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省委书记 >

第14章

省委书记-第14章

小说: 省委书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他何来!”

“留下他干什么,我真还没想好。”贡开宸坦诚地说道。

邱宏元一笑:“这倒是你的风格。许多事,往往先干了再说。”

贡开宸也一笑,叹口气:“批评我呢?”然后又沉默了一会儿说:“在目前这

种情况下,我当然不能让他一走了之。”

“别让马扬离开K省,是上边的意思?”邱宏元试着问。

贡开宸摇了摇头:“他们怎么会管得那么具体?”

“……据说这个马扬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上边没人发话,他会留下来吗?”

“我已经把他所有的关系都冻结了,他还能往哪儿跑?”

邱宏元拿起火柴,似乎要点烟了,迟疑了一下,听贡开宸说话口气如此强硬,

不免心里一格愣,便又放下火柴来问:“对他来硬的,好吗?”

贡开宸笑笑:“……谁说我来硬的了?所有的事情都在协商之中嘛。”

“嚓”地一声,邱宏元手中的火柴划着了,但仍没有往烟头上凑去。“你那种

所谓的‘协商’,我可是领教过。”邱宏元慢吞吞地笑道。小小的火焰不一会儿便

燃到了火柴棍的尽头,灼疼了省长的手指。他不紧不慢地晃灭了它,把多半截已燃

成炭条的火柴棍扔进那只异形烟缸。有各种各样的人给贡开宸送过各种质料的烟缸,

纯金纯银的,水晶绿松石的,镶嵌珐琅磨漆竹刻玻璃不锈钢的……等等等等,甚至

还有一只象牙的,一位印尼侨商送的,雕着三个裸女顶着一艘旧式木帆船。木帆船

的甲板上又雕有三只硕大的“木筐”。“木筐”全敞着盖儿。一只“木筐”用来装

烟,一只“木筐”用来盛火柴,另一只则用来掸烟灰。

裸女瀑布般的长发、精美小巧的rǔ头和秀足上每一个光润肉感的脚趾,以及船

帆上每一个补丁、木筐上每一个木结疤都雕刻得细致人微,惟妙惟肖。但贡开宸全

都没留,全送了人,只留下这一个。这一个是K省汽车厂开发的第一辆轿车下线时,

送来的纪念品,给省委省政府每个办公室都送了一个,形状酷似那辆轿车,还带一

个烟盒和自动打火器。只要你取烟,合上烟盒的盒盖,那打火器就能自动打着火,

还会响起一个女孩的声音,甜甜地送上一声:“我是中国名牌车,谢谢惠顾。”但

使了没多久,那“女孩”就不出声了。“名牌”也不嚷嚷了。从那以后,贡开宸每

回见到汽车厂厂长,都要“臭”他一通:“瞧吧,火车不是推的,名牌不是自己吹

的。自己吹出来的‘名牌’,准得哑巴了!!”那位厂长好几回都要拿一个新的烟

缸来换,贡开宸都没允许。他说:“给我撂这儿。哪天你们厂子的车真成了中国名

牌,我亲自带人敲锣打鼓把它送省博物馆去。”

“其实……留下马扬,也是个麻烦……”邱宏元进一步试探。

“何以见得?让他一走了之,你我就痛快了?”贡开宸也试着追问。

“嘿嘿……嘿嘿……”省长同志含义不明地干笑了两声,再一次划着火柴。这

一回真把烟给点着了,但只吸了一口,就问那儿了。过了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

定定地看着贡开宸,冒了这么一句话:“不过……真要让马扬那小子走了,不管他

去哪个省,都让那个省白捡个便宜。怎么说,这小子也是个人才啊。人、才、啊…

…”在说最后那三个字时,他用了很感慨的语气,很重的语调,很深沉的眼神,脸

部表情忽然间也变得十分严肃,就那么直瞠瞠地看着贡开宸,似乎是在用这些无言

的表达传递着一种确定的“意向”。

邱宏元一时间拿不准在处置马扬的问题上,贡书记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也不知

他是否已经做出最后的决定。他不想在不明情况的前提下,草率地和书记同志“唱

了反调”。但作为一省之长,他确实又不舍得放走这么一个“人才”,又觉得自己

应该不失时机地向书记同志表明自己对马扬这个人、这件事的看法。要很得体地,

很婉转地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这是非常必要的……

这时,电话铃响了。是宋海峰打来的。他向贡开宸报告:“……老吕那儿搞到

一些有关马扬的情况,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让他们过来向您详细汇报一下?”

贡开宸立即答道:“尽快谈。你告诉小郭,让他安排一下。还有一件事,去北

京前,我曾经让老吕组织人到大山子去搞民意调查,看看大山子群众心目中有没有

合适的一把手人选。他们搞了没有?材料里有这方面的情况吗?”

宋海峰略略迟疑了一下,说道:“没有……在我看到的这部分材料里,好像…

…好像没有这样一份民意调查材料……”

“那你赶快催办。让他们赶快把情况搞全面了!这件事,你过问一下。”

第014章

14

赵长林跨上自己那辆旧自行车,一路蹬到矿总部大楼后门口,政治部宣传科的

两个干事已经等候在那里了。两个小时前,矿总部得到通知,说是有两个“老外

(记者)”急着要采访大山子的工人。领导紧急研究,圈定让赵长林出面接受采访。

四处打了一圈电话,好不容易在工段里找到他,催得他都没顾上换一身干净衣

服就赶来了。

“真够磨蹭的!那俩老外眼珠子都等绿了。快洗洗。用点香皂。别让你这一身

机油味汗臭味,熏着老外了。”那宣传科的干事指着办公室里早就备好的一盆洗脸

水,对赵长林说道。

“三车间那部选矿机出了点毛病……耽搁了一会儿……”赵长林歉疚地笑笑,

一边忙脱掉脏了吧卿的工作服,双手往脸盆里那么一插,水面上立马就飘起一层蓝

盈盈的油花。“今天这个记者采访,你唱主角。”另一位干事这么对他宣布。赵长

林一愣,忙从那盆已经变得油黑油黑的洗脸水里稀里哗啦地抬起头,问:“我……

我唱主角?矿领导呢?“”今天那几个老外就想采访普通工人。矿领导研究了

一下,你是省级劳模,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就把这好活儿派给你了。“”我操!

这要都是好活儿,那世界上还有孬活儿不?“赵长林尴尬地笑笑,继续使劲擦他那

黑乎乎的脖梗。一位干事便掏出一份打印好的材料递给长林,叮嘱:”这是你的讲

话稿。“

先头那位干事则忙着从一旁的那个大柜子里取出一套廉价西服和一根颜色颇为

鲜艳的领带,同时递给长林,让他赶快换上。赵长林瞟了一眼那西服说:“衣服就

别换了吧。反正他们也知道我是工人。”“晦,‘工人’也有个形象问题。”那干

事大声笑道,“咱是中国工人阶级,代表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工人形象!二五眼呢?

快换!

一会儿见完记者,你可得把衣服给我留下。下一回还得使哩。“”那是,那是。

下一回还得靠它给咱中国工人阶级长脸哩。“赵长林擦干了手,实诚地点点头说道。

另一位干事在一边叮嘱:“一会儿别管老外咋问,你都照这稿说,千万别说走

了嘴。

最近这段时间,中外媒体对咱们大山子特别关注,尽想来捞稻草哩……嘴上可

得把着点。记住,你是在代表中国工人阶级说话。“

赵长林紧着点头:“那是那是。”一会儿工夫衣服换就,在那套并不合身的廉

价西服的约束下,赵长林浑身不得劲,在那两个机关干部的陪同下,一边整理着那

根怎么整也整不舒齐的领带,一边别别扭扭地向会议室走去,快要走到小会议室门

口了,突然从走廊的那一头涌来一群工人,拦住他,一边跟他低声地说着什么,一

边拽起他把他往外带去。那两位干事急了,忙追上去呵斥:“暧,干什么呢……干

什么?”赵长林为难地告诉他俩:“马主任要走了……”干事没听明白:“什么马

主任?”赵长林忙解释:“就是前些年在咱们这儿当过一阵矿长、后来又去省城经

贸委当副主任的马扬……”那干事不高兴了:“你们这真是剃头的在跟搓澡的戗戗!

那儿大鼻子记者在等着哩。“站在赵长林身后的那几个工人没理他俩,三下五

除二脱下赵长林的西服,又把讲话稿塞还给了他俩,说道:”大鼻子记者管我们饭

不?

管我们开支不?给我们报销医药费不?这节骨眼儿上,他们上这儿来瞎掺和个

啥嘛!

矿上劳模多的是,谁念讲稿不是念?麻烦你们另找人去吧。“说着,便拉着赵

长林向外跑去。那两位干事这回真急傻眼了,忙叫喊:”你们还真无法无天了!

“并追去。因为赵长林只把西服上衣脱了,西服裤子还穿在他身上哩。”哎哎……

裤子…

…裤子……“他俩一边追,一边这么讨要着叫唤。

这时,一支由一辆国产摩托车和众多破旧自行车组成的车队,早就在矿务局大

楼的后门外等候着了。见那几个工人架着一边脱裤子,一边瘸瘸拐拐颠跳着的赵长

林跑出后门,车手便立即发动摩托车。等那两位干事追出后门,摩托车已然载着赵

长林,在那个庞大的混合车队的簇拥下,急速地向马家驰去了。赵长林脱下裤子用

力一扔,那裤子便飘飘扬扬地在空中划了一道不怎么标准的弧线,最后软趴趴地坠

落在冰凉的水泥台阶上。

二十多分钟后,马扬便听到从自家楼下响起一片叫喊声:“马扬别走!省劳模

赵长林来求你了!”“马扬别走!赵长林来求你了——”这时他正跟省组织部来的

那两个同志交谈。叫喊声骤起,所有在场的人,包括组织部来的同志都吓了一跳,

不知发生了什么;忙赶到窗前探出头去往下一看,只见楼前那泥泞的空场上,早已

黑压压地挤满了不知何时集合起来的人群。

“马扬,你别走啊!”

“马主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马矿长,别——走!呱呱呱!马矿长,别——走!呱呱呱!马矿长,别——

走!呱呱呱……”

这“呱呱呱”,是工人们手上拍出的有节奏的掌声。就在这一片整齐的掌声中,

马扬的心酸涩了,马扬的心温润了,马扬的心颤栗了,马扬的心滚烫了。他不忍再

听下去,更不忍再看下去,一咬牙,便关上了窗子。

“请你们容我再考虑一下。”等自己稍稍平静下来,他对组织部来的那两位同

志说道。

“还要犹豫什么呢?你听听这外边的呼声。这可不是谁策划的。服从天意和民

意吧。”组织部来的那位男同志温和地笑道。

“让我再考虑考虑……”

“马扬同志……”组织部来的那位女同志也想说什么。

“容我再考虑十分钟。十分钟。怎么样?”马扬对他俩做了个十分恳切但又非

常坚决的手势。组织部来的那两位同志不说话了。马扬忙把黄群招呼进了里屋,并

立即关上门。到底是走,还是留,他要跟黄群再沟通一下。两人进了里屋。里屋挺

暗。但两人都没去开灯,就那么默默地在暗地里干站着,好像所有要说的话都已经

说尽了,但又特别不甘心似的……过了一会儿,马扬刚要开口,黄群抢在头里开口

了:“你真要留下?”

马扬歉疚地:“眼前的局面你都看到了……”

“我看到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