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111章

重生之大文学家-第111章

小说: 重生之大文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宇宙牌香烟》却是一反传统的单口模式,表演者竟然学起了影视演员表演的风格,在服装和造型方面做起了文章,使得观众很快就进入剧情,搞笑效果惊人。
  当时《宇宙牌香烟》一经播放,满大街的人都对宇宙牌香烟大感兴趣,都想知道世上是不是真的有宇宙牌的香烟。
  其实在这个段子面世之前,根本就没有宇宙牌香烟这么一个牌子,这是马季先生杜撰出来的产物。
  不过这给段子播出后,就有精明的商人抓住了商机,将自己的卷烟厂的香烟改成了宇宙牌,一时间厂子大火,供不应求,很是红火了一阵。只是后来因为体制和管理人员的原因,这家宇宙牌卷烟厂慢慢走了下坡路,不复往日风光。
  李飞阳和唐城卷烟厂的厂长陆培金非常熟悉,陆培金的儿子陆邻邦是李飞阳的同班同学,因为李飞阳喜欢抽烟,这位陆邻邦同学就经常去烟厂游荡,出来时就顺出来几条‘老城’烟,回到学校就孝敬给了李飞阳。他是厂长的儿子,从厂里拿几条烟算得上什么事情?所以厂子里的职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他。
  其实李飞**本就不缺烟抽,但是这怎么也算是人家的一片心意,只能收下。他这么一收,陆邻邦很高兴,觉得自己和飞阳老大比别人都亲近了三分,因此每到周末都会去厂子里偷上几条。时间长了,就被他老爸陆培金知道了。
  陆培金也不生气,当其时,整个唐城市的人都知道了李飞阳的名字,李飞阳主意多,点子多的传闻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陆培金就找到了李飞阳,说:“飞阳,咱们的卷烟厂已经开不下去了,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你得为我们厂子的生路出个主意,不然以后陆邻邦就再也没机会从厂子里偷烟给你抽了!”
  所谓吃人嘴短,李飞阳虽然无心让陆邻邦去卷烟厂偷烟,但是偷来的烟毕竟是自己给抽了,现在“失主”找上门来,于情于理都得帮上一把。
  于是李飞阳建议陆培金:“香烟的名字变一下吧。”
  陆培金虽然不明白为何改变一个厂子的命运和香烟的名字有何关系,但是还是从善如流的听从了李飞阳的建议,将“老城”牌香烟,改成了“宇宙牌”。
  在李飞阳建议将香烟名字改成“宇宙牌”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想到了把《宇宙牌香烟》这个段子尽快推出的想法。他这次进京,除了带着几部小说的稿子之外,还随身带着几个相声小品的段子。这两天正想着找一个渠道,见一下几个相声影视演员,没想到还没有等着自己去找,这演员就自动来到了自己面前,倒是免了自己一番找寻。
  马春常眉飞色舞的看完稿子,和一脸震惊的王起源对视一眼,马春常道:“写的不错,很有想法,就是不知道现场效果如何?”
  李飞阳很自信的保证道:“想知道效果?这好办啊,现场排练一下就知道了呗。”
  有时候,一个相声段子好不好笑,可不可乐,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段子本身质量的好坏,另一个就是表演这个段子的演员本身的舞台功力。
  同样一个段子,一个是相声大师表演,一个是以说荤段子为生的低劣演员来表演,其舞台效果和带动力以及感染力是相差悬殊的。
  好在马春常与王起源都是国内少有的大师级相声表演艺术家,舞台表演的掌控力和抖包袱时机的把握是少有人能及的。这个单口相声让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来表演,都能取得不俗的效果,因此对这个前世经典的段子,李飞阳还是很有把握的。
  “好,那我们吃完饭就找个地方排练!”马春常拍了拍稿子道。
  王起源道:“老马,我感觉这个段子非常有戏,能逗闷子,还能反讽一些社会问题,关键是讽刺的力度恰到好处,应该能够通过审核。”
  马春常道:“现在言之过早,吃饭吃饭,排练后咱们看完效果再说。”
  看马春常和王起源的样子,李飞阳递给他们的稿子看来还真有点门道,陈菲斯就有点坐不住了,飞阳,你看你都给马老师他们一个段子了,你说的另一个剧目在哪儿呢?”
  李飞阳道:“另一个是你们影视演员熟悉的一个小品,现在说出来,效果不明显,咱们吃完饭找个地方,在现场我在给你们仔细分说一下。”
  想了一下,李飞阳道:“不过,两位大哥,我这个剧目可是非常考验你们的表演能力的!”
  朱林茂道:“演技方面我们还是有点自己的套路的,这点你不用担心。”
  

第一百三十章 排练
更新时间2015…1…16 0:12:10  字数:2996

 “同志们,有个事儿我给大家说说。我是宇宙卷烟厂滴。我们公司想给你们这个栏目做一点赞助,推广一下我们的产品。。。。”
  “我想给大伙儿推荐一种新型香烟。。”
  马春常穿着老式中山装,带着老式帽子,胳肢窝里夹着一个公文包,正在舞台上按照李飞阳的要求演练《宇宙牌香烟》这个相声段子。
  他举着手里李飞阳递给他的宇宙牌烟盒,对着面前莫须有的观众推荐道:“就是这种香烟。您哪位抽烟?哪位抽啊?”
  马春常嘴里说着一股子唐城土话,神态认真的拿着烟盒在李飞阳几人面前让来让去,最后从烟盒里抽出了一根烟打火点着,“我们这个宇宙牌香烟哪,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已经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咧。用句形容词来说,就是厂小志气大~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
  。。。。
  “现在已经行销到全国好多个城市,括弧,包括台湾!我们还准备冲出亚洲,打入国际市场咧。。。”
  。。
  整个段子说下来,尽管现场只有李飞阳、王起源、陈菲斯和朱林茂四个观众,马春常依然说的非常认真,尽心尽力的将李飞阳所要求的形态给努力呈现出来。
  段子结束后,四个人都鼓起掌来。
  王起源哈哈大笑道:“老马,这事儿成了!上春晚绝对没问题儿!”
  陈菲斯也道:“马叔叔,我看这个段子通过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比你们上一个节目还要精彩。”
  在场的几个人都是文艺工作者,对节目的质量和所造成的效果都有明确的认知,看完马春常的表演后,尽管因为初次演练,台词还有点生疏,有些没有记住的台词都是马春常临时想到,自己凭印象现场改动的,但是中心意思没有更改,依然是搞笑逗乐。
  都是搞表演的,皆是识货之人,这个段子这么一排练,大家这么一看,就知道与众不同。
  其实这个《宇宙牌香烟》段子,也必须得是有极大舞台经验的老相声表演艺术家才能驾驭得了,一般的口齿不伶俐,现场发挥不出来的相声演员就是让他们来表演,也弄不出来这种幽默的效果来。
  所以说,干表演这个活的人,你得有一个天生就是干这个的脸面模样,还得有这么一个与表演相符的气场,再加上有这么一个表演的天赋,这些条件结合起来,才能使人达到一定的表演高度;否则,就是在努力,也是不行。
  马春常就是一个有天赋和气场的优秀相声表演艺术家,因此这个《宇宙牌香烟》段子,让他表演出来时,丝毫不亚于前世马季先生的表演水平。这点令李飞阳极为开心,他一开始还有点担心马春常驾驭不了这个角色,表现不出来自己想要的那种情景。但是现在看完了,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马春常也是很兴奋,拉着李飞阳的手道:“飞阳,这个段子本来我只是看着不错,没想到现场表演一番竟然比想象中还要来感觉。”
  他笑咪咪的道:“段子不错,我明天去节目组试一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马春常有点迟疑道:“你们唐城生产宇宙牌香烟这件事最好不要让节目组知道,否则就有打广告宣传产品的嫌疑了。虽然我们确实是在打广告。”
  李飞阳笑道:“这肯定没问题,我们一定保密。其实到时候被中央台知道了,也不会有大的问题,毕竟是宣传国有企业嘛,要是我们唐城卷烟厂真的因为您这个相声而起死回生,电视台估计非但不会批评您,反而会拿这件事作为您的功勋。说不定,这还会是一段文艺界的佳话呢。”
  马春常点上一根宇宙烟,吞云吐雾道:“还别说,这烟还真地道,不比那些名烟差。”
  李飞阳道:“我们唐城不但有烟,而且还有酒,而且还是高粱酒!酒味纯正干爽,回味悠长,也不比那些名酒差!我住处还有几瓶我们唐城的特产高粱酒,到时候我送您几瓶。”
  马春常眼睛一亮,“那感情好!我这人平时还真喜欢喝两杯,不过,你小子不会再以高粱酒为名再整出一个相声段子吧?”
  李飞阳摇头笑道:“哪有的事?您也太多虑了!”
  旁观的陈菲斯道:“马叔叔,这高粱酒不用您宣传,飞阳早就在他的一本书里面写出人家来了!人家的书名就叫做《红高粱》!”
  “还有这事儿?”马春常道:“飞阳的这部小说我还这没有看过呢,回头我得仔细研究研究!”
  李飞阳一脸的不好意思,“一本荒唐言语,哪里值得您研究?你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上几眼就是对我的关怀和爱护了。”
  “嘿,你们瞅瞅着小子说的这话,这书我还非得好好看看不可!”马春常这么一说,几人都笑了起来。
  看到李飞阳给马春常的这个相声段子如此的不俗,陈菲斯与朱林茂就有点着急。陈菲斯走到李飞阳面前,“飞阳,你刚才说的给我们的那个节目在哪里呢?”
  李飞阳见他目光灼灼,一脸的期望之色,笑道:“给你们的这个节目,难以用文字描绘出来。主要是靠动作来取胜,语言对白在这个剧本里面只是起了一个衬托和连接的作用。”
  说到这里,李飞阳道:“这样,我现在把这个情景先给你们说一下,你们体会一下场景和表演需要的表情动作,一会儿咱们排练一下。”
  小品《吃面条》与相声《宇宙牌香烟》的差别很大,前者是以动作获得成功,而后者却是以语言打动观众。
  《吃面条》这个小品,刨除主角的搞笑动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个小品之所以在前世取得巨大的成功,一是因为题材新颖,当时的观众和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表演方式,另一个就是和演员的演技密切相关,陈小二的表演功力在这个小品里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戏剧脸型也为这个小品增加了几个亮点。可以说,这个小品也只有陈小二才能演出里面的精髓,换了任何一个演员,都难以达到他的水准。更不要说是要超过他俩了。
  但是这个世界的陈菲斯和朱林茂两人,和前世的陈小朱两位演员长得惊人的相似,谈吐之间也有八分神韵。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飞阳才想到小品《吃面条》来。
  舞台上,两人正在听李飞阳对这个小品的讲解。
  这个小品的搞笑在于演技,和语言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就算以剧本的形式写出来,也不会让人对这个小品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些东西,是不适合来写的,文字的描述有其无力和苍白之处,只有在现场的肢体动作才能将这种情景立体的展现出来。
  就好比是舞蹈,只有动作肢体才能将美感呈现,如果只是用文字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