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357章

铁血大秦-第357章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我独行’地至高境界!



“哈哈哈——!”翁仲多年没有杀得这么痛快啦,不禁放声狂笑,三两步窜入李信、蒙恬、冒顿三人战圈之中,不由分说,铜人呼啸着带着一溜金光直劈冒顿马头而来。



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这道理翁仲是老将了,自然熟谙于心!



看着身高多达九尺有半(二米二左右)的庞然巨人凶猛袭来,那沉重的独角铜人至少在百斤以上。冒顿的脸色刷地就变了,卯足吃奶地力气便是奋力一记金刀拦去。



“当——”一声火量乱溅处,冒顿虽然凶猛,但他的力量比起块头巨大的翁仲来说还是差了不少,直被一铜人连人带马砸得急退两步,胸膛间更是火烧火燎似的难受!



尚末得冒顿回过气来,李信、蒙恬二人一左一右两支大戟便又呼啸着急斩而来。冒顿大惊,急地里一个蹬里藏身闪过两只大戟。哪知还未等冒顿重新翻上马背,翁仲又咆哮着闯将上来,奋力一记铜人砸来!



可怜冒顿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单战李信、蒙恬二人已经是使劲了吃奶的力气,再加上生猛异常地翁仲,那是无论如何也顶不住了。只听得“喀嚓”一声裂响,冒顿心爱的战马‘飞鹰’被翁仲一铜人将马头砸得稀烂,连吭一声都来不及便重重地栽倒在地,将冒顿一屁股颠将下来!



“大单于!!”附近有匈奴兵看得真切,直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就要撇了对手来救冒顿。只可惜众秦军如何肯让,拼了命挡住去路,直急得众匈奴兵又吼又跳却只赶将不及!



李信等三人中。翁仲离被颠倒在地的冒顿最近,见得如此便宜,岂能不捡。急三步并两步飞窜上来,独角铜人奋力举在空中便要全力砸下。



忽然间。有一人大叫:“大单于休慌,阿胡儿来了!”一声弓弦崩响处,一支流矢电射般赶至,正中翁仲胸口。



“扑——”锐利的流矢撕裂翁仲胸前的重甲。在翁仲胸口绽放出一朵血花。虽翁仲有重甲保护,箭矢入肉不深,却毕竟也是人啊,被突如其来的剧痛刺激得一个趔趄、险险栽倒。趁此良机。冒顿从地上翻起,捡起金刀,翻手便从翁仲的小腹捅了进去。



单于金刀是匈奴镇族之宝,那是何等的锐利无比,立即撕裂翁仲身披的精钢重甲,几乎透腹而出!“啊——!”翁仲仰面惨嘶一声,沉重的铜人顿时失手跌落。



“翁将军!”李信和蒙恬二人顿时红了眼,撕心裂肺般一声狂吼!



蒙恬和翁仲同军十数年,交情那是何等地莫逆,顿时血贯幢仁、气冲斗牛,拔转马头,飞马直奔冒顿!而李信亦是怒吼一声,转马直奔阿胡儿而来,那眼中愤怒的火焰似乎都能将阿胡儿杀死!



冒顿见蒙恬奔来,心中惊慌,急忙就想抽出翁仲腹中的金刀准备御敌。却忽听遭受重创的翁仲一声雄狮般的怒吼,正惊愕间,便见翁仲竟然不倒,反而猛扑上来,一拳便击在冒顿的拳梁上,直打得冒顿眼冒金星、鼻血长流!



正在冒顿目不能视物间,翁仲扑至,将冒顿撞倒在地,然后双手狠狠地夹住冒顿的脑袋,使劲全身力气奋力一拧。耳笼中只听得“喀嚓”一声脆响,已是颈骨尽碎,冒顿惨叫一声,顿时喷出一口鲜血,毙命当场!



见得冒顿已死,翁仲大笑三声:“哈哈哈!”随即口喷鲜血,翻身栽倒,含笑而死!



“翁将军!”“冲到近前的蒙恬一声凄厉的哀嚎,急撇了长戟,跃下马来,抱起腹间兀自血流不止的翁仲。



只可惜英雄已逝,再也听不见凡世间地声音!



蒙恬泪流满面,轻轻放下翁仲,然后拔出长剑,手起一剑将冒顿头颅斩落。



蒙恬翻身上马,将冒顿头颅高举过顶,大吼道:“冒顿已死,秦军弟兄们,胜利属于我们无敌而光荣的大秦军团!”



乱军之中,顿时传出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冒顿死了!冒顿死了!……”



众匈奴军原本战意已渐渐低落,突见、突闻冒顿已死,那残存地战意顿时像雪崩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当下直被奋起余勇地秦军压得步步后退,一路死伤枕籍!



忽然间,西方传来一阵隆隆的铁蹄声,却是灌婴所部已经解决了匈奴左右大都尉的两万军马,从西向东迅猛突入匈奴侧后。立时间,再也坚持不住的匈奴中军主力崩溃了,像一群纷乱地鸭子般四处乱窜!



只可惜。四面都是秦军和丁零军,匈奴残军无处可逃,只能在乱逃乱窜间逐渐消耗着最后一点实力,渐渐流尽了鲜血!



这一刻,人的生命就像稻草,一文不值,随时都可能轻易失去,这便是战争之惨烈和无情!



惨烈地战斗一直打到傍晚时分才完全停止,小小的谷地里尸横枕籍,数以万计。到处都是一摊摊地血迹、一断断的残肢,那可怕而血腥的景象即便是最可怕的地狱亦不过如此!



夕阳霄霄中,余烟袅袅,刺鼻的血腥气四处飘荡,无数失去主人的战马兀自还在主人的尸体旁恋恋不舍的留连、喷着响鼻,似乎在期望着主人能够重新醒来,再带着自己纵横战场!



打胜了,但蒙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此役自己地至交好友翁仲战死了,虽然李信斩了阿胡儿为他报了仇。但翁仲却再也回不来了。不仅如此,此役之中,中军侯方拓、少将灌信也双双战死:方拓是死于匈奴军的流矢和围攻。灌信是和匈奴左大都尉力拼而死,俱各十分悲壮。完成了以生命提卫秦军‘无敌军团’荣誉的诺言!



可以说,此役虽然尚未清点出秦军伤亡如何,但一役阵亡三员高级将领这样惨重的损失也是秦军多年以来多未有过的悲壮!



夜色茫茫中,战场上的清点和救治伤患工作依然在进行之中。蒙恬、李信和韦存的诸将多皆带伤,虽然大胜,但人人脸色都十分沉重,因为这一役打得实在太惨烈了。恐怕要有相当多的秦军将士将长眠在这荒凉的异域!



终于,战果清点出来了,李信看了一眼,面色沉重的交给了蒙恬。蒙恬轻声念道:“此役,我军阵亡将士三万四千人,重伤一万一千人,轻伤两万五千人;击杀匈奴军约十一万人,没有俘虏!另外,丁零盟军好像也要有五六千人地损伤!”



众将闻言默然,俱各伤感不已!英布叹了口气道:“真不愧是匈奴最精锐的王庭军啊,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不过好在匈奴军的主力至此算是绝灭了,我秦国终于笑到了最后!”



蒙恬叹了口气道:“是啊,只此一役,大秦百年平安可保,那些死难地将士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也算死而无憾了!将他们好好火化吧,然后把他们地骨灰带回咸阳,供奉在‘千古忠烈祠’中,让所有的后世子孙为他们而自豪!”“喏!”有传令兵领去了!



就在这时,有亲兵道:“蒙大将军,李大将军,丁零王来了!”蒙恬忙道:“快请!”



话音落处,苏库微笑着阔步而来,远远地用秦语大声道:“久闻秦国英雄辈出,今日本王能得一见,实是三生有幸啊!”众将惊奇:这丁零王久处异域,秦语竟说得如此熟络,真是奇哉!



蒙恬拱了拱手道:“王汗客气了,这次要没有王汗舍命相助,我军要想取胜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蒙某这里代秦国谢过王汗!”



苏库笑道:“都是一家人,就用不着客气了!伤亡如何?”蒙恬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一纸战果交给了苏库。苏库见状也是默然片刻,感叹道:“一个帝国地崛起,必然要走过血与火的征途,这些为国而死的勇士必将为历史所铭记!而且他们奠定了一个强大帝国的基础,他们足可为此感到荣耀!”



众将闻言更是惊愕:“这丁零王出言不俗,见解出众啊!这蛮荒地异域竟有如此才貌双全的英雄人物,实是奇哉!”



英布小心翼翼地道:“尊贵的王汗,我是秦国将军英布,听说您和陛下是多年的好友,是吗!?可我多年跟随在陛下身边,为何一直没有听说呢?”英布这也是拐弯抹角地打听这满身迷雾的丁零王究竟有多少秘密!



苏库闻言,愣了愣,却忽地大笑道:“这世上有很多事是不必、也不能寻找答案的,这段往事你们的陛下不会说,我也不会说,就让它渐渐消弥在历史中。化为一段千古之谜吧!哈哈哈!”



秦军众将闻言面面相觑,对这丁零王的真正身份更是猜不清了。甚至有人偷偷怀疑:这丁零王莫不是始皇陛下的私生子?抑或是潜伏草原已久的‘秦风’奸细?



蒙恬摇了摇头,笑道:“尊敬的王汗,如今匈奴王庭主力军已灭,对余下地匈奴王庭各部民众如何处理,王汗可有意见?”



苏库想了想道:“灭其不服者,余众招降!现在匈奴已经完了,用不着再多造杀孽了!只要将残存的匈奴人带回秦国,以华夏文明强大的同化力,用不了多少年。匈奴这个民族就将成为历史上的一段烟云随风而去的!蒙将军意下如何?”



蒙恬闻言有些踌躇,因为他吃不准扶苏的意思,万一扶苏不同意这样做,他岂不是吃力不讨好!苏库何等聪明人,会意道:“蒙将军不必担心,你们陛下的脾气我是了如指掌的,如此处理,必然合乎他的心意!如果有什么责任,你就推给我好了,想来他还是要给我几分面子的!”



蒙恬想了想。笑道:“既如此,那蒙某便照办了!临行前,陛下也曾让蒙某多听听王汗意见地!不过。王汗自己的丁零部呢,是跟随我们南下。还是继续留在漠北草原!”



苏库闻言想了想道:“我还是不南下了吧,见到了你们的陛下,初时可能很亲切,但以后说不定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我还是留在这辽阔的草原。自由自在地生活吧,一个是我懒散惯了,二个也顺便为秦国拱卫这漫长的北方防线。



蒙将军,你可以转告你们的陛下。就说丁零部永远是秦国的一部分,日后若有驱策,丁零部必将闻风而从。还有,让他尽快向草原移民,漫长的长城不应该是华夏民族的终点,当然,这辽阔地草原也不是!”苏库说得十分感慨,竟是目色十分郑重。



蒙恬看了看诸将,更是觉得这丁零王的见识非同小可,便点了点头道:“王汗放心,话蒙某一定带到!现在天色已晚,王汗还是回军休息吧,咱们明天歇息一天,再北进克鲁伦河!反正那些匈奴部族也跑不了!”



苏库点了点头,亦拱了拱手道:“既如此,各位将军,本王告辞!”众将拱手相送:“王汗走好!”



送走了苏库,李信感慨地道:“这丁零王可真是谜一般的英雄啊!幸好他不是帮冒顿地,否则堪称大敌啊!”众将信服地点了点头。



一日后,秦军合丁零军北进克鲁伦河,残存的匈奴军和部族已无抵抗之力,跑又跑不掉,只好降得降、死得死。半个月后,在剿灭了约二十万众顽固不降地匈奴部族后,余者二十余万众选择了投降秦军。



至此,曾经在中国北方草原上横行一时的匈奴民族主体力量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又数日后,由于天气渐近严冬,蒙恬便与丁零王做别,率得胜大军押送二十余万匈奴部民踏上了漫漫归乡路。行不多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