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金史 >

第222章

金史-第222章

小说: 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考见焉。

奥屯忠孝,字全道,本名牙哥,懿州胡土虎猛安人。幼孤,事母孝。中大定

二十二年进士科,调蒲州司候,察廉,迁一官,除校书郎兼太子司经。三迁礼部

员外郎。迁翰林待制,权户部侍郎,佐参知政事胥持国治决河,以劳进一阶。除

河平军节度使,兼都水监,遂疏七祖佛河及王村、周平、道口、鸡爪、孙家港,

复开东明、南阳冈、马蹄、孙村诸河。忠孝常曰:“河之为患,不免劳民。复垒

石为岸十余里,民不胜其病矣。”改沁南军,坐前在卫州勾集妨农军借民钱不令

偿,由是贫富不相假贷,军民不相安,降宁海州刺史。改滑州,历同知南京留守,

迁定国军节度使,复为沁南军。入为太子少傅兼礼部尚书。

贞祐初,议降卫绍王,忠孝与蒲察思忠附胡沙虎议,语在思忠传。顷之,拜

参知政事。中都围急,粮运道绝,诏忠孝搜括民间积粟,存两月食用,悉令输官,

酬以银钞或僧道戒牒。是时,知大兴府事胥鼎计画军食,奏许人纳粟买官,鼎已

籍者,忠孝再括之,令百姓两输,欲为己功。左谏议大夫张行信上疏论之曰:

“民食止存两月,而又夺之,使当绝食,不独归咎有司,而亦怨朝廷之不察也。”

宣宗善行信言,命近臣与忠孝同审取焉。谓忠孝曰:“国家本欲得粮,今既得矣,

姑从民便可也。”顷之,行信复奏曰:“参政奥屯忠孝平生矫伪不近人情,急于

功名,诡异要誉,惨刻害物,忍而不恤。勾当河防,河朔居民不胜其病。军负民

钱,抑不令偿。东海欲用胡沙虎,举朝皆曰不可,忠孝独力荐。及胡沙虎作难,

忠孝自谓有功。诏议东海爵号,忠孝请籍没其子孙,及论特末也则云不当籍没,

其偏党不公如此。无事之时,犹不容一相非才,况今多故,乃使此人与政,如社

稷何!”宣宗曰:“朕初即位,当以礼进退大臣,卿语其亲知,讽之求去可也。”

行信以语右司郎中把胡鲁,把胡鲁以宣宗意白忠孝,忠孝埙然不听。顷之,罢为

太子太保,出知济南府事,改知中山府。寻薨,年七十,谥惠敏。

蒲察思忠,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懒合兀主猛安人。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文

德、漷阴主簿,国子助教,应奉翰林文字,太学博士,累迁涿州刺史,吏部郎

中,迁潞王傅。被诏与翰林侍读学士张行简讨论武成王庙配等列,思忠奏曰:

“伏见武成王庙配享诸将,不以世代为先。后按唐祀典,李靖、李勣居吴起、乐

毅上。圣朝太祖以二千之众,破百万之师,太宗克宋,成此帝业,秦王宗翰、宋

王宗望、娄室、谷神与前代之将,各以功德间列可也。”思忠论多矫饰,不尽录,

录其颇有理者云。迁大理卿,兼左司谏,同修国史。

泰和六年,平章政事仆散揆宣抚河南,诏以备御攻守之法,集百官议于尚书

省。廷臣尚多异议,思忠曰:“宋人攻围城邑,动至数千,不得为小寇。但当选

择贤将,宜攻宜守,临时制变,无不可者。”上以为然。顷之,迁翰林侍讲学士

兼左谏议大夫,大理卿、同修国史如故。再阅月,兼知审官院正职,外兼四职自

思忠始。宋人请和。赐银五十两、重彩十端。丁母忧,起复侍讲学士,兼谏议、

修史、知审官院,转侍读,兼兵部侍郎。

贞祐初,胡沙虎请废卫绍王为庶人,思忠与奥屯忠孝阿附胡沙虎,曰:“窃

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偷天位以私己乎!”宣宗不从。顷之,迁太子太保兼侍读、

修国史。二年春,享于太庙,思忠摄太尉,醉殴礼直官,御史台劾奏,降秘书监

兼同修国史。顷之,迁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卒。

纥石烈胡失门,上京路猛安人。明昌五年进士,累官补尚书省令史,除中都

路支度判官,调河北东路都勾判官,累官翰林直学士、大理卿、右谏议大夫。兴

定二年,伐宋,充元帅左都监纥石烈牙吾塔参议官。牙吾塔至楚州,不待行省仆

散安贞节制,辄进兵。宋人坚壁不出,野无所掠,军士疲乏,饿死相望,直前至

江而复。安贞劾奏之,牙吾塔坐不奉诏约,胡失门不矫正,特诏原之。改同知彰

德府事。五迁吏部尚书。五年,拜御史大夫。元光元年,兼大司农。二年,薨,

宣宗辍朝,百官致奠。

完颜宇,本名讹出,西南路猛安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累调河东北路提刑

司知事,改同知辽州军州事,召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南京路转运

副使。丁父忧,起复太府监丞,改吏部员外郎。大安初,除知登闻检院,累迁右

司郎中、翰林待制,兼侍御史。贞祐初,议卫绍王事,语在《卫绍王纪》。

中都围急,诏于东华门置招贤所,内外士庶皆得言事,或不次除官,由是闾

阎细民,往往炫鬻求售。王守信者,本一村夫,敢为大言,以诸葛亮为不知兵,

宇荐于朝。诏署行军都统,募市井无赖为兵,教阅进退跳掷,大概似童戏。其阵

法大书“古今相对”四字于旗上,作黄布袍、缁巾、镴牌各三十六事,牛头响环

六十四枚,欲以怖敌而走之,大率皆诞妄。因与其众出城,杀百姓之樵采者以为

功。贾耐儿者,本歧路小说人,俚语诙嘲以取衣食,制运粮车千两。是时材木甚

艰,所费浩大,观者皆窃笑之。草泽李栋在卫绍王时尝事司天监李天惠,依附天

文,假托占卜,趋走贵臣,俱为司天官。栋尝密奏白气贯紫微,主京师兵乱,幸

不贯彻,得不成祸。既而高琪杀胡沙虎,宣宗愈益信之。

左谏议大夫张行信奏曰:“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参预机务,甚无谓也。司

天之官,占见天象,据经陈奏,使人主饬已修政,转祸为福。如有天象,乞令诸

监官公同陈奏,所见或异,则各以状闻,不宜偏听也。”上召行信与宇面计守信

事,复与近侍就决于高琪。高琪言守信不可用,上乃以行信之言为然。

顷之,宇迁礼部侍郎,改东京副留守、陇州防御使,迁安化军节度使,兼山

东路统军副使。兴定元年四月,诏宇以本官权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事,和辑苗

道润、移剌铁哥军事,语在道润传。十二月,密州破,宇为乱军所杀。

斡勒合打,盖州本得山猛安人。以荫补官,充亲军,调山阴尉。县当兵冲,

合打率土豪官兵身先行阵。贞祐初,以功迁本县令。县升为忠州,合打充刺史。

州被兵久,耕桑俱废,诏徙其民于太和岭南。合打遥授同知太原府事,仍领其众。

俄以本官遥授彰国军节度使,权河东北路宣抚副使,督粮饷往代州。合打不欲行,

因与宣抚使完颜伯嘉争辨。合打恐伯嘉奏闻,乃先奏伯嘉辱己。御史台廉得其事,

未及奏,伯嘉、合打皆改迁。合打改武宁军节度使。数月,召为劝农使。久之,

为金安军节度使。兴定元年,复为劝农使,历知河间府,权元帅右都监,行元帅

府事,驻兵蔡、息间。权同签枢密院事,守河清,改知归德府事。合打屡守边要,

无他将略,虽未尝败北,亦无大功。元光元年,卒。

蒲察移剌都,东京猛安人。父吾迭,太子太傅致仕。移剌都勇健多力,充护

卫十人长,调同知秦州防御使事、武卫军钤辖,以忧去官。起复武器署令。从军,

兵溃被执。贞祐二年,与降兵万余人俱脱归。迁隆安府治中,赐银百两,重币六

端,遥授信州刺史。有功,迁蒲与路节度使兼同知上京留守事,进三阶,改知隆

安府事。逾年,充辽东、上京等路宣抚使兼左副元帅。再阅月,就拜尚书右丞。

移剌都与上京行省蒲察五斤争权,及卖隆安战马,擅造银牌,睚眦杀人,已而矫

称宣召,弃隆安赴南京,宣宗皆释不问。除知河南府事,俄改元帅左监军,权左

副元帅,充陕西行省参议官。无何,兼陕西路统军使。兴定二年四月,改签枢密

院事,权右副元帅,行枢密院于邓州。御史台奏移剌都在军中,买沙覆道,盗用

官银,矫制收禁书,指斥銮舆,使亲军守门,护卫押宿,拟前后卫仗,婢妾效内

人妆饰等数事。诏吏部尚书阿不罕斜不失鞫之,坐是诛。

赞曰:读《金史》,至张行信论奥屯忠孝事,曰:嗟乎,宣宗之不足与有为

也如此!夫进退宰执,岂无其道也哉!语其亲知,讽之求去,岂礼邪?是故奥屯

忠孝、蒲察思忠之党比,纥石烈胡失门之疲众,完颜宇之轻信误国,斡勒合打之

诋讼上官,于是曾不之罪,失政刑矣,岂小惩大诫之道哉!

 卷一百五 列传第四十三

○程寀任熊祥孔Вㄗ诱┓豆罢庞弥绷跏嗤趿浹畈郏ㄐ

伯渊)萧贡温迪罕缔达张翰任天宠

程寀,字公弼,燕之析津人。祖冀,仕辽广德军节度使。冀凡六男,父子皆

擢科第,士族号其家为“程一举”。冀次子四穆,辽崇义军节度使。寀,四穆之

季子也。自幼如成人。及冠,笃学,中进士甲科,累迁殿中丞。天辅七年,太祖

入燕,授尚书都官员外郎、锦州安昌令,累加起居郎,为史馆修撰,以从军有劳,

加少府少监。熙宗时,历翰林待制,兼右谏议大夫。寀上疏言事,其略曰:“殿

前点检司,古殿岩环卫之任,所以肃禁御,尊天子、备不虞也。臣幸得近清光,

从天子观时畋之礼。比见陛下校猎,凡羽卫从臣,无贵贱皆得执弓矢驰逐,而圣

驾崎岖沙砾之地,加之林木丛郁,易以迷失。是日自卯及申,百官始出沙漠,独

不知车驾何在。瞻望久之,始有骑来报,皇帝从数骑已至行在。窃惟古天子出入

警跸,清道而行。至于楚畋云梦,汉猎长杨,皆大陈兵卫,以备非常。陛下膺祖

宗付托之重,奈何独与数骑出入林麓沙漠之中,前无斥候,后无羽卫,甚非肃禁

御之意也。臣愿陛下熟计之。后若复猎,当预戒有司,图上猎地,具其可否,然

后下令清道而行。择冲要稍平之地,为驻跸之所,简忠义爪牙之士,统以亲信腹

心之臣,警卫左右。俟其麋鹿既来,然后驰射。仍先遣搜阅林薮,明立标帜,为

出入之驰道。不然,后恐贻宗朝社稷之忧。”

又曰:“臣伏读唐史,追尊高祖以下,谥号或加至十八字。前宋大中祥符间

亦加至十六字,亡辽因之,近陛下亦受‘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十字。臣窃谓

人臣以归美报上为忠,天子以追崇祖考为孝。太祖武元皇帝受命开基,八年之间,

奄有天下,功德茂盛,振古无前,止谥‘武元’二字,理或未安,何以示将来?

臣愿诏有司定议谥号,庶几上慰祖宗在天之灵,使耿光丕烈,传于无穷。”

又曰:“古者天子皆有巡狩,无非事者。或省察风俗,或审理冤狱,或问民

疾苦,以布宣德泽,皆巡狩之名也。国家肇兴,诚恐郡国新民,逐末弃本,习旧

染之污,奢侈诈伪,或有不明之狱,僣滥之刑,或力役无时,四民失业。今銮辂

省方,将宪古行事,臣愿天心洞照,委之长贰,厘正风俗,或置匦匣,以申冤枉,

或遣使郡国,问民无告,皆古巡狩之事。昔汉昭帝问疾苦,光武求民瘼,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