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星光时代 >

第227章

星光时代-第227章

小说: 星光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愣了愣,然后一脸茫然的看着林明阳:“可我的确是一个记者。”

  林明阳讽刺说:“好吧,记者先生,鉴于你刚才勇敢的表现,我觉得你应该去做一个战地记者而不是娱乐记者。”

  那位记者尴尬的笑了笑,“刚才情况紧急,我一时冲动,幸好您反应及时…”

  林明阳两手趴在方向盘上,对方说完之后他点点头:“这么说我现在可以走了”

  说完他就准备发动汽车,那位记者一个箭步冲到跑车前面,张开双臂拦住了林明阳的去路。

  无奈之下,林明阳把脑袋探了出来,冲那家伙喊道:“你究竟想怎么样?”

  “我有几个问题,只需要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那记者话还没有说完,林明阳就把头缩了回去。

  他毫不犹豫的升起车窗,银色的跑车缓缓后退。眼看着车离自己越来越远,那位拦在路中央的记者心里正纳闷。停止后退的跑车骤然加速,在急速变道中一阵风似的从那位记者身边疾驰而过。等那位记者反应过来,林明阳的车已经进入了米高梅公司的总部,他想追已经来不及了。

  停车之后,林明阳并没有直接去埃克斯的总部,而是先去了一趟《钢铁侠》的视觉特效工作小组,查看影片CGI画面的合成进度。最后是埃克斯亲自打电话过来,问他到了没有,林明阳这才想起自己还和埃克斯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林明阳过去的时候,埃克斯正满脸愠色的站在自己办公室门口。他指了指自己的手表,“你迟到了半个小时”

  “我很抱歉”林明阳无奈的耸耸肩,“我其实早就到了,只不过在《钢铁侠》剧组那边呆了一会儿…我来的时候在门口遇到一个神经病,那家伙居然拦住我的车,说是想要采访我,被他一搅合,我就把咱们约好的时间给忘了”

  “即便是编,拜托你也编一个稍微像样点的理由。”埃克斯这时候没工夫和林明阳怄气,他朝自己办公室里指了指,“我请来了一个记者,关于这次罢工事件,媒体都很关心你的立场态度,让他给你做个专访…我已经不是你的经纪人了,可还是不断的有记者打电话给我,想要预约你的采访,我都快被烦死了”

  “那你要对媒体说什么?”林明阳没想到埃克斯居然给他出了这样一个难题。

  “对付记者,你一向比我有经验。”埃克斯拍拍林明阳的肩膀,把头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只要能让那帮记者以后不要再来纠缠,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

  埃克斯“连哄带骗”,终于把林明阳拉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当看到埃克斯请来的那位记者的时候,林明阳愣住了。

  “很意外是吧?”许久未见的金妮笑着站起身来,主动向林明阳伸出了右手。

  今天今天穿着一身OL套装,脸上画着淡妆,整个人显得精致干练。要是在平时,林明阳肯定会出言恭维她两句,这是他泡妞时候的常用手段。但今天林明阳的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金妮的身后,准确的说是金妮身后站着的那个家伙。

  “怎么又是你”林明阳皱起了眉头,心中暗叫倒霉。

  金妮一头雾水的看了看林明阳,然后又看了看自己的助手萨维尔,“你们认识?”

  林明阳指着金妮身后那人,扭头对身旁的埃克斯说:“这家伙就是我在门口遇到的那个神经病…他突然跑到路中间,要不是我刹车及时,他早给我撞飞了”

  埃克斯一开始以为林明阳只不过是编个借口“安慰”自己,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回事,金妮则把萨维尔拉到一边,对方支支吾吾的解释了半天,她才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金妮为自己同事的“莽撞”向林明阳道歉,“Felix,我想这是一个误会”

  林明阳无所谓的耸耸肩,这事就算是揭了过去,虽然出了点小小的意外,但金妮并没有忘记自己这次的“任务”,美国编剧大罢工之后,林明阳一直对此事保持缄默。作为好莱坞的顶级编剧之一,他对这件事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的态度成为了媒体最关注的话题。

  金妮拿出录音笔开始提问,可林明阳却顾左右而言其他,一会儿问她从哈佛毕业之后的经历,一会又问她现在在那个报社上班,反正就是不正面回答她的问题。

  最后金妮生气了,“Felix,如果你不想接受我的采访,那你直接赶我就可以了,你觉得这样兜圈子很有意思吗?”

  “采访结束可以邀请你共进午餐吗?”林明阳“厚着脸皮”的提了一个条件。

  金妮气呼呼的扭过头,心里却没想着要拒绝。

  林明阳就是学心理学的,这时候怎么会猜不到金妮的想法。他坐正了身子,收起了脸上戏谑的表情:“好吧,我们可以开始了”

  “这次好莱坞编剧集体罢工,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金妮也没跟他客气,一上来就很直接的问。

  “事实上我也受到了美国编剧协会的邀请函,尽管我从来都没有加入过这个组织…他们希望我能够用实际行动支持这次罢工,可我总不可能举着一块牌子,站在米高梅公司的门口,自己向自己提出抗议吧?”

  金妮紧接着就问:“这么说你并不打算支持这次罢工?”

  林明阳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目前编剧的地位和收入水平过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些情况我都很清楚。我很支持好莱坞的编剧通过各种合法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地位,但我个人对集体罢工能取得的效果表示怀疑。”

  “编剧是一个差异性很大的行业,我知道在美国编剧协会平均年收入20万美元的1。2万名成员之中,既有肖恩达…莱姆斯这样年收入500万美元的电视编剧兼制片人,也有很多稚嫩的新手——他们每年只能挣不到5万美元。而根据编剧协会提供的数据,其西海岸分会48%的成员处于失业状态。即便这次罢工制片人协会妥协,真正获益的还是那些高收入的编剧,那些低收入甚至是没有工作的编剧状况很难有大的改变。而因为参与罢工,现在有工作的编剧很可能也会失业,我想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好莱坞越来越青睐非编剧协会的劳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协会的数据,影视行业内95%的编剧岗位由工会成员占据,经过了1988年的大罢工之后,这个份额如今降到了55%,因为娱乐业开始大量使用协会外的编剧来制作动画片、真人秀。集体罢工只能让美国编剧协会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如果人们只期待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在市场的选择下,美国编剧协会最终将不复存在”

  正文 第219章影响力

  第219章影响力

  “我支持编剧提高待遇的诉求,但我不支持罢工,这就是我的态度”

  最近一期的《名利场》杂志,林明阳抱手、微笑、耸肩的照片成为了这一杂志的封面,他对于这次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的态度也跟着登上了杂志封面。

  此言一出,媒体哗然。前段时间热播剧《绝望主妇》的主演伊娃才在罢工现场派送披萨;奥斯卡影后霍莉…亨特戴着帽子和手套“全副武装”地出现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中心的大楼下,手举着写有“同舟共济”字样的标牌,以示对罢工者的支持。还有其他不少大牌电影和电视明星也曾经出现在队伍中,和编剧们一起举着“坚持罢工”标语牌,高喊“要公平,还我所得”的口号。

  林明阳这个时候表达了与主流截然不同的声音,自然是“一石惊起千层浪”,林明阳在接受采访时候指出,罢工的效率取决于协会管理内部“富人”和“穷人”的能力。“在这个协会内部,各人之间的经济状况早就很不同了。如果罢工持续超过一个月,协会将面临成员挑战领导的棘手问题。”这种内部的贫富差距竟会成为罢工难以长久持续的根本原因。

  他原本是想提醒编剧协会要注意这个问题,可惜他的这番好意被人曲解,编剧协会马上就给予反驳:“我们要通过罢工解决的问题涉及各个收入水平的人。”西海岸分会的负责人杰夫…赫曼森表示,“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团结一致的状况。”而东海岸分会的发言人谢里…戈德曼说:“如果大家要问编剧梯队中位于上层的人和位于下层的人在罢工决心上有什么分歧的话,答案是绝对的‘没有’”

  编剧协会这种着急着跳出来澄清事实的做法反而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担忧,事实上罢工才持续了一个多月,协会内部就已经有人开始动摇甚至抱怨,那些家底丰厚的编剧可以坐在家里安心的坐享罢工的成果,而那些处在工薪阶层的编剧则开始要开始面临拮据的生活困境。

  罢工的组织者还沉浸在把金球奖拉下马的喜悦中,林明阳“另类的宣言”却给编剧协会敲响了警钟,演员工会和导演协会的集体沉默已经很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林明阳的“表态”就像是一个风向标,那些曾经公开支持编剧罢工的演员们这时候都变得低调了起来,罢工人群中再也看不到明星的身影。

  为了逆转这种人心浮动的不利局面,在美国编剧协会发表声明,称可能会在2月10日音乐界最盛大的格莱美奖上举行游行示威,让颁奖典礼无法正常举行时。编剧协会发言人格雷格…米切尔公开声明,明确表示罢工的编剧拒绝为格莱美奖颁奖典礼撰写串词。编剧协会还明确告诫美国演员工会的明星,如果要参加此次颁奖礼,必须先穿过厚厚的罢工人墙。

  面对这一挑战,美国音乐家协会和美国电视电台艺术家协会联合起来“声援”格莱美,他们在联合声明中强烈呼吁旗下所有成员,参加本届格莱美的颁奖典礼,以示支持。

  美国音乐家协会是美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家联合体,而美国电视电台艺术家协会则代表7万专业娱乐从业者的权益,这份联合声明的分量很重,媒体甚至将其看作是促成格莱美颁奖礼如期举行的一针“强心剂”,之前公开表示支持罢工的知名音乐人贾斯汀、碧昂丝这些人都纷纷放弃了原先的立场。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被这股罢工势头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几大娱乐巨头也开始对编剧罢工进行反扑,由于新一季的电视剧拍摄计划不保,FOX、CBS、NBC及华纳兄弟四家主要电视台将取消与数十位编剧的合约,受此影响,不但新一季的剧集拍摄计划可能泡汤,这几十位编剧的饭碗也将不保。

  好莱坞著名的温斯坦兄弟公司本来已同编剧工会谈妥,可以继续聘请罢工的编剧,令公司得以继续制作手头的电影。但在达成协议前,哈维…温斯坦收到了不少其他巨头的电话,警告他不要单独跟编剧协会谈判。

  林明阳之前的“预言”一一应验,罢工组织者宣称罢工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编剧的利益,但在这次罢工风潮中,首先被解雇的都是那些中产阶级编剧,而那些真正的“大牌”编剧,因为手里握有足够的资本,制片方轻易不会和他们撕破脸,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担心丢掉工作。

  美国编剧协会内部成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处于中低收入阶层的编剧们希望能够加快谈判,今早结束这次罢工,但高收入编剧和罢工的组织者都认为这个时候并不是谈判的最佳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