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

第1353章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1353章

小说: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号目标是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这是密西西比州的州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一座拥有30万人口的城市。负责轰炸任务的是550架“狼鸠”,部署在古巴的三个中队的战斗机为其护航。
3号目标是新奥尔良,这是第五次轰炸新奥尔良,750架“狼鸠”集体出动,由四个中队的战斗机护航。
也同样因为存在着天气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塔拉哈西与蒙哥马利为备选目标。而具体的轰炸任务将在十一日上午,由气象侦察机确定了目标上空的实际天气情况之后,在轰炸机群出发之前大概一个半小时下达。
以往,罗云冲都尽量把轰炸时间安排在夜间,或者是清晨,尽量避开美军的战斗机。而夜间轰炸的效果也不错,对护航的要求轻了很多。可是这次,罗云冲明确要求在白天进行轰炸,而且今后也要尽量在白天进行轰炸。毫无疑问,这与轰炸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战略轰炸在摧毁敌人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在对英法的战略轰炸中,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法国迅速战败,与法国人的战争意志被击垮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英国在最后选择投降,也与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对英国人的抵抗意志的打击有着直接联系。口木最后发生内乱,也是因为战略轰炸彻底的击败了口木人的意志。
当时,罗云冲在到达了战场之后,就一直在考虑该怎么摧毁美国。而且他很早就想到,如果要彻底摧毁美国的城市的话,不但不可行,而且代价太大。
当初,为了摧毁口木,轰炸机在口木投下了2000多万吨的炸弹与燃烧弹,而美国国土面积是口木的三十多倍,城市数量是口木的十几倍,且大部分都是中小城市,大城市相对较少。如果要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至少需要2亿吨燃烧弹,光是生产这些燃烧弹就需要花费上千亿的战争经费,超过了帝国28年的军费总额,而且还得让帝国的所有工厂,外带为帝国服务的其他国家的弹药工厂开足马力运作一年的时间。而要投下这么多的炸弹,如果全部使用“鹏”式轰炸机,而且每次都携带8吨燃烧弹,需要出动2500万架次,按照一天出动一次,在一年内完成轰炸行动计算,需要动用近7万架轰炸机。很明显,十年内,帝国都制造不出这么多的轰炸机,而且就算把其他的所有战机,包括战斗机都算上,全部执行轰炸任务,也不可能在一年内投下这么多的炸弹。
换句话说,用理想条件进行理论计算,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通过轰炸摧毁美国的所有城市,就算是只打击美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都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轰炸任务。那么,要想通过摧毁美国的战争物质基础来击败美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罗云冲才明确了轰炸的目的,那就是摧毁美国人的战争意志,让美国选择投降!
相对而言,昼间轰炸所产生的毁灭性效果,以及对美国人的心理打击要明显比夜间轰炸好得多。这可以让更多的美国人看到大规模轰炸的毁灭性。当然,伴随进行一些夜间轰炸,特别是大规模使用燃烧弹的夜间轰炸的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当城市被烈火彻底吞没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会产生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
当时,怎么击败美国人的抵抗意志,还成为了一项重点“工程”呢。29年初,罗云冲就找来了一批心理学专家,以及一些在美国出生,然后回国效力,对美国的国情比较了解的军官专门分析美国人的心理,以及用何种方式最能够对美国人进行心理上的沉重打击。当然,轰炸是主要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
战略轰炸只是一种战争方式,一种击败敌人的手段。可正是战略轰炸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军事科学,严格的说,属于社会学的范畴,而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第二次全球战争也正是系统的军事学形成的战争,之前很多军事学都集中在某一个方面,真正对战争进行的系统研究并不多,很多还集中在理论方面。而将战争细化,对战争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击败敌人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还是始于这次战争。
当时,罗云冲在战略轰炸中应用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成为了后来航空作战理论研究的基础,比如对付敌人雷达的电子侦察,对付敌人高射炮阵地的防空压制,针对敌指挥系统进行的轰炸等等,这些都成为了经典的轰炸理论,并且在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甚至成为了单独的军事学科。后来大部分航空作战理论实际上都在二战期间诞生。第一次全球战争时,航空兵登上了战争的舞台,而第二次全球战争则使航空兵成为了战争的主角。
罗云冲被誉为帝国空军的缔造者,帝国航空兵先驱,这并不是仅仅指他是帝国空军的首任司令官,而是他在大战期间确立的多种航空战术,以及对后来航空兵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正是如此,这个最后杀到前线的航空兵将领才成为了大战期间帝国“四大战将”之一!

第二十三章 上帝的惩罚

十一日的轰炸是在下午进行的,这也是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很多飞行员都在质疑指挥官的决策是不是出了问题。美军防空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下午最兴奋,让轰炸机这个时候进入美国本土上空,那不是找残废吗?
这天的三批轰炸机也都遭到了美军防空战斗机的疯狂拦截,可是在护航战斗机的掩护下,轰炸机的损失并不是很大。这也是护航战斗机第一次全程伴随轰炸机群行动。在十一月下旬的两次轰炸中,护航战斗机仍然采用中途会合的方式为轰炸机护航,结果那两次轰炸的战损率都超过了5%。罗云冲立即意识到了危险,迅速修改了护航战术,随即巴哈马群岛上的机场投入使用,护航战斗机拥有了前进基地,可以为轰炸机全程护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这次,罗云冲还想看看全程伴随护航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三支轰炸机群中,飞往夏洛特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损失反而是最小的。该机群在到达目标上空之前遭到了美军战斗机两次大规模的截击,结果只有12架轰炸机被击落。在返航的时候,又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两次截击,有7架轰炸机被击落。最后的战损率刚超过3%。
另外两支“狼鸠”机群的损失反而要大得多。其中飞往杰克逊的机群损失了28架,战损率超过了5%,飞往新奥尔良的机群损失了24架,战损率4%。因为飞往杰克逊维尔的机群遭到了美军战斗机三次拦截,而飞往新奥尔良的轰炸机群只遭到了两次拦截,所以这两支机群在防御作战中的损失相差不是很大。反而是遭到了四次拦截的“鹏”式轰炸机群的损失最小,这引起了罗云冲的重视。
罗云冲在机群返航之前,就给参谋部署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去调查这三个机群的轰炸行动,找到为什么“鹏”式机群的损失最小的原因。这也是在为今后的轰炸做准备,只有搞清楚了原因,才能够找到有效的轰炸方式,从而降低损失。
当时,“鹏”式轰炸机与“狼鸠”式轰炸机的自卫火力相差并不是很大,都配备了10门20毫米机关炮,属于世界上自卫火力最强大的重型轰炸机,比起只装备了重机枪的美军重型轰炸机而言,这两种轰炸机的自卫火力明显强悍得多。三支机群采用的战术编队也相差不大,按理说,损失率就应该与遭到拦截的次数成正比。
经过调查后,罗云冲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鹏”式机群进入时的巡航高度是8500米,而返航时的飞行高度是9000米。而“狼鸠”机群的进入高度只有5500米,返航高度7000米。而美军战斗机在高空的性能严重降低,明显难以有效的拦截“鹏”式轰炸机,而对付飞得更低的“狼鸠”就自然有力得多了。
另外,“鹏”式轰炸机上的电台可以使用三个频道,在保持轰炸机群内部联系的情况下,还能够负责引导附近的护航战斗机去对付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具备一定的空战引导能力,提高了护航战斗机与轰炸机群的配合效率,也就提高了护航战斗机的作战效率。而“狼鸠”式轰炸机上的电台要落后得多,没有与战斗机进行配合的有效手段,就难以引导护航战斗机作战了。
找到问题后,罗云冲立即着手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限制“狼鸠”的作战半径,使轰炸机不用携带全部的燃料,降低起飞重量,也就提高了飞机的巡航飞行高度。另外,设法为“狼鸠”装上“鹏”式轰炸机的电台,防御作战时,由副驾驶引导战斗机作战。后来在应用了这些办法后,“狼鸠”式轰炸机的战损率明显降低了不少。同时,这次调查也让罗云冲突发灵感,想到了一个可以提高轰炸效率,降低损失率的办法。
当天晚上,罗云冲拿到了具体的轰炸报告。为了确证三次轰炸行动的效果,除了在轰炸机群里安排有照相侦察机之外,当天傍晚的时候,还有数架远程侦察机分别飞抵夏洛特,杰克逊与新奥尔良上空,拍下了城市在大火中燃烧的照片。另外,情报部门也设法截获了美军的通信电报,弄到了美军对这三座城市做出的损失评估报告。
轰炸行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照片分析结果,以及截获的美军情报都证实了这一点,三座城市超过三分之二的城区几乎都被彻底的摧毁了!
轰炸夏洛特的“鹏”式轰炸机群是分成了10个小机群,每个小机群负责轰炸一片城区,不进行反复轰炸。因此,为了提高轰炸密度,轰炸机都采用了密集编队投弹,轰炸机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到100米,纵向距离也只有大概200米,投弹进入高度1500米,而燃烧弹上的引信设置的引爆高度为200米,也就是母弹在200米处炸开,将子弹抛洒出去,这样虽然会比在450米高度上散布时的覆盖范围小得多,但是却能够提高纵火的密度,使大火更难以扑灭!
真正造成毁灭性打击的不是燃烧弹本身携带的燃烧剂,而是城市里大量易燃物品,以及这些物品被引燃之后产生的大火,热浪,以及有毒气体。
当时,美国是仅次于唐帝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拥有国,从一战结束后,福特公司生产出了第一辆轿车后,到大战爆发前,美国保有的汽车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如果按照人均拥有汽车数量来计算的话,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已经超过了唐帝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均拥有轿车最多的国家。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不少的汽车。在和平时期,汽车是生活的工具,可是在战争,特别是在遭到了燃烧弹的覆盖式轰炸后,汽车就成了“定时炸弹”。
汽车油箱被引爆后,产生的破坏效果甚至比燃烧弹本身还要大。另外,汽车的轮胎,内部座椅等都很容易点燃,而橡胶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这些烟尘都有毒,过量吸入就会导致窒息。同时,烟雾还妨碍了救火工作。
除了汽车之外,美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有大量的可燃物,或者是易燃物。比如大量的木制家具,棉麻毛质地的衣物,窗帘,地毯等等。另外,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一般都是住在木制结果的小平房里面的,而这些房屋的主体结构也是木才,极易燃烧。而且这些房屋都是一片一片连在一起的,往往连成了数个街区,只要被点燃了,根本就无法扑灭大火。
在轰炸结束后,大火仍然在熊熊燃烧,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城区内的居民区几乎全部被烧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