的读者崇拜作家一般吧?宝龄心中道,半响,她望着掌柜的,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我并不想打听写手,我是想问问掌柜的——可想生意再兴隆些?”

  少女的面容宛若窗外的秋阳一般和煦,眼眸却晶亮地闪着光,眼底含着一抹狡黠。掌柜的一时愣住,呐呐道:“请小姐赐教。”

  

  壹佰伍拾捌、每日都要用到的东西

  宝龄拿着笔,托着腮,想了一会会儿,便在纸上开始写起来,两盏茶的功夫之后,当她将那纸交到掌柜的手上,掌柜的脸上那原本狐疑的神情顿时转为惊讶:“这……”

  “怎么样?可比得上那写手?”宝龄笑吟吟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