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同治皇帝 >

第114章

同治皇帝-第114章

小说: 同治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狠心的人,还不把这枕头悟热来就要走,多伤奴的心,俺不图你的钱财不图你的人品,只图你待俺一片真情实意。”

玉娘说道,竟不由自主撩起了眼泪。

男人最怕看见女人泪,玉娘这一哭,同治的心又软了,他急忙坐在床边安慰说:

“玉娘不要伤心,你对我是一片赤诚,我对你也是诚心诚意,只是我今日有急事不能久留,改日一定再来,即使玉娘忘了我,我还舍不得玉娘呢?”

载徵见同治半晌不开门,又在门外喊道:

“弟弟快起来吧,改日再来。”

同治这才十分不情愿地同玉娘告别。

同治与载徵刚到西角门就被出来寻找的太监看见了,赶紧把他们迎进宫中。一打听太后并不知道他们外出的事,两人才放下心来给几名值班太监每人奖赏五十两银子。同治再三告诫他们:

“朕今后外出你等不许向太后走漏半点风声,如若谁敢向太后汇报,朕一定将你们乱棍打死。”

这几位太监连连称是,他们也不想让慈禧太后知道皇上私自外出的事,皇上挨骂,他们也有责任,太后一发怒,他们少不得一顿毒打,重则被处死。只要给皇上瞒着,不但大家平安无事,反可以得到皇上的嘉奖,何乐而不为呢?

载徵奉同治之命从内务府支出一千两银子到昨天那家赌场去兑换皇上的玉镯子,起初那赌场老板不愿结,载徵一亮出恭亲王府的牌子,麻八害怕了,知道眼前这位公子定是恭亲王家的王子,哪敢不给。

载徵到弘德殿给皇上送玉镯子,刚刚踏进殿门,迎面碰上慈禧太后,他想转身躲开已经来不及了,慈禧一看见载徵手中拿着皇上的玉镯,便喝住了他:

“载徵,你为何拿着皇上手中的王镯?”

“我,我——”

“快说,是不是趁皇上不在偷的?”

“不,不,回皇太后,有人说皇上这副王镯是假的,皇上也拿不准,让奴才到街上请人检查一下,奴才刚刚去请验证一下,说这副玉镯是真的,价值四五千两银子呢?”

这时,皇上也闻声走出殿来。载徵一见同治站在慈禧背后,急忙说道:

“皇上,这镯子奴才刚才到街上,请人验证了是真的,请皇上带着吧。”

同治立即明白载徵的意思,忙说道:

“是真的就好,朕还以为是假的呢?”

梁吉庆从载徵手中接过镯子给皇上戴好。

慈禧看看同治又看看载徵,将信将疑,她抓不住载徵什么错,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便喝斥道:

“载徵,本宫曾经再三告戒你不许来弘德殿打扰皇上读书,你今日怎么又来了,该当何罪?”

同治急忙说道:“回母后,这事不怪载徵,是儿臣派人请他进宫的。”

“皇上请他来这里干什么,是不是又想做什么恶作剧?”慈禧不满地说。

“儿臣让载徵到此就是让他代儿臣验证一下这副玉镯子的真伪,有几位小太监说这镯子是假的,不是真玉制成。”

“谁如此放肆,敢信口雌黄,皇上的用品岂能有假的!”

慈禧是来打探皇上对册立后妃之事有什么态度,到底垂青哪位姑娘,她当然希望皇上与她的心思一致,册立风秀的女儿为后,共同反对慈安太后坚持立崇绮的女儿为后的主张,可刚才几句旁敲侧击皇上就是不表露心迹,她担心皇上或者另有中意人选,或者与慈安太后的主张一致。

慈禧知道同治与载徵关系要好,也许已经向他吐露了心迹,决定盘问一下载徵。慈禧对同治说道:

“皇上快进殿读书吧,母后有事询问载徵。”

同治不知母后想问载徵什么事,担心她询问昨天私自出宫的事,快快不想离去,慈禧又训斥皇上几句,这才把载徵带回储秀宫。

载徵更是忐忑不安,不知慈禧到底要审问他什么,唯恐问及昨日之事,那他可要受到责罚。谁知到储秀宫,慈禧却一反常态,和颜悦色地问道:

“载徵,你和皇上关系密切,皇上一定向你谈及册立后妃之事,你可知道皇上准备立谁为后?”

这次载徵多个心眼,他知道慈禧是从皇上那里没有打听出头绪,才故意哄自己讲实话的,哼,我不会上当的。于是,载徵故意装作不知地说道:

“回太后话,皇上不曾向小臣提及此事,皇上只是让小臣给验证一下那副玉镯,其他什么话也没说。”

慈禧一听载徵这话,知道他在耍滑头,恼了,这小子比他老子还滑,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不行,立即变了一个面孔,冷笑一声斥道:

“载徵,你小子不说实话今天本宫打断你的腿,让你永远也不能走路!你只当我不知道,你哪里是为皇上验证玉镯,是你们偷偷上街胡闹没有钱了把镯押在街上的当铺里,今日才赎来是不是?不老实交待,一定砸断你的腿,让奕䜣来带人。”

慈禧本是唬他一下,谁知载徵毕竟年龄小,被慈禧这一诈,害怕了,真的以为慈禧知道了一切,急忙跪地求饶说:

“请大后饶过奴才,奴才告诉太后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快说!”

“听皇上说,皇上和慈安太后正密谋杀小安子呢?派一个叫什么丁宝桢的人负责促拿小安子就地正法。”

载徵一紧张,为了给自己开脱罪责,把这个秘密兜了出去。

慈禧一听这话,知道载徵所言不假,因为安德海去江南采办龙衣一定经过山东,慈安派山东巡抚丁宝桢截拿安德海极有可能。

慈禧也顾不得处罚载徵,急忙带着李莲英等人直奔钟粹宫。

慈安太后正在午睡,听说慈禧来了急忙起身迎接,刚刚走出内堂,就见慈禧带着一帮宫女太监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慈安太后一怔,心里道:莫非那事——还没来及讲话,就听慈禧质问道:

“钮祜禄氏,我那拉氏做事哪点对不起你,你竟如此狠心要杀我的下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你要杀安德海为何不同我打个招呼?他是我宫中的太监,至少也要让我知道吧?这总不算过分的要求吧?如果你慈安太后想独揽大权,嫌我碍事,就向众王公大臣宣布将我那拉氏赐死吧。你慈安太后原是正宫出身,是先皇从乾清门抬进宫的,有权有势,而俺是婢子出身,名不正言不顺,虽当了太后也是个窝囊角色,谁想欺就欺,还不如死了呢?”

慈禧说完号啕大哭,装作不想活下去的样子一头向慈安旁边的案子撞去。

慈安急忙扶住了她,见慈禧呼天抢地哭个不停,也觉得有点理亏,叹口气劝慰道:

“妹妹不要如此伤心,安德海不过是一个下等佣人,为他哭坏了身体不值得。”

慈禧一听这话,也怕慈安怀疑她与安德海有暧昧关系,急忙止住哭泣说:

“俺不是可怜一个太监,一个下等服侍人死他十个八个也没有什么希罕,只是你慈安太后这事做得太让人伤心,你分明是瞧不起我那拉氏,在你慈安太后眼中根本就没有我这个太后。实话说吧,安德海私自出京是我允许的,我让他去江南为皇上置办龙衣,以备皇上大婚所用,太后要杀安德海就先把俺杀了吧?你慈安太后明着是杀安德海,实际上是杀鸡给猴看,要治我那拉氏的罪,请太后治罪吧。”

慈禧说完又哭了起来。

这时,皇上得到载徵的报告也赶到了钟粹宫。

慈禧一见皇上来了,闹得更凶了,她走到同治面前扑通跪倒,哭着说道:

“载淳呐,你如今长大了,也快要大婚亲政了,可以不要额娘了,快下令把额娘杀了吧,额娘活着被人瞧不起,这也给皇上丢人现眼。额娘知道皇上从来也没有把我当作自己的额娘,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与我一条心,我还活着什么,儿啊,快把额娘赐死吧。”

同治急忙拉起慈禧,他十分为难地看看慈安太后,也眼泪巴巴地不知说什么好。

慈禧被人架到椅子上坐着,她一把鼻涕一把泪,边哭边说:

“额娘生来命苦,从来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不想被先皇宠爱怀了龙胎生下皇上,自从生下皇上就遭人嫉妒,多次被人陷害,如果不是额娘心细一些,哪有皇上今天,早就被人害死了。大行皇帝殡天之际,额娘忍辱负重将你抚养成人,眼吧吧望着你早日长大,只等着你大婚之后举行亲政大典,额娘的责任也就到头了,额娘从此不再操心,找个偏僻的宫殿。怡养天年,老死宫中也就心满意足了,想不到这几天的光景你们都容不下我。额娘不是处处为皇上着想,怎会匆匆忙忙派安德海离京为皇上置办新婚的龙衣呢?只可惜的一片疼爱心被当作驴肝肺啦。”

慈禧边哭边数落还真奏效,慈安太后的心软了,皇上也后悔起来。同治迟疑片刻对慈安太后说:

“皇额娘,谕旨虽然发出了,丁宝桢也许还不能收到,可否再发一道谕旨追回那先发的谕旨,把安德海押解回京治罪?”

慈安点点头:“就按皇上所说,快拟定一道谕旨,免去将安德海就地正法,先押解回京再说,用八百里飞递送出去。”

同治立即拟定谕旨,着人送走。

慈禧这才止住哭泣,带着宫女太监们余怒未消地走出钟粹宫。

山东济南巡抚大堂。

丁宝桢坐立不安,这几天来又接到几个县的报告,说安德海所作所为更加猖狂,每到一地,下令让各地方官亲自迎接不说,还要送上一些漂亮的姑娘去陪酒侍宴,至于敲诈勒索的财物尚在其次。今天早晨,丁宝桢又接到泰安知府孙成海的报告,说安德海昨天晚上曾暗中派两名侍从出去办事,直到大色微明那两人方才归来,据监视安德海的人说,两人身上都有星星点点的血迹,今天早晨就接到报告,说泰安城北有一富裕人家五口被杀,估计是安德海派人所为,但尚无证据,至于为何刺杀那户人家也不得而知。只从侦破的人那里了解到,这户人家是近日才从京师搬迁到这里的,被杀者姓什么叫什么不得而知,从家中的摆设看,可能是位郎中。

丁宝桢越想越糊涂,安德海初到泰山怎会有此仇家呢?一定是在京中结下来的,那人为了躲避安德海才逃到泰安来隐居的,不想仍被他查到踪迹给杀掉。如此说来,安德海此番出京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来此杀人。

丁宝桢对安德海已经恨之入骨,但他只是派人密切监视着,焦急地等待着京城的消息。时间已过了多日,眼看安德海就要走出山东,仍然不见谕旨到来怎能不让丁宝桢着急呢?万一杀不成安德海,自己夹单密奏的消息再让慈禧太后知道,自己这官也就危险了。对于慈禧太后的为人丁宝桢是清楚的。

忽然,丁宝桢接到传门官报告,京城八百里文书飞递送到,请他接旨。丁宝桢走出大堂,跪着接过谕旨,打开一看,只见谕旨上写道:

太监安德海私自出京,触犯我朝宫规,罪不可恕。又闻安姓太监捏称钦差,所乘大船遍插龙凤彩旗,悬挂日形三足乌杏黄旗,招摇撞骗,有损皇室体统。着令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人派员查拿,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毋庸审讯,就地正法。特谕。钦此。

丁宝桢看罢谕旨,再次叩拜站了起来,欣喜若狂地走上大堂,对总兵王正起喊道:

“王正起何在?”

“末将在!”王正起走出班列躬身说道。

“你和马新铁、张之万三人率五百精兵快速赶到泰安,配合泰安知府孙成海将安德海一行人马全部拿获,有违令抵抗者格杀勿论。”

“遵命!”

王正起领命而去。

泰安一家最大的酒楼得天园,安德海正由四名美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