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富贵皇华 >

第72章

富贵皇华-第72章

小说: 富贵皇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令媺半点不扭捏,理所当然地说:“儿臣对父皇厚脸皮不算厚脸皮。”那些宝贝又不能变换成钱,她其实不稀罕。
    “父皇允你所请,即刻下旨让皇后和贵妃她们协理你办好此事。”皇帝收敛笑意。意味深长地说,“也让她们学学怎么把宫里的帐管得更好。”
    “离除夕不过十几日的功夫,过了年再让宫人们学也不迟啊。”武令媺没想到皇帝比自己还心急。
    皇帝拉起武令媺的手,带着她往书案那儿走,竟然打算正儿八经写圣旨而不是传口谕。皇帝如此上心,武令媺也就没再废话,利落地帮皇帝铺开纸卷。挽起袖子磨墨。
    毛笔沾饱了墨汁。皇帝笔走龙蛇,边写边说:“我儿,你救下霍去疾。已然打了草将蛇惊动。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他们让你心里不痛快,父皇就不让他们过好这个年!非得让他们食不下咽、睡不安枕才行!”
    话说到这里,圣旨也拟完。皇帝将笔放下。亲自盖上大周天子九龙金玺,叫人:“冯良兴。进来取旨意。”
    暖阁的挡风锦毡掀起,宣旨大太监冯良兴躬身小跑入内,给皇帝和武令媺磕头请了安,上前双手接过武令媺递来的圣旨。奉了皇帝即刻将圣旨传遍阖宫的口谕。他才后退着出去办差。
    给皇帝传旨的大小内监有二十多个人,从派出去的宣旨内监人选就能看出皇帝对这道圣旨的重视程度。此番由宣旨大太监冯良兴亲自出马,可想而知皇帝的态度。
    武令媺很满意。这样的话,她开办学习班就不会遇到任何明里暗中的阻力。除非那些人不想活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点一点来办。皇帝虽然不曾明言,但武令媺清楚他肯定会派人去调查边军冬衣之事。百爪挠心一般,她想问又踌躇着不知怎么开口。
    毕竟她现在只是有澄心殿听政之权,还不能自如畅快地发表自己的政见,甚至呈上奏章直接向文安殿大学士们和皇帝禀明想法。拿出新式记帐法打打擦边球还勉强,要是直接过问如贪腐案件这样的国家政事要事就不大妥当。
    皇帝好像没发现武令媺的欲言又止,把季良全喊进来给两个人上了热茶。父女俩相对而坐,喝了茶暖身子,皇帝才冷不丁问:“那些在山上逮到的可疑人尸体还在皇庄么?”
    武令媺连忙点头说:“在的,儿臣不敢处置,只等父皇吩咐。”她叹了口气,颇为忧虑地说,“儿臣没想到这些人都是死士,本来想审出些东西来做到心中有数,他们却直接嚼舌自尽了。这下满头都是雾水。”
    她回想起那些满口鲜血、大睁双眼、死相狰狞的白衣人,突然打了个寒噤。这种不把自己的命当命的死士,当然也不会把别人的命当命。如果那名逃走的内卫也是死士,恐怕当晚她不仅救不了霍去疾,还有可能会搭上自己人甚至是她自己的小命。
    武令媺能想到的,皇帝自然不会想不到。沉下脸,他终于忍不住责怪武令媺:“你行事也太过孟浪了!怎么能自己也上山去救人?两个月前不能行走的教训你还不往心里去吗?你也不想想,你若有个闪失,父皇该会有多伤心?!”
    嗖地从椅子里弹起身,武令媺老老实实站着恭听皇帝的痛骂。但皇帝见她这模样,却又说不下去了。他深知这小女儿也就会对自己温驯,那些下人根本就劝不住她。
    叹了口气,皇帝起身走到武令媺面前,把她按坐回椅子里,抚着她的肩头轻声道:“我儿,你好歹替你经不起惊吓悲痛的年迈父皇想一想,三思而后再行事!”
    “父皇龙马精神,哪里就年迈了?不过儿臣知错,下回一定改。”武令媺咬咬唇,做低头认罪状。其实她不想让皇帝伤心担忧,但实情不能告诉他。
    “下回?还敢有下回?!”皇帝没好声气地说,“记住,你下回再敢亲身犯险,父皇就重重地惩罚跟着你出去的人!罚他们月俸,打他们板子,让他们替你受过!”
    武令媺顿时苦起脸,又是卖萌又是撒娇又是讲小笑话,老半天才哄得皇帝重开笑颜。父女俩又说了几句体己话,她才被皇帝打发去长乐殿安置。
    走到门边,武令媺突然停下脚步。对随时等候传召的季良全说:“良全公公,我从庄子里带了风干的野味回宫。孔嬷嬷最爱吃风兔风獐子,回头你派人到长乐殿取些带给她。”
    季良全微怔,随即躬身行礼,感激地说:“多谢公主惦记,贱内在家中也时常挂念公主。请恕奴婢僭越犯上之罪,殿下您真是不该以万金之体去冒险。奴婢听着都心惊肉跳。凡事都有皇上呢。殿下您尽管享福就是了!”
    武令媺抿嘴笑笑,谢过季良全的关心,离开长青殿。季良全目送她身影消失。提起袖子抹抹眼睛。
    皇帝便笑道:“你带话给孔宜人,这回公主要教宫人学会新式记帐法,朕让她和江满庭暂时回宫帮着公主训导。那些个在宫里焦熬了这么多年的老货,多的是法子出工不出力。朕还指着她们替公主去冲锋陷阵。可得好好调教。”
    季良全二话不说大礼参拜,给皇帝磕头道:“奴婢多谢皇上开恩。多谢公主慈悲。奴婢那口子整天愁眉不展,奴婢瞧着也是心烦。如今再得了差事,阖家安宁矣!”
    “平身吧。”皇帝淡淡地说,“孔宜人服侍先皇后和先太子年头久。不曾有了新主就忘记旧主的恩德并非坏事。只是她实在不该过问继嗣的大事,这失了奴婢的本份。若不是玉松儿替她求情,你知道的。朕不会留情。”
    又给皇帝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季良全才站起身弯着腰。毕恭毕敬地说:“奴婢轮休回家就狠狠修理了她一顿。不光是她的,就连奴婢这么多年的体面,也全叫她的愚不可及给弄没了,她实在咎由自取!”
    “你知道就好,不枉朕想着给你留三分颜面。”皇帝轻轻用手指敲着桌子。沉闷的叩叩声让季良全想起三军出征前的擂鼓之声,杀意凛然。
    “玉松儿参知政事的时间还短,尚看不出水下混浊程度。此番贪墨之案,远远不是明面所示的那么简单。”皇帝蓦然冷笑,“自十月份圣手那弟子进宫给朕诊脉开方子,他们大约以为朕的身体已经垮了吧?!哼!真是好得很!”
    季良全微声道:“陛下,是否已经到了收网之时?”
    “嗯。”皇帝缓缓阖目,掩去眸中冷厉森寒光芒,低声道,“朕看了这么多年的戏,也该到了评点评点戏文好坏的时候。那些不孝子,竟是真以为朕万事不管了吗?!乌义。”
    暖阁天窗忽然打开,从重重屋梁间飘飘然落下一人,正是在两年前终于转正的内卫大提督乌义。给皇帝行过礼,他安静地听候命令。终于要收网了,他也很高兴。
    “内卫肃清之事,必须办得干干净净。”皇帝坐在龙榻之上,眼睛似睁未睁,语气平静地吩咐,“尤其是那些对朕已经不再忠心的内卫,不可放过一人。若办不好,你便提头来见!即刻飞鹰传讯给北境蛇卫档头,令他收网。”
    乌义心中凛然。蛇卫专司刺杀之职,皇帝陛下不循审案程序便要直接取人性命,恐怕还另有深意在内。他虽然是内卫大提督,但北境三州诸郡县的蛇卫向来由皇帝亲自掌控,此时要动手杀人,他并不知详情。
    皇帝又下达了几条命令,有给内卫的,也有给朝廷六部的。乌义走后,他打了个呵欠,倦色浮现,吩咐道:“去把小颜郎中给朕开的养生汤煎一碗来,朕还有几份奏章要批。”
    季良全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连声劝道:“皇上,皇上唉,您也要顾惜龙体。都这么晚了,奴婢服侍您休息吧。公主殿下若是知道您如此劳神,明儿又得唠叨您。”
    近两个月,为着孔宜人在公主面前说了不该说的话,季良全每日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办事,唯恐惹皇帝不快。直到今天借着公主的言语,皇帝明着摆出不再计较前事的态度,他才敢像以前那样出言劝说。
    皇帝给季良全面子,也有怕了女儿无敌唠叨*的缘故,竟然没再坚持去办公。他喝了热乎乎的药饮,又在灯下看了会儿史书,也没叫嫔妃来侍寝,挺早就睡下了。得把身体养好了,才有精神看戏不是?L

☆、第十章 难道大周会有皇太孙?!

鞠躬感谢大人们在七月给某肖的大力支持。。眼看就八月咧。。。求大人们投八月份保底月票。。
    …………………
    有雷厉风行的老子,就有雷厉风行的崽子。武令媺这就风风火火地把学习班给办了起来。总教头是她,教头们则是以司宝大宫女为首的长乐殿司宝宫女们。
    而学生的成份就复杂多了。既有身份高贵者如皇后、嫔妃,也有位卑职低的宫女,还有闻讯削尖了脑袋钻进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想学本事的皇室和重臣贵女亲眷。
    武令媺按照学生成份的不同,在专门挪出来教课之用的涵英殿分设了不同的教室。将要放出宫去的宫女们人数最多,足足四百多人在涵英殿的左右偏殿之中由两位司宝宫女先打基础。而娘娘们和重臣贵女亲眷们则在主殿落坐,由司宝大宫女亲自上阵解说。
    左右偏殿的学生还能认真听讲,毕竟多学些东西不亏,还有孔宜人尽职尽责督导。主殿这些身份贵重的学生们么……在主殿内暖阁门边偷偷向里头瞅着,武令媺暗自叹气,她们这是来开茶话会的吧?
    当然,徐皇后与妃嫔们不可能当真一本正经坐在那儿与卑贱的下人们成为同窗。她们与武令媺哈啦了几句客气话,充分表示了自己热情的捧场态度,再借口有某某事急需处理,留下自己宫里负责掌管银钱的宫人便走了。
    娘娘们一离开,不少皇室与重臣贵女亲眷也难坐得住。她们同样将下人留在殿中学习,同样告辞出去。第一节课上完,主殿的学生十去七八。
    剩下的人里倒是有几位已经及笄的宗室贵女和重臣亲眷,只是不知她们是听讲的时候多还是窃窃私语、笑闹成一团的时候更多。真正在听课的人凤毛麟角。所以。身板挺得笔直、不停做笔记的武赟嗣便相当引人注意。
    武令媺压根就没想过那些身份尊贵的学生能安份学习,故而她看见紫微金鳞小侄儿竟然在认真听讲不免诧异。他是唯一的男学生,还因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的礼节,专门用屏风把他与女学生们隔离开来。
    思索片刻,武令媺从暖阁出来直接绕到了武赟嗣这边,站在他身后去瞧他的笔记。小孩儿真的用心了,尽管这些记帐结算知识他茫然不懂。但他很努力地把大宫女讲的内容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
    瞅见孩子粉蓝棉袍上溅了不少墨点子。武令媺取出手帕蹲下身给他轻轻擦拭。武赟嗣这才发现小皇姑悄没声息地站在自己身后,他赶紧将捧着的笔记放下,试图起身行礼。
    “好啦。成天拘着规矩,你不累我还累呢。乖乖坐着,别动。”武令媺拉着小孩儿的手臂让他坐下,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问道,“听懂了多少?”
    武赟嗣略一犹豫。微微涨红了小脸,还是说了大实话:“回禀小皇姑,侄儿没用,大多数都听不懂。”
    武令媺安慰道:“别说这种话。你肯定从来没理过帐,自然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新式记帐法是从旧式记帐法改良而来,你得先学会旧的再学新的。很快就能听懂了。”
    “是,侄儿多谢小皇姑教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