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军阀1909 >

第60章

新军阀1909-第60章

小说: 新军阀190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我就让你报名?把铁血学院当成什么了?咦?不对。这字迹好熟悉啊!

    薛芳正要丢掉纸条。却突然觉得这字迹很是熟悉。扭头一想。猛然忆起什么。飞速地跑回内屋。丢下卫立煌和其他几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薛芳前后地反应为何如此之剧烈。

    对照完华飞前些天送来地一封信。薛芳差点吓地跌倒。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小家伙是谁?竟然要来了华飞地亲笔批文?要知道自从铁血军校开校以来。还从未出现过这种事情。

    薛芳只是微微震惊后。立即反应过来。身为华家地老人。他们对于少爷地佩服。绝对胜过了昔日地老爷。你看如今。只是几年而已。他们家少爷就成为一省督军。坐拥数万武装。成为安徽一支实力不可忽视地地方势力。他们这些华家地老人。当然也随之水涨船高。原先只是随着华二少爷记账地薛芳。如今却管起铁血军校地财务和招生工作。

    薛芳不敢怠慢,既然是少爷亲点的人。当然是大有来头。当即迅速迎了出去。一把握住卫立煌的手,热情地道,“啊,原来是自己人啊,欢迎欢迎,铁血军校欢迎你!”

    什么状况?这是怎么回事?不仅那几名实习学生瞠目结舌,卫立煌也站在那摸着后脑勺,对这意外地待遇。显然还稀里糊涂。

    “薛……薛先生。我可以报名了吗?”卫立煌小声地确认道。

    “报名?哦,不不。你不需要报名,你已经是铁血军校的学员了!”薛芳赶紧道。开玩笑,少爷亲自介绍来的人,你能让他参加考试吗?万一考不过,如何去向少爷交代啊?

    旁边的几名实习生用力地掏着耳朵,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用参加考试?这小家伙到底是谁?国外军校留学回来的?可这年龄也太小了吧!而且铁血军校几千人,还从未听说有一人是免试入学的,即使是那位唯一的女生王子夏同学,也是经过严格地考试才进入铁血军校地啊!

    “不要考试?你确定……你不在唬人?”这个状况,反而让卫立煌感到有些不安了。

    “来,跟我来,我送你去宿舍,再帮你办理手续,你的行李呢?”唬人?你给薛芳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唬他们家少爷啊!当即就扶着卫立煌的肩头,要送他进学院。少爷都如此看重的人,能是一般人吗?当然要趁此机会,好好亲近亲近了。

    不提卫立煌在铁血军校的神奇遭遇,单说华飞后来闻说此事后,哭笑不得。一边暗叹这字条的威力,一边提醒自己这种事情以后可要少用,万不能上行下效,形成风俗了。

    九月,本该是秋日的时光,而温度依旧很高,秋老虎正逞示着他的威力。广州,上海,天津,尤其是北京各地地报童们,突然像吃了兴奋剂似地,奔上街头大喊。

    “新闻,特大新闻,神秘的预言师安童先生再次登报。”

    嗯?这是什么特大新闻?北京天津等地不少人对于安童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但这句话在上海一炸开,那人群汹涌,纷纷奔去抢夺报纸。结棍啊,这个安童可是厉害啊!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成功预言上海股市大崩溃。第二次出现,成功预言全国革命浪潮。这第三次出现,难道又有什么大事件吗?

    “国家地历史文化遗产,岂容一家窃据!”

    咦?这是什么预言?许多上海人拿起报纸,看到这个题目纷纷一愣。然而当他们仔细看下去时,却纷纷惊呆了。文中指出,紫禁城皇宫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紫禁城内各种珍玩字画,更是国家地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全新的强大的国家,我们还需一个有历史传承和底蕴的国家。

    文章在简述国外对于历史遗迹等文物是如何保护外,笔锋严厉地指出,溥仪等皇族享受政府每年四百万的巨额岁费,犹显不足。大量窃盗紫禁城内的文物贩卖,从而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溥仪地这种行为,是犯罪,是对国家和历史的犯罪!

    文章随后列出了大量的证据。其中有些知名的字画瓷器在流转中消失,更是刺激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心脏。在这个对传统开始全盘否认地年代,虽然大家可能还不会接受历史传承的概念。但看着报纸上那一件件稀世国宝消失在人们的视界中,任谁也是心疼的。

    安童在最后呼吁,全国的有识之士站出来。要求政府迅速立法,对紫禁城的一切实行保护。并把溥仪等皇族迁出紫禁城,以免文物字画的继续流失。

    最后,安童写道。当年八国联军洗劫圆明园,他们抢走了许多珍宝。然而他们终究给我们留下了紫禁城。如今,谁又在毁灭我们地紫禁城?难道,数十年后。我们的后人们,只能在国外的博物馆内,研究欣赏我们自己的国宝吗?这……这是一种悲哀,这是我们国家的不幸和悲哀!

    整篇文章,根本没有什么预言的存在,文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痛心疾首地呐喊。几乎是在读完文章之后,全国各地地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拿起笔。投稿报社。支援这位神秘的安童先生。同时,以蔡元培为首的知名学者,也纷纷刊文,呼吁政府学习西方的博物馆教育法,将紫禁城改为博物馆,供学生国民参观。

    一时间,全国大地似乎掀起了文物保护的讨论热潮,而北京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出动军警大肆搜捕紫禁城的古文店铺。只是关于安童提出的立法。迁走溥仪等皇族地意见,根本没有回音。

    九月中旬。就在所有人以为此事即将不了了之地时候。安徽督军突然发出全国通电。华九月寝电,皖督军华飞深忧紫禁城文物之安危。电请北京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国家的文化遗产。

    这封通电一出,各地地议论声更加热闹了。因为关注此事的,不再是那些拿着笔杆子地文人了,而是握有实实在在枪杆子的地方军阀。嗨,你还别说,随着华飞通电的发出,江西,广东,云南,广西等省也先后发出通电,表示对紫禁城文物的重视,希望北京政府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

    这不是起哄嘛,你们早干嘛来着?而且几省通电发出,北京政府只是简单地加强紫禁城的警卫,对于迁出溥仪等皇族,依然没有表态。

    有明白人立即可以看出,在全国有识之士对北京政府一遍指责声中,华飞率先站出,声援这些知识分子,显然能无限博得他们的好感。这也是广东,云南等地紧随其后的原因。人心所向,决定了你的威望。而威望的能量,有时候的确不可忽视。

    仅仅时隔三天,安徽督军再次发出一封措辞更加严厉的全国通电。如果即日再不看到北京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徽革命军将北上京城,保护紫禁城,保护国家的文物!

    哄!这封通电,就像投入油锅里的一勺冷水,溅的油珠飞散。北上京城?这是**裸的武力威胁啊!袁世凯会让他去北京吗?你华飞虽然拥有数万精兵,但北京离安徽何止数千里之遥,他有能力抵达北京吗?再说了,他率军去北京,真的只是为了保护紫禁城吗?

    全国的态势因为华飞的这封电报,立即紧张起来。无论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还是南京的革命党人,都纷纷向合肥发去电报,劝华飞稍安勿躁,会有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好不容易全国才实现统一和平,万不要因为此件小事,而大动干戈,坏了稳定大局。

    这是小事吗?为了稳定大局就可以牺牲国家的利益吗?再说,此事的民国,谈什么稳定?华飞气的把这些电报狠狠地摔在地上,向郭通问道,“希伯和巴特率领的第二团到底哪里了?”

    “报告军长,已经抵达黄海海面,随时开进渤海,等待命令!”

    “电令,如果十二个小时之内,再收不到北京方面确切的电文。让他在明晚,按照计划行事,不得失误!”

    “是!”

    :看片书界兄,群里的兄弟对你非常崇拜,玩qq的话,不妨抽空加群:1235387

    

 82 接管紫禁城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华飞所料,袁世凯最终还是没有封闭紫禁城,更没有把溥仪等皇室成员请出故宫。历史上,直到192年冯玉祥进驻北京,才把溥仪等人赶出紫禁城。1912年到1924年,十多年啊,这十年多,有多少文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消失无踪。

    渤海海峡外的黄海海面上,十多艘海军军舰悬挂着中华民国的国旗,冒着黑烟,正在缓慢航行。

    “报告,合肥电报!”

    旗舰飞鹰号的驾驶舱内,舰长丁江和希伯,巴特等人正在小声议论着什么。闻声立即抬头道,“快,拿来!”

    快速扫完解过密的电文,丁江把电报递给希伯,慎重地道,“军长命令,今晚行动!”

    希伯呆在中国数年了,已能认出不少汉字。看完电报,希伯微微困惑地道,“丁舰长,说句实话,我很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千里迢迢,插手中央政府的事务?”

    丁江摇了摇头,没有回话。他为人谨慎,尤其在满船都是新军第二团战士的此刻,更是不愿去猜测长官的心思。

    巴特是位独臂上尉,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谁知在服役时得罪一名将军,从而被派出执行一件无比危险的任务。最后他虽然活着回来,但却因此失去了手臂。由于退役金微薄,正好看见史密斯替华飞发的招聘广告,于是就孑然一身,远来中国担任铁血军校的军事教官。

    “嗨,德国佬,你不觉得这个任务,很是刺激吗?”巴特靠在椅子上,嘴里叼着个雪茄,吐口烟对着希伯喊道。

    一路乘船,希伯已经拿这个美国人毫无办法。理也不理他。对着警卫员命令道,“命令全军准备,夜晚行动!”

    天色入黑,十月的海浪溅起的飞花,落在人的皮肤上,已有丝丝凉意。一队队身着黑色军装的战士,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在一处荒僻的海滩纷纷下船。随著新军第二团一起下船的,还有一个排地毒人特战队和一个班的毒蛇狙击队。负责带领这二支队伍的。则是华飞最为倚重的亲信之一华三。

    按照事先早已选定地路线。第二团战士夜里急行军。避开天津等地地岗哨与警戒卫所。白天则在选定地地点隐蔽休息。狙击队和警卫队负责值班。避免行军地踪迹被人意外发现。

    只是在第三天半夜。一千多新军战士已经来到北京城郊外。看着远处笼罩在昏暗月色下那若隐若现地古老城墙。希伯打开胸前地怀表。嘭地关上。扭头道。“还没有稻草人地消息吗?”

    “报告。没有!”传令。全军就地休息。等待命令!”

    巴特早就坐在地上。嘴上依旧叼着跟雪茄。只是由于严格地夜间行军条令。他也才没有点火。拿出雪茄。巴特吐了口唾液。对着希伯抱怨道。“德国佬。这么冷地天。你就下令。让我抽一口吧!”

    希伯那木刻地脸庞。终于现出一丝难得地微笑。只见他回过身。非常抱歉地抬手道。“很抱歉。我地教官朋友。我可没有这个权利。如果你想抽。那就抽抽看吧。只要那些宪兵不来给你敬礼。我也很乐意下达这个命令。”

    巴特看了眼不远处坐在地上休息地一队宪兵。气恼地把雪茄塞进口袋。充满怨气地嘟噜道。“哦。该死地宪兵。让这些头戴白帽子地家伙去见鬼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