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230章

玄真剑侠录-第230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汪昌平眼珠一转,问道,“却不见这酒楼有何高手坐镇?”

司马三爷指着酒楼里面的桌椅板凳和墙壁道:“汪大侠你看酒楼中,到处都是刀剑劈砍留下的痕迹,你说这酒楼怎会没有高手坐镇?这顺平楼不但有高手,而且不止一位!”

汪昌平闻言,拿眼四处打量。隔着雅间的珠帘,能看这酒楼的二楼确是坐了不少练家子,个个带着刀剑,可这些人却并不是酒楼中的人。

司马三爷心领神会,说道:“待我唤来与汪大侠相见。”

说罢他伸手一敲桌面,大声呼道:“小二,小二!”

不多时,一个身穿灰布短褂的白脸汉子撩起珠帘进来,睁开迷茫的醉眼,笑嘻嘻的道:“三爷有何吩咐?”

汪昌平定睛看这白脸汉子,这人看面相似是江南人士,长得倒是平平无奇,可脚底下步子很是虚浮,满身酒肉秽气,根本不像什么武林高手。他诧异的瞥了一眼司马三爷,对面的司马三爷也皱着眉头,没好气的对这位白脸汉子道:“小俞子,这么是你过来?六顺子人呢?”

这白脸汉子应道:“回三爷的话,六顺儿出门采买去了,晚些才能回来。掌柜的吩咐我给他顶个班。”

司马三爷沉声道:“那你叫掌柜的上来一趟吧!”

“三爷可是有何不妥?”

“你哪儿来那么多废话,叫你掌柜的上来就是!”司马三爷颇为嫌恶的挥了挥手。

也不听脚步声响,众人只觉得那白脸汉子身后一花,便有个干瘦老头儿现身出来,朝司马三爷作揖道:“小老儿在此,三爷有何吩咐?”

汪昌平一见这干瘦老头儿,心里登时一凛。这人的身法也太过诡异了,刚才竟然根本看不出他是如何走到了这白脸汉子身后。看来司马三爷说顺平楼有高手,多半就是这个干瘦的老掌柜,还有那个出门采买的“六顺儿”。

至于这个满口吞吐着酒臭的白脸汉子?只是一幅酒囊饭袋而已。

第二百四十二章顺平事,痴情人

话说这顺平酒楼的掌柜老康头儿,那可是一个八面玲珑的精明角色。

他伸手一搡,就把杂工小俞子给推了开去。老康头儿哈着腰,陪着笑脸,先敬了司马三爷一杯,转身又敬了汪昌平一杯,好声好气的讲了一大套恭维奉承的话儿,把个三爷司马昊捧得两颊发红光,老康掌柜的这才起身退出了雅间。

不多时,他又亲自送了三道好菜和一坛美酒上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说的话也说过了,该让对方看见的人和事也看完了。司马三爷一推碗筷,起身离席,朝汪昌平拱手道:“今日已有些倦了,汪大侠可在顺平楼先安顿下来,在这朔城中多走走看看。至于我所说的事情,大侠可慢慢斟酌。司马昊静候佳音。”

“不必了。”那汪昌平将手中的竹筷朝桌面上重重一拍,亦站起身来。他拎起桌上二尺铜鞘直刀,往铁扣腰带中一插,对着司马三爷拱手抱拳,沉声道,“江湖儿女,哪来那么多瞻前顾后?昌平若信不过三爷,今日也不会坐在这里吃三爷这杯酒。从今往后,汪某便不再是两广总督府的飞鹰卫统领,而是西北朔城中的一介碌碌小民,乞求三爷安顿!”

“好!汪大侠果然是个痛快人!”司马昊拊掌大笑,伸手用力拍了拍汪昌平的肩头,那掌上的庞然大力,竟然震得汪昌平眉毛一皱。汪昌平这才知道,原来对面的这位打扮得好似富商员外郎的司马三爷,竟然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内家大高手。

不过他心中念头一转,便就释然。

司马世家乃是这西北朔城的真正主人,无论是司掌凉州百万雄兵的大雍将帅,还是江湖中说一不二的盖世豪侠,只要人在西北凉州地界,都得对那位司马家的当代家主司马文驰老先生礼敬三分。虎父无犬子,司马三爷乃是司马文驰老先生的第三个儿子,颇受老先生的喜爱,自然绝不会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否则,要如何镇服这朔城中隐居的数十位个性迥异的江湖枭雄?

司马三爷乐呵呵的道:“我名下还有裁缝店一间、赌坊一间、当铺一间、杂货商馆三处,都须有得力的人去经营。这些产业任由得汪大侠挑选,只要看得中哪一间,便可做那一间的主事掌柜。嫂子和令嫒两日之后就会到达朔城,这些店铺后院都建有精舍,安静整洁。汪大侠只管在我朔城安居乐业,享那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旁的我司马昊不敢说,汪大侠只要身在我朔城之中,那江湖上的风风雨雨就与大侠毫无干系。就算有仇家寻上门来,自有我司马世家替大侠料理!”

“多谢三爷!”汪昌平用力点头,“只是‘汪大侠’三字,三爷今后休要再提,唤一声昌平就好。”

“还是叫‘汪大掌柜’才是。远亲不如近邻,汪掌柜今后,可要跟这条老街上的诸位街坊邻居多多亲近!”司马昊三言两句数杯酒,就收得了汪昌平这员大将,自然是意气风发。他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大摇大摆的走在前面,汪昌平低头跟在司马昊身侧,那虎背熊腰的年轻人跟在汪昌平后面,三人鱼贯下了顺平酒楼,朝老街东面的司马家大宅院而去。

坐在一楼角落里的掌柜老康头儿,抬眼看了看三人远去的背景,嘴角扯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他伸手拨了拨面前的熟铜大算盘,朝身后吆喝道:“小俞子,且给我仔细记下了!三爷今日吃了十一道菜,六荤三素俩冷碟儿,喝了七两上好的烧刀子,共计一两四钱银子,挂账!”

“得令!”顶班跑堂的小俞子一步三晃的下了楼,掀帘子朝后院账房去了。

老康掌柜见这小俞子满身的懒散劲儿,笑骂道:“你可给我手脚麻利着点儿。六顺子去给四小姐买鲜果儿,这估摸着还得一个来时辰才能转回,你再浑身不得劲儿,坏了酒楼的生意,留神老头子我罚你三天没酒吃!”

油腻腻的布帘子一摆,露出了小俞子半张媚笑的脸,他含含糊糊的喊冤道:“掌柜的,我今日忙里忙外的,都顾不上喝口酒。这肠胃里缺了酒水,身子骨可就提不起劲头,人就蔫吧了不是?”

“混小子!”老康掌柜一竖眉毛,抄起桌面上的一小坛子酒,扬手就朝小俞子砸了过去。

“谢掌柜的厚赐!”那小俞子伸手双手一抄,便抱住了飞来的酒坛子,他忙不迭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口,转身一溜烟儿朝账房去了。

到了酉时半,天色就沉了下来。一个身材壮硕高大,浑似黑铁塔般的年轻人拎着一个竹编篓子进了酒楼,他径直走到老康掌柜面前,瓮声瓮气的问道:“掌柜的,这是你要的鲜果儿,十五两银子才买了这么半篓子回来!我可是趁着水灵劲儿给四小姐送去,还是怎地?”

老康掌柜抢过竹编篓子,伸手在里面翻了翻,点头道:“六顺儿,你在这儿给我看着点生意,鲜果儿给我就成了。一会儿若还人多,忙不过来就喊小俞子给你打下手。你可盯着他点,莫要让他将客人剩下的残酒偷偷喝光了。”

“好咧!”那六顺子憨憨的点了点头,拿着一方布巾搭在肩头,跨坐在马凳上。他把一对铜铃似的眼睛瞪得溜圆,四处来回张望。老康掌柜抱着竹编篓子,急匆匆的撩帘去了后院。

许多不熟悉朔城老街顺平酒楼的食客一看,醉汉小二和干巴老头掌柜的都不在,却换了这么个凶神恶煞一般的伙计。那些原本还想没事找事,在鸡蛋里挑点儿骨头,盼着能省点银钱下来的食客,这时都缩了缩脖子,只顾埋头喝酒吃肉。他们生怕跟这大汉对上了眼神,惹得黑熊似的伙计发瘟。那对蒲扇大的巴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挨得住一下的。

有了六顺子镇店,这顺平楼可就真的是“顺平”多了。那小俞子从后院出来,也搬了张马凳,翘脚坐在酒楼门边儿上,就着一把油酥花生米,眯着眼喝酒。

顺平楼临街的铺面是两层酒楼,隔着一重小小的后院,再朝里走,就是一大片按照苏州官宦家园林样式修建的精舍客房。

其中有上好的单间客房二十几间,独栋的小楼四座,还有两处以竹篱笆围起来的小院子,里面也是独栋的小楼。客房之间,以弯弯曲曲的回廊相联,廊院之间自然少不了小桥流水、棋亭茶舍,回廊两侧种满了四季常绿又耐旱冷的绿叶藤,树叶掩映间,还悬着不少鸟笼子,有碧雀儿画眉鸟唧唧喳喳。这一大片客房,拿“鸟语花香,庭苑静幽”八字来形容,当是最妥贴的。

不过顺平酒楼的客房,还不是朔城里最好的。

在老街东北面,有司马二爷名下的“留仙栈”,那当真是布置得美轮美奂,直如大漠仙境。据说就算是赤胡国和中原一等一的豪富行商,住过十天半个月后临行算账,也都得变一变脸色。

不过据说留仙栈贵也贵出了名气,日日都寻不到一间空房可住哩!

老康掌柜轻车路熟的在回廊中穿行,不多时,走到了园林最深处的一间精舍前。他没有直接推门进屋,而是伸手轻轻叩了叩门,低声道:“四小姐,是我老康。”

过了三四息,屋里并没有什么声音发出,门却开了条缝,有双精亮的眼睛藏在门后,朝掌柜康老头儿的身后左右来回扫了几眼。

老康掌柜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迈步进了屋门。

这间精舍里面与寻常的客房完全不一样,装饰得异常奢华。不仅地上铺了毛皮软毯,墙壁上也挂着厚厚的毡垫,人在屋里说话,外面根本听不见一丝声音。

靠南墙搭着一张绫罗软榻,榻板上平铺着七八层丝缎面的棉垫子。软榻前有个小小的泥炉,红彤彤的炭火上,烤着一块褐黄色的石头。这不知是什么奇石,微火烤热之后,屋子里就有股淡淡的香气弥散,让人心旷神怡。

绫罗软榻中半躺着一个女子,看面相也就二十七八,五官还颇为明艳,可一对眉毛却是天生的八字眉,很有些煞风景。她身上裹着鹅黄色的繁花对襟束腰长袄,头上挽着百花髻,插着几团素珠花。这女子的眼神纯真不邪,身上透着一股子出身不凡的高贵气相。

先前开门那人,看起来比这女子年长了有十几岁,已然早过了不惑之年。乍一望这人的眉目,生得与司马三爷很有几分相似,不过此人要更加苍老几岁,胡须也稍显花白。他身上披着一件简单的月白素锦长袍,腰系靛蓝丝绦,脚踏软皮靴。衣着打扮虽不显山不露水,但看此人腰间坠的那一方三寸如意盘纹古玉,还有他手指间把玩的一串血玛瑙念珠,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那少女抬眼看了看老康掌柜,问道:“老康,你后边儿可还干净?”

锦袍中年男人站在门后面,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才坐到了那绫罗软榻对面。

“见过四小姐,见过大爷。”老康掌柜放下手里的竹编篓子,朝屋里的一男一女抱拳施礼,“朔城虽大,但能跟得住我老康的人,可还真不多,四小姐放宽心吧。”

听那女子与老康掌柜的一问一答,便知这屋里的两人,可全是在朔城里跺一跺脚,地面儿都得晃三晃摇三摇的人物。

先说那中年锦袍男子,他正是朔城司马家司马文驰老先生的长子司马晟,若说司马晟身为长子,却因其个性木讷、行事古板,而不受司马文驰老先生钟爱的话,躺在绫罗软榻中的司马家四小姐司马雁,可就是司马文驰老先生的掌上明珠了。司马老先生曾毫不避讳的直言道,若四小姐是个男儿身,这司马世家早可交到司马雁的手上经营,他老人家就能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