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危情使馆 >

第50章

危情使馆-第50章

小说: 危情使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是一样的,有诸如大使、将军头衔的人总是在前面,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就在闪光灯所及的边缘处,这位英俊的年轻人会意地微笑着。如果罗伊斯将他一生的照片保存下来,照片的格局可以丝毫不走样地出现若干遍,只有处在中心位置的人不断地更换着身份。

但是罗伊斯并不是为吉莲·兰姆工作的,他提醒自己。事实上,他与她之间的关系对整个世界来说都还是个神秘的谜,这对于他当然也是令人窘迫的事情。不过这个粗线条的漫不经心的世界也许没有像他这般迷糊。或许这名人聚集的英国广播公司的酒会上流行的闲言碎语才是人们常说的冷嘲热讽。

“和吉莲在一起的那位英俊男子是谁呀?噢,仔细看看,是她父亲吗?”

“和她搭上有几个月了。”

“正好是一对:慕男狂人配同性恋者。”

公众的议论是多么不公!又是多么圆滑!例如,他知道并没有多少人认为她是随便跟别人上床的女人。罗伊斯心里也明白,是他本人在自己的性伙伴问题上故弄玄虚,让外界捉摸不透。在他从事公职以来,这一猜谜游戏始终伴随其左右。有时他会为此而发愁,但是任何游戏都是这样,将全世界一直蒙在鼓里自有一种乐趣。天知道乐此不疲地使政界首脑感到高人一等的成功中该有多少快乐啊。

“被美国外交官员陪着招摇过市会有损她作为记者的可信度,不是吗?”

“六个月后她就会将他生吞了。”

“只需六个星期他就会伤透她的心。”

今晚的这一幕是专为流言飞语安排的,从精心泄漏的公关宣传到恶毒的悄声诽谤,应有尽有。星期日7月4日大型花园酒会则将会变本加厉。其耗资将比这次英国广播公司酒会更加庞大,同时它还会给大使馆的安全部门和专家们带来几乎无法承受的压力。相反,英国广播公司只是增加了两名自己的保安警员以防止那些不速之客。

这就是一个政府和一家受欢迎的全国性机构之间的区别。前者是全球范围内狂热的恐怖分子或野心勃勃的政客的目标,而后者则随时将新闻、音乐、娱乐和各种信息送到千家万户,一年仅收50英镑收视费。

“你看上去并不十分紧张,是吗?”

罗伊斯眨了眨眼睛,他知道这个坏习惯是最近才有的,他不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有惊恐不安的感觉。这都是那个酒鬼哈格雷乌斯的缘故,他觉得应当表现得“潇洒一些”。

“噢,你真会关心人。”科耐尔说着便从哈格雷乌斯手中接过那杯尚未碰过的酒。“你是专门为我取的吗?”

“不知道,不一定。”看着香槟下了科耐尔的肚,哈格雷乌斯一脸的不快。“不过你看上去有些闷闷不乐的。”

“大概是由于我不合适站在闪光灯前面。”

“我也不习惯。”哈格雷乌斯承认道。“好久没照像了。不过你的照片可是抢手货啊。”

“在光彩照人的拉·兰姆面前,我只不过是不起眼的角色罢了。”

“你们俩真是新闻人物。”记者的话中没有丝毫犹豫的影子。

“能上你的报道?”

“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哈格雷乌斯抱怨道。“人们知道这种情况我总是事先就发的,当然是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

“哪种事情?”

哈格雷乌斯鼓了鼓两腮。“哎哟,你看我身陷困境,一筹莫展。别往心里去,伙计。我这该死的老脸。”

科耐尔和解地笑了起来。“不过你今晚来这儿肯定有所图,你瞧,我对你可真是感恩不尽呢。”

“那是什么回事?”

“除了你和吉莲,这里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不过我也不……”

“不想认识。”记者替他把话说完。“不过你不会反对听点图片介绍,增加一点了解吧。哈格雷乌斯会为你介绍几个名流,包括他们的姓名、职业以及银行里的余款。问吧。”

就在科耐尔四下观望的时候,哈格雷乌斯乘机悄悄地偷去了剩下的半杯香槟,倒入嘴里,然后将两只空杯递给经过的招待,招待为他们换上了满杯。“我认识那边的那人。”科耐尔说道。“他是什么人都采访。”

“确实是谁都采访。你看到他采访的都是哪些人就知道‘残羹剩汁’有了新解了。”

“还有她。她有一部喜剧在伦敦西区一炮打响。”

“是露辛达吗?我不知道你是说她的新作?”哈格雷乌斯说话含糊不清,话音也有点不稳了。“除了有两场出现了些袒胸露背的女人和一幕有些不合情理的情节以外,它值得一看的就是在剧间休息时,你会在休息室里碰上几个暂时失去联系的美国朋友。”

“它很受旅游者的欢迎吗?”

“哦,你这样认为?真令人吃惊。哎,快转过身去。”

“躲着谁呢?”

“不是你,是我。”

科耐尔不但没有转过身去,反而想看看把哈格雷乌斯吓得醉醺醺退避三舍的人到底是谁。“有个人看上去很像你弟弟。”

“就是他。麻烦你陪我去一下酒吧。”

“吉莲要来找我的。”科耐尔解释道,同时指着两步之遥的女士。吉莲背着墙站着,面前围着一大群手拿摄影机或记事簿的年轻人。“她自己好像能应付。”他朝着她招了招手,又朝酒吧方向示了示意。她给他来了个飞吻,还举起了空杯,向他暗示应当干的事。

“我很欣赏这个姑娘。她那个可爱的小脑瓜处理一大堆事却有条不紊。”

“她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官的妻子。”哈格雷乌斯说着便一头钻进人群向酒吧走去。

“你弟弟跟着我们过来了。”

“真该死!我以为他要见你呢。”

“我觉得他是在找你。”

“他不是我弟弟。”哈格雷乌斯轻轻地打了个长长的嗝,动作敏捷地遮住嘴。“天哪,不。真该死!”他突然停下不动了,转过身来用胆怯的目光看着那个赶上来的人。

“哎,你来啦。”

“记者同志,”格雷勃·波拉马连科说道,“请将我介绍给你的朋友。”

“亲爱的,我可以在星期日见你吗?”吉莲·兰姆问另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个头不高,却忙得闲不住,深色的头发分成一束束的披在肩上,一副阔边深褐色的眼镜使她的头发更加显眼。她的脸隐约使人想到猴子。她看上去淘气得有点像小丑,属于人们常说的那种整天开玩笑、没正形,在该安分的时候到处跑的人,倒也不乏讨人喜欢的地方。

“我想没问题,亲爱的。”她答道。“这儿的人不是都要出席7月4日的酒会吗?”

“我想英国广播公司今天的酒会是一种彩排。”吉莲若有所思地说。“蒂娜,我可以为你要杯酒吗?”

那个女人拼命地摇着头,发束像一只深褐色的环向外展开。“打扰你的事我联想都没想过,亲爱的。”

“酒吧那边有我一个追随者。”吉莲承认道。“他可以带一杯给你。”

“要香槟吗,女士?”一名招待问。

吉莲注意到这名招待在这里转了好久了。这人矮而胖,长着一双突兀的眼睛,穿着与其他端托盘的人不一样,别人都穿着黑色短餐服上装,结着黑领带,而他却穿着长餐服,系着白领带,腿上是浅灰色的裤子,除此以外,领子上还别着一朵漂亮的矢车菊蓝的别花。

招待稍稍鞠躬将托盘端上前来,他脸色灰白,凌乱的胡须和更加凌乱的鬈发越发给人以不健康的印象。“我们是否有幸在星期日继续伺候女士?”他问道。

吉莲听了听口音。不像英国人,也不太像美国人。“哎,你们公司将承办大使馆花园酒会吗?”

“是的,女士。”他暴突的眼睛稍稍转向蒂娜。“还有你,女士。”

“太有趣了。”她说着从他那儿接过酒杯。“你是说还是你们承办?你叫什么名字?”

这名招待愣了一下。“我指你们公司名字。”蒂娜纠正道。

“霍金斯和杜特,女士。”他麻利地答道。“随时为你效劳。”

欧洲人,吉莲想清楚了,但他在美国干过一段时问。“一次次酒会都会遇上自己的招待是件令人愉快的情况。”

“噢,不,女士,我不是招待。”他外突的眼睛瞪大了些,头上硬硬的鬈发似乎也直立起来。“我是领班。”

“这朵别花是怎么回事?”蒂娜指着别花问。

“十分感谢。”他做了告别的手势,带着空托盘退了出去。

“你觉得会是真的吗?”吉莲若有所思地问。“所有这些大型酒会都是那个叫什么和杜特来着的公司承办的?蒂娜,这些人你都会熟悉起来。”

“我听说过他们。”她承认道。

“如果确实如此,你以前碰到过像这样怪模怪样的人吗?”

“谁?你指我那位矮胖的给我吓走的招待?从未见过。”

“我也没见过。”

蒂娜故意地叹了一口气。“只是萍水相逢而已。”她说得含含糊糊,没法听清。

几乎从他们相会的第一分钟起,罗伊斯·科耐尔就想彬彬有礼地离开波拉马连科。他提到他的女士正口渴呢,他酒要送迟了。可是带着胸针的那名招待大献殷勤,也就使他无话可说了。

这并不是因为科耐尔反对与俄国人建立友好关系。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他经常表现得很友善。但是和他交往的俄国人都是清白之人,不是出身名门望族,就是有可靠的头衔,另外还少不了国务院情报部门提供的档案。和这些人的交谈也是在经过周密安排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像外交活动、宴会、接见、周年纪念日等等。在这些场合下,大家都恪守外交礼仪,彼此间的交谈也仅限于极为乏味的内容。

但是格雷勃·波拉马连科是个危险人物,行为不规矩是出了名的。他是彻头彻尾的苏联间谍,在伦敦独来独往,干的都是些在大庭广众之下难以启齿的事情。今晚的酒会是松散的无拘无束的场合,有大群的娱乐界人士。他们就像炖肉中的蒜头,能创造一种特有的气氛,在其中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华。

在酒会上,你可以大饱眼福,也少不了被别人注意,你可以说三道四,也逃避不了别人的指指戳戳。这一点罗伊斯很清楚。他可不希望别人看见他与像波拉马连科这样有名的俄国间谍谈个没完。当然,偶尔也有情有可原的情况,但是心平气和地解释这些情有可原的情况可不是在外交界得到提升的秘诀。

“……可是哈格雷乌斯捞外快的好机会。”这个俄国人说道。“他过不了几年就要发迹了。钞票可是好东西啊。”

“他算得上是吉莲的猎犬,不是吗?”科耐尔附和着说。

“描写得很恰当。”波拉马连科接着又说,“刚才给他们上酒的那个矮胖子你注意到了吧,那个夺去了你一展骑士风度机会的家伙?”

“是的。一名招待这样穿戴有点过分了。”科耐尔端着酒杯慢慢向吉莲那边移着步子。

“可是他并不是招待。”

“你认识他?”

“亲爱的科耐尔,我以前见过他,那是在另一种场合。有人将他指给我看过,嗯,可以这么说吧。据我所知他是领班,因为他是这样告诉你那位漂亮的女士的。我是看他嘴唇知道的。”

“老天哪,”科耐尔话音很特别,“你这个新本事真让我吃惊。”

“我劝你也学一点这种诀窍。亲爱的科耐尔。在这种嘈杂的招待会上,这个窍门作用可大了。”

外交代办先生停下了脚步。他把这个俄国人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是个十分有用的建议。”他说道。“你是在学校学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