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同治皇帝 >

第76章

同治皇帝-第76章

小说: 同治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把多隆阿等人给我拿下,他们是假传圣旨来夺朝廷兵权的。”

胜保的亲兵刚要动手捉拿多隆阿等人,多隆阿又取出一份圣旨念道:

“著太常寺少卿多隆阿为钦差大臣,代理胜保督办陕西军务,特赐神雀刀一把,有贻误军机者,副将以下立斩。钦此。”

多隆阿读罢圣旨,唰地一声抽出神雀刀说道:

“有谕旨和谕赐神雀刀在此,敢抗旨者立斩不怠!”

胜保的那些亲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胜保急了,大声催促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们只管将多隆阿拿下,天大的事我来担着,还不快动手!”

在胜保的吆喝下有两名亲兵想扑去捉拿多隆阿,不待他们靠近,多隆阿飞身上前两刀砍死那两人,他又厉声斥道:

“胜保,不敢抗旨不从,怂恿属下造反,罪加一等!如果还想活命的话,就老老实实到京城叩见皇上与皇太后,请求宽大处理,不然,死路一条。”

胜保自觉自己并无大错,就是解到京中交刑部与吏部议处也只会降职任用,决不会处死。而自己真的抗旨不遵,那罪状就大了。想至此,胜保叹息一声,也不再言语。他的亲兵一见胜保同意押解回京伏法,谁还自讨苦吃呢?都放下手中的兵器。

这时,胜保才猛然想起两宫太后下旨将蔡寿祺调回京师的事,心中着实吃了一惊,莫非蔡寿祺这小子将自己出卖了,向慈禧告密,说自己掌握她的一个秘密,要不两宫太后怎会猛然下旨解除自己的兵权呢?就是败了几仗也不致于拿回京师议处。可是转念一想,又十分不可思议,自己和桑巴特谈话时蔡寿祺根本不在场,他决不会了解自己知道那个秘密。唉,无论怎样回京再说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何况自己掌握慈禧的秘密,谅她不敢对自己怎样,一定是自己的那封信惹了祸。但是,胜保心中又有点恼怒奕䜣起来,别人不说,你我可是同盟者,两宫太后要拿我问罪你不会不知道吧,为何不给我通个信,让我心中也早早有个准备,不致束手就擒。就是抗旨不遵,只要能平定回民暴乱也可将功补过。究竟是自己的那封信惹的祸,还是自己打了败仗遭的祸,胜保一时也摸不清。

多隆阿将自己的兵马与胜保的兵马合并一处,对胜保部下一些罪大恶极的人也—一逮捕,并把胜保的随军眷属也一同押解回京。

恭亲王府

奕䜣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他边摆弄着廊檐下的鸟儿,边想着心事。

西太后有点太过分了吧,刚刚杀了一个何桂清,怎么又要将胜保治罪呢?不是胜保在关键时刻站在自己和太后的立场上,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呢?说不定肃顺能把两宫太后逼得毫无权力。如今掌握了大权,反过来又要拿有功之人治罪,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唉,自古当权者都是只可同苦而不能同甘,为什么呢?奕䜣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虽然胜保有些过错,如今又连吃败仗,给太后一个把柄,但也不致于捉拿问罪,将他降职使用,以功补过不就行了?

奕䜣始终觉得两宫太后同意将胜保解职问罪的真原因是胜保要求两宫太后封他为亲王。胜保的要求尽管有点过火,但这也是你两太后曾经为了拉拢人亲口许诺的,如今不愿兑现就算了,也不必以治罪的形式给胜保敲敲警钟呢。

奕䜣又隐隐约约觉得两宫太后,或者干脆说西太后如此坚决处置胜保的原因似乎不止于此,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了害怕在外带兵的大员不服杀一儆百,还是借着胜保来给自己敲警钟呢?人人都知道胜保是自己的死党,难道太后害怕自己权力过大,又有胜保这个军事同盟,将来难以驾驭,才先剪除自己的羽翼,然而削弱自己的大权呢?要真是这样,一定要小心谨慎,决不能给两宫太后抓住什么把柄。自己能够拥有今天的位子确实不容易,如果再像先皇对待自己那样高兴时用自己不高兴时一脚把自己踢开,那自己岂不太笨蛋了,这一腔治国之才又何处施展呢?必须收敛自己的行为,以退为进,以安求稳,以静制动,保住自己千辛万苦争得的权力。当然,胜保也万万不能倒台,他毕竟是自己的同盟者,关键时刻会给自己做砥柱的。

再过两天不见太后发出捉拿胜保的谕旨,自己送出的信胜保就会知道。胜保只要按自己信中说的去做,挨过这一段时间,待平定了回民暴动也就没有事了。奕䜣正想着,猛然听道女儿的说话声:

“阿玛,你又遇到了不愉快的事?”

奕䜣放下手中的鸟儿转过身,看了一眼女儿:

“荣荣,你怎么知道阿玛遇到了不愉快的事呢?小小年纪胡乱猜测大人的心事。”

荣荣仰着青春而可爱的秀脸说道:“荣荣每次见到阿玛侍弄这些鸟雀时都阴沉着脸,眉毛拧成团,话也少说,饭也少吃,还好肯发脾气。而阿玛在平日里是从来不关心这些鸟儿的,因为阿玛很忙,无暇顾及这些,只有当阿玛遇到不愉快时才会静下来找鸟儿谈心。”

奕䜣抚摸着女儿的头,他不得不佩服女儿对自己观察得细致。也的确这样,平日里公务缠身,哪有心思放在这些无聊的事上,只有自己心烦时才会边斗鸟儿边思考问题。

“荣荣,你希望阿玛成为一位人人都拜倒在门下的朝廷权臣吗?”

话都说了出来,奕䜣才意识到不该同女儿谈论这些,她必定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等奕䜣想下去,只听荣荣十分认真地说道:

“阿玛,荣荣不想让你成为权臣。”

“为什么?”奕䜣颇感意外。

“阿玛已经是皇室亲王了,拥有常人所无可相比的富贵。如果不满足,仍然用心攫取各方面的大权必定招人嫉妒,毁谤阿玛,三人成虎,难免阿玛不因权而招祸,累及自身及家人。知足常乐,水秀于林而风必摧焉,阿玛不经常这样教诲女儿吗?为什么事情落到阿玛身上就自己忘记了呢?莫非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奕䜣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仔细端详着女儿,好久才叹息一声说道:

“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荣荣看着阿玛一脸无可奈何的愁容,关心地问道:

“阿玛,莫非你与两宫太后发生了不顺心的事?或者两位太后是阿玛权势太大有心收回部分权势?如果那样阿玛也不必太过强求,功成名退才是智者的选择,古人都能做到阿玛为何还不如古人呢?”

“荣荣,大清朝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阿玛想施展才华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不然,如何对起祖上在天之灵呢?阿玛是宣宗成皇帝的谪传啊,如果大清的江山在阿玛眼中破败下去,阿玛是罪臣啊!”

荣荣理解地点点头,“那阿玛就应当和两位太后搞好关系,多为两宫太后着想一下,尽量顺从两宫太后的意志做事,也适可而止地取悦两宫太后才行。”

奕䜣刚要讲话,有传事太监来报,说慈禧太后在储秀宫召见恭亲王以及恭王福晋和格格、阿哥们。

奕䜣一听让自己的家人全进宫,十分惊慌来问传事太监:

“请问太后召见有何吩咐,能否提前打个招呼,我也有个思想准备?”

那人神秘地一笑,“太后在宫中召见自然是好事呀,恭王爷何必多心呢?小的告辞了。”

奕䜣看着那太监离去的背影,仍然琢磨不出太后突然召见全面的目的。荣荣十分平静地说:

“阿玛,既然太后召见就去是了,常言说,是祸躲不了,是福推不掉,进宫之后再见机行事就是。”

奕诉全家来到储秀宫,奕诺夫妇早已等在那里了。慈接太后一反往日的严谨,破例站了起来,笑容满面地对奕䜣夫妇说道:

“大家等了好久,就等着你们全家的到来呢?”

奕䜣和福晋正准备给慈禧请安,慈禧急忙制止了:

“六爷不必多礼,这是在后宫,不同于在殿上,又都是自己人,礼就免了,快坐下叙话吧。”

奕䜣的一颗悬着心这才落了下来,但也仍然谨慎地说道:

“回太后,这宫中的礼节是祖上定下来的,万万不可荒废,特别是对于后世子孙的教导更要严格。”

说着,便带领他的全家给皇上与皇太后问安。

赐坐后,奕䜣这才问道:“请问太后,将卑职全家召来有何吩咐,太后只管讲来,奕䜣一定照办。”

慈禧微微一笑,“六爷整日操劳公务,莫不是得了什么精神病吧,怎么一说话就是公务上的,就不能说的家务上的吗?刚才开了小小玩笑,实话说吧,今日难得空闲,特意让恭王与醇王全家来此,大家好久没有见面了,今日我做东,请大家聚一聚,乐一乐,交流交流感情,特别是他们小辈也多接触一下,总不能一家人都不相识吧。”

慈禧说完,哈哈一笑,转脸对皇上说:

“皇上今日休假,也不必在此陪着大人了,去和恭王的两位阿哥一起乐去吧。”

其实慈禧没说之前,皇上就和奕䜣的两位阿哥载激与载治挤眉弄眼了。载淳虽然贵为皇上,但必定是个孩子,有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但他的出身决定了对他的管教和日常行为要求,只能抹杀他的儿童天性,把他当作一个小大人看待。载淳在宫中也可算是唯一的男人吧,也是唯一孩子,整日里想找个玩耍的伙伴也没有。每日的生活几乎是早晨起来向两宫太后问安,然后早点随两宫太后听朝,听朝回来后就去弘德宫读书。如此枯燥无味的生活之余就是和几位小太监一起斗蟋蟀,要么就是骑马,可不是真骑马,而是让太监爬在地上当马骑。

今天宫中突然来了几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不用说心的距离是很近的,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载徵、载治刚一进来,载淳就想和他们一同跑出去玩耍,但没有额娘的同意他是万万不敢主动提出去玩耍的,只好偷偷地和两位小阿哥挤眉弄眼。如今一听额娘发话,急忙从御椅上跑了下去,拉着载徵、载治就向外走。

奕䜣急忙请示说:“太后,这样不妥吧,载徵与载治还是个孩子,不懂宫中的礼节,万一惹恼了皇上,臣担当不起呀?”

慈禧笑道:“恭王不必多虑,载淳虽是皇上,和载徵。载治他们也都是小弟兄,就是在一同玩恼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让他们去吧!”

奕䜣还在犹豫,皇上已经拉着载徵与载治跑了出去。

这时,荣荣站起来说道:“如果太后同意,就让我去照顾一下皇上和载徵与载治他们,我比他们年长几岁,会照顾好皇上的。”

慈禧微笑着点点头,“荣荣真懂事。有你去我很放心,那就去吧。”

“谢太后!”

荣荣一鞠躬走了出去。

待荣荣走后,慈禧称赞道:

“六爷真是好福气,有这么一位通情达理的格格,这也是咱皇室祖上的恩德啊。”

奕䜣急忙躬身说道:“多谢太后夸奖!荣荣如此年幼,能得到太后的夸奖真是她的福份。”

慈禧忽然叹息一声,“大行皇帝可没有这个福份呀,荣安固伦公主能抵上荣荣一半就好,她太弱太孤僻了。”

慈禧话音未落,外面传来一声清脆地娇笑声:

“谁说大行皇帝没有这个福份?妹妹把荣荣收为自己的女儿,大行皇帝不就有这个福份吗?”

随着声音,慈安太后带着两名宫女走了进来,慈禧等人急忙站起来迎接。

“大家何必这么客气呢,都快坐下谈话吧,真是远路赶早市,我竟然落后了,也不知妹妹给不给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