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344章

玄真剑侠录-第344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顶天立地昂首长啸的汉子,气势雄奇无比。

此番情形,就好似有个人提笔挥毫,在天罡三十六星斗闪耀的夜空中,写下了一篇金字灵偈。耳听见“咔嚓咔嚓”的细碎之声若薄冰皴裂,那天罡曼陀罗阵图与俞和的金字皆闪了几闪,最终同归湮灭。两人各自按剑撤步,这一合又似是斗了个胜负未分。

蜀山邢天哈哈大笑,他心知自家弟子在斗剑中又有突破,偷学来了俞和对剑阵的改易之法,将来便不会因陋守旧,懂得举一反三,随机而变。而丹清真人也两眼放光,似乎灵机大动,老神仙低声自语道:“原来将小三才剑阵演到极处,却是人道为本,引天地之灵成乾坤大道金书,竟有破灭诸法之威。妙,甚妙!”

那诸葛坚亦自知此战大有所得,他并未急着仗剑再起,而是低眉垂目,眼观鼻,鼻观心,凝神自省。三五息之间,他就将心中领悟粗粗回味一番,于是当胸抱拳,朝俞和道:“多谢俞师兄赐教。”

“彼此彼此,也当谢过诸葛师兄。”俞和也是抱拳还礼。方才那轮比斗剑阵,受益的哪只是诸葛坚一人?俞和也从蜀山天罡曼陀罗扶正诛魔阵中,初步领悟了糅合道佛两家真罡的秘法。

说到与佛宗之缘,俞和也算颇有些际遇。昔年在京都定阳城中,他拼着自碎金丹,吐血化剑,一举击破了大镇国寺群僧摆下万佛说法大阵。当时在那万佛殿中显化出来的诸天亿万佛陀法相,其中有一小半无垢念力被俞和无意中摄入己身,只是他根本不会运用而已。后来供奉阁暗府大执事无央禅师发现了俞和的慧根,但俞和一心只想修剑,无意禅法,所以无央禅师也不好强求。

后来在抚仙湖底的神仙遗府中,一件无名佛宝对俞和自行认主。滇南别院开门时,巧遇无央禅师的师弟无空禅师,又将人家的金刚萨埵降魔大真力收为已用,巧退东巴密宗武僧。这一切都说明俞和大有佛缘,而且那大乘佛力和密宗佛力,也都在俞和身上埋下了种子。

如果能悟通蜀山仙宗的道佛同修秘法,那无疑能令俞和如虎添翼,故而今日他占到的便宜,实比诸葛坚要大得多了。

不过两人都知道当下非是悟道之时,只见诸葛坚将紫青双剑当胸一错,朗声道:“俞师兄剑术通神,诸葛坚心服口服。不过在下尚有一阵初成,还想盼师兄指点一二。”

俞和斗在这个份儿上,也是胸中剑意激昂,难以自制。他弹剑笑道:“俞和正有此意,请诸葛兄赐下高招!”

诸葛坚神情一凛。不知为何,他先朝蜀山掌教邢天俯身一拜,等自家掌教真人点了点头,才手挽紫郢青索引剑划圈,脚下踏罡步斗。

俞和略一挑眉,眼见对方如此慎重,那接下来施展的剑阵,必定非同小可。就听诸葛坚一边自顾舞剑起势,一边沉声说道:“诸葛坚此阵,与俞师兄的两仪剑术同出一理。原阵乃由我派长眉祖师所创,今立于蜀山金顶之上,取先天一气仙符镇压。诸葛坚偶得皮毛,将之化作剑阵,实是粗陋不堪,作践了先祖上法。此阵乃是蜀山秘中之秘,共分生、死、晦、明、幻、灭六门,盖因俞师兄洞悉两仪至理,故而诸葛坚不便多说,但请一试就知。”

其实诸葛坚说到此处,也不用再多加介绍了,天下炼气士还有谁会猜不出他要施展的阵法?在蜀山仙宗里,先天一气仙符镇压的阵法就只有那么一座,便是号称“蜀山第一杀阵”的“生死晦明幻灭微尘阵”,另一名叫作“两仪微尘阵”。

丹清真人面露惊诧,他转头问道:“那先天一气仙符也认了诸葛坚为主?”

蜀山邢天摇头道:“自从长眉祖师飞升,蜀山再无出一人可祭炼先天一气仙符,实为我辈大憾。”

丹清真人皱眉再问:“无有压阵之宝,那这两仪微尘阵要如何摆?”

蜀山邢天十分得意的答道:“诸葛坚先天剑体,除了能让紫青双剑归心,自然另有玄妙之处。他在蜀山之巅坐枯禅六年,引动金顶佛光,长眉祖师真灵降临,授以醍醐灌顶,使其尽悟两仪微尘阵之理。他再以剑理反证阵理,将两仪微尘阵化作剑阵,而他的先天剑体,正可替代先天一气仙符,充当阵眼!”

“那这一人成阵的两仪微尘阵,还能有原阵的几成威能?”

蜀山邢天摊开一个巴掌,晃了晃道:“堪堪五成而已。”

“五成?”丹清真人把眼一瞪,厉声喝道,“能有长眉原阵的五成威能,那凭俞和一人一剑,九成九要被困死在阵中。你这是何居心?莫非想要毁去此子?”

“你老牛鼻子当真一惊一乍,千年静修的功夫都修到哪儿去了?”蜀山邢天一撇嘴,手指着俞和道,“你看看那小子正在做什么法道,我倒怕自家徒儿会有闪失呢!”

丹清真人闻言转头,一看俞和还是那副不慌不忙的神情。他用掌中青剑在地上画出了一幅丈许方圆的神秘阵图,其中条条纹线直来直往,无有一处圆转棱角。这方阵图草草绘成,俞和施施然往中央站定,作法一引,立时便有股源自洪荒的森然杀机溢出,古朴、苍凉,不沾染半点俗念,带着几分大道忘情的高深气机。

在这阵图的四方,各有一处阵门。再看俞和祭起两仪元磁离合剑丸,伸手一指,两枚剑丸同时一分为二,化作四柄三尺长剑。这四把剑各据于一方阵门之上,高高悬起,形如随时都会斩落下来的四口铡刀一般。

做完这些,俞和双手抱臂,站在阵中,笑盈盈的看着诸葛坚。

丹清真人脸色微白,长吐了口气,叹道:“无量天尊,这小子是从哪儿窥来的阵图,居然摆出了诛仙剑阵。这回当真是好看了,不知道蜀山第一杀阵和鸿蒙第一杀阵,究竟谁更凶煞!”

第三百四十一章木为身,阵中坐

当真元沉入脚下的诛仙阵图,将这座在神魔演义中留下浓墨重彩之笔,被九州炼气士传颂了万万年的鸿蒙第一杀阵唤醒时,俞和感觉到了一股穿越亘古光阴,带着大道三劫气息的无上杀机。即使对面的诸葛坚手持紫郢青索,摆开了名震天下的蜀山两仪微尘阵,他亦觉得踌躇满志、胜券在握。

由两仪元磁离合剑丸分化而成的四口压阵灵剑上寒光流溢,不断发出龙吟虎啸之声,仿佛它们都在为这座“剑阵之祖”的重新出世而欢呼雀跃。

回想起这座剑阵的来历,俞和不禁有些惆怅。当年他在西北大漠之上,留神细看过罗修上人以一柄戮仙剑为阵眼,摆出的“小诛仙阵”。当时那座阵法令俞和念念不忘,待他隐居青城,一切平静下来之后,愕然发现识海中的六角经台正在自行推演完整的诛仙阵图。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俞和也靠着六角经台日夜穷究剑道精义,但那经台本身始终在一刻未停的补全着诛仙阵图。直到九个月前,才终于大功告成,将完完整整的一幅诛仙阵图展示在俞和的脑海中。

全本诛仙阵图,统共只由九九八十一道长痕交错而成,但其中每一道痕迹,都与天地初开、混沌分辟时显现的天之痕与地之痕严丝合缝,包含着最初始最根本的剑道轨迹。

正是参研了诛仙阵图中的剑道至理,才让初窥万剑归宗至境,却苦苦不得其门而入的俞和豁然开朗,短短六个月,他就把一只脚稳稳的踏入了万剑归宗的无上境界里。

包含在诛仙阵图中的剑道至理浩如烟海,无穷无尽,直指天地本真、大道本源。俞和不得不叹服六角经台的莫测神妙,其竟然能从自己对小诛仙阵的几许模糊印象中,将上清灵宝大道君的至宝阵图完整推演出来。虽然俞和至今为止也不知道这六角经台究竟是一缕神念法相,还是一尊通灵奇宝,但它的的确确给了俞和一身纵横天下的本事。

对于俞和来说,六角经台和它演化出来的白衣舞剑少年,就是两位不言不语的授业恩师。如今这座经台不告而别,俞和心里空荡荡的,总有种前途未卜,深恐迷失方向的惶然。而这幅诛仙阵图,恰似是六角经台留他的最后一份临别大礼。

查觉对面杀机滔天,但诸葛坚并不知道那是一座什么样的阵法。他瞥见邢天掌教大尊与青城丹清子掌教一直紧紧的盯着俞和,两人尽都神色凝重,于是心中暗暗猜想,那俞和所布下的阵法,多半也是一座非同寻常的剑道杀阵。不过诸葛坚还是对自家的两仪微尘阵深信不疑,毕竟这是当今世上凶名最盛的杀阵之一。

咬牙磕破中指,用指尖精血在紫郢青索的剑身上各写下一行灵篆,两口神剑冲天而起,在诸葛坚头顶绕了三匝,“蓬”的一声同时爆散开来,化作一紫一青两团云气。这云气翻翻滚滚,然后缓缓的沉降下来,犹如一幢薄雾,罩住了诸葛坚身周三丈。他再用指尖精血在自己眉心处绘上了太清符箓,纵身一跃,整个人都融入了云雾之中不见踪影。

俞和看对面云烟迷离,阵中祥光霞彩,时起变化,瞬息万端,更有一青一紫两道雷蛇往来穿梭,便知道诸葛坚的两仪微尘阵已成。这一轮比斗,无论是蜀山两仪微尘阵,还是他的诛仙阵,都是落地生根的阵法,非是方才那般可以随身而动、随势攻守的斗阵,所以要分出胜负,两人都须到对方的阵中一闯,能破阵而出者,则胜。

俞和拢手抱拳道:“如今法阵各成,是诸葛兄先来我这阵中走一遭,还是在下先睹生死晦明幻灭六门两仪微尘阵的之妙?”

“且慢!”未等诸葛坚答话,端坐在一边观战的蜀山邢天与青城丹清子齐声断喝。

只见蜀山掌教长身而起,说道:“长江后浪摧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你们这两个小娃娃,当真令我等老辈嫉妒汗颜,可料三五百年之后,九州之上必定会重现剑道盛世。不过你俩忒也年轻气盛,不过是切磋印证,却闹出如此大的阵仗来,你们这是何意,今日非要不死不休么?”

俞和一听蜀山掌教的话,以为邢天这是要出来打圆场,于是他等在原地未动,垂手洗耳恭听。对面的两仪微尘阵中云雾一晃,凝成诸葛坚的身形,他朝自家掌教大尊作揖一拜,静待法旨。

只见那蜀山邢天从怀中摸出两只寸许长的紫檀木人形雕像,捧在掌中,继而说道:“两仪微尘、上清诛仙,这都是天底下至凶的困杀大阵,岂是随随便便走得的?若你俩一个操持不当,无论谁人殒于阵中,俱是九州道门之殇。老夫可不想坐视你们因为意气之争而半路夭折,我有代身木偶两尊,你俩便各拿一尊去,且由此物替你们分个胜负高低便是!”

丹清真人在蜀山邢天背后嘿嘿一笑,说道:“你这好惹事的老头陀,方才煽风点火的也是你,眼见闹大了收不住,只好赔上紫檀代身木偶这等稀罕法宝来救场,可不是自作自受?”

蜀山邢天扭回头,好不凶狠的瞪了丹清真人一眼,把青城掌门唬得一缩脖子。

“紫檀代身木偶?”俞和看了看邢天手中的木雕小人儿,心中已然明白,这是蜀山掌门爱惜自家弟子,生怕诸葛坚在诛仙阵中有个三长两短,于是上赶着拿出了此等奇宝。

“代身木偶”与常见的道门“代身消厄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能替修士挡下一劫的救命法器。只不过代身木偶中暗藏机关术的精妙灵构,它能随意变化大小,甚至可以施展神通道法。修士若分一道神念驻入其中,这木偶就成了他的身外法身,使如臂指,随心所欲,木偶的一应所见所闻,神念主人亦能感同身受。那些家底深厚的上古大宗,常用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