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从别后 >

第12章

从别后-第12章

小说: 从别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源看着自己父王为自己“出气”,好笑之余也是感动不已。
  下午赵源就被赵济领着去了皇太后那。皇太后疼爱自己幺儿,连带着对幺儿的嫡子也是疼爱不已,再加上这嫡孙眉眼如画,气质清华,饱读诗书,通晓为人处世之道,又不似太子整日为了储君的威严而不苟言笑,简直要把她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再者,赵源平日又不常进宫,皇太后更是想念的紧,一直拉着赵源不撒手,直到后来皇后解围才放开,仍旧让赵源坐在她身边,不让赵源离他远了。
  赵汀与赵清也是许久未见,两人坐在一起不停的嘀咕悄悄话。赵清对赵源肖婉的事早就有所了解,只是当然没有赵清知道的多,如今见到赵汀,自然是迫切的想要打听情况。
  “那肖家千金也忒不识好歹了,不知道源哥哥为什么那么喜欢她的,你可直到她喜欢的是谁?”赵清有时也会在皇后召见诰命夫人的时候约见各大臣家的女儿,只是肖婉实在是太过安静,让她好生没趣,只是念着是源哥哥的心上人,一直保持着平淡的关系罢了,如今听说她居然没看上自己看来简直完美的堂哥,一时还真是纳闷。
  “哥哥知道,但是他不和我说。后来还是正威哥哥看二哥最近不对劲,我和他说了之后他查出来的。就是兵部侍郎周玉川的嫡幼子周梓明。我也是刚知道不久,偏偏这段时间母亲又逼着我在院里学女红,不让我去母妃和二哥面前去搀和二哥的事。”赵汀想起来,也觉得气闷,二哥这事儿处理的太窝囊了。
  “那你就什么都不管了?”赵汀的生母秦氏赵清是知道的,为人最是胆小甚微,生怕得罪了王妃和赵源,处处不敢出头,若不是景王妃治家有方简直不知道要被下人欺负成什么样。不过赵清觉得赵汀哪里能那么淑女,小时候俩人都恨不得一起上房揭瓦了,难道长大了真的转性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修文提示

  越往后写越觉得自己把人物年龄没有设置好,刚才改文刷新了几次也没见有改,想着前文看过了的朋友估计也不会再回去看前文了,干脆就发一章重新设置一下主角年龄。
  赵源与云萱相识的年龄是14岁,与袁寿学习了11年,□□男子女子一样,男子15岁及冠,女子15岁及笄。详情可见第五章。
  肖婉比赵源大一岁。
  云萱比赵源大五岁。
  赵清赵汀赵源三人同龄。
  太子赵济大赵源2岁。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有时构思会有所欠缺,写到后面才有发现,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想法突发,故人重逢

  “清姐姐你快别说这个了,说了我就来气,上次哥哥知道我和正威哥哥查婉姐姐的事,跟我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真是从小到大头一遭呢。”说着抚了抚胸口,似是心有余悸一般,接着说道:“而且清姐姐,你说哥哥那么心高气傲的一个人,怎么就能那样对人服软呢?还和我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是怪他太过瞻前顾后,错过了时机,让我不要针对婉姐姐呢。”
  赵清见着赵汀这般行为,顺了顺她的头发,“好了,怎么还和个小孩子似得,源哥哥那是在吓唬你呢,这说明他是真的很难过哦。再者,源哥哥这些年对肖婉的好我们可都看着,难不成要和我说那肖家千金没脑子,看不出这些年源哥哥的意思?我是不信有人能那么迟钝。”赵清小大人似得分析道。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我说你今日和我说源哥哥的事,怎么一口一个正威哥哥的?莫不是~嗯哼,快从实招来。”赵清威胁似得说。
  只见赵汀脸上蹭的一下就浮起两朵红晕,耳后根也红了,扭扭捏捏的说道:“清姐姐说什么呢,我和你说二哥的事儿呢,咱们能不能抓住重点再聊天了?”
  赵清见赵汀似是要恼,说道:“我这不也是关心你么?若是有意思,让家人帮着相看相看,若是各方面都不错就早些定下吧,别到时候错过了又后悔。”
  “我都知道的,正威哥哥对我也不错呢,我们打算等二哥好些了再和父母说,免得刺激到他。”赵汀说着似乎又对打趣自己可怜的二哥感到抱歉,吐了吐舌头。“不过清姐姐你说怎么办啊,难道二哥就吃了这个哑巴亏么?他又不让咱们出头。”真的好沮丧啊。
  “山人自有妙计,你等着看你清姐姐的吧。”赵清一脸傲娇。
  赵汀一听不依了,赶紧说道:“姐姐快说是什么好办法,有好玩的可不能忘了妹妹,看着二哥这样我可憋屈了。”
  “放心吧,哪里能少了你,还得你的正威哥哥出力呢。”赵清调笑道。说完又凑近赵汀的耳边嘀嘀咕咕了半天,听的赵汀是眉开眼笑,连连点头称是。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赵济赵源二人干瞪眼,皇太后皇后诸位王妃,赵清赵汀的嘀咕中过去了,到了晚宴,也没有和午宴时一样男女分厅,一家人也没有拘束这些,就在大殿一同共祝新年了。
  刚从太后那出来的时候,赵清就神秘兮兮的拉着赵济慢些走,只见赵清在赵济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赵济皱着眉头,斥道:“胡闹!”
  赵清似是习以为常,噘着嘴,嘟囔着“假正经。”赵济也听不清她说什么,不过大致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了。赵清念叨了一路,瞅瞅见赵济还是没有要帮忙的意思,就开始说起赵源的心酸情史,真是要多可怜有多可怜,赵济听完都震惊了,堂弟原来那么深情一人?真是看不出来,够闷骚的啊。
  最后实在被赵清磨得没法,也许是觉得赵源实在可怜,只好勉强答应:“我可事先说好,要我给你们打幌子可以,但是可别太过分,闹得太父皇跟前去,咱们可都没好果子了。”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我们又不干什么出格的事,闹到父皇那我们也不缺理的,你好歹是个太子,干嘛老那么畏畏缩缩的。”赵清听闻赵济答应,一时忘形,又开始得意起来,嘲笑着赵济。
  赵济心里真的无语了,如果不是你小从小到大要我顶的黑锅太多了我能这样么?!
  而且每次自己顶了黑锅,苦逼的受罚,正主都不知道跑哪逍遥去了,从来不管他死活好么?!
  晚宴时皇帝任命赵源去做吏部的侍郎。吏部主管天下官员升迁,对巩固太子地位也是很有帮助的。本来皇帝想给赵源指去兵部的,毕竟景王曾经带过兵,赵源接手也能容易一些,太子却说皇叔还年轻,多带几年兵绝对没问题,自己现在还是希望多磨砺赵源处理政事的能力,日后也好同父皇皇叔一般,传出君臣兄弟相得的美言。
  皇帝被自己平日沉稳自持的儿子夸的心花怒放,想想这么做对景王府和他都有好处,再则赵源那些事他也是清楚的不得了,兵部这么看起来确实不怎么适合赵源去,问过赵源得知他也没意见后,就下了这样的决定。
  皇帝宣布这个决定后,赵清赵汀相视一笑,颇有一种奸计得逞的意味在里面。
  晚宴散后,赵源同景王同乘了一辆马车。
  “源儿,今日皇上突然力挺你进入朝堂,还给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那么重要的职位,你可知为何?”景王待马车开动,便问起赵源。
  赵源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回道:“可是如今诸位皇子做的太过,惹得皇上不快,皇上如此做一则尽快巩固太子的地位,二则朝中皆知父王说是简在帝心也不为过,皇上这是将咱们景王府与东宫紧紧拴在一起,告诉其他皇子不必再打储君位置的主意了。三则也是给孩儿一个恩典,告诉大家不只是您,就算到孩儿这辈也依旧是很得重用的。可是这些?”
  原本赵源是很正儿八经的回答问题的,结果刚说完等着回复呢,景王一巴掌拍向了赵源的脑袋瓜,“不愧是本王的儿子嘿,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么多实属不易,看着你整日为那个肖家千金伤神,本王差点以为你要废了,可让本王伤心的。”
  果然,促膝长谈什么的,他们父子根本不会有。
  “可是父王,若是皇上想让孩儿用景王府的势力为太子保驾护航,也该让孩儿进兵部不是吗?为什么是吏部?”赵源依旧是有不解。
  景王这时又准备一巴掌打过来,赵源平日虽然主攻四书五经,但是身体锻炼也未少过,因此虽然没什么武艺,反应速度还是有的,当即避了过去。
  景王没打着也不恼,瞅了赵源一眼,跟个神棍似得,神叨叨的闭着眼说:“那个谁的爹,可不就是兵部侍郎么,你皇伯父对你可是用心良苦哇。”
  说到这里赵源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心中的悲伤又不可抑制的要崩发了。只是自己好不容易让父母觉得自己看开了,大过年的也不想惹得大家没趣,佯装淡然的说道:“都那么久的事了,皇伯父是还把孩儿当孩子疼,怕孩儿睹人思事难过呢。”
  “知道你伯父对你好就好好辅佐太子,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关心,肖婉的事,过去就过去了,你,堂堂景王世子,还怕找不着媳妇?”景王对自己儿子心全挂在肖婉身上表示不能理解,就像鸡蛋,哪能全放一个篮子里?儿子这傻劲,真不知道遗传了谁!
  “孩儿省得,父王还请放心。”赵源恭敬地回道。
  “听说你昨日与□□馆的花魁一见如故?那花魁可是出了名的冷美人,你们是怎么回事?”景王觉得自己的八卦之魂正在熊熊燃烧。
  父王咱们真的不能正正经经的聊天么?
  “偶然相识罢了,也算有几面之缘,父王你现在的样子就和府里的厨娘一样,真的!”赵源还猛的点了点头,似是在验证自己此言不虚。
  景王一张俊脸被赵源糗的通红,不过自己也纳闷了,难道真是自己老了,吸引不到美女了?不然怎么云萱直接越过他看上了儿子?唉,真是为儿子操了太久的心了,自己的逍遥日子真是好久没有过了呢。
  等到初二赵源又与景王一起陪着张氏回娘家,期间身为左丞相的外公又将赵源单独叫到书房,与他讲解为官之道。这些景王平时也有教,但是景王向来不用看人眼色,于为官之道上与张显相比还是有所欠缺的。
  对自己的外孙,张显也没什么好藏私的,朝中的人际关系,他的个人看法,都说与赵源知道,其余的,就看他自己的理解了。
  不过赵源听张显说起的,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右丞相李均。朝中诸位官员,大多已站了队,当然也有纯臣,但是这些都是能用词来定位的,唯独李均的为人赵源不知该用什么词了,说好也不是,说不好也不对。
  李均做丞相之前是刑部尚书,为人极为狠厉,虽然长得一副谦谦君子模样,浑身却有一股煞气似得,在刑部待着那会,破案率是蹭蹭的涨,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看见他就吓得全招了,用起各种酷刑来也是得心应手,也因为这一点,他被不少人参过,“阎王李”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因而不能简单的用好官或者是坏官来评定他。
  李均的大儿子当年与朋友去喝酒,喝的多了跑去赌场赌钱,李均最是厌恶这些,回去后李均也不管大儿子仍在酒醉,打断了他的腿就扔进了祠堂,把他的夫人吓没了半条命,却也不敢说什么。
  就是这么一个油盐不进的人物,偏偏疼小女儿李明珠疼到了心尖,自小是一句狠话都舍不得说的。不过他的女儿在他们这些人家女儿的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