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同治皇帝 >

第12章

同治皇帝-第12章

小说: 同治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道礼仪是添盆,就是来客要为大阿哥送上一份礼物。

咸丰皇上带头走上前献出自己的礼物红雕漆盒一件,执事太监打开喝道:“万岁爷的贺礼是红漆雕盒一件,内盛金洋钱四个、金元宝四个、银元宝四个。

接着是贞皇后钮祜禄氏的礼物,有金银元宝八个、金银如意八个、金银钱四个、棉被四件、棉褥四件、棉袄四件。夹袄四件、袜子四双、吗哪哈四个、枕头二个,此外还有许多大阿哥的日常用品。

皇上和皇后朝礼物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一个少而精,一个是多而杂。

皇上皇后的贺礼送毕,接着是皇室老一辈成员的,其次就是大阿哥外婆家的,然后才是宫中的妃嫔与各位亲王及福晋的,最后是那些宫女太监的礼物。

就在宫监执事准备喊贺礼赠送结束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从人群中跑了出来,走上前喊道:“还有我的一份礼物呢?”

她从衣袋里掏出一挂精美的玉佩挂在大阿哥的脖子上说:“这是我把平时阿妈给的零用钱节省下来,攒在一起到街上给大阿哥买的,虽然不太好,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话一出,让在座的所有宾客都感到惊奇,一起问道:这是谁家的女儿?

贞皇后上前把她揽在怀里问道:“你真是一位懂事的孩子,告诉我叫什么名字,你阿妈是谁?”

这孩子急忙跪下说道:“回皇后娘娘,我叫荣荣,我阿妈是恭亲王。”

“哦,原来是恭王爷的女儿荣荣郡主,真是聪明伶俐懂事又可爱。”皇后夸奖说,“有你这么一位知书达礼的小郡主也是皇室的幸事,我也送你一份礼物。”

荣荣郡主急忙说道:“皇后娘娘的心意我领了,但今天是给大阿哥洗三的喜庆日于,我不应该接受贺礼,等到我的生日皇后娘娘再送我一份礼物吧。”

“这样也好。”贞皇后拍拍荣荣郡主的小手让她下去了。

听着荣荣郡主那脆脆的童音,看着她那娇小可爱的身影,这无疑给大阿哥“洗三”的庆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整个庆典咸丰爷都很少说话,他一直为大阿哥外婆家的客人姗姗来迟而耿耿于怀。待庆典结束后,大家分坐在一起互相问好谈话时,他十分冰冷地问道:“桂祥,今天是大阿哥的洗三庆典之日你难道不知道吗?”

“卑职时刻牢记在心怎会不知道这等大事呢?况且,这也是我那拉氏家族的荣耀。”桂祥怯生生地答道。

“既然如此,为何来迟,差点误了仪式的良时?”咸丰帝厉声质问道。

“这——”

桂祥看看母亲又看看妹妹蓉儿,一时语塞讲不出话来。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与他的两个妹妹相比实在差之太远,虽然通过兰嫔的说情谋得一个五品小官。但他哪见过这个架势。刚过大殿时就看见皇上脸有怒色,早已吓得惴惴不安,如今见皇上龙颜大怒,哪里还能讲出话来。

蓉儿一见哥哥吓得脸色惨白在那里直发抖,急忙上前说道:“小女蓉儿禀告皇上我们来迟的原因。”

咸丰抬头一看,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妙龄少女,虽然没有兰嫔那么艳丽照人,却也是一位堪称美人的姑娘。毕竟是兰嫔的同胞妹妹,岂有不美的道理。他虽然也所说兰嫔有这么一个叫蓉儿的妹妹,但自己却从来没有见过。今日一见,却也有几分可爱之处。

咸丰向她点点头,“你说说为何姗姗来迟?”话语尽管很威严,但再也没有刚才对桂祥那么声嘶力竭。

蓉儿十分从容地说道:“说起我们来晚的原因,如果要怪罪起来还要怪罪皇上呢?”

这话一出让众人都十分吃惊,连兰嫔也没想到妹妹这么大胆。咸丰帝也觉得很惊奇,很不满地问道:

“你们来迟如何把责任推到朕的身上,这话从何说起?”

蓉儿也不示弱,厉声反问道:“皇上做事向来说一不二,为何在大阿哥洗三这等小事上却出尔反尔?”

“这话怎讲?朕做事从来都是一言九鼎,岂有出尔反尔的道理?你把话讲明白,否则,朕将拿你问罪!”

咸丰显然有点发怒了。

“皇上,不知宫中惯例大阿哥的洗三之日应设在哪一天?”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大阿哥出生的第三天了,宫中难道没有派人通知你们?”

“通知了。可昨天宫中派人通知大阿哥的洗三礼仪放在明天举行,这是怎么回事?”

这等大事传事太监难道会如此粗心误传了?一定是他们的借口,故意把责任推给太监。咸丰心中暗想。于是,又问道:“既然太监通知洗三的日期是明天,那么你们今天为何来了?”

“我们根本没有打算今天来,正当我们呆在家里为大阿哥明天的洗三礼仪准备礼物时,安德海风风火火地骑快马赶到,说大阿哥的洗三礼仪就快开始了,让我们赶快赶到,我们这才随安德海匆匆忙赶来。如果不是安德海通知,我们恐怕要等到明日才来,大阿哥的洗三庆典就误期了。”

咸丰帝有点不相信地说道:“传安德海,朕一定要把这事查个水落石出。”

安德海就侍候在兰嫔旁边,听见皇上传他,急忙上前说道:“回皇上,蓉儿姑娘听说的话句句是实,确实是哪位该死的奴才传错了话。”

咸丰仍然是将信将疑,他看看蓉儿又问道:“你是否知道那位传错话的太监叫什么?”

蓉儿摇摇头,“那人只说大阿哥的洗三之日在三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点半举行,让我们早去,务必别误了礼仪的时辰,他说完就走了。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以为皇上请人推算了时辰才选定的明日,这样更改一日在我们一般百姓家是常有的,认为单日子不如双日子吉利。谁知竟是那该死的太监传错了话。”

蓉儿话音刚落,兰嫔就抱着大阿哥扑通跪在皇上面前悲凄凄地说:“请皇上给奴卑作主!”

咸丰急忙起身拉起兰嫔,心疼地说道:“爱妃请起,朕又没有责备爱妃的娘家,何必这样呢?有话好说,朕一定严惩那传错话的太监。”

兰嫔就势站了起来,显出十分委屈的样子说:

“皇上请想,太监做事一向认真,对于这等大事岂有传错话之礼,一定是有人见奴卑给皇上生出一位阿哥。嫉妒奴卑,才出此下策陷害奴卑的娘家,让奴卑的家人误了大阿哥的洗三庆典从而让皇上迁怒于奴卑冷落奴卑。这人太狠毒了,请皇上为奴卑作主,一定严惩那幕后指使太监传错的人。如果皇上不严惩那人,那人今天能陷害奴卑明日就有可能把毒手伸向大阿哥,皇上不为奴卑着想也为大阿哥想一想。奴卑死不足惜,可是大阿哥是——”

兰嫔没有说下去。

众人一听,兰嫔说得也有道理,互相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这人也真是狠毒,为陷害兰嫔竟使用这等卑劣的伎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人的诡计没有得惩。

我认为这人一定宫中的哪位后妃,自已生不出阿哥来就起毒心。

不要胡乱猜疑,事情没弄个水落石出谁知谁好谁坏。

唉,真可惜!大阿哥的喜庆之日竟然闹出这种不愉快的事来,幸亏这是发生了庆典之后否则岂不给洗三的礼仪带来晦气。

连一向不爱讲话的皇贵太妃也发话了:“皇上应当为大清朝的宗挑着想,一定要查出此人以绝后患。”

咸丰听了人们的议论,见皇贵太妃如此发话,便站起来说道:“今日是大阿哥的喜日,我们不能因此而让庆典之日出现不愉快的事而给大阿哥带来晦气,这事暂且放下,待大阿哥满月之后朕一定严惩那传错话的太监,是否有人陷害兰嫔尚需进一步追查,如果真有这事,朕决不饶恕!”

兰嫔刚要说什么,太监进来喊道:“盛宴准备好,请皇上皇后、大妃后妃娘娘和各位亲王福晋及皇亲国戚人席。”

兰嫔只好把话咽了下去,把大阿哥交给侍从宫女,自己也随着来客去了宴席。

宴席结束后,咸丰让兰嫔把她的母亲和妹妹留在宫中暂住几天。自己回到养心殿立即召见恭亲王和醇亲王。二人来到养心殿见过皇上,恭亲王奕䜣十分谨慎地问道:“不知皇上让我们两人来此有何吩咐?”

“南方平叛的事宜你布置得怎样了?”

“回皇上,僧格林沁已经带兵出京,估计明日就可抵达山东与洪匪北伐的先头部相遇。胜保也已经从陕西起兵回京了,不久即可抵达京师。”

咸丰向奕䜣点点头,沉思片刻说道:“力争将洪匪的北伐部队消灭在山东河北的外围,万万不可让他们逼进京师,可电告胜保不必回京复命了,立即带兵直奔山东,配合僧王消灭洪匪乱军。”

“臣遵命!”奕䜣恭敬地答道。

过了一会儿,咸丰又问道:“你对这次剿匪取胜的把握有多大?”

奕䜣想了想,“应该有七成的把握。”

咸丰摇摇头叹息说:“一日不剿灭洪匪朕一日不得安宁,你身为军机大臣应为朕多思虑一些,事事不可轻心大意。”

“皇上教诲臣,一定时时牢记心上。”奕䜣仍然小心应付着。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咸丰又说道:“父皇有我们兄弟九人,而如今存活者仅我们兄弟四人,老五奕誴又不谙政事,你们两人应与朕齐心协力来支撑父皇留下的大清江山。唉,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江宁条约》签订以来,我大清国运不佳。外有西洋长毛扰乱东南海疆,内有洪匪在江宁自立为王与朕分疆而治。对于割地赔款是父皇最痛心之事,可那香港一地恰恰从父皇手中割去。记得《江宁条约》签约那天,京城阴雨连绵,父皇痛哭流涕彻夜不眠,第二日带着我们兄弟几人去祈年殿向列祖列宗叩首请罪,父皇的每一滴眼泪都刺痛了朕的心,从那时起,朕发誓为父皇雪耻,可是——”

咸丰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又继续说道:“父皇弥留之际,拉着朕的手,叮嘱朕富国兵收复割让的土地,撕毁屈辱的条件。想不到朕承继大统一晃五六年了,国运不但没有丝毫好转之势,反而一年不如一年,实在让朕觉得痛心,痛心!”

看着皇上如此黯然神伤的样子,奕䜣和奕䜣也都很难过,一起安慰说:“皇上不必太过自责,尽心尽力去做,大清中兴之日终究会到来的。”

奕䜣嘴里虽然这样说,心中实际对皇上很不以为然。你尽管说得这样沉痛感人,但你是如何做的,承继皇位以来不思进取,整日迷恋美人不理朝纲,醉生梦死于圆明园,害得文武大臣要走四十多里去向你陈述政事。如今有大难临头之事倒胆惊受怕了,想笼络我们给你卖命。一旦皇位坐稳又不知怎么打击我们呢?

奕䜣虽然比奕䜣小几岁,但他为人谨慎老成持重,不象奕䜣那么恃才放旷,因此遭到皇上的打击小一些,在他心目中皇上颇讲手足之情。如今听了皇上这番肺腑之言内心颇受振动,觉得自己平日没有很好协助皇上处理国家大事而造成今日的半壁江山,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咸丰见奕䜣和奕䜣都被自己说动了,心中暗暗高兴。但他知道奕䜣足智多谋,在聪明才智上稍胜自己一筹,惟恐自己刚才的几句话不能笼住他的心,又动情地说:“朕虽是九王之尊,偶尔也难免凭一时意气用事,做出许多有伤手足之情的事来,但过后想来总觉得内心惴惴不安。”

“皇上万万不必这么说,如若说有错则是我们做弟弟的错。”奕䜣慌忙说道。

“皇上喜得阿哥,这是天下共庆的喜事,应该为之庆贺才对,何必说这些不快的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