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回到村里去种地 >

第59章

回到村里去种地-第59章

小说: 回到村里去种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哥,你怎么变了。”山润傻傻的问道。

李无一有点无语,他本身是不属于帅哥类型的,现在五官还是没有变化,只是线条更硬朗了一些,看起来很有阳刚之气,身躯更是达到了黄金比列,看起来是比以前强了不少。

“吃饱了吗,跟我到山寨去,去帮着开采石头,干上几个月,我给你买辆摩托车。”李无一转移了话题。

“那我跟李哥去采石。”山润早就羡慕那些每天骑摩托人的男人们了,有了摩托车就能随时去镇上转转,虽然他去镇上也不干什么,可就是喜欢去看看。

女人们为什么们喜欢穿高跟鞋,根源就是黄金分割点,东方人先天性腿不够长,很少有达到黄金比列的人,但穿上高根鞋就补充了这一点,腰会稍微弯曲,臀部会上翘,诠释出一个S曲线,即便是相貌一般,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也会很美。

古希腊,玛雅人很早就提出了黄金比列是最完美的观点,不管是人类,动物,植物,或是一件物品,只要达到黄金比列,看起来就会很有美感。

右手一握,李无一打算去山上试试现在的力量有多大,纯粹就是闲的蛋疼的表现。

PS:昨天欠了两更,老规矩,今天五更补回来。下周强推了,求收藏!时间原因,偶尔会出现补更新的情况,不好意思。



第九十四章采石

沟里山多,当然这石也非常多,只是这石头不是说开采就能开采的,整个大石要开采并不容易,光靠劳动力不配合大型机器肯定不行。!

采石人会选择那些从山上掉落下来的大石头,进行开采,这样把石头开采了,也就得到了一小片可以种植的土地。

经过勘测后山寨分别要修两条路上去,一条是山寨的中间,修一条石梯路,一条就是从山寨开始的地方,修一条公路上去。

山寨并不太高,上山的时候步伐快一些,两个小时能就上去,关键是缠绵了十几里路,这才是利用价值,所以不用担心修了公路会减少游客爬山的乐趣。

公路沿途会占用一些田地,这些都要赔偿,好在李无一名声还不错,人也大方,等这个村的村长统计完后,在商量赔偿的价格,村民们都没什么意见。

反到有不少土地在公路规划之内的村民在询问是不是可以在公路旁边修一些小*平房,到时候用来当铺面,谁说农民不聪明,很多人都看到公路修好后的商机。

来了二十几个以前开采过石头的村民,中间石梯路分了十来个,这边公路分了十几多,其实石头可以在外面买回来,不过加上运输费用,算起来价格要比请工人贵上不少,既然能给村民创造收入,又何必要买别处的石头呢。

工价也商量好了,90块钱一天,不过有个最低开采量,完不成也要减工钱,中午小宾馆会用三轮车把饭送过来,李无一又买了几辆三轮车,短距离用起来到也方便。

开采石头也是个技术活,和村里的编制背篓,扎扫把等等都属于没学校可培训,需要手把手教会的技术。

找到大石头,用石灰画好线路,然后用铁锤子等工具敲打,生生把石头敲打成一块块的,这和打铁比起来也轻松不了多少,敲好一块,在用钢条撬开,用绳子绑好,两人用木棒抬到要用的地点。

石梯子要方便一些,长条的石头都不重,不过公路这边就要累一些了,一块石头大约有100多斤,抬起来并不轻松,山道上路也不好走。

李无一问了问,原来这群人,都是当年修水库的后代,有几个年龄大一些的师傅,以前还修过水库,力气虽然不行,但这技术还在,李无一也给了40块钱一天的工价,这些老人每天只是来看着,帮着指挥一下。

水库的石栏高8米左右算算这要多少石头,全是这群劳动人民开采出来的啊。

“嘿!”李无一大喝一声,试着推动一块十个立方米的巨石,结果当然推不动,真要能推动,怕得有上万斤的力气。

山润在旁边很不能理解,莫非李哥今天犯傻了,这石头是人能推得动的吗。

“山润,你去那边跟着师傅一起,那长石条也就几十斤,你一个人就抱得动。”李无一有些脸红,把山润支开。

一个人向着偏僻的地方走去,又选了一块大约五六个立方米的石头,还是没推动,我靠了,不是说已经超越了正常人吗,这连5000斤的力气也没有,空欢喜一场啊。

拳王泰森在颠峰时期全力一拳能打出800多斤的力量,黑市拳王,战斧,一腿有上千斤之力,能踢碎花岗岩,莫非这些已经不算是正常人范围了。

展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块大约千斤的石头,大喝一声,竟真的能抱起来,双腿稳稳的站住,但也并不轻松。

“差不多了,全身力气大概有1000斤左右,可能是还没适应身体,也可能是没有锻炼的方法,不懂发力的技巧,哈哈,也不错了。”李无一对这个结果也还算满意。

又到公路那边去看了看,十几号人经过几天,已经开采出了不少石头,也有十几个村妇在挖着山道上的泥土杂草,好把石头露出来。

外面平坦的公路修起来没有难度,难就难在这上山的路,太陡峭了,只用能石头堆砌出来,石头的护栏是不用水泥的,这跟修建石头拱桥是一个原理。

等农忙完了,就可以找建筑队过来修路,也不用急,一年内把山寨修建好就可以,赶在高速公路通车之前。

“开饭了!”山间传来一个妇女震撼的声音,穿透力相当强悍,远远传来回声飘荡,看看手表,中午一点,正是太阳光最毒辣的时候。

山上树木多,找一棵大树,摆上一张桌子,围做在一起,吃了饭,休息两个小时,下午接着干。

“三婶子,今天是你送饭啊。”李无一刚才一发力才发现饿得快,饥饿难忍的那种感觉。

“无一你也上山了啊,还好我今天多准备了一些饭菜。”妇女挑着两个木桶,后面跟着两个半大孩子,一人背着一个木桶。一荤一素,一个肉汤,管饱。

“这是文文和阳阳吧,都这么大了。”李无一仔细想了想,还真想了起来,这两个半大男子是双胞胎,有些印象。

“快叫叔,这两孩子,就是脸嫩。”妇女一个巴掌挥在两个孩子头上。

两个孩子赶紧叫人,母亲有暴力倾向,在家父亲也经常被打。

三婶子这个八卦团体,也是附近村庄里最强悍妇女团,都深得驾御之道,男人被整得服服帖帖。

到了大树下面太阳晒不到地方,二十多个村民也都陆续赶了过来,都戴着草帽,短裤,短衣,手里提着一个大茶壶。

中间的石梯路是分开吃饭,相隔太远,那边也有人送饭过去,如今小宾馆的厨房妇女队,已经多达十几个人,金银花,冷冻厂,这边采石场,要准备近百号人的饭菜。

川内,面粉制品,比如馒头,面粉,都不作为主食,一般都是米饭。

“李老板也在啊,快到这边做。”一个老人指着一个石头墩子,这也是几个座位之一。这蹲着吃饭,李无一还真有点不习惯,就大步走了过去。

妇女和半大孩子把饭菜放下,现在暑假了,两个半大孩子也算是打暑期工,混吃两顿饭,一天也能挣20块钱的工钱,李无一笑了笑同意了下来,就两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出去。

饭是白米饭,今年的稻谷还没熟,这都是往年的陈米,每家每户都有些陈米,收购起来也算便宜,一块三毛钱一斤,比起外面卖的东北珍珠米便宜了一半。

荤菜是辣椒回锅肉,大肉片,劳力人就喜欢这菜,素材是呛炒莲白,这时候常见的菜,汤是豆腐白菜汤,上面飘着厚厚油珠子,有时候也做红烧豆腐。

背篓里多准备着有副碗快,怕谁家忘了带,妇女和两个孩子也在这个时候吃饭,爬山累了,看着大伙吃饭也醉搀。

“大爷,饭菜还行不,要觉得不够,我在打个招呼多加一份肉菜。”李无一边吃边问道,味道还不错,比学校的饭菜强多了。

“李老板,够了,够了,比自家吃得还好,李老板就是实诚人,这七里八村说到你都敲大拇指。”老人年龄快七十了,但这胃口也非常好,一顿能吃八两米,半斤肉。

“呵呵,都是村里人,怎么也不可能亏待大家啊。”李无一开心的笑了笑,这人那,活到最高境界就是不要脸,俗语说得好:人不要脸鬼也害怕,不过大多数人境界都不够,都比较在乎脸皮,好名声总比坏名声实在。

“李兄弟,饭菜味道怎么样。”妇人边吃边问了一句,她一天的工钱是40块钱,能吃两顿饭,一天也就忙活几个小时,到是很在乎这份赚钱的煮饭活计。

“还不错,山上劳动量大,每过几天就整份炖菜吧,大骨猪蹄,鸡鸭都可以炖。”李无一到是说的实话,这些家畜都是在附近找村民买的,少了运输费用,已经算便宜了,就拿猪来说吧,在外面买要12块钱左右。这才村里直接买猪来杀,也就七块钱一斤的成本,已经很便宜了。

“好,听李兄弟的。”妇女点了点头,冰箱里放着不少猪蹄什么的好东西,平时都没舍得用,李无一既然这么一说,那就没问题了。

两个半大孩子也是双眼放光,学校的伙食实在不怎么样,回到家里也是好几天才买一次肉,没想到这次暑假顿顿都有肉吃,一天还有20块钱,摘菜洗菜的谁不会啊,上山送饭就当锻炼身体,一点也不累。

PS:求收藏啊!



第九十五章高粱酒

村民们已经在大量的收获玉米了,而红薯是在玉米栽种二十天左右开始种在土地里的,就栽种在玉米根下,等收获完玉米,红薯的腾条已经爬满了整个土地,这样就完美的把土地利用起来。!

一个小孩子给李无一提供了灵感,村里也有高粱,是一种不太相同的高粱秆子,也可以叫做是一种甘蔗。

拇指粗细,高一米五左右,可以成片密集种植。

吃在嘴里味道不是很甜,却和甘蔗有很大的不同,类似于玉米秆子的味道,又比玉米秆子的味道好上许多,村民一般都会种上一小块地,给家里嘴搀的小孩吃,因为沟里的气候并不适合种植常见的甘蔗,即便种了,也长不到半米高,吃不了几段就没了。

秆子最上面飘荡着的那一大串高粱让李无一闪动了一个念头,小酒厂已经修好了,李无一出了十几万本钱修建,一直没去过问,他也不太懂,只是偶尔看看帐目。

村里都用米酿酒,很少会用到高粱,但这高粱还真的比较适合种植,高粱的颗粒大约和西瓜子差不多大小,一颗上面就是一大串,熟了后通红通红的,很是漂亮。

而且这高粱种植起来也非常方便,基本属于三不管的种植物,到是可以从这方面下功夫。

空间虽然现在不能把种植的东西带出来,但也可以当做储物戒指来用,李无一已经试过了,里面放上酒,过了十几天,空间仍然不收,被断定为中等品质酒,这可是茅台啊。

看来空间能收的东西,只能是空间出品的才行,即便是合成物品,因为外面种植的葡萄酿造的酒,空间就会收了,价格比空间葡萄稍微便宜一点,一缸50年份以上的葡萄酒也能换到15点功德值。

葡萄今年是没戏了,都卖给了周燕,母亲家那边的也拉走了,老外婆那边种植的葡萄也拉走了,只剩下很少的一点,都是村民留着自己小孩子吃的。即便还有,李无一也买不起啊,一次性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