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金史 >

第164章

金史-第164章

小说: 金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翰、宗干雅敬重之,世称贤相焉。皇统元年,封濮王。六年,薨,年六十五。

正隆二年,例降封齐国公。大定八年,配享太宗庙廷。

十年,司空李德固孙引庆求袭其祖猛安,世宗曰:“德固无功,其猛安且阙

之。汉人宰相惟韩企先最贤,他不及也。”十一年,将图功臣像于衍庆宫,上曰:

“丞相企先,本朝典章制度多出斯人之手,至于关决大政,与大臣谋议,不使外

人知之,由是无人能知其功。前后汉人宰相无能及者,置功臣画像中,亦足以示

劝后人。”十五年,谥简懿。

韩铎字振文,企先次子也。皇统末,以大臣子授武义将军。熙宗闻其有儒学,

赐进士第,除宣徽判官。再迁刑部员外郎,海陵遣中使谕之曰:“郎官,高选也。

汝勋贤之子,行已莅官,能世其家,故以命汝。苟能夙夜在公,当不次擢用,虽

公相可到。”铎感奋,狱或有疑,据经议谳。海陵伐宋,改兵部员外郎。大定初,

迁本部郎中,累官河州防御使,求养亲,解去。召为左谏议大夫,迁中都路都转

运使。顷之,上谓宰臣曰:“韩铎年高,不任繁剧,且其母老矣,可与之便郡。”

于是改顺天军节度使。卒。

赞曰: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是故刘彦宗、时立爱规为施设,

不见于朝廷之上。军旅之暇,治官政,庀民事,务农积谷,内供京师,外给转饷,

此其功也。韩企先入相两朝,几二十年,成功著业,世宗称其贤焉。

 卷七十九 列传第十七

○郦琼李成孔彦舟徐文施宜生张中孚张中彦宇文虚中王伦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补州学生。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

挽强,试弓马,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

署琼为七百人长。泽死,调戍滑州。时宗望伐宋,将渡河。戍军乱,杀其统制赵

世彦,而推琼为主。琼因诱众,号为勤王,行且收兵。比渡淮,有众万余。康王

以为楚州安抚使、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累迁武泰军承宣使。未几,率所领步骑十

余万附于齐,授静难军节度使,知拱州。齐国废,以为博州防御使。用廉,迁骠

骑上将军。宗弼复河南,以琼为山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丁母忧,去官。

宗弼再伐江南,以琼素知南方山川险易,召至军与计事。从容语同列曰:

“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

意气自若,用兵制胜,皆与孙、吴合,可谓命世雄材矣。至于亲冒锋镝,进不避

难,将士视之,孰敢爱死乎。宜其所向无前,日辟国千里也。江南诸帅,才能不

及中人。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谓之持重。或督召军旅,易置将校,仅以

一介之士持虚文谕之,谓之调发。制敌决胜委之偏裨,是以智者解体,愚者丧师。

幸一小捷,则露布飞驰,增加俘级以为己功,敛怨将士。纵或亲临,亦必先遁。

而又国政不纲,才有微功,已加厚赏,或有大罪,乃置而不诛。不即覆亡,已为

天幸,何能振起耶?”众以为确论。元帅,谓宗弼也。

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弱,皆败亡之余,

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

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

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

初,琼去亳未几,宋兵陷之而不守,复弃去,乃以州人宋超守之。及大军至,

超复以州事委其钤辖卫经而遁去。帅府使人招经,经不下。及城溃,百姓惶惧待

命,琼请于元帅曰:“城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愿慰安之。”元帅以

琼先尝守亳,因止戮经而释其州人,复命琼守亳。凡六年,亳人德之。迁武宁军

节度使。八年,为泰宁军节度使。九年,迁归德尹。贞元元年,加金紫光禄大夫,

卒于官,年五十。

李成,字伯友,雄州归信人。勇力绝伦,能挽弓三百斤。宋宣和初,试弓手,

挽强异等。累官淮南招捉使。成乃聚众为盗,钞掠江南,宋遣兵破之,成遂归齐,

累除知开德府,从大军伐宋。齐废,再除安武军节度使。

成在降附诸将中最勇鸷,号令甚严,众莫敢犯。临阵身先诸将。士卒未食不

先食,有病者亲视之。不持雨具,虽沾湿自如也。有告成反者,宗弼察其诬,使

成自治,成杖而释之,其不校如此。以此士乐为用,所至克捷。

宗弼再取河南,宋李兴据河南府。成引军入孟津。兴率众薄城,鼓噪请战,

成不应。日下昃,兴士卒倦且饥,成开门急击,大破之。兴走汉南,成遂取洛阳、

嵩、汝等。河南平,宗弼奏成为河南尹,都管押本路兵马。尝取官羡粟充公费,

坐夺两官,解职。正隆间,起为真定尹,封郡王,例封济国公。卒,年六十九。

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坐

事系狱,说守者解其缚,乘夜逾城遁去。已而杀人,亡命为盗。宋靖康初,应募,

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闻大军将至山东,遂率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

物,渡河南去。宋人复招之,以为沿江招捉使。彦舟暴横,不奉约束,宋人将以

兵执之,彦舟走之齐,从刘麟伐宋,为行军都统,改行营左总管。

齐国废,累知淄州。从宗弼取河南,克郑州,擒其守刘政,破孟邦杰于登封,

授郑州防御使。讨平太行车辕岭贼。从征江南,渡淮,破孙晖兵万余人,下安丰、

霍丘。及攻濠州,以彦舟为先锋,顺流薄城,擒其水军统制邵青,遂克濠州。师

还,累官工、兵部尚书,河南尹,封广平郡王。正隆例降金紫光禄大夫,改西京

留守。

彦舟荒于色,有禽兽行。妾生女姿丽,彦舟苦虐其母,使自陈非己女,遂纳

为妾。其官属负官钱,私其妻与折券。惟破濠州时,诸军凡系获皆杀之,彦舟号

令毋辄杀,免者数千人,人颇以此称之。然自幼至老常在行伍,习兵事,知利钝。

海陵欲以为征南将佐,正隆五年,除南京留守。

彦舟有疾,朝臣有传彦舟死者,而彦舟尚无恙,海陵尽杖妄传彦舟死者,以

激励之。无何竟死于汴,年五十五。遗表言“伐宋当先取淮南”云。

徐文,字彦武,莱州掖县人,徙胶水。少时贩盐为业,往来濒海数州,刚勇

尚气,侪辈皆惮之。宋季盗起,募战士,为密州板桥左十将。勇力过人,挥巨刀

重五十斤,所向无前,人呼为“徐大刀”。后隶王龙图麾下,与夏人战,生擒一

将,补进武校尉。东还,破群贼杨进等,转承信郎。

宋康王渡江,召文为枢密院准备将,擒苗傅及韩世绩,以功迁淮东、浙西、

沿海水军都统制。诸将忌其材勇。是时,李成、孔彦舟皆归齐,宋人亦疑文有北

归志,大将阎皋与文有隙,因而谮之。宋使统制朱师敏来袭文,文乃率战舰数十

艘泛海归于齐。齐以文为海、密二州沧海都招捉使兼水军统制,迁海道副都统兼

海道总管,赐金带。文以策干刘豫,欲自海道袭临安,豫不能用。齐国废,元帅

府承制以文为南京步军都虞候,权马步军都指挥使。天眷元年,破太行贼梁小哥,

以本职兼水军统制。朝廷以河南与宋,除文山东路兵马钤辖。

宗弼复取河南,文破宋将李宝于濮阳、孟邦杰于登封。宋蒋知军据河阳,文

迟明至其城下,使别将攻城东北,自将精锐潜师袭南门。城中悉众救东北,文乃

自南门斩关入城。宋军溃去,追击败之。破郭清、郭远于汝州。郑州叛,复取之,

击走宋将戚方。河南既平,宗弼劳赏将士,赏文银币鞍马。充行军万户,从宗弼

取庐、濠等州,超换武义将军。知济州,在职七年,移知泰安军。海陵即位,录

旧功,累迁中都兵马都指挥使,赐金带,改浚州防御使。未几,海陵谋伐宋,改

行都水监,监造战船于通州。

东海县人徐元、张旺作乱,县人房真等三人走海州,及走总管府,上变。州、

府皆遣使效随真等诣东海观贼形势,皆为贼所害。州、府合兵攻之,累月不下。

海陵且欲伐宋,恶闻其事,诏文与步军指挥使张弘信、同知大兴尹李惟忠、宿直

将军萧阿窊率舟师九百浮海讨之,谓文等曰:“朕意不在一邑,将以试舟师耳。”

文等至东海,与贼战,败之,斩首五千余级,获徐元、张旺,余众请降。是役也,

张弘信行至莱州,称疾留止,日与妓乐饮酒。海陵闻之,师还,杖弘信二百。文

迁定海军节度使。房真三人官赏有差。死贼者皆赠官三级,以银百两、绢百匹赐

其家。

大定二年,诣阙自陈年老目昏,恳求致仕。许之。以覃恩迁龙虎卫上将军,

卒于家。

施宜生,字明望,邵武人也。博闻强记,未冠,由乡贡入太学。宋政和四年,

擢上舍第,试学官,授颍州教授。及王师入汴,宜生走江南。复以罪北走齐,上

书陈取宋之策,齐以为大总管府议事官。失意于刘麟,左迁彰信军节度判官。齐

国废,擢为太常博士,迁殿中侍御史,转尚书吏部员外郎,为本部郎中。寻改礼

部,出为隰州刺史。天德二年,用参知政事张浩荐宜生可备顾问,海陵召为翰林

直学士,撰《太师梁王宗弼墓铭》,进官两阶。正隆元年,出知深州,召为尚书

礼部侍郎,迁翰林侍讲学士。

四年冬,为宋国正旦使。宜生自以得罪北走,耻见宋人,力辞,不许。宋命

张焘馆之都亭,因间以首丘风之。宜生顾其介不在旁,为廋语曰:“今日北风甚

劲。”又取几间笔扣之曰:“笔来,笔来。”于是宋始警。其副使耶律辟离剌使

还以闻,坐是烹死。

初,宜生困于场屋,遇僧善风鉴,谓之曰:“子面有权骨,可公可卿。而视

子身之毛,皆逆上,且覆腕,必有以合乎此而后可贵也。”宜生闻其言,大喜,

竟从范汝为于建、剑。已而汝为败,变服为佣泰之吴翁家三年。翁异之,一日屏

人诘其姓名,宜生曰:“我服佣事惟谨,主人乃亦置疑邪?”翁固诘之,则请其

故。翁曰:“日者燕客,执事咸馂,而汝独孙诸侪,且撤器有叹声,是以识汝非

真佣也。”宜生遂告之故。翁赆之金,夜济淮以归。试《一日获熊三十六赋》擢

第一,其后竟如僧言。

张中孚,字信甫,其先自安定徙居张义堡。父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

中孚以父任补承节郎。宗翰围太原,其父战殁,中孚泣涕请迹父尸,乃独率部曲

十余人入大军中,竟得其尸以还。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屡从吴玠、张浚以兵

拒大军。浚走巴蜀,中孚权帅事。天会八年,睿宗以左副元帅次泾州,中孚率其

将吏来降,睿宗以为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

齐国建,以什一法括民田,籍丁壮为乡军。中孚以为泾原地瘠无良田,且保

甲之法行之已习,今遽纷更,人必逃徙,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