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39章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39章

小说: 重生之大文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晓月有点不开心:“大哥,你的心真大!刚刚差点被人刺杀了,现在还有心情逛庙会!”
  李飞阳哈哈一笑:“我的本领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除非我想死,否则谁也杀不了我!何必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不开心?你安心就是了。”
  杨晓月见李飞阳如此说,颜色稍稍好一点,但还是有点担忧之色。
  李飞阳见状,握住她的手道:“小七,不要担心,我会没事的。咱们今天只玩,不去想别的事情好不好?”
  刘小璐也劝道:“月月,老大有这么神奇的直觉,谁还能伤害他?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劝了一阵,杨晓月收拾心情,甜甜笑道:“我没事了,咱们出去吧。”
  李飞阳呵呵一笑,当先开门出去。
  到了庙会哪里,发现人流一点没有减少的迹象。
  唐城庙会,唱戏的演员,夜里也有场子安排,所以晚上看戏的人也不少。如今天色还早,但是戏台前面就已经有人搬来板凳放在那里占位置了。
  走到最近的一个戏台哪里,李飞阳听着鼓点有点熟悉,打眼一看,不由得笑了,戏台上演的正是《七品芝麻官》。听声音,看身段,李飞阳就知道,演唐成的就是自己的老舅张昭夫。
  此时正演到林秀英告状到五台大人那里,五台大人非要有保人才会审理林家冤案,林秀英便把杜士卿的谏帖告知了他。
  五台大人看到柬帖,大吃一惊,对左右吩咐道:“将女子带至耳房!”
  随后就是一帮官员的慌张与推诿。然后就是唱词。
  听了几句,感觉几个演员的唱腔还可以,只是庙会人多,声音噪杂,细微之处难以辨别。
  李飞阳看了几眼,微微一笑,不再理会。
  庙会可不仅仅只有戏台上唱戏,还有玩杂技的、捏面人的、卖狗皮膏药的、挑担子剃头的、卖饭的、卖糖葫芦的、五花八门,玲琅满目。
  杨晓月和刘小璐一人手中一串糖葫芦,另一只手还捏着一个面人,沿着周围的小摊,笑眯眯的一家家按次序走去。
  李飞阳和谢夫之几个男生也买了一些小零食,边吃边走。
  走到一排小摊子的拐角处,李飞阳看到一个正倚在墙角处晒太阳的破衣烂衫的叫花子。
  此人瘦小枯干,面黄肌瘦,下巴颏一把山羊胡,身上衣服不知道多少年都没有洗了,布满了油污,脚下的布鞋也烂了,前头露出来几个脚趾头。
  往头上看,头上挽着一个小小的道髻,不注意根本就看不出来。浑身脏兮兮,两只裤腿还一只长一只短,此刻正眯着眼倚在墙根处,两手探进怀里,从身上搓泥丸、捉虱子。
  李飞阳看了他几眼,皱了皱眉头。
  此人虽然一副叫花子模样,但是浑身气血充足,骨骼坚朗。脸上红扑扑的,全无一点菜色。
  他身旁摆着一根黄藤杖,杖上拴着一个极大的红葫芦。
  李飞阳鼻子灵敏无比,已经闻出葫芦里飘出的酒香,看来这葫芦是一个酒葫芦。
  一个道人,却是做乞丐的打扮,或者说一个乞丐竟然挽着道髻,这人还真有点意思。
  李飞阳向这个乞丐走了过去。
  

第四十一章 酒道人、说书匠
更新时间2014…10…14 11:48:34  字数:4254

 李飞阳目光落到叫花子身上,那叫花子忽有所感,扭过头来,看到走向自己的李飞阳,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黑牙。
  他不再倚靠在墙根上,挺直了腰背,两腿圈地,双手拿起一双筷子,敲在两腿间的破碗上,声音铮铮作响,嘴里作歌道:“
  道!道!道!
  妙!妙!妙!
  得自在,任逍遥。
  手持杖一根,葫芦中间绕。
  赤脚游四海,身似白云飘。
  平生只爱酒,人称酒剑道。”
  李飞阳听他唱完,哑然失笑,走向前去:“我只看到你的酒,你的剑呢?”
  叫花子扶杖而起,笑道:“哪里有还有什么剑,现在就只有一根棍子啦!小哥儿,我听说你家里有一坛好酒,能否施舍老叫花子一点?”
  李飞阳笑道:“想喝酒?那还不容易!跟我回去,我有一坛百年茅台好酒,保证把你这个葫芦灌满。”
  叫花子喉咙里“咕嘟”一声,眼中放出光来,急切道:“百年茅台?在哪里?在你住的地方么?咱们现在就去么?”
  李飞阳笑道:“这庙会这么热闹,我得逛一会才回去,要不你再晒会太阳,等我回去的时候再来喊你?”
  叫花子用藤杖点了点地面,说道:“不用你来喊,夜里我自然去找你,准备好美酒就是。”
  李飞阳哈哈大笑,“道人啊道人,你果然没有剑了,如今只能叫做酒道人,不能再叫做酒剑道人了。”
  道人也笑道:“有酒天地宽,何来刀剑啸?你去!你去!”
  李飞阳领着几人转身而去。
  走了一段路后,杨晓月问李飞阳:“大哥,这个脏兮兮的叫花子是谁啊?”
  谢夫之几人也很好奇,眼巴巴的看着李飞阳,等待李飞阳的回答。
  李飞阳说道:“前几天清风道人和我闲聊,说他有个师祖,一身武当功夫高深莫测,掌剑双绝。特别是武当剑法,能排进天下前三,性喜在红尘游耍,平常都是一副叫花子的形象。今天遇到的这个叫花子看来就是他了。”
  谢夫之奇怪道:“那他今天晚上真的会来找我们?”
  李飞阳点头:“错不了,等晚上咱们回家去,做好饭菜,摆上好酒,恭候这位前辈大驾光临就是。”
  李东生道:“老大,我还从没有见过你这么有诚意的尊敬一个人!难道这个邋遢道人真的非常厉害?连你也收拾不了他?”
  李飞阳叹道:“这跟武学无关!此人乃是风尘中的奇侠,市井之中的好汉,如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像这种有古人侠气的豪杰人物,越来越少了。平心而论,我是做不到像他这样洒脱不羁的。今天既然见到这么一个怪杰,不招待一下,我心里过不去。”
  在人群中走了一阵子,刘小璐道:“口渴的厉害,咱们找一个棚子喝点东西,歇一下吧。”
  李东生家就在唐城市区,对这里很熟悉,闻言道:“前面就有一个小茶馆,咱们去里面歇歇脚吧,茶馆里面有点心零食,还有说书先生讲评书故事。”
  众人听他所言,向前走了几步,果然有一个茶馆在不远处,到得门前,就看到一个牌匾挂在门上面,黑底金字,写道:吉祥茶馆。
  迈步进去,发现里面分成两层,中间一个大厅,摆满了八仙桌子,此刻桌子上坐满了人,大厅四周有几个垂花门帘,里面有单间包厢。第二层也是包厢单间,第二层的楼房过道盘旋在大厅四周,形成一个天井似的四方空间。
  整个茶馆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李飞阳眼前一亮:“没想到咱们唐城市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
  李东生介绍道:“这个茶馆是个老茶馆了,说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里面的桌子茶具还都是当初老物件,这里收费又不贵,瓜子点心不比别的地方贵,味道还比别的地方要好,城里面的老人都喜欢来这里消磨时间,只是如今家里都穷,来的人就少了。今天是庙会,大厅里才会有这么多人。”
  李飞阳点头道:“这家茶馆真要是做不下去,也不能让他变卖掉,万一拆掉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回头给老黄说一下,要是这家老板真的经营不善,就帮他们一把,无论如何不能拆了!如今,像这种老店是越来越少了!”
  李东生道:“这里我小时候来过几次,曾听老板说过经营的苦楚,本小利微,难以支撑,但又不舍得变卖,好在房子器具都是自家的东西,就是做点心、泡茶水、伺候客人需要好几个伙计,他们养不住这么多人。”
  谢夫之道:“现在谁还有闲情雅致来茶馆喝茶?前几年,每天都饿的发昏,就是现在,有几个人的肚皮是圆的?饭还吃不上,还喝茶?”
  李飞阳道:“先不说这些,喝茶!喝茶!”
  大厅的正前方有一个台子,一个说书的先生正站在那儿手拿折扇,摔木说书。
  李飞阳寻了个离说书先生比较近的八仙桌子,坐在了旁边,谢夫之几人也围坐在了一起。
  服务员走了过来,“几位喜欢喝点什么?要吃什么点心?”
  李飞阳道:“各色点心都来一点,不要太多,一样一小碟就是,瓜子来一盘,再来一壶碧螺春!”
  服务员点头道:“好的,您稍等。”
  转身去了内堂,不一会儿手里托着一个黑漆托盘,来的李飞阳桌子旁,将托盘上面的茶点放在了桌子上,道:“几位慢用,有事您说话!”
  李飞阳拿起茶壶,看了看,是紫砂老茶壶,小嘴大肚,看模样有一副古拙之意,茶杯也是紫砂杯,看来这是一套相配的茶具。
  李东生掂起茶壶,往杯中倒了一点茶水,洗了洗茶杯,随后把杯子放到每个人的面前,开始为众人倒茶。
  刘小璐口渴的厉害,端起茶杯,呲牙咧嘴的喝起了滚烫的茶水。
  至于茶水是什么味道,她肯定是不知道的。
  李飞阳笑道:“慢慢喝,慢慢喝。”
  杨晓月一捂脸,一副我不认识她的表情。
  刘小璐愤愤道:“怎么啦?本姑娘我口渴,喝点茶水有什么好丢人的?”
  李飞阳笑道:“不丢人!不丢人!小六你喝你的就是。”
  刘小璐转头发现附近的几个桌子的人有几个人指着自己窃窃私语,一副好笑的表情,不由的俏脸一红,双手端起茶杯,挡住了脸孔,开始慢慢的饮啜,不敢再弄出什么动静了。
  李飞阳暗暗好笑,捏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汤滚入喉咙,只觉得满嘴留香,回味悠长。没想到这里的茶叶还是极好的茶叶,这老板经营这么一个茶馆,可真是下本钱啊。
  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听着评书,这种感觉还真是有几分闲散的意境。
  说评书的说书先生说的很是精彩,一把折扇来回比划,引得众人连连叫好。
  杨晓月问李飞阳:“大哥,这评书讲的是什么故事?”
  李飞阳笑道:“岳飞传啊,你这都没有听说过?”
  杨晓月道:“这里面我没有听到岳飞的名字啊,就听到什么王佐、双枪陆文龙几个名字。”
  李飞阳笑道:“陆文龙是金兀术的义子,很厉害的。”
  杨晓月道:“哦,这样啊。”
  正在此时,说书先生一摔醒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大厅里的茶客纷纷叫道:“这么快就完了?还没有挺过瘾呢!你再说一段!再说一段!”
  说书先生身后的一个年轻后生端起一个木盘,挨个桌子弯腰称谢:“请您赏口饭吃,谢谢,谢谢!”
  有大方的人,给了几个钢蹦扔到了木盘上面,年轻小伙子赶紧致谢:“谢谢!谢谢!”
  有小气的人,对眼前的木盘视而不见,小伙子也不生气,照样弯腰谢赏,转到下一桌。
  到了李飞阳面前时,李飞阳掏出几张票子,有二十来块钱,扔进了木盘里面。
  年轻小伙子连声感谢,高声叫道:“谢小哥厚赏~!”
  整个大厅的人被他声音所惊,都转身往这里注目观瞧。
  看到木盘上面的几张票子,都有点惊讶。
  这个年代,二三十块钱,就相当于一般工人的半月的工资,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李飞阳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年轻,说仍就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