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金史 >

第193章

金史-第193章

小说: 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遇于长泺。谋衍使伏兵于左翼之侧。贼二万余蹑吾后,又以骑四百余突出左翼

伏兵之间,欲绕出阵后攻我。克宁与善射二十余人拒之。众曰:“贼众我寡,不

若与伏兵合击,或与大军相依,可以万全。”克宁曰:“不可。若贼出阵后,则

前后夹击,我败矣,大军不可俟也。”于是奋击,贼乃却。左翼万户襄与大军合

击之,贼遂败,追奔十余里,二年四月一日也。越九日,复追及贼于霿{雨松}河。

左翼军先与贼战,克宁以骑二千追掩十五里,贼迫涧不得亟渡,杀伤甚众。贼收

军返旆,大军尚未至,克宁令军士下马射贼,贼遂引而南。

是时,窝斡已再北,元帅谋衍利卤掠,驻师白泺。世宗讶其持久,遣问之。

谋衍曰:“贼骑壮,我骑弱,此少驻所以完养马力也。不然,非益万骑不可胜。”

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

贼去则缓随之,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今诚能

更置良帅,虽不益兵,可以有功。不然,骑虽十倍,未见其利也。”朝廷知其议,

召还谋衍,以平章政事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师将发,贼声言乞降。克宁曰:

“贼初困蹙,且无降意,所以扬言者,是欲缓吾师期也。不若攻其未备,贼若挫

衄,则其降必速。如其不降,乘其怠而急击之,可一战而定也。”忠义以为然,

乃与克宁出中路,遂败贼兵于罗不鲁之地。贼奔七渡河,负险为栅,克宁觇知贼

栅之背其势可上,乃潜师夜登,俯射之,大军自下攻,贼溃,皆遁去。

契丹平,克宁除太原尹。未阅月,宋吴璘侵陕右,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乞益

兵,遣克宁佩金牌,驻军平凉。诏合喜曰:“朕遣克宁参议军事,此其智勇足敌

万人,不必益军也。”克宁至,下令安辑,未几,民皆完聚。治兵伐宋,右丞相

仆散忠义驻南京节制诸军,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经略边事,克宁改益都尹,兼山

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四年,元帅府欲遣左都监璋以兵四千由水路进,诏

曰:“可付都统徒单习显,仍益兵二千,择良将副之。璋可经略山东。”于是,

克宁出军楚、泗之间,与宋将魏胜相拒于楚州之十八里口。魏胜取弊舟凿其底,

贯以大木,列植水中,别以船载巨石贯以铁锁,沉之水底,以塞十八里口及淮渡

舟路。以步兵四万人屯于淮渡南岸、运河之间。克宁使斜卯和尚选善游者没水,

系大绳植木上,数百人于岸上引绳曳一植木,皆拔出之,彻去沉船。进至淮口,

宋兵来拒,隔水矢石俱发。斜卯和尚以竹编篱捍矢石,复拔去植木沉船,师遂入

淮。与宋兵夺渡口,合战数四,猛安长寿先行薄岸,水浅,先率劲卒数人涉水登

岸,败其津口兵五百人,余众皆济。宋兵四百余自清河口来,镇国上将军蒲察阿

离合懑以步兵百人御之。克宁自与紥也银术可五骑先行六七里与战,银术可先登,

奋击败之。宋大兵整阵来拒,克宁麾兵前战,自旦至午,宋兵败,逾运河为阵,

余众数千皆走入营中。克宁使以火箭射其营舍,尽焚,逾河撤桥,与其大军相会。

隔水射之,宋兵不能为阵。猛安钞兀以六十骑击宋骑兵千余,不利,少却。克宁

以猛安赛剌九十骑横击之,宋兵大败。追至楚州,射杀魏胜,遂取楚州及淮阴县。

是役也,赛剌功居多。是时,宋屡遣使请和,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约以世为叔

侄国,割还海、泗、唐、邓四州。宋人尚迁延有请,及克宁取楚州,宋人乃大惧,

一一如约。

兵罢,改大名尹,历河间、东平尹,召为都点检。十一年,从丞相志宁北伐,

还师。十一月皇太子生日,世宗置酒东宫,赐克宁金带。明年,迁枢密副使,兼

知大兴府事,改太子太保,枢密副使如故。拜平章政事,封密国公。

克宁女嫁为沈王永成妃,得罪,克宁不悦,求致仕,不许,罢为东京留守。

明年,上将复相克宁,改南京留守,兼河南统军使。遣使者谕之曰:“统军使未

尝以留守兼之,此朕意也。可过京师入见。”克宁至京师,复拜平章政事,授世

袭不紥土河猛安兼亲管谋克。

世宗欲以制书亲授克宁,主者不知上意,及克宁已受制,上谓克宁曰:“此

制朕欲亲授与卿,误授之于外也。”又曰:“朕欲尽徙卿宗族在山东者居之近地,

卿族多,官田少,无以尽给之。”乃选其最亲者徙之。十九年,拜右丞相,徙封

谭国公。克宁辞曰:“臣无功,不明国家大事,更内外重任,当自愧。乞归田里,

以尽余年。”上曰:“朕念众人之功无出卿右者,卿慎重得大臣体,毋复多让。”

克宁出朝,上使徒单怀忠谕之曰:“凡人醉时醒时处事不同,卿今日亲宾庆会,

可一饮,过今日可勿饮也。”克宁顿首谢曰:“陛下念臣及此,臣之福也。”

克宁为相,持正守大体,至于簿书期会,不屑屑然也。世宗尝曰:“习显在

枢密,未尝有过举。”谓克宁曰:“宰相之职,进贤为上。”克宁谢曰:“臣愚

幸得备位宰辅,但不能明于知人,以此为恨耳。”二十一年,左丞相守道为尚书

令,克宁为左丞相,徙封定国公,恳求致仕。上曰:“汝立功立事,乃登相位,

朝廷是赖,年虽及,未可去也。”后三日,与守道奏事,俱跪而请曰:“臣等齿

发皆衰,幸陛下赐以余年。”上曰:“上相坐而论道,不惟其官惟其人,岂可屡

改易之邪?”顷之,克宁改枢密使,而难其代。复以守道为左丞相,虚尚书令位

者数年,其重如此。未几,以司徒兼枢密使。二十二年,诏赐今名。二十三年,

克宁复以年老为请。上曰:“卿昔在政府,勤劳夙夜,除卿枢密使亦可以优逸矣。

朕念旧臣无几人,万一边隅有警,选将帅,授方略,山川险要,兵道军谋,舍卿

谁可与共者?勉为朕留!”克宁乃不敢复言。

二十四年,世宗幸上京,皇太子守国,诏左丞相守道与克宁俱留中都辅太子。

上谓克宁曰:“朕巡省之后,万一有事,卿必躬亲之,毋忽细微,图难于其易可

也。”二十五年,左丞相守道赐宴北部,诏克宁行左丞相事。

是时,世宗自上京还,次天平山清暑,皇太子薨于京师,诸王妃主入宫吊哭,

奴婢从入者多,颇喧杂不严。克宁遣出之,身护宫门,严饬殿廷宫门禁卫如法,

然后听宗室外戚入临,从者有数。谓东宫官属曰:“主上巡幸,未还宫阙,太子

不幸至于大故,汝等此时能以死报国乎?吾亦不敢爱吾生也。”辞色俱厉,闻者

肃然敬惮。章宗时为金源郡王,哀毁过甚,克宁谏曰:“哭泣,常礼也。郡王身

居冢嗣,岂以常礼而忘宗社之重乎?”召太子侍读完颜匡曰:“尔侍太子日久,

亲臣也。郡王哀毁过甚,尔当固谏。谨视郡王,勿去左右。”世宗在天平山,皇

太子讣至,哀恸者屡矣。闻克宁严饬宫卫,谨护皇孙,嘉其忠诚而愈重之。

九月,世宗还京师。十一月,克宁表请立金源郡王为皇太孙,以系天下之望。

其略曰:“今宣孝皇太子陵寝已毕,东宫虚位,此社稷安危之事,陛下明圣超越

前古,宁不察此。事贵果断,不可缓也。缓之则起觊觎之心,来谗佞之言。谗佞

之言起,虽欲无疑得乎?兹事深可畏、大可慎,而不畏不慎,岂惟储位久虚,而

骨肉之祸,自此始矣。臣愚不避危身之罪,伏愿亟立嫡孙金源郡王为皇太孙,以

释天下之惑,塞觊觎之端,绝构祸之萌,则宗庙获安,臣民蒙福。臣备位宰相,

不敢不尽言,惟陛下裁察。”逾月,有诏起复皇孙金源郡王判大兴尹,封原王。

世宗诸子中赵王永中最长,其母张玄征女,玄征子汝弼为尚书左丞。二十六年,

世宗出汝弼为广宁尹。于是,左丞相守道致仕,遂以克宁为太尉,兼左丞相,原

王为右丞相,因使克宁辅导之。原王为丞相方四日,世宗问之曰:“汝治事几日

矣?”对曰:“四日。”“京尹与省事同乎?”对曰:“不同。”上笑曰:“京

尹浩穰,尚书省总大体,所以不同也。”数日,复谓原王曰:“宫中有四方地图,

汝可观之,知远近厄塞也。”世宗与宰相论钱币,上曰:“中外皆患钱少,今京

师积钱止五百万贯,除屯兵路分其他郡县钱可运至京师。”克宁曰:“郡县钱尽

入京师,民间钱益少矣。若起运其半,其半变折轻赍,庶几钱货流布也。”上嘉

纳之。章宗虽封原王,为丞相,克宁犹以未正太孙之位,屡请于世宗,世宗叹曰:

“克宁,社稷之臣也。”十一月戊午,宰相入见于香阁,既退,原王已出,克宁

率宰臣屏左右奏立太孙,世宗许之。庚申,诏立原王右丞相为皇太孙。

明日,徒单公弼尚息国公主纳币,赐六品以上宴于庆和殿。上谓诸王大臣曰:

“太尉忠实明达,汉之周勃也。”称叹再三。克宁进酒,上举觞为之酹。有诏给

太尉假三日。明年正月,复求解机务。上曰:“卿遽求去邪?岂朕用卿有未尽乎?

或因喜怒用刑赏乎?其他宰相未有能如卿者,宜勉留以辅朕。卿若思念乡土,可

以一往,不必谢政事。三月一日朕之生辰,卿不必到,从容至暑月还京师相见。”

四月,克宁还朝,入见上。上问曰:“卿往乡中,百姓皆安业否?”克宁曰:

“生业颇安,然初起移至彼,未能滋殖耳。”未几,以丞相监修国史。上问史事,

奏曰:“臣闻古者人君不观史,愿陛下勿观。”上曰:“朕岂欲观此?深知史事

不详,故问之耳。”初,泸沟河决久不能塞,加封安平侯,久之,水复故道。上

曰:“鬼神虽不可窥测,即获感应如此。”克宁奏曰:“神之所佑者正也,人事

乖,则弗享矣。报应之来皆由人事。”上曰:“卿言是也。”世宗颇信神仙浮图

之事,故克宁及之。宋前主殂,宋主遣使进遗留物,上怪其礼物薄。克宁曰:

“此非常贡,责之近于好利。”上曰:“卿言是也。”乃以其玉器五事、玻璃器

大小二十事及茶器刀剑等还之。

二十八年十一月癸丑,上幸克宁第。初,上欲以甲第赐克宁,克宁固辞,乃

赐钱,因其旧居宏大之。毕工,上临幸,赐金器锦绣重彩,克宁亦有献。上饮欢

甚,解御衣以衣之。诏画克宁像藏内府。

十二月乙亥,世宗不豫。甲申,克宁率宰执入问起居。上曰:“朕疾殆矣。”

谓克宁曰:“皇太孙年虽弱冠,生而明达,卿等竭力辅之。”又曰:“尚书省政

务权听于皇太孙。”克宁奏曰:“陛下幸上京时,宣孝太子守国,许除六品以下

官,今可权行也。”上曰:“五品以下亦何不可。”乙酉,诏皇太孙摄行政事,

注授五品以下官。诏太孙与诸王大臣俱宿禁中。克宁奏曰:“皇太孙与诸王宜别

嫌疑,正名分,宿止同处,礼有未安。”诏太孙居庆和殿东庑。丙戌,诏克宁以

太尉兼尚书令,封延安郡王。平章政事襄为右丞相,右丞张汝霖为平章政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