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旧五代史 >

第167章

旧五代史-第167章

小说: 旧五代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为滑州节度使、检校太保,依前殿前都指挥使。丙寅,制大赦天下。庚午,翰

林学士、判太常寺窦俨撰进大行皇帝太室歌酌献辞,舞曰《定功之舞》,歌辞不

录。是月,诸道相继奏,大雨,所在川渠涨溢,漂溺庐舍,损害苗稼。

八月甲戌朔,以光禄卿致仕柴守礼为太子太保致仕。乙亥,翰林学士兼判太

常寺窦俨撰进大行皇帝尊谥曰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从之。庚辰,天下兵马

都元帅、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钱俶加食邑一千户,实封四百户,改赐

功臣;天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魏王符彦卿加守太尉;夏

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守太保、兼中书令、西平王李彝兴加守太傅;荆南节度使、

检校太师、守中书令、南平王高保融加守太保。壬午,山陵使范质撰进大行皇帝

陵名曰庆陵,从之。秦州节度使、西面沿边都部署、检校太师、守中书令、褒国

公王景进封凉国公,徐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郭从义加开府仪同三司,

鄜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邢国公武行德进封宋国公,永兴军节度使、

检校太师、兼侍中李洪义加开府仪同三司,凤翔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郭崇

加检校太师,潞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兼侍中李筠加检校太尉,朗州节度使、检

校太尉、兼侍中周行逢加检校太师。甲申,寿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

韩国公杨信封鲁国公;邠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刘重进,庐州节度使、检校太尉赵

赞,邓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宋延渥,并加开府仪同三司;泾州节度使、检校太尉

白重赞,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张铎,并加阶爵。丙戌,易定节度使孙行友、灵

州节度使冯继业、府州节度使折德扆,并自检校太保加检校太傅,进阶爵。以延

州留后、检校太傅李万全为延州节度使,进封开国公。庚寅,皇弟特进检校太保、

左骁卫上将军、燕国公、食邑三千户宗让加检校太傅,进封曹王,改名熙让;熙

谨拜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右武卫大将军,封纪王,食邑三千户;熙诲拜金紫光

禄大夫、检校司徒、左领卫大将军,封蕲王,食邑三千户。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

命。以晋国长公主张氏为晋国大长公主;以前陕州节度使、检校太尉药元福为曹

州节度使,进阶爵。甲午,守司徒、同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范

质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萧国公;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参知枢密院事王溥加右仆射,进封开国公;枢密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

殿大学士魏仁浦加兼刑部尚书,依前枢密使;检校太傅、右骁卫上将军吴延祚依

前枢密使,进封庆国公;以左武卫上将军史牷为左金吾上将军致仕。乙未,以陇

州防御使王全斌为相州留后。戊戌,宣徽南院使、判开封府事昝居润,宣徽北院

使、判三司张美,并加检校太傅。己亥,前司空李穀加开府仪同三司、赵国公,

以前太傅、少卿朱渭为太仆卿致仕。辛丑,左金吾上将军致仕史牷卒。壬寅,高

丽国遣使朝贡,兼进《别序孝经》一卷、《越王孝经新义》八卷、《皇灵孝经》

一卷、《孝经雌图》三卷。(《文昌杂录》云:《别序》者,记孔子所生及弟子

从学之事。《新义》者,以越王为问目,释疏文之义。《皇灵》者,止说延年避

灾之事及符文,乃道书也。《雌图》者,止说日之环晕、星之彗孛,亦非奇书。)

九月壬子,前沧州留后李彦頵卒。乙卯,高丽王王昭加检校太师,食邑三千

户。丙辰,以三司副使王赞为内客省使兼北面诸州水陆转运使。癸亥,前开封县

令路延规除名,流沙门岛。先是,延规有过停任,有司召延规宣敕,延规拒命,

为宪司所按,故有是命。甲子,以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窦仪为兵部侍郎充职;

以尚书户部员外郎、直枢密院杜华为司门郎中,充枢密直学士,赐紫;以翰林学

士、尚书度支员外郎王著为金部郎中、知制诰充职,仍赐金紫。是日,翰林学士、

尚书屯田郎中、知制诰李昉,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水部郎中、知制诰赵逢,

并加柱国,赐金紫。乙丑,兵部尚书张昭进封舒国公,户部尚书李涛进封莒国公。

以太子詹事刘温叟为工部侍郎,判国子祭酒事。是月,京师及诸州郡霖雨逾旬,

所在水潦为患,川渠泛溢。

冬十月癸酉朔,以司农卿致仕李锴为太仆卿致仕,太常少卿致仕姚遂为将作

监致仕。丁亥,太子太师薛怀让封杞国公。壬辰,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事窦俨撰

进贞惠皇后庙歌辞。丁酉,世宗皇帝灵驾发引。戊戌,以前相州留后王晖为右神

武统军。辛丑,江南国主李景来告,世子宏冀卒,遣御厨使张延范充吊祭使。

十一月壬寅朔,葬世宗皇帝于庆陵,以贞惠皇后刘氏祔焉。戊申,西京奏,

太子太师致仕白文珂卒。丙辰,日南至,百僚奉表称贺。戊午,废兖州广利军,

依旧为莱芜监。壬戌,升凤州固镇为雄胜军。丙寅,左羽林统军马希崇。(案:

此下有脱误。)

十二月壬申朔,史馆奏,请差官修撰世宗实录,从之。甲戌,改万岁殿为紫

宸殿。甲午,西京奏,左屯卫上将军致仕李萼卒。乙未,大霖,昼昏,凡四日而

止,分命使臣赈给诸州遭水人户。

显德七年春正月辛丑朔,文武百僚进名奉贺。镇、定二州驰奏,契丹入寇,

河东贼军自土门东下与蕃寇合势。诏今上率兵北征。癸卯,发京师,是夕宿于陈

桥驿。未曙,军变,将士大噪呼万岁,擐甲将刃,推戴今上升大位,扶策升马,

拥迫南行。是日,诏曰:“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

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

使、殿前都点检赵,(案:此下原本空二字。)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

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

德,讴谣狱讼附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

祗畏天命。”今上于是诣崇元殿受命,百官朝贺而退。制封周帝为郑王,以奉周

祀,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奉皇太后为周太后。(《续通鉴长编》:建隆三年,周

郑王出居房州。)皇朝开宝六年春,崩于房陵。今上闻之震恸,发哀成服于便殿,

百僚进名奉慰,寻遣中使监护其丧。(《续通鉴长编》:开宝六年三月乙卯,房

州上言,周郑王殂,上素服发哀,辍视朝十日。)以其年十月,归葬于世宗庆陵

之侧。诏有司定谥曰恭皇帝,陵曰顺陵。(《续通鉴长编》:仁宗嘉祐四年,诏

有司取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奉周祀。)

史臣曰:夫四序之气,寒往则暑来;五行之数,金销则火盛。故尧、舜之揖

让,汉、魏之传禅,皆知其数而顺乎人也。况恭帝当纨绮之冲年,会笙镛之变响,

听讴歌之所属,知命历之有在,能逊其位,不亦善乎。终谥为恭,固其宜矣。

 卷一百二十一(周书) 列传一

◎后妃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岗人,世家豪右。太祖微时,在洛阳闻后贤淑,

遂聘之。(《东都事略·张永德传》云:周太祖柴后,本唐庄宗之嫔御也。庄宗

没,明宗遣归其家,行至河上,父母迓之,会大风雨,止于逆旅数日。有一丈夫

走过其门,衣弊不能自庇。后见之,惊曰:“此何人耶?”逆旅主人曰:“此马

步军使郭雀儿者也。”后异其人,欲嫁之,请于父母。父母恚曰:“汝帝左右人,

归当嫁节度使,奈何欲嫁此人?”后曰:“此贵人也,不可失也。囊中装分半与

父母,我取其半。”父母知不可夺,遂成婚于逆旅中。所谓郭雀儿,即周太祖也。)

太祖壮年,喜饮博,好任侠,不拘细行,后规其太过,每有内助之力焉。世宗皇

帝即后之侄也,幼而谨愿,后甚怜之,故太祖养之为己子。太祖尝寝,后见五色

小蛇入颧鼻间,心异之,知其必贵,敬奉愈厚,未及贵而厌代。太祖即位,乃下

制曰:“义之深无先于作配,礼之重莫大于追崇。朕当宁载思,抚存怀旧。河洲

令德,犹传荇菜之诗;妫汭大名,不及珩璜之贵。俾盛副笄之礼,以伸求剑之情。

故夫人柴氏,代籍贻芳,湘灵集庆。体柔仪而陈阙翟,芬若椒兰;持贞操以选中

珰,誉光图史。懿范尚留于闺阃,昌言有助于箴规。深惟望气之艰,弥叹藏舟之

速,将开宝祚,俄谢璧台。宜正号于轩宫,俾潜耀于坤象,可追命为皇后。仍令

所司定谥,备礼册命。”既而有司上谥曰圣穆。显德初,太祖神主入庙,以后祔

于其室。

淑妃杨氏,镇州真定人。父宏裕,真定少尹。(《东都事略·杨廷璋传》云:

父宏裕,少渔貂裘陂,有以二石雁授之者,其翼一掩左,一掩右,曰:“吾北岳

使也。”言讫不知所之。是年生女,为周太祖淑妃,明年生廷璋。)当河朔三镇

全盛之时,所属封疆,制之于守帅,故韶颜美媛,皆被选于王宫。妃幼以良家子

中选,事赵王王镕。张文礼之乱,妃流离于外。唐明宗在藩,录其遗逸。安重诲

保庇妃家,致其仕进,父母即以妃嫁于乡人石光辅,不数年嫠居。太祖佐汉之初,

属圣穆皇后弃世,闻妃之贤,遂以礼聘之。《宋史·杨廷璋传》:有姊寡居京师,

周祖微时欲聘之,姊不从。令媒氏传言恐逼,姊以告廷璋。廷璋往见周祖,归谓

姊曰:“此人姿貌异常,不可拒。”姊乃从之。)妃睦族抚孤,宜家内助,甚有

力焉。晋天福末,卒于太原,因留葬于晋郊。广顺元年九月,追册为淑妃。太祖

凡一后三妃,及嵩陵就掩,皆议陪祔。时以妃丧在贼境,未及迁窆,世宗乃诏有

司于嵩陵之侧,预营一冢以虚之,俟贼平即议襄事。显德元年夏,世宗征河东,

果成素志焉。

妃兄廷璋,蚤事太祖,即位累历内职,出为晋州节度使。皇朝抚运,移镇邢

州,又改鄜州,受代归阙,卒于私第。

贵妃张氏,恒州真定人也。祖记,成德军节度判官、检校兵部尚书。父同芝,

本州谘呈官、检校工部尚书,事赵王王镕,历职中要。天祐末,赵将张文礼杀王

镕,以镇州归梁,庄宗命将符存审讨平之。时妃年尚幼,有幽州偏将武从谏者,

驻騑于家,见妃韶令,乃为其子聘之。武氏家在太原。太祖从汉祖镇并门,属杨

夫人以疾终,无何武氏子卒,太祖素闻妃之贤,遂纳为继室。太祖贵,累封至吴

国夫人。汉隐帝末,萧墙变起,屠害大臣,太祖在邺都被谗,妃与诸皇属同日遇

害于东京旧第。太祖践阼,追册为贵妃,发哀,故世宗有起复之命。世宗嗣位,

以太祖旧宅即妃遇祸之地,因施为僧院,以皇建为名焉。

德妃董氏,常山灵寿人也。祖文广,唐深州录事参军。父光嗣,赵州昭庆尉。

妃孩提颖悟,始能言听,按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