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人臣(gl) >

第70章

人臣(gl)-第70章

小说: 人臣(gl)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媛摇摇头:“若只是凑热闹也就罢了,江南官场牵扯太多,你若是想学了也去趟浑水,就冲你叫我一声姐姐,我也不敢教你。”

    “织造局?”

    “对,织造局,”戚媛顿了顿:“其实这个朝廷中有多少人对此无师自通?江南又有多少人多次无师自通?都是有造化的人,外行人要知道其中的猫腻容易,但想要都过他们岂止大智慧可以为之?就说李潘,看着虽然年轻,但所行事的策略无不又狠又准,你若为了他而学的,我劝你就不要学。”

    魏池不好说自己这一趟学习纯粹是为这无中生有的理由而来,赶紧含糊的点点头。

    “家父在江南的官场二十年,见了许多的事情,织造局,牵扯着宫里,别说当这个官的是宦官还是进士,能坐稳这把交椅就不容易。你的个性又那样倔强,我可不想费了力气又害了你。”

    “我哪有你想的那样志向高远?”魏池嘲笑戚媛的担忧:“两年前别人夸我这个年龄做了这个官便是亘古未有了,我就乐得找不着北了。如今我过的也不差,哪会去惹那个事情?你放一万个心吧,好姐姐,我要有你想得那样勤快,那可轮不到耿家的人来做状元。快给我说说要怎样教我?别卖关子了!”

    戚媛这才掏出几本册子:“这是早些年不用的账册,我就拿这个教你吧,魏大人是教太子的,可别嫌弃我教的不好。”

    两院之间的小巷很窄,春天的太阳很暖,冯家的大榕树遮出了好大一片树荫,但坐在魏家的门槛上就恰巧能照到太阳,魏家那一溜繁茂的藤蔓带着摇曳的黄花遮住了两个人的影子,若不是背后靠着门板,真像坐在花园里一样舒服。

    戚媛整了整衣袖,翻开账本逐一讲解起来,魏池一边听着却忍不住一边开小差。当讲到第十页的时候,戚媛发了一个问,魏池只好傻呼呼的挠挠头。

    戚媛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瞧,你果真不是学这个的料。”

    魏池心虚的吐了吐舌头:“戚师父,教书应该有耐心的……”

    “好!”戚媛只得答应着:“我今天也就半个时辰教你,听不懂我也没有办法了。”

    “伯父是不是非常厉害?”魏池由戚媛想到她口中的那个父亲。

    “非常厉害不敢当,不过在江南也算游刃有余。那时候其实比现在还乱些,先帝一心稳固北方,南边都是一群宦官管着,一半的心思去对付富商,另一多半倒是应付宦官去了。其实我自小能见父亲的机会便非常的少,常记得他咳嗽着还要去撑局面……很心疼。”

    “的确是,我多大点官呐,时常也得去应付酒局,的确很烦。”魏池想起了冯世勋和诗小小,气不打一处来:“不过也有人喜欢,当年冯大人和你成亲后,你家人都没去过问么?那父亲也是极大的官位了,可能江南的巡抚也要给些面子吧?我就不知道那个人怎么敢?”

    “我们家没有男丁,当年我父亲看上冯世勋也是对他赏识,恐怕他也是看重的这份赏识。我父亲积劳成疾去的那年我还没过门,后来也是巡抚大人主持的婚礼。冯世勋此刻虽然还有一丝畏惧,但巡抚大人终究知道得不会那样细。冯世勋又是一举中第的,别人不会怀疑,他家人也向着他,他便肆无忌惮了。”

    “只是他料错了你,他以为你稀罕他呢!哼!”魏池愤愤不平。

    “瞧你!”戚媛忍不住笑了:“你隔着这样远呕的哪门子的气。”

    魏池此刻满脑子的搜罗她认识的适龄好男人,最后放弃了:“要是退回去十年,我真有一百个良人可以说给你!”

    魏池还没说完,书脊就敲到了头上。

    “胡说八道!”戚媛连敲了三下:“胡思乱想!你倒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还等着有人招你上门不成?”

    魏池被这句玩笑弄得有些脸红:“……戚夫人,您还是教我看帐吧……”

    鉴于魏池认真了,稍后的教习顺利了许多,不过魏池当真发现自己不喜欢这行……

    “我得回去了,有空的时候再教你吧。”戚媛合上了账册:“这些你先拿回去,就照我说的方法看,有不懂的来问我。”

    魏池打了个大哈欠,接过账册。

    “哎,自己要学又懒成这样,不知道是怎样中的探花!”

    “可不是就中了么?”魏池赖在门槛上不起来。

    “你嘴里那个老师,他不管你?”戚媛偷偷笑他。

    “他?先管好他自己吧!若是今后他要进京看我,您一定也躲起来,最好带着满城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躲起来,要不……”

    “你胡说八道。”

    魏池闭着眼睛嘀咕道:“那可是个不让人放心的胖老头子,和他相处的十几年,烦死了。”

    “快起来吧!”

    有些犯困的魏池感到有人握住了自己的手,心中一惊。但那双手自然坦荡的握紧了自己:“哪有一个大人睡在自己门口的?”

    戚媛按照拔萝卜的姿态把魏池这只大萝卜拔了起来。

    “你的手太凉了,都没瞧过医生么?”戚媛关切的看着魏池。

    “啊?”

    “我那里倒是有个方子,虽然是偏方,但明天还是写给你吧。春天了还这样冷,小心是冷寒症,听说你平常应酬也喝不少的酒,别是肠胃不好。”

    魏池心想那才不是冷寒症呢,索尔哈罕也算是名医了,她仔细给看过,其实就是人各不同,自己这个不是病……胖老头把自己当作冷寒症治了好些年,又是吃药又是泡澡,折腾得不行。这可好了,这位姐姐倒是接了胖老头的招儿……

    可别啊!

    话到嘴边,却不争气的咽了回去。

    “哦……那我就试试吧……”

    魏池说完后,恨不得自抽两个大嘴巴,但后悔已经完了。

    “那你明天等着,我让梅月给你送来,有些药你买不到好的,我让她一并给你拿过来。这方子最不能偷懒,你要好好吃。”

    “……”魏池眼巴巴的看着戚媛转身,进门,心如刀绞。

    难不成……哎呀……就是老师曾经写的那张又要吃,又要洗,复杂得无以复加的所谓偏方……戚姐姐,那方子其实……在我床下呢……

    春天的阳光大好,魏池的心冰凉,站了半晌,慢悠悠的回头,一把老泪擦在门板上……
正文 147第一百四十八章
    148【建康九年】

    中午时分;杨姐姐好奇的问魏池:“魏大人;你这几天身上有一股姜味。”

    “药;泡手的。”魏池叹了一口气。

    “怎么要泡手?”冯世勋也凑了过来:“春天长疹子了?”

    魏池心中有些厌恶;但又没有理由发泄出来;只好笑着说:“也不是;就是手冷,用偏方来当冷寒症治。”

    “哦,我以前在老家似乎是听过这种偏方,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贤弟你手冷?”

    “有一点……”面对冯世勋突然握上来的手,魏池无比尴尬。

    “是挺冷的呢!”冯世勋把魏池的手递给杨姐姐:“你一个人在京城,也没人照顾,有些话不是我们这些同僚该说的……不过……”

    杨姐姐接过话:“你该找个夫人了。”

    魏池强笑着的同时强忍着才没把杨姐姐的手捏碎了。

    “别说,我还真有个合适的人选;”冯世勋看来是早有准备:“我家表亲家有个女孩子,今年恰巧二八的年华,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他父亲在江南做官,就这一个女儿,宝贝得不行,他父亲托我一定要给他找个好人家呢。”

    “这……”魏池心里编着谎话:“还真不好说,许多事情还耽搁着,不好这样早就定。”

    杨姐姐自作聪明的揣度:“要是魏大人还惦记着林姑娘,那就不得不容我说几句了,那姑娘再好,也是订了亲了,全京城都看着呢,那位大人这会儿又正是红人,您要怎么去争?于情不合,于理不容啊。”

    魏池差点呛着:“不是林姑娘!我和她是因为耿家才认识的,不过也就是认识罢了,我当真从头到尾没起过想法。”

    “不会是王家的女儿吧?!”杨姐姐想起王允义对魏池那样赏识,忍不住惊呼:“那样的话,冯大人可怪不得魏大人了,您家的小家碧玉可真比不了。”

    那个远房表妹的事情也是真事,冯世勋当时答应着也想的是十拿九稳,哪知道忘了算王允义了?他家就产些女儿,竟然把他算漏了!

    “不是!不是!”魏池恨不得捅他几刀:“杨大人!你这是胡乱猜啊!我……我哪里配得上王家?”

    王允义的老虎屁股,魏池想想都胆寒:“咱们赶紧吃了饭好好歇着吧。”

    杨姐姐消停了,冯世勋却来了劲儿:“可别说,这句话还真说到了我心头上,这些大家大户啊,皇亲国戚啊,哪家出来的女儿好伺候了?还不如找个温柔体贴的小家姑娘,也不是自夸,就说我那位夫人吧,就是要拿当朝的公主和我换,我也不换,哈哈。”

    魏池看了看冯世勋:“您夫人的父亲以前可是督导着江南织造局的,这可不算是小家碧玉了吧?”

    冯世勋一愣:“……可不是和王家比么?”

    魏池察觉自己失态,赶紧笑了笑:“冯大人自谦过了,我还当是我记错了呢,呵呵。”

    “还是冯大人的表妹好!”一直在认真思考的杨姐姐突然认真的说:“既然缘分到了这里了,魏大人也不要推却了,不如让冯大人和他夫人操操心?这会儿不当你是我上司,就冲我这年龄,我觉得该劝你一句,男子汉大丈夫要的是成家立业,你家都不成,还立的哪块儿的业呢?这京城里能和你好到帮你做媒人的也不多,你虚岁也不小了,该想想了。”

    再推脱就有些看不起人的意思了,魏池只好先答应着。等到了没人的地方这才忍不住狠狠的苦恼了一场:王爷,要是你还在,我哪容得这帮幺蛾子帮我折腾这些事情啊?罢罢罢,这世间啥荒唐事没有?饶是别人冯大人还想着换当朝公主来填房呢!你们陈家的织造局也被贬成了小作坊呢!我就且看看前一届的探花能不能把她妹子塞给我……我光脚的还怕穿鞋的不成?吃饭!

    织造局自从换了主子之后又被领了钦命的许唯打内里整顿了一次,终于稍显了些气色。李潘凭借着江南算是真正的站稳了阵脚。老一辈闲人看着他的迅速崛起,忍不住就拿来和魏池比。两个人都算是年少有为,魏池是探花,李潘科考的名次也不差。魏池立过军功,**小呢,和李大人相当。唯一不济的是魏大人的后台燕王倒的挺冤的,李大人背靠着皇上,这棵大树显然粗壮多了。不过反过来一想,燕王对魏大人那多贴心呐,有没有情咱们先不说,至少绝对是一条船上的人,皇上么?李大人看着红,说不定船舷还没摸到呢。

    也有好事的人猜,燕王都倒台了,魏池竟然还在京城活蹦乱跳的,说不清这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