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同治皇帝 >

第48章

同治皇帝-第48章

小说: 同治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千万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皇上正当盛年,龙体一向强健,只是偶感伤寒所致,回京后下诏遍访名医,一定会治愈圣上的病,请皇上不必胡思乱想。”

懿贵妃说着,拉着大阿哥扑通跪在咸丰榻前。

咸丰挥挥手,“爱妃和谆儿快起吧,朕不说这丧气话就是了。”

懿贵妃和载淳站了起来,咸丰又叹口气说: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话一点不也假,朕何尝不知自己也是娘生的肉长的,怎会万岁呢?如今病到这种程度,你们心中也十分清楚,朕更清楚。朕死而无憾,只可怜我的大清半壁江山和这六岁的皇儿,一切重担只能交给他这几岁的孩子了。”

“皇上怎么又说这丧气话了。”懿贵妃从旁边叮嘱说。

“好,朕不说,不说。”

咸丰叹息一声,闭目沉思起来。懿贵妃悄悄拉着大阿哥退了出来。

肃顺听说懿贵妃带着大阿哥在皇上那里呆了半日,几次催问皇上回銮京师,肃顺听后咬牙切齿,心里暗想:如此刁钻的女人不除必留后患。

肃顺来到烟波致爽殿,见皇上呕出的血全是暗红色,深知皇上不久将离开人间。

咸丰听贴身太监奏报肃顺已来多时,无力地睁开双眼,向肃顺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叙话。又过了一会儿,咸丰才问道:

“朕命你准备回銮之事办得如何了?”

“回皇上,这里的准备工作早已齐备,从京师所来的奏报分析,皇上回銮之日尚须再推迟一些日子。”

咸丰略有不高兴地问道:“怎么?难道京师众臣至今尚没有把洋人破坏的建筑修缮完毕?”

肃顺沉着地答道:“回皇上,修缮工作早已完毕,只是从京中传来的风声中不利于皇上现在就回銮。”

“肃卿听到了啥风声?莫非洋人又来进犯?”

“传闻恭亲王和洋人有所勾结,并有借助洋人势力在京城自立之意。”

咸丰一听,十分震动,连连咳嗽多声,才止住咳嗽问道:

“此事果然当真?”

“臣与恰亲王还有景大人正在明察暗访,进一步证实此事,奕䜣年前希望皇上早日回銮,而今日送来奏折却忽然改变了主意。”

肃顺说着,呈上奏折。

咸丰接过折子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臣等前因该夷内犯人城,要求无已,剿抚两难措手。而木兰地处寒外,盛夏犹寒,未宜久驻,五中忧愤,焦灼万分,不得已,吁请圣驾西巡,莫若以西安为临幸之所,人心易于系属,粮饷易于换输,诚为便宜,请皇上三思,臣待以令谕!”

咸丰看罢折子也凝思道:“让朕西巡西安,这是何道理,难道他们不知朕卧病在身吗?”

“回皇上,对于圣上龙体欠安的事臣只是回告京师诸人偶感小疾,没敢明告,臣怕奕䜣等人知道皇上卧病在身更生二心。从奕䜣这次回奏的折子看,他请圣上西巡是别有用心的,他与山西巡抚英桂交往颇深,而让圣上西巡,若在山西地界作乱,他可名正言顺推脱责任。若一切如愿,可堂而皇之取圣上而代,倘若事有不测,奕䜣仍可以此借口进兵山西,这是周密思考才定出的诡计,请皇上三思。”

咸丰长叹一声:“朕与奕䜣虽有隙,但必定有手足之情,在关键时刻朕都不避前嫌重用于他,难道他会生此歹心?”

“皇上,臣以不信,但日前谣传颇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京师封锁皇上卧病的消息,拒绝奕䜣的西巡请奏,看看京中有何变动,再作料理,皇上以为如何?”

咸丰点点头,“就按卿所说的去做,时刻留心京中的变动,再传谕黑龙江将军奕山带兵赴热河护驾,命盛京将军玉明速调齐马步队官兵兼程来木兰行在,以防万一。”

肃顺见皇上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心中暗暗高兴,又进一步奏报说:

“皇上,奕䜣这样做是不是在这热河行宫有人和他暗通一气?”

咸丰一怔,“哦,肃卿怀疑是何人与奕䜣暗中勾结?”

肃顺摇摇头,“臣没有充分证据决不胡乱猜疑任何人,但臣一定细心查处,力争纠处那暗中与奕䜣勾结之人,为皇上根出心头大患。”

咸丰想了想说道:“肃卿尽可留心查处,但也决不许胡乱猜忌他人,实在没有也就算了,对奕䜣有二心只是谣传尚无根据,万一泄密京师,反而弄巧成拙。”

“皇上请放心,臣小心行事就是,决不会为皇上增添麻烦。”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进殿报告说:

“皇上,肃大人,大阿哥摔伤了,伤得很厉害。”

咸丰一听,焦急万分,连咳嗽几声才强行止住问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奏报与朕。”

“回皇上,奴才去文津阁时碰巧见到几个侍从人员把大阿哥抬回来,正清御医抢救呢?据说是醇亲王爷带大阿哥打猎时摔到山崖里了。”

咸丰一听更是吃惊,立即命人传醇亲王奕䜣。

奕䜣来了,进殿就跪下请罪说:

“罪臣奕䜣拜见皇上,请皇上龙安。”

“大阿哥被摔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实说来?”

奕䜣只好把事情经过讲述一遍:

今天上午,奕䜣与福晋去文津阁拜见懿贵妃,谈到皇上病重,每天只能用鹿血作血滋补,而避暑山庄所圈养的一些鹿全部杀尽,只能每天派人去木兰围场里猎取,由于人夏草深就更难猎取了,时常空手而还。

奕䜣一听,便要亲自带人去围场猎鹿。载淳一听七叔去为阿玛猎鹿治病,也哭闹着前往,奕䜣征得懿贵妃同意后便带着大阿哥去围场猎鹿。奕䜣派两名士兵照看着大阿哥,自己却指挥猎鹿去了,谁知小载淳玩心大起,央求两名士兵带他站到山坡上观看。也是注定要出事,一名士兵到林中解大便去了,这名士兵稍一不在意,载淳多走了几步,一不小心被山藤绊倒滚下了山坡,胳膊腿都摔折了骨,身上脸上也都擦得稀巴烂,简直成了一个血孩子。

幸亏山坡不高也不陡,否则载淳早已命归黄泉,那奕䜣惹下的祸就不小了。

咸丰一听载淳只是摔伤,伤势虽然重一些却无性命之忧,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他狠狠地训斥奕䜣几句,便命他起来,毕竟是为了他去猎鹿,奕䜣的一颗忠心还是可嘉的。

奕䜣道一声谢站了起来,“请皇上安心调养,大阿哥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御医已经诊视过,不要一月就会完全好透。”

咸丰放下心来,过了片刻又问道:

“听说奕䜣在京师与洋人勾结甚密,企图借助洋人势力在京师自立,你听到这消息吗?”

奕䜣也听到了这个谣传,但他估计是肃顺之流与奕䜣不和,故意放出这个口风,让皇上对奕䜣生疑,从而起到打击奕䜣的目的。对于奕䜣的性格和为人奕䜣还是十分清楚的,他虽然才华横溢,心高气傲,但做事忧柔寡断,对皇上也忠心耿耿,是决不会勾结洋人在京城怀有二心的。

奕䜣想了想说道:“请皇上放心,奕䜣决不会干那种事,这一定是有人造谣生事挑拨皇上与恭亲王之间的关系。”

奕䜣话音未落,肃顺从旁边冷笑道:

“虽然是谣传,但谣传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早早有个预防之心总不错吧。古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层肚皮,狗心隔毛皮,倘若奕䜣果有二心,将来打我们热河来个措手不及那后果如何,醇王爷不会不知吧?醇王爷不为皇上安危着想却处处偏向奕䜣是何居心?既然醇王爷早就听到奕䜣与洋人勾结的谣传为何不早早奏报皇上,直到皇上问及此事,醇王爷仍然不回答皇上的垂问,一味给奕䜣开脱是何道理?莫非醇王与奕沂有所暗中往来互传信息不成?”

奕䜣没有想到肃顺会如此卑劣,竟在皇上面前故意夸大其词。无中生有质问自己,弄得他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咸丰也冷冷地说道:“你既然早就听到这些谣传,理应早早报与朕知道,是真是假朕自有明断,莫非认为朕是不辩是非、不分忠奸的昏君不成?”

奕䜣又急忙跪地说道:“臣不敢,臣也是刚刚听到这些谣传。”

“你听到奕䜣和英桂奏请朕西巡的奏报吗?”

奕䜣点点头,“臣也觉得奇怪,奕䜣明知圣上卧病在身,为何奏请圣上西巡呢?还有山西巡抚英桂也有同样的奏请,莫非他们不知道皇上龙体不适?否则,理应早早来此叩拜请安了。”

咸丰干咳两声,十分不悦地说:

“只怕奕䜣等人是事先与英桂串通一气,故意引诱朕西巡好生擒朕于山西。”

“请皇上不必听信谗言,奕䜣英桂决不会做出以下犯上扰乱朝纲的大逆不道事来,一定是他们不知道皇上目前龙体欠安,才会如此奏请,让皇上四处巡游一番散散闷气,然后从西安取道回銮京师。”

肃顺又从旁边讥讽道:“醇王总是把事情看得如此简单,究竟醇王是弱智之人只具有儿童一般的思维呢?还是醇王故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此掩盖着什么不可见人的目的呢?难道醇王不知道大阿哥年幼无知需要备加照料保护?醇王为何却把大阿哥丢在一边不闻不问,以致让大阿哥摔伤?这是王爷有意所为呢,还是一种巧合?”

奕䜣知道肃顺一直想整治自己却苦苦找不到借口,今天该自己倒霉,给这个败类留下弹劾的话柄,他也不辩解,只淡淡地说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谁忠谁奸,苍天可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伶牙俐齿,拨弄是非、陷害忠臣,只有那些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的人才能说得出做得出,我奕䜣为人愚笨,也笨嘴拙舌,不耻与那些小人争辩。”

肃顺明知奕䜣在骂自己,也装作不知,转向皇上说道:

“皇上,按照醇王所言,事事瞒着圣上,不把某些对圣上怀有二心的人所作所为报告圣上就是不背弃朋友,不知醇王所说的朋友是何朋友?莫非醇王真的与怀有二心的人暗中勾结?”

咸丰向奕䜣挥挥手,“朕唯恐京师有人知道朕卧病在床生有难料之事,才密而不告诉京中诸人朕的病况,你下去反思反思自己的过错吧。”

奕䜣无奈,只得道一声安退出殿外。

看着奕䜣退出去的身影,肃顺十分惋惜而又关切地说:

“皇上龙体欠安,大阿哥又不幸摔伤,奕䜣所说只是一些皮外伤也未必可信,从那么高的山崖滚下来,这腿骨也不知伤得如何?皇上的回銮之日又被耽搁了。”

咸丰长叹一声,“也许是上苍在惩罚朕吧?否则,为何祸不单行。”

肃顺装作无意地说道:“懿妃娘娘一向对大阿哥照料得无微不至,却让大阿哥出了这样的差错,实在不应该!”

咸丰沉默不语,想着自己的心事,经肃顺这么一提醒,他想到了懿贵妃的所作所为,忧心忡忡地问道:

“肃卿,你认为懿贵妃这人到底怎样?她与贞皇后相比,哪些地方不如?哪些地方又胜过皇后?”

肃顺一听,正中下怀,但他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说:

“臣怎敢轻言贵妃娘娘与皇后娘娘的德行功过?”

“只是私下谈谈,别无他意,肃卿但说无妨。”

肃顺这才说道:“懿妃娘娘做事果断,敢做敢为具有男子汉大丈夫的风范,这是皇后娘娘所不及的。”

但肃顺又话一转机,说道:“不过,懿妃娘娘不如皇后娘娘宽厚仁慈,缺少母仪天下风范,不可能做后宫之主位。”

肃顺稍稍打动一下又说道:“臣是听说一些有关懿妃娘娘的宫外谣传,因无证据不敢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