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 >

第295章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95章

小说: (武则天同人)[武则天]女皇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李贤不开口;许敬宗也不敢贸然开口;只是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地坐在一旁;等候太子殿下的垂询。
    太子殿下接连披了四五本则子;终于暂停了下来。
    随侍的宫人忙换上热茶和点心。
    另有两个小宫人呈上热水;伺候太子殿下净手。
    李贤净完手,就把殿中所有侍人都挥退了。
    许敬宗见状,不由精神一振,暗道:戏肉来了。
    李贤也不跟许敬宗兜圈子,单刀直入道:“孤已经看过许相上次呈上的乞骸骨则子了……”
    “孤以为,许相为天皇天后效力多年,功劳甚巨……只是,遗憾呐……”
    太子殿下的‘遗憾’二字一出,许敬宗的心脏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
    他这一辈子都在拼命地往上爬,即使在杀父仇人面前舞蹈求生,即使在弘文馆坐了三十多年冷板凳,他都没有放弃过……
    天可怜见,每一次他都选对了明主,可每一次当他要再进一步时就会毫无预警地跌下云端……
    如今,他已经尝过了当首相做宰辅的滋味——这滋味似乎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美好,可也让他感受到了权力为什么能让人如此疯狂……
    许敬宗是个聪明人,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他尝过的苦头比这朝中任何一个人都要多,所以,他也狠得下心来,在权势到达顶端的时候,急流勇退!
    英国公李绩是个很好的榜样,许敬宗觉得他这么多年为了李小九陛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退休后的待遇应该不会比李绩差太远。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许氏啊……怕是在他之后就要没落了!
    所以,今天太子殿下忽然提到遗憾,许敬宗的心不由一动。
    如果他家几个不肖子能够得到储君的照看,那么许氏也许还能继续繁荣下去……
    “老臣愚钝,太子有何吩咐,不妨直言。”许敬宗十分恭敬地对着李贤一拜,表示他愿意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
    李贤立起来,缓缓走到许敬宗跟前,虚扶了对方一把。
    “不知许相可愿助孤一臂之力?”
    “但凭太子吩咐。”
    李贤没有说要许敬宗做什么,只是回到榻上,将小几上那份墨迹稍干的则子递给许敬宗。
    许敬宗忙双手接了过来,仔细看了一遍那则子。
    “太子的意思是……让老臣起头上这份则子?”许敬宗内心十分震惊,可面上没有半分诧异之色。
    果然是响鼓不用重锤,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李贤难得露出一抹满意的神色,淡淡道:“为人子女者,当体察父母之心,以尽孝道……”
    两世为人,阿爹都为了他的储位稳固费尽心思,他又怎么能不回报一二呢?
    虽然他并不在意这个位子,可是三郎四郎他们还这么小,他要是不用点心,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再说,阿兄好不容易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他这个做弟弟的,一定要让阿兄毫无后顾之忧才行!
    “太子如此仁孝,天皇必定欣慰……”许敬宗可是个察言观色的高手,见太子殿下神色不属,思绪飘渺的样子,就知道他也该告退了,于是道:“老臣这就回去拟一份奏表,再联系同侪,不日上奏天皇……”
    “那就有劳许相了……”
    许敬宗见太子殿下的神色又复漠然,顾自翻阅科学院刚送上来的则子,他也不敢多留,道了一声‘老臣告退’,就赶紧离开了金銮殿。
    显庆九年七月,天皇病重,军政大事尽托天后裁决。
    是月,西台侍郎上官仪以‘泄露禁中语’之罪被贬为莱州刺史,东宫左庶子郝处俊、薛元超和高至周三人坐与上官仪勾联,也都被贬出了京,分别被派往东海郡、吐蕃旧地任刺史。
    东宫右庶子李义琰原本也在被贬之列的,太子李贤却向天后一力保奏了他,使得其只是被削了官职,留在东宫为侍读。
    这次‘废后’事件虽然没有被大规模宣扬开,可长安和洛阳还是有七成以上官员被牵扯了进来,其影响非常恶劣。
    天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虽然已经处置了明面跳出来逼迫天皇废后的那一干人,天后娘子还是没能消气,干脆摆驾回到长安,亲自盯着大理寺调查这件事。
    而此时,右相许敬宗上表,赞扬天后刚正不阿,又痛陈如今朝堂上下的风气不正,恳请天后肃清官场之风。
    上完这道表章之后,许相公干脆就辞职不干了,丢下一潭被搅浑的池水顾自撤了。
    许敬宗这一道上疏简直是瞌睡送来的枕头啊,吴诩都不用早早借口,就可以光明正大铲除异己了。
    就在许相公低调地退休之后不久,天后就连下数道旨意,表示要在大唐官场开展‘整风行动’,鼓励举国上下的臣民实名举报贪官污吏、恶霸豪强。
    吴诩的这道旨意一下,朝野上下顿时炸开了锅。
    长安、洛阳、太原和广陵几地的时报都纷纷表示支持天后的决定,并决定全程跟踪报道这次‘整风行动’的经过。
    西都那边消息稍微滞后一点,但得知但凡是大唐臣民都可以实名举报贪官污吏等不法分子,且不必担心被打击报复之后,蜀中之人无不欢庆鼓舞,竟然第一个出手告发了蜀中第一门阀世家的孟氏。
    但凡世家大族,百年延续,子孙后代难免有有不肖者,就如做官做到宰辅之尊,手上总少不了政敌的血一样。
    孟氏的劣迹几乎是一夜之间被全部曝光了,即使其家主再如何手眼通天,也无力挽回倾颓的大厦……
    受审、抄家、除名不过用了三天时间。
    等与孟氏同气连枝的世家反应过来救援时,蜀中孟氏已经成了历史。
    这下,朝中百官终于知道天后娘子这不是在开玩笑了。
    政事堂的相公几乎都因为各种原因被降职罚俸,其中许圉师许相公是最倒霉的一个,他家小儿子当年游猎伤人的事又被翻了出来,使得其不得不引咎辞职。
    此外,如长孙皇后舅家高氏,赵郡李氏、河东薛氏以及京兆韦氏的子弟多因家族之故被贬官。
    被拍得灰头土脸的几大世家一开始还想着反击呢,纷纷去拿武氏的小辫子。
    结果一看武氏如今的惨状,他们只有内牛满面的份了。
    武氏在十多年前就被天后撸成了白板。
    天后的两个亲兄长都不明不白死在任上,家眷被流放在岭南这么多年,今年才刚刚被召回来。
    一家子都是白衣,活得战战兢兢的,还有什么小辫子可拿?
    至于武氏本家,管做到最大的也不过是个五品州官,还都在这次官场风暴中被抹成了白板……
    天后娘子根本没有因为他们姓武就手下留情,好吧!
    唯一的例外就是周国公武敏之。
    这次清查官场,被贬的几乎都是文官,一应武将基本上都没有受到任何波及。
    武敏之如今挂着十二卫大将军的衔,正在南都训练海军呢,就是天皇也不好轻易动他。
    再说,人家是实打实考军功起家的,跟什么世家勋贵交集极少,根本没有劣迹可寻!
    哪个不要命了,敢跟这手掌数万兵马的大将军呛声?!
    嫌死得不够快吗?
    从天后这边完全无隙可寻,一些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天皇和太子身上,企图曲线救国。
    可天皇早就宣布要静养,谁来了都不见。
    有事啊,那就找天后好了!
    至于太子……
    抱歉!
    太子是个孝顺的孩子,对天后的决定只有完全支持的份。
    什么?外戚干政?
    武氏的人可没有哪个挂着参知政事的衔好吧!
    哪来的外戚干政?!
    这场*一直到次年五月才平息,期间大部分世家出身,且兵分通过科考晋升的官员都被贬到了基层。而不少年过六旬的官员直接被天后强制退休了。
    为此,吴诩还颁布了大唐第一部《劳工法》,规定无论官吏还是匠人,年过六旬就必须退休,由国家根据你工作这么多年说作出的贡献平定等级,享受相应的退休福利。
    这是后话。
    却说,从吴诩下旨清扫官场毒瘤以来,不少世家门阀的气焰着实被狠挫了一下,都开始韬光养晦,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各大世家在朝的子弟纷纷落马,大家也算看明白了天后在针对什么了。
    如卢氏、范氏这几家朝中早已无人的大世家,反而感到轻松了。
    跟天后作对,无异于自寻死路。
    要想家族继续兴旺,还不如老老实实读书考科举呢!
    卢氏、范氏等世家的安分守己,果然赢得了天后的青睐,在别的世家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这两家的子弟反而受到了天后的称赞,还被准许免考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有了这卢范两家的榜样在前,不少原本暗中反天后的世家都倒戈了。
    二十一娘、二十二娘乃至周国公府上,每天都能接到无数拜帖,这些访客来访的目的只有一个:咱向天后投降了,求放过!!
    吴诩不是个容易心软的人,但她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许敬宗这个老狐狸给她递了一个收拾世家的梯子,她没有放过。
    现在最大的几个世家已经被她折腾的只剩苟延残喘了,打死了就过了。而她新捧的崔氏、卢氏和范氏也不是好相与的,捧过了可就有回到老路上去了,倒不如趁现在放着这个几家争霸的局面,正好让她占便宜!
    天后娘子刚打算结束‘整风行动’,周国公府上就传来喜讯:国公夫人杨氏生下一个小郎君。
    吴诩不禁大喜,立命兵部给远在南都练兵的武大郎传信。
    天后娘子心情一好,就痛快地表示,官场清洗行动到此结束。
    简直是普大喜奔啊!
    为此,新生的小武郎君几乎要被人顶礼膜拜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包子叫什么名字好呢……

第374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 06
    “叫武承嗣?”李贤乍听给小武郎君取的这个名字;就愣了一下。
    “这是大兄(指武敏之)的意思?”
    吴诩闻言,喝茶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随即点点头道:“你大兄不日就回长安了。”
    小大郎一出生;吴诩就命人给在南都练兵的武敏之传信了,结果武大郎表示他那边的公务比较重要;个人私事且放一边。
    吴诩当时接了武敏之的回信,颇有一种无语的感觉;但想想长安这边周国公府里的情况;吴诩也觉得武敏之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
    不是武大郎不爱自己的的孩子;完全是因为这个孩子所带来的一串麻烦事;把武敏之初那点初为人父的喜悦之情给全部磨没了……
    吴诩不由叹了一口气。
    她家武大郎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而已;却要承受这偌大的压力;实在不容易啊!
    李贤在旁看着自家阿娘的脸色;大概也猜到了她在烦恼什么,便道:“阿娘也不必烦恼,那杨氏到底还没出月子,武家的那些表哥表弟们也不好上门,至于贺兰氏嘛……”
    说到这里,少年不由冷笑:“大兄跟贺兰家早就一刀两断了,还有什么交情可攀!”
    吴诩见他家二郎倒是看得清楚,不由丢开了满腹愁绪,懒得去揣测杨氏会不会跟武氏或者贺兰氏的人勾结什么的破事,又说起小大郎的名字来。
    “叫承嗣挺不错的,可比你阿爹取的那几个好听……”说到取名字,吴诩忍不住又要嘲笑一下李小九的品味。
    当年给大郎取了个‘太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