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GL电子书 > 双镯记 >

第122章

双镯记-第122章

小说: 双镯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能随自己天涯海角去,她害怕留下来总会发生自己不可控的事情,她真的想和傅仪恒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已经千疮百孔。她想问傅仪恒,我们一起去美国好不好?等欧洲稳定些了,我们再一起去欧洲好不好?退一步,我们一起去槟城好不好?让我这个不孝女告诉我母亲,我违背伦常的找了你这么一个女子来作为的终生依靠,除了你我谁也不嫁。
即便我真的不能嫁给你,我也非你不嫁。
等待傅仪恒的时间总是漫长,甚至带有几分自己吓唬自己的意味。幸好傅仪恒总是会来的,她不曾失约。于是有的时候,王婵月也会懦弱的希望自己不要伤愈,好像伤愈之后傅仪恒就不会对她这样好了。她把这样的想法告诉傅仪恒,傅仪恒哈哈笑着扑到她身上吻她,吻得对方脸红心跳之后道:“不论你怎么想,伤毕竟是实实在在在好起来呀,时间是不会停下的。”
这话她听了无数遍,她觉得好残忍。
然而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她还是好了起来。好几次在梦里梦见去世的母亲,跟她说快点来看看她。虽然是很不吉利的梦,但于情于理她都该去,毕竟不论她要争什么,她都需要健康,即便恢复速度缓慢证明她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她还是要努力,就像之前工作救人时那么努力。国府还都南京没多久之后,她就正式出院了。那个时候她当然料想不到,或者说无人料想得到,有人在还都的兴奋劲儿之外—大概冲昏了头脑,或者真是本来就不咋聪明—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就决定了山河故国的归属,以及亿万人的命运{70}。
家里为了庆祝她出院,遂想出去吃顿西餐—对此赵妈非常不满,只恨郭氏夫妇留在重庆不曾跟来,不能一同帮腔—但到了最后,只有王霁月带着妹妹和姜希婕一起去,别人没时间的没时间,没胃口的没胃口,坚持留守赵妈那里的留守赵妈。姜王二人倒也无所谓,她们也想乘机和王婵月说点什么,即便看起来像审讯,但傅仪恒又不来,到底不是鸿门宴。
王婵月对姐姐“姐夫”本不欲隐瞒任何,但是她总觉得不愿意强迫傅仪恒,想要对方自由的做出选择,担心万一把自己的忧虑都说出来会不会引发姐姐“姐夫”去找傅仪恒说些什么“不该说的”—至少是她认为不该说的—那就不好了。
她就是这样,表面温顺其实从来的自作主张,打定主意的事情休想让她改变想法。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还没有摇滚乐,愤怒有时无处发泄。王婵月之前从未感受过什么强烈到让她想要吃人的愤怒,那种燃烧起来就要让对方和自己一起焚毁的愤怒。她之前未曾体验过,无论是在憎恨贪官污吏还是日本人的时候。深刻的仇恨其实往往是平静的,只有嫉妒,只有它是盲目的野火。
走出包厢准备离开西餐厅,走在路上的时候,姜王二人看见黄昏时分还有老人在街上可怜兮兮的卖花,遂过去选购。王婵月站在一边等—她并不多么喜欢花—就看见街头那边,傅仪恒和一个打扮斯文的高大男士相当亲密的并肩同行。
呵,她怎么忘了,美色也是一种武器,即便和傅仪恒同床共枕的是她,觊觎傅仪恒美色的人依旧广泛存在着。就算她嫁为人妇之后不打算生子,她依然是做妻子的绝佳人选。声名地位,家族势力,一笔昂贵的嫁妆和作为社交场合绝佳代表的能力,这笔买卖太划算了。傅仪恒之前没有动用这个能力只怕是因为派不上用场吧?
明知她迟早会这么做,也可能有朝一日会看见,但这当真看见的时候,气血上涌,如同蒸汽马上要喷出来烫伤别人一样,她内心的汽笛和警报已经响了起来。她从暗处往明处看,看见那人和傅仪恒好不般配。即便两人毫无勾肩搭背过于亲密的举动,她也觉得好像穿过了时光看见了两人成为夫妇幸福生活的场面。
她猛地摇摇头,驱散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并非就认为傅仪恒断不会和任何人组成家庭了,仅仅是认为傅仪恒断不会和这个人一起,他只不过是被利用而已。
自己的世界果然是过于单纯了吗?凶悍肮脏都没有打破果冻般的墙壁进到里面来。她看着两人上了车,而姐姐“姐夫”也买完东西过来了,前后不过一分多钟,于她而言却像一整年那样漫长。
嫉妒之火已经烧伤了她,毕竟她在这个时代里将永远不可能和傅仪恒光明正大以伴侣的姿态昭告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
{70}所以,□□为何不下令追击在四平打败了的□□呢?





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姜希峻回家了,时间相当出人意表。本来姜希婕预计他应该是在东北准备打仗,或者在苏中,或者在绥远,总之某个有冲突的地方,在打仗。虽然停战协议{71}生效了,但为将者难道不应该在部队上呆着吗?他却带着妻子回家来了。对此家人们都相当没有思想准备。姜希峻之前来信说他大概六月四号到家,带着妻子。他的身份直白而清楚,比傅仪恒都要简单纯粹。对家里不掩饰自己是红色,对组织不掩饰家里的蓝色,也觉得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他只是回家看看而已。
回家啊,自从父亲去世,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也没有见过家里的兄长和姐姐了,整整十年。他甚至好奇,侄子侄女还记不记得自己的样子。
他的妻子是打仗的时候在部队认识的,照阶级成分来说,是个富农家的女儿。他爹和地主老爷关系不错,地主老爷的女儿念书,她也跟着念书。地主老爷的女儿认得几个字,她也认得。地主老爷家的少爷小姐后来投身革命去了,她也就跟着投身革命,结果被老爹给逮住了,管在家里。没管几天,日本人就来了。这下好了,走也走不了了。姑娘遂留下来当起民兵游击队,没游击几天父母被日本人害死了,除开一早跑了去参军的兄长,家里就剩下她一个。
游击队被八路军收编之后,她就认识了姜希峻。一来二去彼此都看得顺眼,报告一打房门一关,结婚。他觉得也好,简单直接。他从来都喜欢简单直接,包括简单直接的农夫的女儿。
公平地说,假如把他换做他的兄长,去考虑两位嫂嫂是不是合适的妻子,他会觉得对于兄长来说当然是合适的,但如果是他,未免觉得有点累。他觉得人还是简单点好,简单的只知道往前追其那个更好的未来,不必再路上做不必要的踟蹰。
是故,他对把自己糟糠、没文化、更谈不上修养的妻子带回自己那个¤╭⌒╮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有什么不妥,在意那些还不如去想点别的。妻子虽然也有些紧张,但她崇拜丈夫,竟然他觉得没有什么,她也就无所谓。何况听说一家人都很好相处。最不好相处的回去也见不到。
要回去之间,他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分门别类给不同的人,特别是侄子侄女,问他们想要什么礼物。到上海之前居然在南京住了一宿,直白的近乎莽撞的去拜见了大伯。然后打了个电话回家,姜希婕接到电话,那头的声音倒还是当年那个青年的嗓音,连语气都是一样。她问他,明天去接你们吗?他说不用,我们一路溜达着回来就行。她想问他还记不记得路,他直接说,姐,你放心,我认得路。
第二天下午,姜希婕和王霁月站在家门口等待。遥远的看见一个健壮男子带着一个四处张望十分好奇的女子走了过来。两人穿的衣服既不破旧也不华丽,照上海的人口结构来说,可能跟那些在战争年月要节衣缩食的普通人家差不多。
她看见希峻长大了,还有点胡茬子没剃干净,看见她那个姓刘名廷芳的弟媳—据说是私塾先生给改的,最开始叫翠翠来着,最近也准备改回翠翠。她正在忐忑不安,姜希峻倒是一眼看见了她,牵着太太大步跑了过来。
这时候,她觉得这个三十四岁的男人还像他十七八岁时那样,就像那样,一点儿没变。
“姐!”姜希峻大喊了一声,不由分说紧紧搂着他姐姐。他姐姐也不出所料,掉下几滴感动的泪来。等两人松开,姜希婕才看见这小子眼睛也是红的。“姐。。。这几年。。。你受苦了。。。”他想伸手去摸索背后的伤口何在,却又不敢乱动。“没事,活着呢还。。。让我看看你个王八蛋。。。”姜希婕捧着他的脸,一下子又发现了担心的地方,“这几年你受过伤没有?”别跟我似的,还有弹片留在体内。“没事,一点没有。爸爸保佑。”他扭头看着王霁月,“这些年谢谢霁月姐姐照顾我姐姐了!实在无以为报!”说毕倒有些像黄埔的毕业生似的鞠了一躬。
他在家里留了一个月。和家里人说起自己在八路军的故事,也听家人说他们在重庆的故事。他说他曾拜托在重庆的同志代为打听家里的消息,其实断断续续还是知道一点,但是自己这边音讯不通,也不能胡乱联系。知道姐姐受伤都已经是姐姐好转之后的事情了,担心的紧,也没有办法。刘翠翠操着一口想方设法纠正过的山西口音、嗓门有些大—经过克制,否则原先更大—说:“我当时就跟他说,我说你要担心,我就替你去一趟看看。他说你去个啥嘛,说家里人也不认识我,万一当我是个骗子。。。”
她叽叽咕咕说了一大堆,姜希婕喜欢她率性,也就听下去了。王霁月待人宽厚,虽然觉得有点儿吵倒也无所谓,总觉得何必为难一个乡下姑娘呢?王婵月听见山西口音,唤起不太美好的记忆,何况也没什么理由陪着,打听兄长消息的事交给姐姐,打了招呼寒暄过了也就回避了,倒是姜希峻多看了她一眼。傅元瑛病着,屋里躺着根本不见人。徐德馨显然就不很喜欢她,作为大嫂也就打了个招呼,自己上楼去了。她让儿子去待客,自己去照顾女儿。姜邺还记得那个最喜欢陪他玩、什么都可以陪他玩的四叔,十年后重见,叔侄二人却还是一样。姜希婕有时候疑心她弟弟根本没长大,要不然怎么一瞬间就可以变回之前那副少年人的样子。
但姜希婕拾回她做姐姐的自觉和责任,私底下问弟弟,你和翠翠怎么没有孩子?毕竟不像他两个哥哥,姜希耀常年不在家,傅元瑛身体不好。既住一块儿、刘翠翠身体壮得像牛,怎么会没有孩子呢?她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就歧视刘翠翠,她向来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论断嗤之以鼻,但她的确希望弟弟可以有个孩子。
姜希峻说,他不知道,反正他们当中可能有一个是不育的,不是他就是她。但他觉得也无所谓,毋宁说现在没生孩子还好了,省得带来带去的麻烦。“大不了以后抱一个,你别担心,姐,有孙子给爸爸坟头上香的。等你死了,一块儿供上。”
这年头还能这样说话的而不担心姜希婕会不会觉得不快的,也就是亲弟弟了。
七月姜希峻就要走,说以后有机会自然还会回来的,“和平建国!以后常来常往的嘛。姐你不要担心。”在家的最后一晚,他觉得她姐姐像个老妈子,“是。就是你们,”她一直想说你以后千万不要和大哥在战场上刀兵相见,可是说不出口,那种身不由己她再清楚不过,“你们俩要好好的,啊,不许欺负翠翠。”他应好,刘翠翠又叽叽呱呱的说起来,他制止了妻子,又对王霁月再三道谢,王霁月恍然想起当初在北平去探望他和浩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