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军阀1909 >

第338章

新军阀1909-第338章

小说: 新军阀190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华飞真的没有生气。这让陆伯鸿等人在感受到华飞的胸襟时,也对他的细心和关切感到无比的感动。

    “这孩子,我只是在想该如何把若音劝回来,她却没有耐心等一会了。这火爆急躁的脾气,真的是一点都没有改变啊!”

    见现场气氛有些尴尬,华飞心中直叫苦。只是一段时间不见而已,为什么众人都显得有些畏惧自己?难道是因为总统的身份?这可不是华飞喜欢的现象,于是他轻松地笑着道,果然让大家都放松许多。而朱夫人听说华飞主动开口去劝说女儿,那个喜悦,脸上的憔悴和苍老似乎在一瞬间都消散许多。

    法善庵是一家尼姑庵堂,庵堂不大,环境也较为偏僻。一般来说,尼姑庵堂之类的场所是谢绝男施主的,但是凡事必有例外,比如他们就拒绝不了华飞的到来。

    受父母的影响,前世虽然在美国长大,但是华飞还是信仰佛教。所以来到庵堂,华飞先逐一上香,然后在问起朱若音的事情。

    朱若音在一座偏暗的庵房里,坐在蒲团上,手中拿着一串念珠,闭着眼睛不知在默诵着什么。屋外的动静她一定听见,但是她却似乎没有一点反应,真的就如修炼了十几年的老僧一般。

    看着穿着一身素衣,顶着一个光光的光头的朱若音,华飞不知道心中涌出的是何种的滋味。此时的朱若音少了几分当年的纯真和青色,多了几分淡然和宁静。几年的时光没有在年轻的她的脸上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却正是风华正茂,花骨朵盛开的年岁。只是朱若音如今的装扮和神情,让她看起来,比真实的年龄要成熟许多。如果不是确认她就是朱若音,恐怕华飞还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若音,是我,我是华飞!”

    这个声音是那样的熟悉,多少个日夜,回旋在朱若音的耳边。又是在多少个日夜,朱若音就在病床上照顾着这个声音。甚至一听见这个声音,朱若音就能想起那个当初在病床上恬静安睡的英雄,她心目中无人可以替代的英雄。

    朱若音手中的念珠只是停了几秒钟,随即又缓慢地转动起来。眼睛没有睁,身体也没有动,唯有眼皮在哪猛地颤抖,出卖了她此刻的内心世界。

    “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我以为,你没有事的。不管如何……你不该这样让大家担心你!”

    朱若音无法忍受这种声音在她耳边如此近距离的真实感觉,她那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波,在霎那间就波涛汹涌,狂风巨*。只见她迅速转过身去,开口强自平静声音道,“施主,这里是庵堂,请不要打扰我……打扰贫尼的静修!”

    华飞沉默着,而转过身去的朱若音也在双肩颤抖着。几个月了,几个月的潜心修炼原来都是白费,只因某个人的到来,她就完全失控。朱若音有些恨自己,然而这种恨意,却是那样的无力,那样的虚弱。

    “跟我回去,如果你执意向佛,那么等到你父母百年之后,我再送你回来,决不食言!”

    静!华飞看不见朱若音的脸,但是知道,此刻的朱若音一定无法再保持刚才的那般平静。良久,只听朱若音有些呜咽的嗓哑道,“施主,贫尼……”

    “来人!”华飞站起来,对着屋外大声喊道。

    “在!”几名警卫军在法善堂一众尼姑们惊诧和朱若音慌张的目光下走了进来。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给我把朱小姐请回去,嗯,就请回我的宅院,给朱小姐安排一间房间,全天保护朱小姐的安全。”

    “奶奶的,那个陆幼云竟敢说我不是男人,老子今天就男人一把,给那个丫头看看!怎么?没听见我刚才的命令吗?还是你们完不成任务?”

    “是……是,遵命!”

    这突发状况可就惊天雷了,跑到尼姑庵抢人,而且还直接把尼姑抢回自己的家中。这人……这人真的是南京的大总统?前来上香的善人们不是说这位总统是位好总统吗?怎么眼前的现实,与人们传说的情况差异也忒大了一点吧。

    华飞走了,出去对庵外的朱夫妇拍着胸脯保证道,“一定把朱若音请出法善庵,为了她的情绪考虑和持续的解开心结的工作需要,华飞决定把她暂时安置在自己的住处。”

    朱家夫妇大喜,虽然不知道庵内发生了什么,但见华飞如此保证,他们还有什么怀疑。只要女儿不留在这里,随便去哪,随便她去嫁谁,朱家夫妇决定是不去管她了。

    华飞拍拍屁股走人,却把这个大难题留给了孙板。这下可苦了孙扳这个不善言辞的人,本来就拙舌的他又是师太,又是大师,就差没叫姐姐了。可朱若音就是坐在原地闭着眼一动不动,只是手中的念珠却停止了转动。

    眼看天色将黑,孙板说的那是口干舌燥,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师太我求求你了,师太你就比为难我们了等等几句可怜巴巴的话。

    孙板有这个好脾气,另一名警卫的脾气可就跟秦牧有些类似了。加上他对眼前这位师太的身份并不了解,等急了的他忍不住喝声道,“师太,你别再为难我们了。惹恼了我,我一把火把这庵堂烧个灰烬,看你还如何呆下去!”

    朱若音倒没啥反应,但这句话可把庵堂其他尼姑们吓的不轻。不仅庵堂住持亲自出来劝说,连朱若音的师父都出来说话了。孩子啊,当初你求师父收留你,师父答应了。现在,师父求你离开吧,你终究不是我空门之人啊,何必与宿命抗争呢!

    

 293 绝不牺牲任何人的幸福

    华飞把朱若音安排在后院一处较偏僻的角落。朱若音似乎真的看破什么,即使她被强行请到华飞的宅院,她依然不脱素衣,整日在屋内静坐,并且只吃素斋,燃灯供佛。

    期间,华飞也曾去劝过几次,并且找来他认为可以劝到朱若音的人,但是连华飞也劝说不了,谁又有这个能力呢?没有办法之下,华飞只好暂时就这样处理。只要朱若音愿意留在这里,她的父母也可以常常来看她。华飞也不禁止她的出入,不过会有专人陪同。希望时间会让这个孩子明白醒悟,这个世界上,还有和爱情一样沉重的感情存在,不是说你想抛弃,就可以抛弃的。

    华飞同时又给在美国的哈曼发去电报,请她在合适的时候回国,看看以哈曼的身份,能不能劝到朱若音。在组建完毕统一铁路公司,各条铁路线都步入正规的轨道。并开始逐步盈利后,哈曼应黄炎之求助,亲自去美国协助黄炎在美国的投资计划。

    自从国内逐渐步入良性轨道,政府财政收入也在逐年增长,各种债券也在按期偿还着。虽然统一后,中央政府必须面临治理地域扩大后,有限的资金建设投入问题,但与此同时,税收等财政收入也相应地提高。

    随着一切都在正规的制度下运行,华飞积攒的大量私人资金即使极力在国内投资办厂,那还要考虑需要以及产能问题,乃至是否会产生垄断现象,对初生的民族资本造成冲击!所以除了少部分门槛较高的行业和军工业外,其他领域的国内投资,华飞一般用二大投资公司和银行介入推动国内的发展。

    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各项业务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当年的军火贸易还有1918年大流感的事件,别看华飞博得了救世主的名声,但这真金白银也没少赚啊。如今他的具体总资产还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统计,但是华飞却知道他的所有可以调用的现金总额为一百亿新币,约合五十亿美元啊。

    这是个什么概念?在当初1918年的时候,华飞曾对自己的资产进行过统计,那时候得出的数据是总资产价值约合二百亿新币,注意,是总资产规模。而现在,华飞可以动用的现金流就达一百亿新币,再对那些固定资产和部分股权进行核算的话。华飞实在不敢想象,他如今的资产规模有多少钱了。

    当然,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华飞对于拥有多少钱已经麻木了,甚至对于当初估算资产总值的兴趣也欠乏了。毕竟身为一国之总统,华飞的生活不能太奢侈,其实在以前,华飞也一直不讲究这些,对于国家政务军务之外的事情,他还真的没有精力顾及。就连家庭,就连已经五六岁的女儿,华飞一年也见不上几面。

    拥有这么多的现金,如果不使用,那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钱将会逐渐缩水。所以从去年开始,华飞给美国的黄炎和在各国的投资商团逐年增加资金,尤其是美国,单单23年这一年,华飞就给黄炎二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二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如今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才七百多亿美元,而到1929年大萧条之前最辉煌的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一千多亿美元。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数额。二亿或许不算什么。但是若是以资产个体在美国进行投资,加上之前在美国的投资资本,这样的资金规模,绝对算得上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大财团了。

    华飞虽然在美国投资甚深,不仅投资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全部不放弃。更是有一票在美国股市摸爬滚打的精英,在美国的股市,收割着一个又一个隐性财富。大部分华飞在美国的资产都是以投资公司,与美国人合资,或者参与进美国各大集团公司。绝不控股,绝不占据大股东地位,绝不高调,隐蔽分散,绝不引人注目。

    此外,华飞的资产还控制了几家报纸和一些广播电台,对于舆论有了初步的引导,对于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这些举措让华飞的资本虽然大规模进军美国,但是美国国家政府和民间却似乎知之不多,反而是部分新兴的中国资本家去美国经商设厂,引起美国人的一阵惊呼。

    强大的经贸联系不仅加深了与各国的关系,也让各国的利益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华飞的南京中央与葡萄牙闹僵后,各国大多数保持沉默。而即使是反应最激烈的英法,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无他,利益尔,金钱故。

    夏日,气温非常之高,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大旱。粮食出现绝收,有些地方饮用水都出现问题,更是出现了死人的报道。谣言也开始纷起,纷纷说中央军在南方杀了多少人,新的中央不得天助,这是上天对南京中央的警告和对中国的惩罚。

    随着各地的情报陆续传来,华飞当即清醒地认识到,这场灾害有多么的严重。几乎是当晚,华飞就丢下手头的所有事务,立即乘飞机赶往旱灾最严重的灾区亲自指导抗震救灾。历史上,这年波及十多个省的旱灾,让数十万的民众死亡。这里面有天灾的因素,当然人祸更是难辞其咎。由于华飞非常重视水利的修建,特别是当初的自治区范围内,水利设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所以灾情要显得轻许多。

    但是对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北方缺水的省份,灾情就非常严重了。旱灾导致粮食严重歉收,乃至绝收,这让许多农户立即就面对饥饿的危险。吃树皮,挖草根,饿死人的报道频频出现在报纸上。毕竟这些地区新近统一到中央不久,各方面条件都很难迅速改善。家中的确没有多少余粮。

    在去一处灾情非常严重的地区,当看见那些孩子们鼓鼓的肚子,瘦瘦的肢体,华飞就如看见当年非洲饥荒的难民。那纯真,不懂世情的眼神。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