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茅盾散文集 >

第111章

茅盾散文集-第111章

小说: 茅盾散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以为上面的话不免有左袒之处,那还可以请看一个小小的记载。这是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罗拔·雷特所描写的一个德国挺进队上校的〃优美〃生活:

这一个德国家庭,墙上挂的,有俾士麦,兴登堡,和

希特勒的照片,还有德国装甲部队在法国公路上辗过法

国士兵尸体的画片,还有挪威、苏联、波兰的风景人物

油画;这位上校显然旅行过许多地方了。

他的书架上,非常普鲁士化,有非常多的军事书籍。

书架边上的装饰品是一个臼炮弹。还有一个飞机炮弹,上

校拿来当作镇纸的。

而上校显然又是一位纨绔子;有一口大衣橱,好几

只衣箱,有最漂亮的制服,大衣,镶银的皮带和羊皮手

套。

在一个孩子们的卧室里,墙上贴的全是德国的空军

英雄的相片,每有空隙的地方,便挂着一柄纳粹的宝剑。

孩子们的玩具实在巧妙,大都是德国坦克,装甲车和大

炮。这些大炮是可以射击的,正和他们的爸爸以及爸爸

的朋友们所用的真炮一样。还有孩子们玩的棋,棋子是

飞机和军舰,棋盘上的边界就是英吉利海峡,名之曰

“向英国进攻〃。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爸爸没有渡过海峡,而

这将是他们将来的责任。

这就是法西斯恶棍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

这就是法西斯小孩们所受的教育。他们念念不忘英吉利海峡,而也还有发昏了的人痴心妄想收养这些小孩们连同他们的爸爸们做看家狗呢!

1945年6月。重庆

卷八 杂感随想 森林中的绅士

据说北美洲的森林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野兽,这就是豪猪,这是〃森林中的绅士〃!

这是在头部,背部,尾巴上,都长着钢针似的刺毛的四足兽,所谓〃绅士相处,应如豪猪与豪猪,中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就因为太靠近了彼此都没有好处。不过豪猪的刺还是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些,而这也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

但豪猪的〃绅士风度〃之可贵,尚不在那一身的钢针似的刺毛。它是矮胖胖的,一张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它不喜群的生活,但也并非完全孤独,由此可见它在〃待人接物〃上多么有分寸。

若非万不得已,它决不旅行,整年整季,它的活动范围不出三四里地。一连几星期,它只在三四棵树上爬来爬去;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它也不怕跌落水里去,它全身的二万刺毛都是中空的,它好比穿了件救生衣,一到水里,自会浮起来的。

而这些空心针似的刺毛又是绝妙的自卫武器,别的野兽身上要是刺进了几十枚这样的空心针,当然会有性命之忧,因为这些空心针是角质的,刺进了温湿的肌肉,立刻就会发胀,而且针上又遍布了倒钩,倒钩也跟着胀大,倒钩的斜度会使得那针愈陷愈深。因此,遇到外来的攻击时,豪猪的战术是等在那里〃挨打〃,让敌人自己碰伤,知难而退。因为它那些刺毛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掉落,而又因其尖利非凡,故一碰之下未有不刺进皮肉的。

然而具有这样头等的自卫武器的它,却有老大的弱点:肚皮底下没刺毛,这是不设防地带,小小的老鼠只要能够设法钻到豪猪的肚皮底下,就是胜利者了。但尤其脆弱者,是豪猪的鼻子。一根棍子在这鼻尖上轻轻敲一下,就是致命的。这些弱点,豪猪自己知道得很清楚;所以遇到敌人的时候,它就把脑袋塞在一根木头下面,这样先保护好它那脆弱的鼻子,然后四脚收拢,仆伏地面,掩蔽它那不设防的腹部,末了,就耸起浑身的刺毛,摆好了〃挨打〃的姿势。当然,它还有一根不太长然而也还强壮有力的尾巴(和它身长比较,约为五与一之比),真是一根狼牙棒,它可以左右挥动,敌人要是挨着一下,大概受不住;可是这根尾巴的挥动因为缺乏一双眼睛来指示目标,也只是守势防御而已。

敌人也许很狡猾,并不进攻,却悄悄地守在旁边静候机会,那时候,豪猪不能不改变战术了。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拼命低着头(还是为的保护鼻子),倒退着走,同时猛烈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近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这真是典型的绅士式的〃镇静〃。的的确确,它的一切生活方式——连它的战术在内,都是典型的绅士式的。但正像我们的可敬的绅士们尽管〃得天独厚〃,优游自在,却也常常要无病呻吟一样,豪猪也喜欢这调门。好好地它会忽然发出了声音摇曳而凄凉的哀号,单听那声音,你以为这位〃森林中的绅士〃一定是碰到绝大的危险,性命就在顷刻间了;然而不然。它这时安安逸逸坐在树梢上,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一点表情也没有,可是它独自在哀啼,往往持续至一小时之久,它这样无病而呻吟是玩玩的。

据说向来盛产豪猪的安地郎达克山脉,现在也很少看见豪猪了,以至美国地方政府不得不用法令来保护它了。为什么这样〃得天独厚〃,具有这样巧妙自卫武器的豪猪会渐有绝种之忧呢?是不是它那种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使之然呢?还是因为它那〃得天独厚〃之处存在着绝大的矛盾,—…几乎无敌的刺毛以及毫无抵抗力的暴露着的鼻子,——所以结果仍然于它不利呢?

我不打算在这里来下结论,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1945年5月21日。

上杂谈一则,昨日从一堆旧信件中检了出来。看篇末所记年月日,方才想起写这一则时的心情,惘然若有所失。当时写完以后何以又搁起来的原因,可再也追忆不得了。重读一过,觉得也还可以发表一下,姑以付《新文学》。

1945年12月14日记于无阳光室,重庆

卷八 杂感随想 偶然记下来的

这些空话,本来没有印出来给人看的必要,大都非

闲谈即是胡思乱想的〃杂感〃。如今因为要填填《文学旬

刊》的空白,拿出来见见〃世面〃。

一中国的电影事业

这一天,我们一共三个人闲谈。因为《申报》上有一段“地方新闻〃说南通要创办一个中国电影公司,专采中国材料,请几个大文豪编排,把圣经贤传的大道理放进去,不要像西洋电影片子专门映照〃偎抱”“接吻〃,刺戟起青年的肉欲,我们的闲谈就此侧在电影上了。

我们对于中国自办电影公司这件事,当然一致的赞成,没有异议;可是一讲到电影的〃目的〃,就议论纷起起来了。

A君以为电影纯然是娱乐片,只要含有高尚的娱乐性,便行了;君以为电影是〃社会教育〃的一种,仿佛上海的某B学校把他们的新剧团题名为〃化妆演讲团〃一样,电影也要它可以代替〃宣讲员〃的工作方好;我呢,对于电影实在并无成见,本来不配发言,但因我零零碎碎的还记得些关于电影的话,所以居然也说了许多空话。AB二君的议论,自然是极有价值的,只可惜他们俩都是一派的主张,在如今厌听鲜明主张而喜毫无成见八面玲珑的空气里,非常不相宜,所以我竟大胆搁压迫来,单表我的空话罢。这或者是类于〃自炫〃,极不应该的,但我自思这倒也算得是尚能迎合社会心理,不敢标榜主义,也许主持〃论坛〃的人,给我一个将功赎罪。

我所说的都是可供谈助的笑话。

第一,我记得是:不识抬举的爱因斯坦(Einsteni)反怪美国制造电影片子的大老板替他宣传相对论。原来今年春,美国的资本家一片好心,特制了一套片子,演放爱因斯坦的深妙的——所谓全球真能懂的亦不过半打人的——相对论的学理,定名为〃爱因斯坦影片〃。说来奇怪,全球不到半打人能真懂的相对论,一放在影片上映出来,就有千万人欢迎;结果是哄动一时,生意很好。这种速成的教育法,爱老先生应当感谢的,那知他倒不以为然,登个告白,说这套影片与他毫无关系;材料的编制,映照的手续,他一概未曾参预。这明明是拆台了。

第二,是电影资本家上了伊本讷兹的当。伊本讷兹极流行的小说《启示录的四骑士》被改排为电影后,生意大好,所以影片制造公司特请伊本讷兹亲到美国,做一本专为电影用的小说。伊老先生自然答应了,受了厚聘,精心的做了一本小说;那知结果竟等于废物,不能演映。美国的老板只好自认个晦气。

第三,哈姆生(Hamsun)的倒楣。哈姆生这么一个大作家,却直到今年方承电影制造家光顾,把他的杰作《土之长成》——听说他的诺贝尔文学奖金就是靠这本书弄来的——做成了影片。他们倒也很把细,特到挪威北部的海尔以兰(Helgeland)去扮演摄影——因为《土之长成》里的背景就是海尔以兰地方。但是可惜,哈姆生的著作原来不以情节见长,却以分析心理见长,电影只能映照粗疏的情节,决不能传达哈先生佳处之万一。所以那本《土之长成》的影片竟成了中国林琴南翻译的西洋小说。

二上海的电影馆

阎瑞生的案子出后,偏有几个〃西人〃归罪于电影馆;说本埠的影戏院天天演杀人劫货的侦探片子,所以〃华人〃也就学着闹起这等把戏来,这一番话,说得我们〃华人〃好象竟连谋杀人的本能都没有,直待电影片来作教师,真承他太恭维了。这一席〃公论〃当然惹人听而且发生效力的;近来上海的影戏院虽然好象仍就演杀人放火的侦探片,可是那张“华文说明书〃却之乎者也——本来也是满纸之乎者也——装着些劝善惩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头了。这也许是有益社会风化的好事。

可是他们逢到演《复活》——托尔斯泰的杰作,演《青岛》,演《三个火枪手》等等真有些意义的片子,却又说不出话了。他们并不能乘着演《复活》的机会大施其教训主义,也不能在演《青岛》的时候,做他们的代圣贤说话的好文章。他们却一言以蔽之,曰爱情。

最近来了伊本讷兹的《启示录的四骑士》,竟做差了文章,做到反面去了。这本原书是非战的文学书,影片虽然删减了许多,可是还保留着这一点精神。偏料到了中国,被译为《儿女英雄》,硬生生替他罩上了〃好战〃的帽子,并有华文说明书中一唱三叹的赞扬那位吉丽亚终于去从了戎。这是我们料不到的。那位译中文说明书的先生,或许不曾看过原书,难道连影其中穿插的说明也不曾看完全么?

卷八 杂感随想 杂谈

我们姑不论〃新”“旧〃之争和〃文”“白〃之争在客观方面的是非;我们姑且退一步说,对于〃新”“旧”“文”“白〃都无成见,只要是好的文艺作品,我们都一样的珍视;我们姑且以〃卑之无甚高论〃的标准看法去评量文艺作品;那么,我们鉴赏文艺作品时,至少当以下列数条为原则。

(一)文字的组织愈精密愈好。

(二)描写的方法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