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室。康宗时,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习室从斡赛军。太祖攻宁江州,习室
推锋力战,授猛安。后从斜也克中京,袭辽主于鸳鸯泺,略定山囗,败夏将李良
辅兵,与娄室俱获辽帝于余睹谷。
宗翰伐宋,与银术可围守太原。明年,攻襄垣,下潞城,降西京,至汴。元
帅府以怀、孟北阻太行,南濒河,控制险要,使习室统十二猛安军镇抚之。”于
是,殄平寇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天会五年,薨。熙宗时,赠特进。大定间,
谥威敏。
世宗思太祖、太宗创业艰难,求当时群臣勋业最著者,图像于衍庆宫:辽王
斜也、金源郡王撒改、辽王宗干、秦王宗翰、宋王宗望、梁王宗弼、金源郡王习
不失、金源郡王斡鲁、金源郡王希尹、金源郡王娄室、楚王宗雄、鲁王阇母、金
源郡王银术可、隋国公阿离合懑、金源郡王完颜忠、豫国公蒲家奴、金源郡王撒
离喝、兖国公刘彦宗、特进斡鲁古、齐国公韩企先,并习室凡二十一人。
初,海陵罢诸路万户,置苏滨路节度使。世宗时,近臣奏请改苏滨为耶懒节
度使,不忘旧功。上曰:“苏滨、耶懒二水相距千里,节度使治苏滨,不必败。
石土门亲管猛安于孙袭封者,可改为耶懒猛安,以示不忘其初。”
思敬本名撒改,押懒河人,金源郡王神土懑之子,习失弟也。初名思恭,避
显宗讳改焉。体貌雄伟,美须髯,纯直有材干。年十一,从其父谒见太祖。太祖
在纳邻淀,方猎,因诏从猎,射黄羊获之,太祖赐以从马。
宗翰自太原伐宋,从其兄习室攻太原。宗翰取河南,思敬从完颜活女涉渡河,
下洛阳、围汴皆有功。师还,隶辽王宗干麾下。太宗幸东京温汤,思敬权护卫,
押卫卒百人从行。领谋克。从征术虎麟有功,遂充护卫。天眷二年,以捕宗磐、
宗隽功,迁显武将军。
熙宗捕鱼混同江,网索绝,曹国王宗敏乘醉,鞭马入江,手引系网大绳,沉
于水中。熙宗呼左右救之,仓卒莫有应者,思敬跃入水,引宗敏出。熙宗称叹,
赏赉甚厚。擢右卫将军,袭押懒路万户,授世袭谋克。七年,召见,赐以袭衣、
厩马、钱万贯。及归,复遣使赐弓剑。是年,入为工部尚书,改殿前都点检。无
何,为吏部尚书。
天德初,为报谕宋国使。宋人以旧例,请观钱塘江潮,思敬不观,曰:“我
国东有巨海,而江水有大于钱塘者。”竟不往。使还,拜尚书右丞,罢为真定尹。
用廉,封河内郡王,徙封钜鹿。丁母忧,起复本官,改益都尹。正隆二年,例夺
王爵,改庆阳尹。
大定二年,授西南路招讨使,封济国公,兼天德军节度使。俄为北路都统,
佩金牌及银牌二。西北路招讨使唐括孛古底副之。将本路兵二千,会孛古底,视
地形冲要,或于狗泺屯驻,伺契丹贼出没之地,置守御,远斥候,贼至则战,不
以昼夜为限。诏孛古底曰:“尔兵少,思敬未至,不得先战。”仆散忠义败窝斡
于陷泉,诏思敬选新马三千,备追袭。窝斡入于奚中,思敬为元帅右都监,以旧
领军入奚地张哥宅,会大军讨之。败伪节度特末也,获二百余人。贼降将稍合住
与其党神独斡,执窝斡并其母徐辇、妻子弟侄家属及金银牌印诣思敬降。思敬献
俘于京师,赐金百两、银千两、重彩四十端、玉带、厩马、名鹰。拜右副元帅,
经略南边,驻山东。罢为北京留守。复拜右副元帅,仍经略山东。
初,猛安谋克屯田山东,各随所受地土,散处州县。世宗不欲猛安谋克与民
户难处,欲使相聚居之,遣户部郎中完颜让往元帅府议之。思敬与山东路总管徒
单克宁议曰:“大军方进伐宋,宜以家属权寓州县,量留军众以为备御。俟边事
宁息,猛安谋克各使聚居,则军民俱便。”还奏,上从之。其后遂以猛安谋克自
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三年四月,召还京师,以为北京留
守,赐金鞍、勒马。七年,召为平章政事。先是,省并猛安谋克,及海陵时无功
授猛、克者,皆罢之,失职者甚众。思敬请量才用之,上从其请。
思敬前为真定尹,其子取部民女为妾。至是,其兄乞离异,其妾畏思敬在相
位,不敢去。诏还其家。
九年,拜枢密使,上疏论五事:其一,女直人可依汉人以文理选试。其二,
契丹人可分隶女直猛安。其三,盐泺官可罢去。其四,与猛安同勾当副千户官亦
可罢。其五,亲王府官属以文资官拟注,教以女直语言文字。上皆从之。其后女
直人试进士,夹谷衡、尼厖古鉴、徒单镒、完颜匡辈,皆由此致宰相,实思敬启
之也。
久之,上谓思敬曰:“朕欲修《熙宗实录》,卿尝为侍从,必能记其事迹。”
对曰:“熙宗时,内外皆得人,风雨时,年谷丰,盗贼息,百姓安,此其大概也,
何必余事。”上大悦。世宗喜立事,故其微谏如此。大定十三年,薨。上辍朝,
亲临丧,哭之恸。曰:“旧臣也。”赙赠加厚,葬礼悉从官给。
孙吾侃术特,大定二十四年,除明威将军,授速滨路宝邻山猛安。
赞曰:劾者让国世祖,以开帝业。撒改治国家,定社稷,尊立太祖,深谋远
略,为一代宗臣,贤矣哉。习不失盖前人之愆,著勋五世。《易》曰“有子考无
咎”,其此之谓乎。始祖与季弟异部而处,子孙俱为强宗,而取辽之策,卒定于
迪古乃,岂天道阴有以相之邪。
卷七十一 列传第九
○斡鲁斡鲁古勃堇婆卢火吾紥忽阇母宗叙(本名德寿)
斡鲁,韩国公劾者第三子。康宗初,苏滨水含国部斡豁勃堇及斡准、听备二
部有异志,斡带治之,斡赛、斡鲁为之佐,遂伐斡豁,拔其城以归。高丽筑九城
于曷懒甸。斡赛母疾病,斡鲁代将其兵者数月。斡鲁亦对筑九城与高丽抗,出则
战,入则守,斡赛用之,卒城高丽。
收国二年四月,诏斡鲁统诸军,与阇母、蒲察、迪古乃合咸州路都统斡鲁古
等,伐高永昌。诏曰:“永昌诱胁戍卒,窃据一方,直投其隙而取之耳。此非有
远大计,其亡可立而待也。东京渤海人德我旧矣,易为招怀。如其不从,即议进
讨,无事多杀。”
高永昌渤海人,在辽为裨将,以兵三千,屯东京八甔口。永昌见辽政日败,
太祖起兵,辽人不能支,遂觊觎非常。是时,东京汉人与渤海人有怨,而多杀渤
海人。永昌乃诱诸渤海,并其戍卒人据东京,旬月之间,远近响应,有兵八千人,
遂僣称帝,改元隆基。辽人讨之,久不能克。
永昌使挞不野、杓合,以币求救于太祖,且曰:“愿并力以取辽。”太祖使
胡沙补往谕之曰:“同力取辽固可。东京近地,汝辄据之,以僣大号可乎。若能
归款,当处以王爵。仍遣系辽籍女直胡突古来。”高永昌使挞不野与胡沙补、胡
突古偕来,而永昌表辞不逊,且请还所俘渤海人。太祖留胡突古不遣,遣大药师
奴与挞不野往招谕之。
斡鲁方趋东京,辽兵六万来攻照散城,阿徒罕勃堇、乌论石准与战于益褪之
地,大破之。五月,斡鲁与辽军遇于渖州,败之,进攻渖州,取之。永昌闻取渖
州,大惧,使家奴铎刺以金印一、银牌五十来,愿去名号,称藩。斡鲁使胡沙补、
撒八往报之。会渤海高桢降,言永昌非真降者,特以缓师耳。斡鲁进兵,永昌遂
杀胡沙补等,率众来拒。遇于沃里活水,我军既济,永昌之军不战而却,逐北至
东京城下。明日,永昌尽率其众来战,复大败之,遂以五千骑奔长松岛。
初,太祖下宁江州,获东京渤海人皆释之,往往中道亡去,诸将请杀之,太
祖曰:“既以克敌下城,何为多杀。昔先太师尝破敌,获百余人,释之,皆亡去。
既而,往往招其部人来降。今此辈亡,后日当有效用者。”至是,东京人恩胜奴、
仙哥等,执永昌妻子以城降,即宁江州所释东京渤海人也。先太师,盖谓世祖云。
未几,挞不野执永昌及铎刺以献,皆杀之。于是,辽之南路系籍女直及东京州县
尽降。
以斡鲁为南路都统、迭勃极烈,留乌蠢知东京事。诏除辽法,省赋税,置猛
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九月,斡鲁上谒于婆鲁买水,上慰劳之。辛亥,幸斡鲁第,
张宴,官属皆预,赐赉有差。
烛偎水部实里古达,杀酬斡、仆忽得,斡鲁分胡刺古、乌蠢之兵讨之。酬斡
宗室子,魁伟善战,年十五,隶军中,多见任用。以兵五百,败室韦,获其民众。
及招降烛偎水部,以功为谋克。仆忽得初事撒改,从讨萧海里,降烛偎水部,领
行军千户。从破黄龙府,战达鲁古城,皆有功。其破宁江州,渤海乙塞补叛去,
仆忽得追复之。至是,与酬斡同被害。
斡鲁至石里罕河,实里古达遁去,追及于合挞刺山,诛其首恶四人,抚定余
众。诏曰:“汝讨平叛乱,不劳师众,朕甚嘉之。酬斡等死于国事,闻其尸弃于
河,俟冰释,必求以葬。其民可三百户为一谋克,以众所推服者领之,仍以其子
弟等为质。”斡鲁乃还。天眷中,酬斡赠奉国上将军,仆忽得赠昭义大将军。
斡鲁从都统袭辽主,辽主西走,西京已降复叛,敌据城西浮图,下射攻城者。
斡鲁与鹘巴鲁攻浮图,夺之,复以精锐乘浮图下射城中,遂破西京。夏国王使李
良辅将兵三万来救辽,次于天德之境。娄室与斡鲁合军击败之,追至野谷,杀数
千人。夏人渡涧水,水暴至,漂溺者不可胜计。辽主在阴山、青冢之间,斡鲁为
西南路都统,往袭之。使勃刺淑、撒曷懑以兵二百,袭辽权六院司喝离质于白水
泺,获之。辽主留辎重于青冢,领兵一万,往应州。遣照里、背答各率兵邀之,
宗望奄至辽主营,尽俘其妻、子、宗族,得其传国玺。斡鲁使使奏捷曰:“赖陛
下威灵,屡败敌兵,辽主无归,势必来降。已严戒邻境,毋纳宋人,合馈军粮,
令银术可往代州受之。”诏:“遍谕有功将士,俟朕至彼,当次第推赏。辽主戚
属勿去其舆帐,善抚存之。辽主伶俜去国,怀悲负耻,恐陨其命。孽虽自作,而
尝居大位,深所不忍。如招之肯来,以其宗族付之。已遣杨璞征粮于宋,银术可
不须往矣。辽赵王习泥烈及诸官吏,并释其罪,且抚慰之。”
太祖还京师,宗翰为西北、西南两路都统,斡鲁及蒲家奴副之。宗翰朝京师,
诏:“以夏人言,宋侵略新割地,以便宜决之。”斡鲁奏曰:“夏人不尽归户口
资帑,又以宋人侵赐地求援兵。宋之边臣将取所赐夏人疆土,盖有异图。”诏曰:
“夏人屡求援兵者,或不欲归我户口,沮吾追袭辽主事也。宋人敢言自取疆土于
夏,诚有异图。宜谨守备,尽索在夏户口,通闻两国,事审处之。”斡鲁复请弗
割山西与宋,则辽主不能与宋郭药师交通。复诏曰:“宗翰请毋与宋山西地,卿
复及此,疆场之事当慎毋忽。”及宗翰等伐宋,斡鲁行西南、西北两路都统事。
天会五年,薨。皇统五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