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二姑娘 >

第77章

二姑娘-第77章

小说: 二姑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
  想到此,躬身道:“这玉佩 放在小的这儿总是不妥,还是请太子代小王爷收着的好,小的告退。”说着躬身退出去快步走了,江德安一愣,看了太子一眼。
  太子却摇头失笑:“我说老九总跟我推三阻四的呢,闹半天是他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丫头当真油滑的紧。”
  江德安苦着脸道:“太子爷,那这玉佩……”
  太子道:“老九送出去的东西,我可不敢替他收回来,你亲自跑一趟庆福堂,给她送回去就是了,这俩人以后还有的磨呢。”
  凤娣出来就见许贵儿,马方,常志都在外头呢,许贵儿一见她眼泪儿下来了:“大公子唉,您可把奴才吓死了,您说您要是有个好歹儿的,让奴才怎么跟小王爷交代啊。”说着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那个委屈劲儿的。
  凤娣如今最听不得小王爷这三个字,一听脑袋瓜子就疼,有心不搭理他,可瞧见他脑袋上裹着的棉布,不禁问:“你这脑袋怎么了?”
  马方哼一声道:“让打闷棍的开了瓢儿,活该,就他一个跟着公子出去,都能把公子跟丢了。”
  许贵儿委屈的瘪瘪嘴,破天荒地没回嘴,凤娣见他那样儿实在可怜,便道:“一会儿回去我瞧瞧,这脑袋破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说完上了车,忽听马方喊了句:“常志你上不上来,不上来我们可走了。”
  “来了,来了。”
  凤娣回来不大会儿功夫,江德安就送了玉佩来,言道:“小王爷送出东西,便太子爷也不敢收,若是不要,还是亲自还给小王爷的妥当。”撂下话就跑了。
  凤娣拿着玉佩就跟拿着个烫手山芋似的,是扔也不是,不扔又烫手,想了想还是戴在脖子上 ,回头寻个机会还给周少卿就是了。
  瞧了许贵儿脑袋上的伤,虽流了不少血,口子却不大,上了庆福堂的伤药重新裹上,交代他好生回去休息几天,许贵儿却不依,这一回真把许贵儿吓怕了,哪还敢歇着啊,恨不能不错眼珠的瞧着凤娣。
  五天后,冯山快马加鞭的赶来了江南,许贵儿才松了口气,甭说啊,这定是小王爷把人派来的。
  见了冯山,凤娣很是高兴,虽然如今她也明白了,这冯山恐怕也是周少卿安置在她身边的人,可不管怎么说,人家救了她的命,年时她去瞧过冯山,还说开春下江南让他一块儿来呢,却赶上他娘去了,才耽搁了,如今他来了正好。
  发生了这样的事儿,说不害怕是假的,好歹凤娣也是个女人,这样的恶劣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能不怕吗,这是遇上的是太子,且恰好,太子看见了这块玉佩,若不是太子,或者太子没瞧见玉佩,那后果恐不是她能承受的。
  有时一想起这个,就恨不能把胡宗华千刀万剐 ,这样的事儿胡有康绝做不出来的,也就胡宗华被色所迷,才能干出这样没□□子兼着没脑子的事儿来,也可能是夏琼裳背着他干的,不过,这种可能性极小,胡家既送女子进行苑,怎么可能稀里糊涂的被人掉了包,想起这些,在行苑真该让太子封了松鹤堂。
  可凤娣心里明白,如果不是周少卿,太子爷绝不可能管这档子事儿,胡家也不是没根没叶儿的草台班子,二老爷是太医院院判,后头还有晋王殿下,一旦封了胡家,可牵扯上了各位皇子,这党争虽说暗里头斗的热闹,可台面上,却是一片兄友弟恭,若是皇上想办谁了,那另说,若是因为自己办了谁,那她能有好吗,余家能有好儿吗,这么简单的事儿,她再看不出来,岂不是成了二傻子,所以,这个哑巴亏她不吃也得吃。
  更何况,她跟太子那句话也是实话,松鹤堂可比庆福堂的年头还长,不说这块招牌,就是松鹤堂那些秘方,若失传,真正的可惜了。
  “大公子,那周勇死了在大牢里了。”狗宝气喘吁吁回来报信。
  凤娣点点头,这个替罪羊都不知道自己裹进了什么样儿的死局里了,估计到死都不明白,说起周勇,凤娣也没想到,他会辗转来了江南,且挖空了心思的要对付自己,常志扫听来的消息说,周勇跟那寡妇也没过多长日子,那寡妇又勾上了别人,把他赶了出来,一度都要了饭,后来辗转到了江南,遇上夏家人,便撺掇着夏琼裳给夏守财报仇。
  这人把他受的这些,一总记在了庆福堂头上,就不想想,若是没有凤娣的爹,当初伸手救他一条命,说不得早见阎王了,后来也是他以怨报德,才得了那般下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却反过来恨上了余家,这人是真正的狼心狗肺,死了都臭块地。
  常志进来道:“大公子,胡宗华下了贴儿,邀您去八珍楼呢,说要亲自赔罪,公子去不去?”
  狗宝哼一声:“赔个罪就算完了,想得美。”
  凤娣道:“不去倒显得我小气了,去。”
  胡宗华那日跟他爹回府,足足六天没去青吟巷,胡宗华心里也真有些怨琼裳生事儿,这一档子事接着一档子事儿,还不都是她出的主意,没成不说,差点儿就把他胡家搭了进去,胡宗华如今给他爹骂的也清明些了,虽仍恋着琼裳,到底有了些理智。
  再说,那天琼裳出了这个主意之后,就等着好消息呢,可左等没有,右等不见,等到半夜,等来了胡安,带着人进来就把周勇绑了堵上嘴押了出去,琼裳待要问究竟,胡安一个字也不敢说,一溜烟跑了,过后足足六天不见胡宗华来。
  夏琼裳这心都凉了,如今她已是骑虎难下,其实,她也不是个糊涂之人,只当时听了周勇的话,觉着余凤娣是女人,自己也是女人,她能做到的事儿,凭什么自己做不到,她能把余家庆福堂立起来,自己为什么不能再开延寿堂,自己就是要跟她拼一拼,斗一斗,同是女人,都是药号家的姑娘,她不信自己就比不过她。
  可如今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不是比不过她,是没她的好运道,她碰上的男人,比自己挑的强太多了,她不甘心,不甘心……奶娘总劝她过回原先的日子,可这样的她又怎回得去,都是余凤娣,若不是她,自己现在还是延寿堂的大小姐,若不是她,自己也不会落到今日这般下场,越想越恨,越恨越不甘心,既如此,干脆鱼死网破,她没有好结果,余凤娣也甭想好过。
  想到此,让奶娘在松鹤堂的铺子里截了胡宗华,说:“奶奶身上不好呢,大爷好歹去瞧瞧。”
  胡宗华想起那千娇百媚的身子,不免动意,跟着奶娘去了,一见琼裳儿头发也没梳,脸也没洗,白衫儿素裙的盈盈下拜,嘴里唤了一声爷,眼泪儿就跟着落了下来。
  胡宗华的魂儿都快没了,忙扶起她抱在怀里道:“这是怎么了?我才几日不来,怎如此憔悴?”
  夏琼裳只是掉泪不言,奶娘忙道:“这几日了,奶奶身上都不好,昨儿寻了郎中来瞧,郎中说是喜呢。”
  胡宗华一愣,继而大喜,那天跟他爹说琼裳有了胡家骨肉实,是没辙了才打的谎,不曾想倒成了真的,这往后他爹哪儿也能说的过去了, 便抱着琼裳亲了嘴道:“有了孩子,更该保养着自己的身子才是,想吃什么新鲜东西,我使人去弄来。”
  夏琼裳摇摇头,却道:“ 余家……”
  她刚起了个头,胡宗华脸色微沉道:“余家的事儿不可再提,那档子事儿引得太子动怒,险些把我胡家都搭进去。”
  夏琼裳道:“莫非小王爷真要娶她不成?”
  胡宗华道:“听太子的口气,十有□□是了,那周少卿虽说顶着小王爷的名儿,真正的身份,却是当今的九皇子,余凤娣搭上了他,便不是正妃,封个侧妃,也是能进皇家玉牒之人,不是咱们能得罪起的,再说,当年你爹跟庆福堂的恩怨,也难说谁对谁错,如今时过境迁,就让它过去吧,非心心念念的报仇有什么意思,有道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你现在有了我们的孩儿,也当为他打算打算,你且忍着性儿在外头住些日子,等孩子生下来,我寻机会把你纳进府去,从此做一对天长地久的夫妻,岂不好。”
  夏琼裳目光闪了闪,低声道:“爷说的是,以往竟是琼裳错了,想当初,若不是我爹先跟余家为难,也没有后来的杀身之祸,我只念着余家的仇,却糊涂了,如今想明白,又觉前头处处与她为难,着实对不住余家大公子,还差点儿牵连了咱们胡家。”
  胡宗华见她如此明理,遂拉着她的手揉了揉道:“你能想通了就好,这几日我不来,也是怕你钻牛角尖,非要寻余家报仇,既你这么说,我倒真放心了,日后咱们俩好好过日子。”
  夏琼裳点点头:“爷放心,奴家知道爷心里想着奴家,奴家更要为爷打算,再说,这事儿说开了总比遮掩着更好,不若爷摆上一桌席,把余家大公子请来,琼裳当面给大公子赔罪,从此恩怨相了,也能各自安心,爷说这般可好?”
  胡宗华听了,更是欢喜:“你能这么着,再好也没有了,我爹天天催着我去庆福堂赔情呢,正好借此机会,了了这档子事儿,我爹哪儿也能过去了,如此甚好,甚好,我这就让胡安送帖子过去,请大公子八珍楼一会。”
  凤娣见到夏琼裳,倒不禁一愣,记得夏守财长得可不怎么样,不想,他闺女倒是这么个美人,胡宗华道:“这是内人琼裳,今日特来给大公子赔罪的。”
  凤娣一愣,内人?这词儿难道不是原配专用词汇吗,还是自己落伍了,也能用来形容外宅了,而且,赔罪?就夏琼裳恨自己这个劲儿,会这么快就想开了来跟自己赔罪,扯呢吗,不定又想出什么毒计了,这女人别看年纪不大,使的招数,一招比一招毒辣,自己可得小心着点儿。
  想到此,侧头看了眼后头不远立着的冯山,心里有了底儿,彼此分宾主落座,虽不至于热络,却也没冷场,全靠着能言善道的夏琼裳。
  琼裳瞥了眼凤娣跟前的酒杯,端起自己的杯子道:“今日琼裳给大公子赔罪,大公子若不计较琼裳的错处,且吃了这杯酒,琼裳才能安心。”
  凤娣目光闪了闪,暗道,这可不是她第一次劝酒了,刚一开始,自己说不喝酒的时候,她的目光就有些不对,莫非……
  凤娣看向自己眼前的酒杯,端了起来,放到唇边,假装要喝,余光盯着夏琼裳,见那夏琼裳眼里似有冷光一闪,不禁暗暗点头,又放下来道:“这会儿忽的想起来,这绍兴黄热着吃固然好,若赶上这样的大热天,兑上些许碎冰却更适口,在下今儿斗胆劳烦夫人一趟,下去寻八珍楼的掌柜要些碎冰来……”

☆、第71章

  夏琼裳笑了一声道:“到底大公子会吃;奴家去去就回。”说着扭腰摆臀的下楼去了,凤娣瞟了眼窗外道:“到底八珍楼的景色好;把西湖居都比下去了,放眼望去水波潋滟,这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啊,少东家瞧那边儿的采莲姑娘;一条小舟在翠叶粉荷中穿梭;虽辛苦却也自在。”
  胡宗华放下酒杯看过去,凤娣寻了这个空;把自己的酒杯迅速跟他掉了个;胡宗华道:“想我在这杭州城里住了快三十年;却还不如大公子能赏得这西湖的至美之处。”
  凤娣笑道:“少东家是久在兰室,不闻其香罢了。”
  见夏琼裳捧了个碧玉捧盘上来,里头满满一盏碎冰晶莹剔透,映着碧翠的捧盘,美轮美奂,夏琼裳把捧盘放在桌上道:“兑着吃,恐冲淡了酒香,倒不如用这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