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危情使馆 >

第53章

危情使馆-第53章

小说: 危情使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览锩婕凶胖教酢

南希·李还没到发疯的程度。她已经在昨天上午将星期日袭击的情报送了出去。她原以为他们买东西回到第12号大楼以后还会有送情报的机会。谁知从那时起大门一直关着,她既无法得到任何新的消息,也无法与凯福特或布雷克托普取得联系。

两名手持上了消声器的自动手枪的看守中有一个很有耐心,另一个就听BBC3台的古典音乐,只是在诗歌朗诵节目和学识极其渊博的核物理学家讨论热核聚变问题时才将收音机关掉。偶尔会有人打电话来,但接电话的回答总是一两个字,南希在外屋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消息。

“他们会后悔的。”莱娜气冲冲地说。“别担心。我哥哥很有权势。这些坏家伙这样虐待我们,他们会后悔的。”

南希·李没想到要向莱娜打听更多的细节,结果她始终都没有明白原先的袭击计划已经被那个头发蓬乱的人所利用,她只知道一点——占领中心清真寺——由于她已经将这部分情报送给了布雷克托普,所以她头脑这段时间里一直是空白。她修了修指甲,翻阅了莱娜的时装杂志,喝着可口可乐,还记得不时地做做室内健身操,尽量克制自己不满的情绪。

有时她会想象布雷基的行动,盼望着她会来救她,这样她们又会成为情人了。她从未遇过像她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她们俩的相识改变了她的生活。她一直以为是德雷斯——凯福特改变了她的生活,但与布雷基为她做的事情相比,那就算不上什么了。她所需要的正是自由。她得感谢布雷基给她带来了这一切。

罗伊斯·科耐尔心惊肉跳地悄悄从吉莲·兰姆的卧室出来时,行动就像杜拉柯勒电影中的德国表现派演员表演得一样十分缓慢。他扶着门边,摸着墙壁一步步向前走,眼睛左忽右闪,显得惊魂未定,英俊的脸庞暗暗流露出祈求的表情,看上去好像在问:“我这是在哪儿啊?”

在他小心地关上卧室门时,他仍能听到吉莲深深的,健康而有节奏的呼吸声。她酣梦未醒,两臂抱着他的枕头就像刚才夜里抱着他一样。

已经是早晨了吗?罗伊斯迈着穿上袜子的脚,蹑手蹑脚走过名叫奥布雷门大厦的附楼。这座大厦位于奥布雷大道的顶端。这儿是伦敦的一处高地,从这里极目四望,不仅可以看到附近的肯辛顿,还可以看到远处梦境一般的维多尼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高高的尖塔像美人鱼的双乳高耸在浓浓的晨雾之上。

他终于走到她小小的厨房里,站在那里发愣,不知道怎样给自己冲一杯咖啡,也不知道她的东西放在何处。他的咖啡总是由使馆雇员,像费希洛克,替他冲好。尽管如此,人们总是不会将过去的所能忘得一干二净,不是吗?他带着十二分的小心将水烧开。架子上一只桔黄色小塑料石英钟告诉他星期六刚刚开始,时间还早着呢,才6点多钟。罗伊斯紧紧抓住不锈钢水池,将身体向后仰,设法回想昨晚发生的事情。

他想到,我们是三个人,是吧?吉莲,令人吃惊的梅利安姆和昨晚的我。整个夜晚充满着矛盾,既有严守秘密的场合,又有泄露天机的时候。一夜之间,一切都改变了。他在大杯子里放了许多速溶咖啡粉,接着冲入开水。

他信步走进吉莲小小的起居室,这是他头一回欣赏那精致的家具和挂在墙上的画儿。真是单身者住的地方,起居室仅够一个女人容身。等一下!那是柯罗的画吗?那边墙上是一幅风景素描……是塞尚的真迹吗?不可能。是复制品。他在小沙发下面找到了自己的鞋,它们就躺在吉莲的高跟凉鞋旁边。可是昨晚梅利安姆的桔红色便鞋也放在这里的呀。

那是个性欲错乱的女人,他对自己说。他边穿着鞋子边皱起了眉头。他呷了一口咖啡。她疯狂地爱上了吉莲直到吉莲表示对女人不感兴趣。接着梅利安姆将整个夜晚变成了童子军狂欢夜,不停地唱歌,还居然大杯饮起了糖浆。在这位狂欢发起人身上暴露出那种犹太女人特有的毛病——挑逗起每个人的性欲,尤其是职业人士,例如外交官或电视记者。

罗伊斯模模糊糊地记得他曾为捍卫自己神圣的独身生活作过顽强的抵抗,竭力地表明自己不赞成人们“互相拥有”,认为那是大多数爱情关系中表现出的一种交易。他们在谈论这方面问题时还唱了歌呢,不是吗?《你是属于我的》。那些是歌唱人们互相占有的歌。他清楚地记得梅利安姆用男中音的嗓子声嘶力竭地唱着《我想休息了,姑娘》一歌中不朽的歌词。歌中爱情的动机一目了然:“你将学会烧饭和浆补;我知道你会喜欢做家务。”这咖啡真难喝。

这张素描肯定是塞尚的亲笔。那些体操运动员铅笔卡通画是克勒的作品。当然它们都是他还没有失去理智的时候画的。

罗伊斯回到厨房,把咖啡都倒掉,用清水将杯子冲洗干净后将它放回吉莲小小的木制碟架上。这里的一切都很小,正好适合一位吃苦耐劳的年轻电视记者。罗伊斯情不自禁地将这里的东西与政府慷慨赠予他的科林斯官邸的高楼深院比较起来。不过还是应当相信梅利安姆的观点,这里的内涵比你眼睛所看到的多。墙上挂的画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吉莲曾经走出房间去随便吃点东西以便减轻香槟对胃的刺激。“可爱的姑娘。”梅利安姆口中哼哼道。“可爱的小巧玲珑的住宅。你能想象出这是这座大楼的门房?”

“谁住在这里?”罗伊斯问。

“没人。吉莲和家人分开时就决心不让他们任何人染指奥布雷门。”

“你是说她拥有这个庞然大物?”

“我亲爱的人儿。”

梅利安姆硕大的身体与罗伊斯贴得更紧了,“亲爱的,”她接着又说,“看来关于你女朋友的事情我知道的比你多啊。”

“她不是我的女……”

“她是斯托克·蒙克顿女勋爵。”梅利安姆的厚嘴唇一张一合像在传达神的圣旨。“如果你知道这事,她会死的。她憎恶自己的家庭。”

“我不熟悉这个名字。”

“她的曾祖父在上个世纪靠鸦片发了大财。”梅利安姆捏着嗓门轻声说道。“她父亲去世后,她和兄弟继承了英格兰中部地区价值达亿万英镑的庄园和邪恶黑暗的工厂,另外还有伦敦的资产,我亲爱的罗伊斯,那是一笔难以想象的资产啊。不过如果她将它捐献给慈善事业的话是一点都不会让我吃惊的。她……嘘!”

罗伊斯听到了女主人走过来的脚步声。“可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问布雷克托普。

“这是我的事,亲爱的。”

“这也是时装店的生意吗?”

“你们俩在悄悄谈些什么呢?”吉莲问道。

罗伊斯站在厨房里,一字不漏地回忆起这段话。衣服只穿了一半的他应当赶快穿好衣服,从这里悄悄离去。事实上,他步行回科林斯不需要很长时间,而这种锻炼对他也有好处。他感到腰部不断隐隐作痛。他猜这大概是梅利安姆那狂热的挑逗引起的结果。她是午夜以后离去的,他依稀记得。早知道应该不去干扰她,让她继续扮演她的角色。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为有她在场,罗伊斯才做出了这许多的事。他自觉自愿地与异性交往是很少的,而且间隔时间很长。每次他与别人发生私通之后总是半夜就踮着脚尖走出屋去,手上拎着鞋子,那样子就像色情漫画中的主人公。他从不与他人彻夜共枕,原因就是他不愿与对方保持任何长期的关系,甚至一个晚上的关系也不行。让他感到不安的并不是性关系方面的问题,而是由此产生的暧昧关系让人无法摆脱。

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将那些空泛的所谓海枯石烂之类的甜言蜜语谨记在心。双方必须在一起共进早餐。所有这些都令罗依斯感到反感。他认为如果有谁的性欲极强,他就能在双方交谈中大肆渲染令人窒息的亲热而不会产生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他自己的性欲还没强到这种程度。他在心里坦率地承认,他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他心里仍有不解之谜,这也许能够在与男人的性交往中找到答案。不过将来他不准备在这方面作任何尝试。

不过昨晚,或者说是今晨,正是梅利安姆无休止的旋风使他们省去了那些为人熟知的绵绵情话,他和吉莲悄悄地安然度过了飓风之夜。

他转过脸去凝视着窗外下面的伦敦。又是一个繁忙的工作日,别人的过失他得处理,别人的疏漏他得应付,别人的高大形象也要他小心塑造,或者,在伯德·福尔默这件事情上,至少要让大使下得来台。罗伊斯告诫自己,在外交界身处高位的人应该学会做一个贵妇身边的保姆。这一套已经学了近30年了,日子过得还不错,尽情享受自己的劳动所得,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他不久便可早早衣锦还乡,但从经济上考虑,他目前还不便如此行事。

他的注意力转向电水壶。他稍稍皱了皱眉头。就在此时他的鞋滑落下来。显然,这咖啡很差,不过如果少放些咖啡粉是否……?他干脆鞋也不穿地走过去,冲了两杯咖啡,找了几块白脱甜酥饼,做了一顿简单的早餐。

他走过上了光的地板,进了吉莲的卧室,将早餐盘搁在床头柜上,又朝她熟睡的脸庞俯下身去。他十分从容地在她面颊上轻轻吻了一下。

“早饭来啦,亲爱的,该起床啦!”

在伦敦周围坐落着许多城镇供人们进行商业贸易,因为商贸工作量大面广,连伦敦这么大的城市都无法容纳下去。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城镇中有一个叫作斯洛的地方。

在斯洛一条汽车专用干道旁有一家庞大的电脑公司和一座专营法国汽车改装以适应英国道路的汽车维修工厂。在它们之间夹着一座两层楼的建筑。这里在30年代曾经是一家厨房设备生产厂。现在它上面挂上了霍金斯和杜特酒宴承办公司的牌子,和它以前的身份真够般配的。

虽然它位于当地仅存的几座30年代建筑之列,但设备先进得令人吃惊。其装饰派艺术的轮廓原来是象征30年代厨房的潮流,但它在现在仍不落后于时代潮流,因为当今时髦的住宅的安排装饰和厨房很相似。它的外墙用玻璃砖建成,只要是晴天,太阳光就会毫无阻拦地照亮楼内每个角落。

那个长着一双暴突的眼睛,脸色稍显病态的矮胖子坐在开启式办公区中央的一张小写字台边。这张桌子非同一般,上面有专用电话和一部接有许多分机电缆的电话。今天早晨他静静地坐着,对着他在记事簿上记下的内容出神。在中午之前这段时间里他就一个人呆着,到中午时分这里就会活跃起来。人们开始为今晚的酒宴忙碌起来,并且为明天福尔默夫人举办的那绚丽壮观的花园酒会作战前动员。

专用电话铃响了起来,可他似乎没听见。他的眼睛跟着铅笔在记事簿上浏览着。最后伸手提起话筒。“什么事?”

“他逃掉了。”

他外突的眼睛忽然瞪得老大。“谁?”

“那个德国人。”

“蠢猪!他是怎么逃跑的?”

“哪儿都找不到他,先生。我敢发誓他已经死了。”

“够了,别说了。去把他找到。”

他砰的一声扔下电话。这个头发蓬乱的人气愤地哼了一声。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没有专业水平的人啦?

他耗费了时间,金钱,耗费了鲜血(当然不是他的血)在世界各国收罗人手组成了一支出类拔萃的突击队。队员们就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