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金史 >

第173章

金史-第173章

小说: 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忠翰榜下进士第,特授左补阙,擢大兴县令,再迁礼部员外郎、翰林待制。大

定八年,除刑部郎中,召见于香阁,谕之曰:“卿以待制除郎中,勿以为降。朕

以刑部阙汉官,故以授卿。且卿入仕未久,姑试其能耳。如职事修举,当有升擢。

尔父太师以户部尚书升诸相位,由崇德大夫躐迁金紫,卿所自见也。当既厥心,

无忝乃父。”明年,授太子左谕德兼礼部郎中。

先是,知登闻检院王震改礼部郎中,世宗谕宰臣曰:“此除未允人望,礼官

当选有学术士,如张汝霖者可也。”于是,命汝霖兼之而除震别职。擢刑部侍郎。

以忧解,起复为太子詹事,迁太子少师兼御史中丞。世宗召谓曰:“卿尝言,监

察御史所察州县官多因沽买以得名誉,良吏奉法不为表襮,必无所称。朕意亦

然。卿今为台官,可革其弊。”寻改中都路都转运使、太子少师兼礼部尚书,俄

转吏部,为御史大夫。

时将陵主簿高德温大收税户米,逮御史狱。汝霖具二法上。世宗责之曰:

“朕以卿为公正,故登用之。德温有人在宫掖,故朕颇详其事。朕肯以宫掖之私

挠法耶?不谓卿等顾徇如是。”汝霖跪谢。久之,上顾左谏议大夫杨伯仁曰:“台

官不正如此。”伯仁奏曰:“罪疑惟轻,故具二法上请,在陛下裁断耳。且人材

难得,与其材智而邪,不若用愚而正者。”上作色曰:“卿辈皆愚而不正者也。”

未几,复坐失出大兴推官高公美罪,谪授棣州防御使。顷之,复为太子少师兼礼

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太子少师如故。是日,汝霖兄汝弼亦进拜尚书左丞,时人

荣之。

后因朝奏日论事上前,世宗谓曰:“朕观唐史,见太宗行事初甚厉精,晚年

与群臣议多饰辞,朕不如是也。”又曰:“唐太宗,明天子也,晚年亦有过举。

朕虽不能比迹圣帝明王,然常思始终如一。今虽年高,敬慎之心无时或怠。”汝

霖对曰:“古人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

徵所言守成难者,正谓此也。”上以为然。二十五年,章宗以原王判大兴府事,

上命汝霖但涓视事日且加辅导。寻坐擅支东宫诸皇孙食料,夺官一阶。久之,迁

尚书右丞。

是时,世宗在位久,熟悉天下事,思得贤材与图致治,而大臣皆依违苟且,

无所荐达。一日,世宗召宰臣谓曰:“卿等职居辅相,曾无荐举何也?且卿等老

矣,殊无可以自代者乎?惟朕尝言某人可用,然后从而言之。卿等既无所言,必

待朕知而后进用,将复有几?”因顾汝霖曰:“若右丞者,亦因右丞相言而知也。”

汝霖对曰:“臣等苟有所知,岂敢不荐,但无人耳。”上曰:“春秋诸国分裂,

土地偏小,皆称有贤。今天下之大,岂无人才?但卿等不举而已。今朕自勉,庶

几致治。他日子孙谁与共治乎?”汝霖等皆有惭色。二十八年,进拜平章政事,

兼修国史,封芮国公。世宗不豫,与太尉徒单克宁、右丞相襄同受顾命。章宗即

位。加银青荣禄大夫,进封莘。

先是,右丞相襄言:“熙宗圣节盖七月七日,为系景宣忌辰,更用正月受外

国贺。今天寿节在七月,雨水淫暴,外方人使赴阙,有碍行李,乞移他月为便。”

汝霖言:“帝王之道当示信于天下。昔宋主构生日,亦系五月。是时,都在会宁,

上国遣使赐礼,不闻有霖潦碍阻之说。今与宋构好日久,遽以暑雨为辞,示以不

实。万一雨水逾常,愆期到阙,犹愈更用别日。”参知政事刘玮、御史大夫唐括

贡、中丞李晏、刑部尚书兼右谏议大夫完颜守贞、修起居注完颜乌者、同知登闻

检院事孙铎亦皆言其不可。帝初从之,既而竟用襄议。时帝在谅阴,初出猎,谏

院联章言心丧中未宜。其后冬猎,汝霖谏之。诏答曰:“卿能每事如此,朕复何

忧。然时异事殊,难同古昔,如能斟酌得中,斯为当矣。”

一日,帝谓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资历,如此何能得人?”汝霖奏曰:

“不拘资格,所以待非常之材。”帝曰:“崔祐甫为相,未逾年荐八百人,岂皆

非常材耶?”时有司言民间收藏制文,恐因而滋讼,乞禁之。汝霖谓:“王者之

法,譬犹江、河,欲使易避而难犯。本朝法制,坦然明白,今已著为不刊之典,

天下之人无不闻诵。若令私家收之,则人皆晓然不敢为非,亦助治之一端也。不

禁为便。”诏从之。

明昌元年三月,表乞致仕,不许。十二月,卒。时帝猎饶阳,讣闻,敕百官

送葬,赙礼加厚,谥曰文襄。

汝霖通敏习事,凡进言必揣上微意,及朋附多人为说,故言不忤而似忠也。

初,章宗新即位,有司言改造殿庭诸陈设物,日用绣工一千二百人,二年毕事。

帝以多费,意辍造。汝霖曰:“此非上服用,未为过侈。将来外国朝会,殿宇壮

观,亦国体也。”其后奢用浸广,盖汝霖有以导之云。

张玄素,字子真,与浩同曾祖。祖祐,父匡,仕辽至节度使。玄素初以荫得

官。高永昌据辽阳,玄素在其中。斡鲁军至,乃开门出降,特授世袭铜州猛安。

天会间,历西上阁门使、客省使、东宫计司。天眷元年,以静江军节度使知涿州,

察廉最,进官一阶。皇子魏王道济遥领中京,以玄素为魏王府同提点,寻改镇西

军节度使,迁东京路都转运使,改兴平军节度使。正隆末年,天下盗起,玄素发

民夫增筑城郭,同僚谏止之,不听。未几,寇掠邻郡,皆无备,而兴平独安。世

宗即位,玄素来见于东京。玄素在东京,希海陵旨,言世宗尝取在官黄粮,及摭

其数事。至是来见,世宗一切不问。玄素与李石力言宜早幸燕京,上深然之。迁

户部尚书,出镇定武,遂致仕。年八十四,卒。

玄素厚而刚毅,人畏惮之。往往以片纸署字其上治疟疾,辄愈,人皆异之。

汝弼,字仲佐,父玄征,彰信军节度使,玄素之兄也。汝弼初以父荫补官。

正隆二年,中进士第,调沈州乐郊县主簿。玄征妻高氏与世宗母贞懿皇后有属,

世宗纳玄征女为次室,是为元妃。张氏生赵王允中。世宗即位于辽阳,汝弼与叔

玄素俱往归之,擢应奉翰林文字。

世宗御翠峦阁,召左司郎中高衎及汝弼问曰:“近日除授,外议何如?宜以

实奏,毋少隐也。有不可用者当改之。”衎、汝弼皆无以对。自皇统以来,内藏

诸物费用无度,吏夤缘为奸,多亡失。汝弼与宫籍直长高公穆、入殿小底王添儿

阅实之,以类为籍,作四库以贮之。于是,内藏库使王可道等皆杖一百,汝弼等

各进阶。顷之,兼修起居注,转右司员外郎。母忧去官。起复吏部郎中,累迁吏

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诏徙女直猛安谋克于中都,给以近郊官地,皆塉薄。其腴田皆豪民久佃,

遂专为己有。上出猎,猛安谋克人前诉所给地不可种艺,诏拘官田在民久佃者与

之。因命汝弼议其事。请“条约立限,令百姓自陈。过限,许人首告,实者与赏。”

上可其奏。仍遣同知中都转运使张九思拘籍之。

上问:“高丽、夏皆称臣。使者至高丽,与王抗礼。夏王立受,使者拜,何

也?”左丞襄对曰:“故辽与夏为甥舅,夏王以公主故,受使者拜。本朝与夏约

和,用辽故礼,所以然耳。”汝弼曰:“誓书称一遵辽国旧仪,今行之已四十年,

不可改也。”上曰:“卿等言是也。”上闻尚书省除授小官多不称职,召汝弼至

香阁谓之曰:“他宰相年老,卿等宜尽心。”汝弼对曰:“材薄不足以副圣意耳。”

进拜尚书右丞。于是,户部粜官仓粟,汝弼请使暖汤院得籴之。上让曰:“汝欲

积阴德邪?何区区如此。”

左丞相徒单克宁得解政务,为枢密使。是日,汝弼亦怀表乞致仕。上使人止

之曰:“卿年未老,未可退也。”进左丞,与族弟参知政事汝霖同日拜,族里以

为荣。有年未六十而乞致仕者,上不许。汝弼曰:“圣旨尝许六十致仕。”上责

之曰:“朕尝许至六十者致仕,不许未六十者。且朕言六十致仕,是则可行,否

则当言。卿等不言,皆此类也。”久之,坐擅增诸皇孙食料,与丞相守道、右丞

粘割斡特剌、参政张汝霖各削官一阶。上曰:“准法当解职,但示薄责耳。”汝

弼在病告,上谓宰相曰:“汝弼久居执政,练习制度,颇能斟酌人材,而用心不

正。”乃罢为广宁尹,赐通犀带。

汝弼为相,不能正谏。上所欲为,则顺而导之,所不欲为,则微言以观其意。

上责之,则婉辞以引过,终不忤之也。而上亦知之。且黩货,以计取诸家名园甲

第珍玩奇好,士论薄之。二十七年,薨。

汝弼既与永中,甥舅,阴相为党。章宗即位,汝弼妻高氏每以邪言怵永中,

觊非望,画永中母像,侍奉祈祝,使术者推算永中。有司鞫治,高氏伏诛。事连

汝弼,上以事觉在汝弼死后,得免削夺。

耶律安礼,本名纳合,系出遥辇氏。幼孤,事母以孝闻。辽季,间关避难,

未尝一日怠温凊。入朝,当路者重其行义,使主帅府文字,授左班殿直。天眷

初,从元帅于山西。母丧,不克归葬,主帅怜之,赙礼甚厚。安礼冒大暑,挽柩

行千余里,哀毁骨立,行路嗟叹。服除,由行台吏、礼部主事累迁工部侍郎,改

左司郎中。

天德间,罢行台尚书省,入为工部侍郎,累迁本部尚书。明年冬,为宋国岁

元使。被诏鞫治韩王亨狱于广宁。亨无反状,安礼还奏。海陵怒,疑安礼梁王宗

弼故吏,乃责安礼曰:“孛迭有三罪。其论阿里出虎有誓券不当死,既引伏。其

谓不足进马,及密遣刺客二者,安得无之?汝等来奏,欲测我喜怒以为轻重耳。”

乃遣安礼再往,与李老僧同鞫之。老僧由是杀亨于狱。海陵犹谓安礼辄杀亨以绝

灭事迹,亲戚得以不坐。安礼之不附上刻下乃如此。

改吏部尚书,护大房山诸陵工作。拜枢密副使,封谭国公,迁尚书右丞,进

封郕国公,转左丞。议降累朝功臣封爵,密谏伐江南,忤海陵意,罢为南京留

守,封温国公。安礼长于吏事,廉谨自将,从帅府再伐宋,宝货人口一无所取。

贵为执政,奴婢止数人,皆有契券,时议贤之。薨,年五十六。

纳合椿年,本名乌野。初置女直字,立学官于西京,椿年与诸部儿童俱入学,

最号警悟。久之,选诸学生送京师,俾上京教授耶鲁教之,椿年在选中。补尚书

省令史,累官殿中侍御史,改监察御史。海陵为相,荐为右司员外郎,编定新制。

海陵篡立,以为谏议大夫。椿年有酒失,海陵使之戒酒,遂终身不复饮。改秘书

监,修起居注,授世袭猛安,为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贞元初,起上京诸猛安于

中都、山东等路安置,以劳赐玉带闲厩马。奉迁山陵,还为都点检。赐今名,拜

参知政事。海陵谓椿年曰:“如卿吏材甚难得,复有如卿者乎?”椿年荐大理丞

纥石烈娄室。海陵以娄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