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清明幻河图 >

第4章

清明幻河图-第4章

小说: 清明幻河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俞绛终于停手的时候,桌上宽裕多了,就只剩下五件东西。
  俞绛朝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招招手。
  那名小伙子不明所以地走过来。
  “你拿着这个。”俞绛指着一件黄黑色似是铜制的容器。
  第16节:一、煤球的选择(16)
  小伙子依言把它捧起来,格外小心翼翼,他感觉这应该是件值得珍藏的宝贝。连金丝眼镜买主的眉头都稍稍舒展了一点。
  “丢进去。”俞绛一指纸箱。
  “啥?”工作人员以为自己没听清楚。
  “如果……”俞绛用手指了指他,“如果你的鼻子能赶上猪的一半就不会把脸凑得这么近。扔了,这是个夜壶。”
  “哎呀。”工作人员甩手把铜夜壶狠狠扔进纸箱,跑下台去洗手了。
  于是桌上还剩四件东西。金丝眼镜连嘴角都耷拉下来了。
  这四件东西,分别是一个小瓷碗、两个核桃、一块木疙瘩。第一样还好些,后三样实在是不起眼。
  俞绛拿起小瓷碗,五根手指托着底,展示给台下看。碗上一名妙龄女子坐在一株桃树旁,红色的桃花正盛放。人面桃花,让人生出许多联想。
  “粉彩桃花美女纹酒盅,民国时期品。”俞绛说,“作画人凌云,以人物瓷画见长,擅画桃花美女。但他的作品一般,市面上比较多见。所以这件东西也很普通。如果是一对,大概……”
  她想了想,说了个数字出来:“大概两百元左右吧。”
  一对才两百元,那只有一个的话,不是连一百元都不值?
  许多人的眼睛不禁往那个纸箱瞄了瞄,看来刚才被扔进去的,的确全都是破烂货。
  俞绛放下小瓷碗,拿起了那对核桃。这对核桃色泽红里透紫,油光锃亮。俞绛握在手里,咔啦咔啦转了几下,声音颇为清脆好听。
  这下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不就是老人常握在手里转动把玩的健身球吗?这对核桃球,又能值几个钱。
  “老核桃,未雕。从包浆看,上手把玩有五十年到八十年。很不错的东西,如果能再玩个二三十年,至少就值三万块。现在嘛,一万五左右。”
  “呵!”下面爆出了一阵惊叹声。
  把玩的老核桃是较冷门的收藏品,通常老北京这样的做派比较多,在上海略少见些。
  金丝眼镜脸上的表情早就由阴转晴,甚至嘴角已经忍不住露出一抹笑容。光这对老核桃,就让他把拍价赚回来,还翻了几番,怎么能不高兴?
  第17节:一、煤球的选择(17)
  何况还有剩下的那块黑紫色的木疙瘩,虽然和核桃一样不起眼,但是现在谁都不敢小看它了。
  大家都觉得这该是个木雕,可能是个随形的巧雕,但到底雕的是什么,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出来。
  俞绛把这块木头托在手里,看她的模样,似乎这块比拳头还大一圈的木头分量不轻。
  “这是块影子木①,基本没有经过雕琢,只是打磨处理,凸显它天然的奇异树纹,用处应该是镇纸。它的价值在材料本身,这是块紫檀影子木。”
  紫檀木!台下顿时起了阵小小的骚动。俞绛嘴里的紫檀,绝对不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紫檀。中国传统的称法,十五种紫檀属木材中,只有小叶檀香紫檀才能被称为紫檀木。台下这些人都是喜好收藏的,但真正的紫檀恐怕见过的也只是少数。论起来,这玩意儿要比现下最热的黄花梨都少见。
  历代对木料的排行,紫檀都稳稳盖过黄花梨一头,排在第一位。紫檀五年才长一年轮,非八百年以上不能成材,坚实无比,比水重一倍,所以入水即沉。
  国内的紫檀早就没了,世界范围唯一出产紫檀的东南亚,也早在明朝末年就被宫中派出的采办搜罗一空。以至于欧洲人曾认为紫檀长不成大树,只能做小型的器件。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羡,以为稀有。直到清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
  “紫檀现在在流通市面上很少见,尤其这是块影子木。所以这块老东西的价钱也很难估准。嗯……如果报三五万的价钱不能说离谱。”俞绛想了想说。
  这下子,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红了,死死盯着剩下的九个箱子。
  煤球越来越不安分,四个肉掌使劲扒拉,看这架势,似乎裘泽再按下去,它就要伸爪子把裤子抓破了。
  裘泽心里一动,把煤球拎起来,用鼻尖碰了一下它的脸。
  “你到底想干什么?”
  “喵。”煤球回答,伸出舌头在裘泽的鼻尖上舔了一口。
  第18节:一、煤球的选择(18)
  第二个箱子的拍卖场面热烈了许多,最后价格定格在九千五百元,离万元只差一步。因为后面还有八个箱子,所以大多数人并没有死命拼抢。可实际上,后面的价钱只会一个比一个拍得高。
  第二个下标的,是裘泽。
  “你来任意选一个箱子吧。”拍卖师说。他有些奇怪,一来裘泽的年纪实在有些年轻,二来这少年居然带了只奇怪的宠物。
  “哦。”裘泽应了一声。
  看了眼一排九个箱子,裘泽似乎一时之间无法选择。他犹豫了一下,弯腰把煤球放在地上。
  煤球更喜欢哪个呢?
  “你准备挑哪一个?”拍卖师微笑着再次问他。
  “它选。”裘泽指了指煤球,小声地,不太好意思地说。
  可是煤球并不准备为裘泽指条明路,它左边的两条腿用力一顶,翻了过来,肚皮朝天——当然是龟壳的肚皮。
  然后煤球的四条腿缩进龟壳,艰难地、缓慢地在龟壳里翻了个身,重新伸出腿来。在拍卖师惊讶的目光中,煤球四条腿不停地扒拉,龟壳在地板上转了起来。煤球的动作十分敏捷,龟壳越转越快,渐渐边缘都化成一团模糊了。
  真是一只疯狂的猫。
  台下的人早已经围拢上来看这出马戏团里都见不到的把戏。俞绛好奇地蹲在一边,摸出一颗豆子,轻轻往煤球身上一扔。
  乒,豆子被飞快地弹开,打在裘泽的脸上,有点痛。
  裘泽愣愣地看着煤球。它平时并不这样,通常用来讨好人的玩耍,可平时没有转得这么快,像一团风。
  只有当它……当它抽风的时候才这样。
  抽风,裘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煤球偶尔的这种行为,有一次它在抽风后找到了藏在沙发垫子下面的鱼干,还有一次它在抽风后把不见了三天的最爱玩具弹力球从屋外的水沟里叼了回来。
  最近一次抽风是在两天前,煤球停下来之后把桌上裘泽刚看完的一张报纸扯烂了,嘴里叼了张残纸跑来讨好主人。那上面有今天拍卖会的广告。
  第19节:一、煤球的选择(19)
  几分钟后,煤球终于停了下来。在所有人惊叹的目光中,它反穿龟甲,迷迷糊糊、跌跌撞撞地走开。原本的地方,木地板上出现了一个微黑的点,恐怕它再多转一会儿,就能让地板点着了。
  煤球一步三摇的身体在三号箱前停了下来。它侧过头,往左侧,又往右侧。它在找裘泽,可是现在它还晕着呢,分不清它的主人到底在什么地方,只好喵地叫了一声。
  就是这个箱子吗?
  “真是只奇妙的猫,那么你打算选这个箱子吗?”拍卖师问。
  裘泽点头。
  “你选三号箱,确定了?”拍卖师再次确认。
  “嗯。”裘泽回答。
  “好,它归你了,祝你好运!”
  第20节:二、咔嚓,咔嚓(1)
  二、咔嚓,咔嚓
  凡巫术都有禁忌。新西兰的毛利土人(Maoris)相信他们的酋长拥有名为“大普”的神力,可使部落风调雨顺,繁衍昌盛。作为代价,酋长随身把玩的物品会沾染神性,并由此杀死触碰此物的他者。一代代酋长死去,土人对这些古物仍敬而远之。
  有些人从我们眼前消失,但许多物品上仍留有他们的痕迹。透过这些物品,他们得以长久地注视我们,影响我们,并准备在某个时刻从尘封之处显出阴影。
  “三万六千元三次!”
  随着拍卖师的落槌,最后的箱子以近于第一个箱子三十倍的价格被拍出。对拍卖行来说,这次实验性质的打包拍卖可谓大获成功。
  俞绛和拍卖行的约定只限于对第一个箱子的鉴定,拍卖行也提供收费的鉴定服务,但他们的鉴定师砸了招牌,所以竟然没有一位买家申请这项服务。
  大多数人都选择把箱子带回家慢慢研究,不过有一个心急的当场就把箱子起开了。所以拍卖会虽已结束,大厅里仍围了不少人,看这个箱子里会开出些什么。
  这九号箱的主人是个看起来五六十岁的“过桥米线”。他头顶已经全秃,一边却还有些头发,这仅有的几根头发被他精心地搭在脑门上横贯秃顶,上面的发油和下面的脑壳一起熠熠生辉,交相呼应。这在裘泽的同学中还有另一种称呼——天堑变通途,但这没有“过桥米线”生活化。
  “过桥米线”显然不是个新入行的玩家,他更乐于展现一下自己在古董方面的渊博知识,一件一件解说着箱子里的东西。虽然很多时候他说得模糊不清,但仍不妨碍博得周围人阵阵的感叹声。
  裘泽找了一家信誉不错的快递公司托运箱子,说好三小时后送达,这样他就有时间逛一逛南街。现在他也站在“过桥米线”旁,看他自得地说着自己箱子中各件物品的来历。记得他花了两万多元拍下来,此刻脸上神采飞扬,无疑觉得自己已经赚到了。
  “看这对核桃,包浆比刚才台上开出来的更厚,肯定上手把玩的年代更久,上面还精雕着八仙过海。没说的,就这一对玩意,三万肯定打不住。”“过桥米线”大声说,没有一点财不可露白的觉悟。
  周围的人也识趣地向他连声恭喜。
  接着他又从箱子里取出另一件东西。那是一叠锦缎,宽不及一尺,却足有两三米长,上面绣了些花鸟鱼虫,还有一对鸳鸯正戏水。只是中间有些地方已经被虫蛀了。
  “哎哟,这是一件老绣品啊,现在老绣品的价钱可是每一天都见涨。”过桥米线摇头晃脑,一根“米线”不小心从头顶垂了下来,他连忙用手重新捋回去。
  “可这是件什么呀?”旁边有人问。
  “嗯,这应该是古代服饰上的一件装饰带。不会是清朝的,明朝,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服装都讲究袍袖宽大,衣带飘飘。这样一根带子,肯定是女人身上用的,哎呀,年代这样久,丝织品能保存成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可是件宝贝呀!”过桥米线小心翼翼地捧着锦缎,恨不能把脸贴上去。
  “噗。”裘泽忍不住笑了出来。他已经忍了很久,终于憋不住了。
  “嗯?”过桥米线眼一瞪。他认出了裘泽,这少年拍下三号箱的价钱是仅次于第一人的低价,让他很是忌妒,也大觉自己的失策。
  “看你刚才也拍了个箱子,年纪这么小就玩古董,不要因为家里有点钱就乱花,要知道这行还是要靠真本事的,眼力不行,再多的钱也会给你败光。”过桥米线一副前辈语重心长般劝导的腔调。
  第21节:二、咔嚓,咔嚓(2)
  “不,你说得不对。这件东西不像你说得那样。”
  过桥米线没想到自己拿出这样的气势来,这个之前看起来闷闷的小男生居然还敢顶牛,心里当然不爽,说:“我说得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