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公主之道 >

第25章

公主之道-第25章

小说: 公主之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丫头,一直到跟着先皇后出嫁,然后进宫做先皇后身边的女官,虽然也经历过了很多事,但日子比起姜嬷嬷来说,还是好多了。
  秋元娘说完了自己后,就对宁宁道:“公主殿下,您听这些做什么呢。平白吓到您。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便是这样了。”
  宁宁笑了笑,说道:“从前无人对我说宫外事,听你们说说,也是好的。”
  冬日天冷,秋元娘伺候宁宁,她值夜时,便是她睡她床前的脚踏板上,宁宁以自己怕冷,想人同睡,总让她同自己同睡。
  秋元娘知道这既是公主体恤自己,大约也是她想先皇后娘娘了,往往不能拒绝,便为公主暖被窝,和她同睡。
  秋元娘虽然没有受过姜嬷嬷那么多乱世流离之苦,但是也是用自己的双脚走过不少地方的,宁宁便让她对自己说那些地方的地理,和发生过的大事,在秋元娘温柔又和暖的声音里,宁宁便睡着了。
  周太/祖皇帝顾渥,定有异性不封王的规定,所以在如今,封了国公的英国公慕家,可说是大周数一数二的权贵世家了,不过现在老国公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守在寿州,慕家虽然男儿多,但是如老国公一般能够镇得住的,却是没有。
  不过,慕家儿郎倒是都不怕事,上了十三岁,几乎是人人争着上战场,当然,大多也就上战场历练去了。
  慕家靠着男人在外打仗而有的尊荣,一堆女人在家里便闹腾来闹腾去,今儿这个甩了那个脸子,要告到静安长公主跟前来挑拨离间一番,明儿那个在背后说了这个儿子的坏话,于是几乎冲到对方院落门口去骂架,又告到静安长公主跟前来……
  还有就是诸如这个奴才不敬人,那个的娘家在外面借国公府的势欺人……
  为了几匹布,两罐糖就能吵架。
  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静安长公主便是在管这些事。
  因老国公的妾室多,这些妾室,几乎都有子女,在老夫人还在的时候,它们还守规矩一些,现在是静安长公主当家,她们仗着长了辈分,就总会在某些方面肆无忌惮,而静安长公主大多数时候还拿他们没有办法。
  宁宁想到为争那么点东西就绞尽脑汁斗来斗去的事,就觉得头疼,所以一向是完全不理会慕家的那些女眷的。
  除了见过慕华慕言的两个媳妇儿,慕家其他的女眷,宁宁几乎都没有打过交道,那些女眷第一是不好打搅长宁公主养病,第二是宁宁总以养病来谢绝她们。
  第二天,宁宁拿着慕昭送的那柄没有开锋的重匕首在比较宽阔的书房里比划,相比于她平常锻炼身体,这此还颇有些像样。
  如意进来看到,还特意为她鼓了掌,说:“公主殿下,您这剑舞得不错。”
  宁宁回头看她,说:“不过是动一动罢了。”
  如意又上前来说:“这雨还在下个不停,又湿又冷,长公主那边派人来说,让您今儿别去那边请安了,说怕冻到您。本来说好今晚的晚宴,也说要改几日再办。”
  宁宁握着那柄短剑坐到椅子上去,摸着上面没有开锋的剑刃,问:“为何要改时间?是有什么事吗?”
  如意摇着头小声道:“长公主府里倒是有规矩的,那边国公府就不像话了,说是昨晚晚宴上,慕二老爷那边的孙子,和昭少爷打起来了,之后闹得哭的哭,闹的闹,还说要把昭少爷抓起来送到官衙里去呢,公主,您说,这像什么话。”
  宁宁不由诧异,诧异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心里想的是,这慕昭到底搞什么,怎么一回来就和家里兄弟打架。
  宁宁叹了两声后问:“这次的事,姑母是怎么断的?”
  如意说道:“说是向着昭少爷断了,把那边的两位少爷都说了一顿,还要那边老爷拘着两人不许出门,昭少爷这边倒没什么。”
  她看得出来自家公主对那位慕昭有所好感,当然,她不觉得这是自家公主爱上那慕昭了,毕竟她无法从自家公主身上看到春心萌动来,所以她觉得宁宁是对慕昭有兴趣。
  说到这里,如意就越发压低了声音,道:“长公主这般向着昭少爷也是有原因的,听闻是那边的几个小子在家宴上嘲笑昭少爷生母是……是……”
  她卡壳了,看到宁宁黑幽幽的眸子盯着她,她才总算憋出那个词,说“娼妇。”
  如意看宁宁没有别的表示,她才继续说:“二老爷那边的几个小子也太过分了,无论如何是堂姑母,居然便能如此无礼,大约是在军中跟着那些痞子流氓丘八学的,出口一点顾忌也没有,也难怪昭少爷要揍他们。”
  宁宁听如意这么说了之后,也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打得好。
  既然收了慕昭的匕首,他的生辰马上就到了,宁宁便指导手工十分厉害的秋元娘做了一双露指薄皮手套,手掌的大小,是宁宁自己估算出来的。
  她想,这个说不得会对慕昭有点作用呢。
  皇帝果真不会回京来过年了,不过这并不会减少京中过年的热闹气氛。
  宁康居里,为准备过春节,也十分热闹忙碌。
  宁宁让厨房里做了不少行军饼,这饼在冬日里能够放两三个月不坏,还为皇帝准备了露指手套,护腰护膝,暖和的棉衣靴子等等,慕言过了大年初三就会前往寿州,皇帝现在在寿州,这些东西就可以让他带去给皇帝。
  这冬日的雨夹雪下了好几天,在腊月二十六这天便天晴了。
  静安长公主便在天趣园里的水榭里设了两桌宴席,第一是为慕昭他们接风,第二是庆祝慕昭的生辰。
  作者有话要说:傍晚还有一更。

☆、第29章

  第七章
  拧宁是想见慕昭的。
  临近年关;英国公府里事务繁忙;静安长公主也是不得闲;所以她没有办法早早去天趣园水榭里,本来宁宁准备等她一起;之后实在坐不住了,就先去了。
  这个水榭叫莺阁,这个时代的园子;还未有宁宁所见过的明清时代的江南园林那般精美;能够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不过已然有了雏形。
  莺阁建在水塘边;水塘里种的莲花在这冬日早就成了枯荷;池水是活水,不过在这冬日里,池水表面上漂浮着一层薄冰,掩住了水的流动,却能听到一点水流的声音。
  宁宁不愿意坐轿子,就自己走到了莺阁来。
  这时候的建筑讲究大气,所以这莺阁实在不小,里面是三间房。
  宁宁要到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传出来了说话声和笑声,看来已经有不少人在里面玩了。
  和莺阁隔着池塘相对的,并不是假山,而是一个小溪湾,小溪湾上便是一架小桥,桥头种了一株红梅树,红梅石桥,别有一番韵味。
  宁宁没从石桥上走,而是从另一边的岸边绕去了莺阁。
  在莺阁门口伺候的丫头们已经看到了她,忙不迭地迎过来,恭恭敬敬把她迎进了莺阁里去。也有要进去通报的,宁宁则阻止了。
  因这水榭之中没有长辈约束,所以大家玩得无所顾忌。
  宁宁刚踏入门口,差点就和迎面奔来的人撞到了,宁宁一惊,赶紧住了脚,而她旁边的玉娘则已经惊呼出声了:“哎呀,怎可如此冲撞公主殿下!”
  撞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头上顶着个小娃娃的慕昭。
  慕昭及时刹住了脚,他头顶的小孩子还在大叫:“驾驾,叔父快跑!快跑!”
  慕昭比宁宁高了有大半个头,宁宁不得不抬头看他,慕昭赶紧往后退了两步,又把在他头顶上大喊大叫的小孩子放了下来抱着。
  他一看向宁宁,两人的眼神就对上了,慕昭只见长宁公主穿着一身素衣,外面披着一件白色的披风,披风的帽子已经放下来了,帽沿儿上的白色风毛轻轻拂在她白嫩的脸颊上,眼睛好若带着星子的夜空一般,深黑幽邃中又带着光芒。
  她那么好看,让慕昭马上就紧张了。
  他退了两步又退了两步,在他怀里的小娃娃叫长宁公主“表姑母”之后,慕昭才反应过来,赶紧对宁宁行了一礼:“拜见公主殿下。”
  宁宁方才几乎已经感受到了慕昭身上的属于小少年的气息和热气,她以为慕昭和人打架,这次相见,他必定又是鼻青脸肿的模样,不成想他好好儿的,脸上一点痕迹也没有。
  慕昭虚岁十六岁了,但他实际年龄才十四岁。
  他还是个小少年,眼睛黑亮,里面是坚韧又纯粹的光彩,笑起来,像是整个天地都为之明亮了一般。
  这还是宁宁第一次看到慕昭笑,她不曾想过他笑起来,居然是这样好看,简直如春暖花开,莺飞鸟鸣,让人心旌荡漾。
  让宁宁觉得,这世间不会有一种美景,如一个人一般耐看又神秘。
  宁宁说:“表哥不必多礼。”
  又对他怀里的小孩子说:“阿蛮,我抱抱。”
  这个小孩子是慕华的长子,大名叫慕元存,小名叫阿蛮。
  这个时候,十个男孩子里,得有一两个小名就叫阿蛮。
  宁宁去静安长公主处时,和小阿蛮时常见到,所以阿蛮也认识她了,还很喜欢她。
  他于是马上对宁宁伸了手,“抱。”
  玉娘和如意还没来得及担心她们的公主,慕昭已经说道:“公主殿下,您体弱力气小,不要累着了。”
  宁宁对他笑了笑,“无事。”
  慕昭只好将小阿蛮递给了宁宁,宁宁接过孩子时,小阿蛮就高兴地搂住了宁宁,说:“公主。”
  宁宁搂着他进了里面一间,慕昭紧张地跟在宁宁身边,不知道是生怕累着宁宁,还是怕宁宁把孩子摔了。
  宁宁觉得他这模样特别好笑,她没想过,总和人打架的慕昭,其实很讨小孩子喜欢。
  因要在这莺阁里用席,里面烧了暖炉,已经暖和起来了,又有人在里面煮茶,茶香扑鼻,实在惬意。
  徐氏和楚氏已经先来了,在里面坐着说话,除了她们,还有英国公府那边来的两位闺阁小娘子,这都是和徐氏她们交好的,除了她们,便是小孩子了,慕家人生育能力不错,家中孩子总不少。
  宁宁进去,徐氏和楚氏她们已经起身赶紧迎了过来,徐氏还把小阿蛮抱了过去,说:“别累着了公主殿下。”
  看来慕昭是很无趣,所以他就混在了孩子堆里,和他们一起玩,慕家的小娘子则和嫂子们说话,宁宁和她们说了一阵,不过是讲衣裳绣花,各种首饰之类,也说一些京中的趣闻,例如某家的闺秀出了什么丑,以至于全京皆知,也有某家的闺秀为了前往军中的哥哥做衣裳而熬坏了眼睛,成了众人赞扬的对象等等。
  宁宁一向是听众,很少说话,当然,沉默和善于倾听,也是作为公主的必备。
  听了一会儿宁宁也觉得无聊,而慕昭也没在房里了,宁宁便建议道:“我那里有太子殿下新送来的鹿肉,正好用来做烤鹿肉吃,不知嫂嫂你们意见如何?”
  徐氏笑着说:“这倒是好,只是还得同母亲说一声才好。”
  楚氏是个文静的美人,此时也说:“公主殿下这主意好,正好我那里有刚做好的梅花酒,用来吃鹿肉,最好不过了。”
  连那未出阁的小娘子也应和:“公主殿下的注意好极。”
  宁宁看着她们笑,心说看来每个女孩子都是吃货。
  于是,就有人去准备烤炉炭火,有人去准备鹿肉,有人去拿酒,有人去拿用来吃鹿肉的餐盘,还有人去向静安长公主汇报……
  很快一切就准备就绪了,大家坐在水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