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宝贵双全 >

第125章

宝贵双全-第125章

小说: 宝贵双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他的目光,宝婳甚至能感受到那刚才还有片刻温暖的手,渐渐地冷冰,犹如冬日火炉中的最后一点火星化作灰烬,连同她的心一点点地冷却。

  几丝料峭的风卷起她的裙角,分明只不过是秋日,为何她会这般的冷?

  宝婳感觉到那本握着她的手轻轻地松开,阮素臣听不出任何情绪的声音传来:“回去吧。”

  回去吧。

  三个字,像是隔着遥远的光年传来,传入宝婳耳中,她闭上眼,却难抵心中那翻江倒海的疼痛。

  这是新婚后,他们第一次外出散步,在她原以为可以乘这个机会好好地与他相处时,却如此草草地、不堪地结束。

  原来,他说陪她走走,只是想看看另一个人;他握着她的手,心里却根本没有她。

  他的心早已飞向那高墙之内的那个女子——她的姐姐。那个口口声声对她说,一切早已过去,将会给她幸福的姐姐。

  那个对她说,宝婳,你会找到你生命中的小王子的姐姐。

  她忽地笑了,笑容悲凉而讽刺,没有再说一句话,明眸中的那丝光亮仿佛黑夜中一盏灯的熄灭,只剩下一片暗沉,衬得肌肤更加的苍白,成亲之后,不过十日半月,她仿佛更瘦了些。

  两个人无声无息地往回走,咫尺之间,分明靠得那么近,心思却隔得那么远,远过千山万水,你在那端,我在这端。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世间事,大抵都是如此无奈。

  而此刻,宝龄的一颗心也并不平静。不止不平静,甚至犹如深海深处的一个漩涡,汹涌澎湃。

  阮素臣与宝婳离开后不久,她也缓缓地从陆府虚掩地大门内走出来,回到顾府。

  手里握着那张兑票像有千斤的重量,叫她喘不过气来。她皱着眉头往前走,经过账房时,连生正蹙眉专注地看着这几个月来店铺的收支,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来,秀丽的眉毛微微一抬,刚想开口说话,却见宝龄仿佛毫无意识地停顿下来,摊开手心,盯着手心里不知什么东西,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连生一直注视着她,此刻站起来,走到门口:“看什么?”

  宝龄一惊,抬起头,下意识地将那纸条往手心里一藏,却听身后又传来脚步声。

  阮氏缓缓地朝账房走来,目光在宝龄与连生之间扫了一圈,随即露出柔和的笑意:“宝龄,你怎么在这里?”

  宝龄回过神,随口道:“正好路过,想来看看连生在忙什么。”

  阮氏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捉摸不透的神情,才微微一笑:“这里不是姑娘家来的地方,你若闷得慌,便叫招娣陪你到处走走,或者,我让贾妈妈教你做些女红。”

  宝龄心里搁着另外一桩事,只是笑笑,点点头,道:“娘怎么也来了?”

  “你爹走后,我没有一日不担心铺子的事,虽说有素臣与连生看着,但我心里总是不踏实。”阮氏眉宇间浮上一丝担忧,“所以,便来瞧瞧。”

  宝龄应了声,转头看连生,无意地,看到连生正注视着阮氏,深黑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叫人看不懂的神情。再看,却又了无痕迹,连生波澜不惊地将桌上那几叠厚厚的账簿交到阮氏手中,声音平平:“这是八月、九月、十月的账目,请干娘过目。”

  “不错,这几月虽不如老爷在世时,也算平稳了……”阮氏微微颔首,目光落在那些账目上,半响,忽地道:“只是,这一千两的额外支出是怎么回事?”

  连生不急不躁地道:“这一千两是这几个月请各地商行的老板、几家铺子的掌柜聚会、打通关系的支出,那日干娘吃过药睡了,祥福叔不敢惊扰,所以预支了给我,我正准备拿给干娘过目。”

  “也是,如今铺子里换了人,也该走个形式。”阮氏望着连生,良久,才笑道:“还多亏了你在外头应酬着,那些老顾客虽是稳住了,但到底对咱们的信任不如老爷在世时,素臣对这一行又不太熟悉,倒还是你,从前老爷在时,变跟着老爷见过不少世面。你也知道,素臣那孩子想来不喜抛头露面,那些事,他是做不来的。既然如此,不如这样吧——”

  阮氏顿了顿,才道:“日后,你便将这些算账、管账的活儿交给素臣,他虽不喜应酬,但好在从小饱读诗书,那些个事算账的事做起来还是绰绰有余,至于外头,还需要你多与那些商户走动走动,扩展些人脉,咱们总不能老依赖那些老客人,也要多招些新的生意才是。”

  阮氏的意思很明显,阮素臣管内、连生管外。相当于一个是行政出纳兼会计,一个是客户经理。

  只是这样依赖,便等于是要连生将他手上的权利交出去……宝龄眉头微微一蹙,心中升起一丝古怪的感觉,只是那感觉模模糊糊,并不清晰,当她望向连生,却见连生只顿了一顿,便道:“也好。”

  他将那些账簿放于桌上,脸上没有特别的表情:“等夜里我与祥福叔对过账,整理清楚,便交给四公子保管。”

  “嗯——”阮氏眼底终是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我写张银票给你,你叫人去汇通钱庄取一千两,将那空缺填了吧。”

  连生取来一张纸,阮氏撩起衣袖,蘸上墨汁,在纸上飞快地写下数目。之后,仿佛是出于某种习惯,她只画了一笔,手却忽地顿住,抬头道:“先搁着吧,等我吃过饭去老爷屋里取了印章,再过来。”

  一千两,又是一千两。

  此刻听到这个数目,宝龄还是忍不住眼皮跳了跳,随即,目光不经意地落在那张纸上,仿佛是一种下意识地反应,她的手指忽地僵硬地攥紧,手心里的那张纸条如同被浸湿了一般,皱成一团,一瞬间,她脸颊上的颜色褪得一干二净。

  “我该回去吃药了,这几日下人炖的那些祛湿汤,宝龄你莫忘了喝,对身子有好处。”

  “宝龄!”

  “宝龄……”

  宝龄蓦地抬起头,看着阮氏。

  那一刹那,阮氏一颗心陡然间一跳,不由得眯起眼:“你没听见娘说话么?在想什么?”

  宝龄的目光落在阮氏脸上,却只一会会儿,唇边露出一丝笑容,那抹笑容在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下,有种恍惚的透明,单薄得不太真实:“自然听到了。娘,你身子刚好,回屋歇息去吧。”

  阮氏看了宝龄一眼,才缓缓地转过身,朝外走去。直到跨出账房,她的眉心才紧紧地锁起来。

  刚才那少女抬起头来看她时,眼神中分明带了一种陌生的、难以名状的情绪。但当她再看时,却仿佛是自己眼花了。

  也是真是自己眼花了吧?

  那丫头不会知道什么,万万不会!这大半年来,那丫头总算与她比之前亲近了许多,也不枉她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一切,又怎会到了此刻怀疑什么?

  阮氏长长地舒了口气,似要借着那口气,将心中隐约的不安与郁结统统消化掉,良久,唇边露出一丝略带凉意的笑。

  哪怕那丫头知道了又如何?阮氏心中已有了决定,一念至此,她的脚步加快了些,匆匆回到瑞玉庭:“妈妈,那药,可准备好了?”

  贾妈妈一惊,道:“准备好了,太太……您决定了?”

  “你怕了么?”阮氏眉宇间浮上一丝阴郁。

  贾妈妈随即摇头:“奴婢怕什么,为了太太,奴婢早已豁出去了。”

  阮氏望向窗外,那园子里的黄叶片片飘落,宛若一颗凋零的心,她不知是在对谁说,只是喃喃道:“我不想……我留下她,原本以为,那从高处跌落的感觉会叫她痛不欲生……可如今,若还留着她,痛不欲生的,便会是宝婳,是我跟宝婳……”

  不知过了多久,阮氏的眉目间浮上一丝刻骨的倦意,握了贾妈妈的手,重重地一下,才闭上眼:“我累了,要睡一会。”

  

  壹佰贰拾玖、一个人的字迹

  账房里,宝龄一动不动地站着,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张银票。

  一千两三个字,在她眼中不断地扩大、扩大可越是大,却越来越模糊不清,像是一个张开的黑洞,几乎要将她吞没下去。

  她的身子终于忍不住晃了晃。

  与此同时,连生已飞快地扶住她,却在触碰到她的手时心底一惊,那只手,竟是那么冰凉,他脱口道:“你怎么了?”

  她如同梦游一般地回过头,对上连生的眼睛,那双眼睛明亮清澈,如西藏的湖泊般透明,而眼底流露出的那丝关切与担忧,也是那么纯粹、真挚。

  被连生温暖的目光包围,宝龄才感觉自己的四肢渐渐地回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笑容,缓缓地摇摇头:“没事,大概……昨天没睡好。”

  连生眼底的波光显示出他的将信将疑,但他终是抿了抿唇道:“那么,再去睡一会,等一会,我叫你吃饭。”

  “不用了。”宝龄脱口道,随即又看向那张银票,伸手拿过来,“这个,借用一下。”

  说罢,她不等连生反应过来,便转身出了屋子。

  她怕连生问她要这银票做什么,却一时还想不到如何敷衍过去,所以才索性一走了之,因为她知道,若迟了,这张银票便不在连生手上了,无论如何,她要先将它拿在手上。相比之下,如何找个借口给连生,已经不重要了,她此刻要知道的事,远比那些来得重要。

  此刻,她的左右手同时握着一张银票。

  确切说,是兑票,可以凭此票兑换同等值的银两、大洋。

  她的脚步是虚的,每走出一步,就像是踏在云端一般找不到着力点。走出顾府,她顿了顿,才毫不犹豫地一墙之隔的陆府走去。

  直到她娇小的身体消失在那扇大门内,跟在她身后的连生才顿住了脚步,清澈的眼眸深处涌上一抹复杂的情绪。

  夜幕渐渐降临,一片浓郁的夜色下,宝龄地上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风一吹,吹落几片树叶,那逶迤的影子仿佛也随着风轻轻晃动。

  宝龄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行,到了陆府门口,站定了片刻,但只不过一瞬,她便伸手叩门。

  开门的是陆离,见了她,陆离有一丝惊讶,但随即浅笑道:“爷已经睡了。”

  宝龄的手握得紧了些:“我有急事找他。”

  陆离素来冷静漠然的脸上,因为她此刻看起来不太寻常的神情而露出一丝隐含的关切几乎没有迟疑道:“进来吧。”

  像每一次那样宝龄随着陆离一路走去,几个拐弯,便来到了一间厢房的门口。她觉得陆离对她不太一样,至少与平野不一样,若是此刻开门的是平野,那么她被拒之门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陆离虽然她们见面的次数还比不上平野,但她隐隐的觉得,他们之间似乎相处更为好一些。

  她正要回过头对他说一句感谢的话,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陆离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从屋外望去,的确如陆离说所邵九已经睡了,因为屋里并没有亮灯,月光打在窗纸上,照出摇曳的树影。

  宝龄正要叩门,却发现门轻轻一推,便吱呀一声开了,这倒叫她有些无措,若是平时,她一定早退了回去,可此刻,她无暇顾及那么多,一提裙,便跨过门槛走进去。

  这里并非白天她来过的那间书房,应该是邵九所住的单独院落,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