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946章

清末英雄-第946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他们。”杨锐在叶云彪的护卫下穿过门帘子出到院子里,外面北风正猛,这一出去就被吹了一脸风雪,人冻得一抖。
  “司令,还是上车吧,这样快些。”身边站在的叶云彪感觉杨锐不太适应这种天气,委婉建议道。
  “不需要!我们走过去便可。”他说罢又看向身后三个人,道,“就这么走过去吧。”
  太医院本来在此次要去的正阳门近侧,但庚子年后东郊民巷划为使馆区,只得搬到东安门大街暂住,后终于在地安门外皇城根新建。从这里到正阳门最少有五公里,风雪里走过去则需要一个半小时,杜亚泉也就罢了,蔡元培这个只读书的、秋瑾这个小脚,没走多远就受不了,不得不上了后面跟着公务车。公务车是最高档的,上面不但有空调,还有电水壶,人上去缓气一吹、热茶一烫,根本就不想再下来。
  而杨锐走在风雪里,看着道路两边像自己敬礼的士兵,身上是越走越火热,心里也越走越踏实,他原本担心民兵毕竟不是战兵,这么大的风雪估计会连队型都整不好,不想所见的民兵却一个个精神抖擞,举止有度,深让他放心。
  可这是并不太好的消息传了过来,走到王府井的时候,李子龙汇报道:“总理,正阳门处的民兵接到解散的命令后并不解散。”
  “不撤退他们想干什么?”杨锐早就猜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就解决的,他能理智的决断,可在其他人却会认为这样的妥协是耻辱,所以他要去正阳门。
  “是日俄战伤的复兴军老兵,他们拒绝下达解散的命令,说除非您亲至宣布解散。”李子龙道。
  “是他们啊……”杨锐苦笑。京城内城住的都是烈属或军属,而一些有战功的残疾军人则被任命为民兵军官,他们虽不识字。可民望极高。京城正因为有他们,风气为之一变,那什么八大胡同、各大名角京班、高档酒楼,只要是攀风附雅的东西,生意全落的一塌糊涂;
  唯有白刃格斗、射击比赛、还有各种军棋才是京中最流行的东西,是以有报纸感慨,说内城根本就不是都城。根本就是一座兵营。这么一座自成体系的军营,骨干就是以前的老兵,想当年在东北一边杀大鼻子。一边打小鼻子,何等快意!今日受此大辱居然要撤退,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走快些吧。”杨锐想到这些部下,脚下不由加快了脚步。
  与此同时。棋盘街上。卫戍司令王孟恢正拿着大喇叭,给屹立不退的民兵部队训话,“同志们,今日只是演习,现在演习结束,请各部解散!各部马上解散!!”
  王孟恢连喊了几次,大街上站着的士兵都毫无所动,他换口气想再喊的时候。队伍里一个声音大喊道,“王兄弟。别喊了!洋人都欺负到头上了,俺还是那句话,这事情司令不来,俺们不走!”
  “对!司令不来,俺们不走!” 此人嗓门大的堪比电喇叭,他一喊半条街都听见了,一时间队伍里呼应的声音不断,更有人嘶声唱道:“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复兴军最早的军歌就是这首,第一次唱还是在南非,学员都是爱国学社投笔从戎的学生,是以这歌杨锐一唱大家就喜欢,虽然太过文雅,词意士兵未必全懂,但在东北建军的时候它还是定为军歌,一直未变。
  这军歌随着东北老兵传到了京城,风雪之中,有人起了个开头,满街的将士都唱了起来。军歌声是会感染的,棋盘街、正阳门下歌声一起,顺着风最先听到的城外正阳门大街的部队也开始唱,犹如池塘中的波澜一般,没过多久,整座城市都军歌嘹亮。
  王孟恢是一期的,这歌声一起,他不要说劝大家回去,自己也被他们唱得热泪盈眶,他把电喇叭扔给副官,无奈的仰着头抽烟,生怕热泪淌下来。
  “立——正!敬礼!”歌声响彻全城的时候,杨锐终于穿过户部街,到了大明门前,此时的京城各处都装了路灯,是以他这一路走来,军官们都认出了他。
  随着一声声‘立正、敬礼’,歌声慢慢的停息下来,大明门到正阳门这一片广场上的近万名民兵都看着大明门下那几个穿红色一品官袍的影子,大伙都清楚,当中最为高大的那位便是当朝之总理、昔日之司令。
  正阳门上大火烧的正旺,那两层木头搭建的城楼似乎支持了太久,终于耐不住火焰的焚烧猛然坍塌,‘轰隆’几声,四十多米巍峨的建筑矮了一半,有些檐梁还掉到城楼下的水泥地上,‘梆啷梆啷’的,落地的木头一边**,一边飞溅出点点火星,撒在已是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上。
  “为什么不服从军令?”杨锐拿着王孟恢递过的电喇叭,开始讲话。
  “为什么不解散?”他再次问,声音愈发严厉。“难道就是为了这一个城楼么?”声音又有了一个小小的停顿,似乎要让所有人都想想自己错在哪里。
  “城楼今日烧了,明日,我们可以把他重新建起来!军纪,今日松了,明日,我们不但建不起来,还会越来越松!
  今日,我们不在辽东老林子里,而是在这里,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铁一般的军纪。那时候,我们进退攻守,辗转迂回,把敌人打的晕头转向,我们何时为了一座城楼而不服军纪?
  看着太炎先生被打了,看着城楼被烧了,看着洋兵耀武扬威,你们心疼愤恨,难道我就不心疼愤恨么?你们爱国,难道我就不爱国么?你们想杀人,我就不想杀人么?
  可你们要记住,我们是中华,不是满清;我们是复兴军,不是义和团。越是这么,那我们就越是要团结,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弱国来说,唯有团结,才能胜利,唯有牺牲,才能胜利,甚至,唯有忍耐,才能胜利!越是这么个时候,我们就越要团结如一人,越是这么个时候,我们就越要有铁一般的军纪。
  在南美州的亚马逊河,有一种行军蚂蚁,单个,即便风也能吹跑他们,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单个行动,他们都是几百万、几千万只一起行动。他们就像军队一般,排着整齐的队列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这个方向上的一切障碍都将被他们逾越,任何野兽,乃至是豺狼虎豹,不让路也会被他们所吞噬,只剩下一堆白骨。
  我们,就是要成为行军蚁,像它们那样逾越一切障碍,吞噬一切挡路凶兽。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废除那些乱七八糟、保受屈辱的条约、收回那些丧失的利权,才有可能,才有希望。同志们、兄弟们,我保证,那一天,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看的到,很快就能看到!”
  并不太长的讲演完毕,杨锐又大声道:“现在我命令:所有民兵都有了——,立——正!稍——息!解散!!”
  随着杨锐的口令,棋盘街上的民兵军靴齐响,开始一列列的撤出广场,开回原驻地——城市里的各个胡同和院落。早就来了,在一边干着急的谢缵泰见此终于松了口气,他刚刚接到美国总统威尔逊发来的电报,其中言辞极为严厉,严厉的近乎等于最后通牒,现在民兵们终于退了,事情终于可以平息下去了。
  而在靠近棋盘街的荷兰公使馆内,芮恩施听完通事所翻译的讲演内容,激动的对着各位公使道:“先生们,听到了吗?中国人并不只是想要正阳门,而是要收回一切,包括这里!”
  美国人想挑起各国对中国的忌讳,日本人却道:“先生们,他们只是要求公平的待遇,仅此而已。即便日本战败了,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反而之前得不到承认的权益得到了最终保障。杨竟成阁下是讲理的,如果各位还想用干涉来解决中国问题的话,那就想想俄国人吧。”
  日美的论调就像法德那般不对付,麻穆勒对此见怪不怪,他劳神费心了老半天,现在终于放下了心。很无所谓的,英国人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先生们,我想即便还有什么问题,也应该在睡醒之后。”(未完待续。。)


辛卷 第十章 和平

  中国的夜晚就是华盛顿的白天,白宫西厢的内阁室内,讨论如果准备赴欧参战的回忆正在召开,但因突如其来的正阳门事件,会议暂时被中断了。在总统的办公室内,会议的议题更换为如果中国人进攻美驻华使馆,美**队应该如何拯救保护侨民和惩戒中国人。
  国务卿兰辛、战争部长牛顿。迪尔。贝克、陆军参谋长休。斯科特将军、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远东司司长卫理,以及新组建的陆军情报部诺兰少校等人参与了讨论。和雄心勃勃的海军部长丹尼尔斯不同,战争部长,也是陆军部长贝克并不看好与中国的战争,他认为以中日之战中国陆军的表现,没有两百万以上、并且训练以上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对中国发起干涉,即便天津不设防,但中国拥有的大批潜艇将会使登陆变成一场噩梦。
  而且这个国家更有十倍于德国的战略纵深,即便能占领一些沿海城市又能如何? 占领北京不是战争的结束,而是战争的开始,在那片野蛮的土地上,主的光辉还未完全照耀,没有几十年的教化,中国人根本没有办法摆脱野蛮,走向文明。
  律师出身的贝克还是极为实事求是,现在的中国虽然落后,但却没有像一百年后名曰四千万、实则八千万乃至近亿的基督教徒,此时即便算上天主教徒,因为退教风潮,在中国,信仰上帝的人已不到一百万。仅为人口总数的五百分之一,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一。
  缺少上帝信徒的指引和帮助。这场干涉最终将变成十字军东征,十七年前中国只有义和团。可现在中国却有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强大军队,他们的武器、纪律、战术、特别是数量是令所有文明国家担忧——在华多年、多年全程观察过复兴军、以及中日之战的英国陆军的爱德华将军(pereira; gee edward、1865…1923,汉名柏来乐)曾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和中**队在陆地上交手。
  此言一出,欧洲轰动。法国人说这是英国人被野蛮人吓破了胆子,而德国人虽然自负,但考虑到中国是自己的潜在盟友,还是含含糊糊的承认了这一点,不过他们画蛇添足的表示。面对复兴军,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德国陆军将会取得胜利。
  看到战争部长也宣扬英国人的观点,海军部长丹尼尔斯立即起身反驳这种谬论,认为对中国的战争不需要登陆,只要各国海军联合起来,封锁沿海即可。不过,他的办法也不是没有破绽,中国在开放口岸、进行贸易之前。本就是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对于这样一个什么都有的国家来说,他最不担心就是封锁。
  而且,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两亿美元。虽然占美国外贸比重不大,但封锁之后依然是损失;并且美国实行封锁,那其他国家比如日本会不会同意?中国东北的安奉铁路是直接通往朝鲜的。而朝鲜的釜山又临近日本,美国舰队难道可以封锁对马海峡?
  十二年前对马海战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只此一战,日本最终被世界各国所尊重。成为列强。美国海军要去对马海峡执行封锁任务,那等于主动触怒这样一个强敌,虽然双方吨位差距不小,可美国海军有什么理由去对马海峡巡逻?
  就这么几番讨论,一个让人不愿面对的现实袒露在众人面前:那就是现在的中国已经无可干涉,武力再无威慑之作用。在威尔逊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