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元曲三百首 >

第18章

元曲三百首-第18章

小说: 元曲三百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六'。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七'。

'一'小桃红:越调中常用曲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余的都叫“调”,故称调子为宫调。隋、唐的燕乐本有二十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仅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等十二种。

'二'采莲歌:梁武帝作乐府《江南弄》七曲,其中一贡名《采莲曲》,后代仿作者颇多。这里泛指我国南方地区妇女采莲时唱的歌曲。

'三'兰舟:用木兰做的船。晕里泛指装饰美的小船。

'四'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旧时一向被认为是亡国之音。唐人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五'司马泪痕多:唐代白居易于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以自况,结句说:“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西风吹断回文锦:以回文锦的被西风吹断,暗喻夫妇的离散。回文诗,是我国古代杂体诗句,回环往复读之俱成文。相传始于晋代的傅咸和温峤,但他们所作的诗皆不传。今所见苏蕙的《璇玑图诗》最有名。苏蕙是东晋前秦的女诗人。据《晋书·列女传》说: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剌史,被自徙流沙,苏多思之,织锦为《回文璇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七'蓼(liao):一年生草木植物,花淡绿或淡红色。



其他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三'。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合'四'”。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听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囗栾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五'。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六'。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七'。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八'。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燥,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九'。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十'。

'一'耍孩儿:般涉调的一个曲调,也在正宫、中吕、双调的套数里运用,但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这套曲借一个庄稼汉的口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元代勾栏的情况。是研究元杂剧演出的重要资料。篇中虽然写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无知。但并没有丑化讥讽之意,却近于善意嘲弄。曲文描摹人物场景,历历如画,又纯用口语,生动活泼,颇近民间说唱风格。

'二'庄家:犹言庄家汉,即农民。勾栏。即构阑,宋元时演出戏剧杂要的场所,因其以栅栏勾连围绕,所以叫勾栏。

'三'耍孩儿全曲:这曲写庄家丰收,差科有限,以为神功保佑,进城买香烛纸马(纸火)还愿,偶然发现街头挂着的演出广告(花花碌碌纸榜),许多人围在那里看。差科,差役,租税。那答儿,那里。

'四'六煞全曲:这曲写庄家看到勾栏门口一个高声招徕观众的人,从他口里知道这次演出的两个剧目是院本《调风月》和么末《刘耍和》院本是由付末和付净两个角色主演的滑稽戏,内容比较简单。《调风月》是当时经常演出的院本。么末,即杂剧。刘耍和是金元间著名的演员,在金朝教坊里担任过色长(领班之类),见《辍耕录》及《录鬼簿》。他的故事后来被编为杂剧。元高文秀有《黑旋风敷演刘耍和》杂剧,今不传。'煞'是套数里煞尾的曲调,但为了充分表达曲意,可以增加调数。调数大都倒数,象这里的从'六煞'到'一煞'。这里'煞'曲是般涉调用的,句格与正宫、南吕、双调等的'煞'曲不同。“赶散易得”二句,夸说自己的演出非赶散的班子可比。赶散,指赶场的散乐。妆合,即装呵,指勾栏里的演出。

'五'五煞全曲:这曲写庄家交了二百文的高价进了勾瘭时看到的情景。木坡,指观众坐的看台。钟楼模样,指戏台。人旋窝,指拥挤的观众。台儿,指前台中间靠后边的座位,是伴奏乐贡的女艺人坐的,当时叫作乐床。旧时民间习俗。每逄神诞日,群众敲锣打鼓迎神出庙,周游街巷,谓之迎神赛社。

'六'四煞全曲:写付末开场。当时院本演出以五人为一伙,出场时付末站在中间,央人货(即殃人货,犹言害人精)即指他。下面几句形容他的脸谱、服色。直裰,长袍。

'七'三煞全曲:写开场时一段小演唱,当时叫作艳段,也即是爨。《梦梁录》:“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下面演的《调风月《刘耍和》》,就是在艳段演出后的两段正杂剧。临绝末,指临近艳段结束的时候,杂剧就要上演,所以说:“爨罢将么拨。”么,即么末,指杂剧。

'八'二煞全曲:续写《调风月》的演出。这场小戏共有三个脚色,付末扮小二哥,付净扮张太公,旦扮帘下妇人。铺谋,设计。

'九'一煞全曲:写《调风月》的演出。张太公处处受小二哥的调弄,最后把皮棒槌都打成两半。皮棒槌,也叫扌盍瓜,是付末打诨时用的,槌头用软皮包棉絮做成,打时不会痛。刬(chan)地,平白无故地。

'十'尾声:写庄家汉因急于入厕半途出场,看不到后面精彩的演出,引起旁人的发笑,驴颓,驴的雄性生殖器,骂人的话。



其他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二',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三'?吓杀雪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四'。

'一'醉中天:仙吕宫的一个曲调。句式是五五、七五、六四四,共七句七韵,首二句一般要对。元曲定式外可加若干衬字,本曲第三句起就加了些衬字。

'二'弹破庄周梦:弹,一作挣。《庄子·齐物论》说庄周曾经梦见自己化成一只蝴蝶,栩栩然飞动,觉得很得意。一忽儿醒过来,仍然是一个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这里只借庄周梦的被弹破来形容蝴蝶的大,没有其它寄意。

'三'风流种:指才华出众、举止潇洒的人物。

'四'扇(shan):摇动物体、振动空气生风;这里引伸为吹。



其他 中吕·山坡羊·叹世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二'。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是,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三'。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一'山坡羊:中吕宫的一个常用曲调。

'二'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都市的繁华熟闹。

'三'三国鼎分牛继马:三国鼎分,指东汉王朝覆灭后出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牛继马,指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覆灭后,在南方建立东晋王朝的元帝是他母亲私通牛姓的小吏生的(见《晋书·元帝纪》)。



其他 双调·蟾宫曲

环滁秀列诸峰'二'。山有名泉,泻出其中'三',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缔构成功'四'。四景朝暮不同,宴酣之乐无穷,酒饮千锺。能醉能文,太守欧翁'六'。

滕王高阁江干'七'。佩玉鸣鸾,歌舞瓓珊'八'。画栋朱帘,朝云暮雨,南浦西山'九'。物换星移几番'一十'?阁中帝子应笑,独倚危栏'十一'。槛外长江,东注无还'十二'。

'一'这支散曲,是概括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的语意而成的。《醉翁亭记》表现出当时士大夫怡情山水、修然自适的情调。庾天锡把它压缩成为一支小令,而又能保持精粹,不失原意,确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才能。

'二'“环滁”句:此句概括了《醉翁亭记》的“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五句。滁,今安徽省滁县。

'三'“山有”二句:此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四句的概括。

'四'“泉上”三句:这是“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七句的压缩。

'五'“四景”三句:这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一段的浓缩。

'六'“能醉”二句:这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五句的语意。

'七'这支曲是概括王勃《滕王阁诗》的语意而成的。王勃这首有名的诗,是一篇抚今追昔的吊古之作,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感慨,而又气势雄放、格调高昂,没有丝毫纤巧淫靡的气息。庾天锡把它改编到这支曲里,已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滕王”句:这是在“滕王高阁临江渚”的原句上,略加删易而成的。

'八'“珮玉”二句:这是“珮玉鸣鸾罢歌舞”一语的改写。珮玉鸣鸾,都是歌妓衣物上的妆饰品。鸾,响铃。瓓(lan)珊,形容衣裙上玉饰的颜色的声音。

'九'“画栋”三句:这是“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的概括。画栋,涂有彩画的梁栋。此写滕王去后商阁的冷落情况。

'十'“物换”句:这是“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改写。物换,言景物在变化;星移,言星辰在运行。

'十一'“阁中”二句:这是“阁中帝子今何在”句的点换。帝子,指滕王。危栏,高高的栏干。

'十二'“槛外”二句:这是“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的改写。槛,栏杆。长江,这里指赣江。东注,向东奔流。



其他 中吕·普天乐

柳丝柔,莎茵细'一'。数枝红杏,闹出墙围'二'。院宇深,秋千系'三'。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四'。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五'。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