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富贵皇华 >

第216章

富贵皇华-第216章

小说: 富贵皇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们牢牢守住了地方,双方大打出手。
    永泰亲王搏了命地想逃出去,可惜亲卫们不敌灰袍卫。心中狠戾之气大作,他悍然吹响了哨声,让埋伏在澄心殿偏殿外面的人动手。他知事已败露,如今只能抓几个人质在手,看看是否还有逃脱的可能。
    武宏嗣挥挥手,内卫们如潮水般的退开,他在众人重重保护中冷笑着说:“王叔,小侄劝您还是消停些的好。所有的一切都尽在姑姑的掌握之中,现在姑姑并不想要您的命。您可千万别自寻死路,也祸害了太贵太妃和一府家眷!”
    永泰亲王置若罔闻,继续用力地吹哨,他还希望远在乾宁宫的小皇帝也能听见他这示警哨声。而不负他所盼,四处皆有尖利哨音响起,哪怕只是一两声,也足够一一传递到乾宁宫。这是他和小皇帝约好的信号,倘若功败垂成,他们便按原计划逃亡。
    武宏嗣却有恃无恐。抱胸等待,直到永泰亲王放下哨子,他才笑道:“吹累了是吧?王叔,那就随小侄走吧。料想不过三五日,永和王叔就会将您的家小给送回京城,让您一家团聚。”
    “你说什么?”永泰亲王眼前一黑,却仍然不相信。“九弟怎么会背叛本王?”
    “他怕死!在您的命和他的命之间。他当然会选他自己的命!”武宏嗣嘲讽道,“您根本就不该将这般大事交给他那样的人!按姑姑的话来说,永和王叔就是您的猪队友。帮不了忙。专会拖后腿,必要时还会反给您捅上狠狠一刀。”
    “哈,对了!”武宏嗣嘻嘻笑道,“您与楚国秀山王的来往书信。秀山王交给了姑姑一部份,另一部分您可知是谁交出来的?是您的长嫡子。远嗣堂兄哦!”
    永泰亲王心中一阵沸腾。如今,武远嗣是他唯一的嫡子,他自然改变了以前的打算转而好好栽培这个亏欠良多的儿子。武远嗣也表现得非常孝顺懂事,但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儿子居然会出卖他!
    武宏嗣又道:“王叔,通敌卖国,这般大的罪名。您可怎么担得起?!您怎么让您的家小担得起?!哪怕是皇上,他也担不起啊!幸好远嗣堂兄对大周忠心不二。否则以如今大周的煌煌声威,却要对楚国俯首称臣,大周列祖列宗地下有灵,恐怕会气得活过来狠狠掐死您这个不孝子!”
    永泰亲王咽下喉中涌上的鲜血,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半响,他才喃喃道:“这些都是本王的主意,与皇上无关。”他睁开满是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武宏嗣,低声道,“宏儿,幼时,你与皇上情份不薄,求你饶他一命!”
    武宏嗣低笑出声,挥手示意内卫们将永泰亲王一干人等都绑缚起来,押着他们往乾宁宫而去。永泰亲王心中冰冷,已经再没有侥幸心理。
    钟响之后,朝臣们来得很快,很齐。不多时,乾安宫偌大的宫殿里就站满了人。小皇帝坐在高高的龙座之上,志得意满。他轻轻抚摸着龙座扶手上精雕细刻的腾龙图案,想象着他重掌大权之后要如何如何如之何。正想得开心,他猛然听见高呼:“监国公主驾到,群臣跪迎!”
    小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什么什么?监国公主驾到?她明明已经死了,怎么驾到?!
    乾安宫大门敞开,朝阳将金子般的光芒直射入内,缓缓走进大殿的这个人便像身披金帛一般,威仪赫赫。小皇帝的身体僵直在龙座之上,眼睛越瞪越大,方才还起伏澎湃的心潮彻底平静下来,一点一点地冷下去。
    除去享有见帝不拜特权的臣子,其余朝臣跪倒叩首行礼,齐声高呼:“微臣拜见监国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武令媺淡淡道:“诸位臣工免礼平身。”众臣便起身,目光追随着她慢慢向上首移动。在第六重玉阶之上,原本已经搬走的八龙金座重新被搬了回来,正在众目睽睽之下安置。小皇帝的脸色已经不是惊恐万状,而是惊骇欲倒了。
    来至第六重玉阶之上,武令媺向小皇帝敛襟一福,柔声道:“给皇上请安,皇上的脸色如此难看,可是昨夜没有安置好?”
    小皇帝的嘴唇动了动,却半个字都无法挤出来。武令媺见他不答,微微一笑又道:“太皇太后日前向孤抱怨,说皇上被新进的妃嫔迷住了眼,连龙体也不顾了。孤原本还不相信,今日一见皇上,倒是不敢不信。良全公公。”
    季良全躬身应道:“殿下,请您吩咐。”
    “将喜妃、欢美人、乐选侍杖毙。”武令媺轻描淡写道,“免得她们总是狐媚着皇上想些不该想的东西,做些不该做的事儿。喜妃的娘家定州朱氏,抄没家产,诛尽三族,其余六族男丁流放,女眷发卖为婢。”
    “小皇姑……”小皇帝突然声嘶力竭地咆哮一声,从龙座之上腾地站起身,并指指着武令媺厉声喝问,“你是谁?竟敢冒充朕的小皇姑?!”
    武令媺偏头看了看小皇帝,挥手示意宫人将东西呈上来:“皇上有如此疑问,孤不奇怪,想来是被这东西给蒙蔽了。良全公公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小皇帝的眼睛瞪得越发大。那明明是他让心腹宫人捧着的装有“武令媺”头颅的木匣,怎么到了小皇姑手上?木匣被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武令媺”头颅被季良全小心翼翼地捧到了玉盘之上,供群臣观摩。
    这个头颅真的极像武令媺本人,那大睁的眼睛里清楚地写着死不瞑目。群臣一见哗然,个别胆小的根本不敢再看,就算胆大者也心中直冒凉气。立时清楚今日为何小皇帝会到乾安宫来。
    武令媺对小皇帝温言道:“皇上。请看。”季良全伸出一根手指,在这头颅的前额朱砂痣上轻轻一抹,那颗失了颜色的红痣便随着他的手指化成了一缕血水。从额前消失无踪。
    小皇帝跌坐到龙座之上,心如死灰,却还想着补救,勉强扯出一个难看之极的笑脸。道:“朕真真是被骗住了,还好小皇姑您没事。您不知道。朕听说您出了事儿,伤心得哭了一宿呢。”
    “皇上您的关心真是令臣感激涕零。”武令媺又问,“还请问皇上,是谁胆大包天。居然敢如此戏弄您?”
    迎着武令媺冰冷眼神,小皇帝闭上眼睛,低声道:“是永泰王叔。是他将这个假头颅带来给朕的。”他忽然猛地睁开眼,目光灼灼地盯着武令媺道。“他说小皇姑您与楚国相勾结,不知意欲何为。小皇姑,您此次出京就真的只是荣养?”
    武令媺笑了笑,转身面对众臣,站直身体,傲然道:“孤确实秘密会见了楚国幼帝派来的特使,楚幼帝愿意奉大周为宗主国,年年称臣、岁岁纳贡!”
    大周众臣大喜,又跪地齐贺一番。武令媺抬手示意众臣收声,冷笑道:“如今我大周威临四海,连楚国这个老宿敌都愿意俯首称臣。却没想到,武氏宗族居然会有通敌卖国的不孝子孙!楚幼帝为显诚意,特意送来了几封永泰亲王与秀山王韩秀儿的来往书信。良全公公,当庭宣读!”
    季良全将手中托盘交给随侍的小太监,从怀里摸出几封信,捡要紧关键的段落一一宣读。读毕,他又将这几封信让小太监交给几位辅臣、部堂高官、名将老帅们亲自观瞧。直将这些大周朝臣气得脸色涨红,一边看,一边大骂“不孝之极”、“卖国大贼”!
    这还不算完,永泰亲王的长嫡子武远嗣大义灭亲,当殿举告其父通敌卖国的大罪,还称永泰亲王府里尚藏着几个楚国人。
    小皇帝有如木雕泥塑,知道父王这就算完了。但只要父王将所有罪行都认下来,还能保住他。只要这次他不死,以后未必没有别的机会。
    他正这样想着,却见六位辅臣齐齐跪倒,大声道:“监国公主殿下,还请上禀太皇太后,微臣等奉圣祖遗诏行使辅政之责,日夜不敢忘。当今圣上有负圣祖期望,竟与永泰亲王合谋作出通敌卖国之事,微臣等痛心不已,有愧于圣祖托付,特奉圣祖遗诏弹劾皇帝,请求太皇太后于宗室之中立另明君,保我大周江山永继、万世一系!”
    小皇帝惊得呆住,正想分辨几句,却突然想起父王曾问他拿去私印之事。难不成,那些往来书信还盖着他的私印?父王留着这样的书信却瞒着他,意欲何为?
    武令媺幽幽叹息一声,迈步走上第九重玉阶,将手里一封信递到小皇帝面前,万般无奈地说:“皇上,纵有千般不甘,您也不该出卖祖宗的大好江山啊!”
    小皇帝木然呆坐,他看见这封信上确实盖着他的私印,上面的笔迹与他的笔迹毫无二致。但他可以摸着良心发誓,他绝对没有写下这封亲笔信。再怎么样,他也不可能会将如此重要证据落入楚国人之手。
    “皇上的私印竟然自己不妥善保管,也别怪被人盖得到处都是。对了,宛澜托孤给皇上带话,她回家了。”武令媺低下头,贴在小皇帝耳边说,“她雅善丹青,也喜欢临摹名家书法,你不知道吗?这是她送你的大礼,你可喜欢?”
    小皇帝如坠冰窖,一颗心碎成了千八百瓣。L

☆、第六十章 鱼跃花开(大结局)

景泰二年八月初十,景泰帝下旨,永泰亲王通敌卖国罪名确凿,夺永泰亲王爵位,阖府被贬为庶人,抄没所有家产。且除去大义灭亲、举告有功的永泰亲王长嫡子武远嗣的妻儿之外,其余永泰亲王家眷皆处死。就连永泰亲王的生母太贵太妃都被贬为庶人,打入冷宫。而武远嗣被发往定梁军,有望戴罪立功。
    永和亲王虽然是永泰亲王同谋,但也有大义灭亲、出首举告之功,故而永和亲王只是抄没所有家产,阖府被贬为庶人,全家无论男女老少皆流放至西疆,总算保下了一条小命。
    若遇大赦,他们全家还有回京的可能。只是流放路途遥远,西疆那地方又是有名的凶地,若是时间长了,锦衣玉食的永和王府一众人等能否保住小命实在难说。事实上,在流放路上,永和亲王便遭遇了一场刺杀,一命呜呼。
    这只是两个主谋的下场,他们的党羽还有如工部尚书这样的部堂高官、如定州刺史这般的封疆大吏,怎么查证如何处置,牵连的范围是宽还是窄,还有的争执商讨。
    景泰二年九月初一,景泰帝以年幼多病为由,将退位诏书明发天下,表态要将皇位禅让出来。一国皇帝通敌卖国,实在是国之大耻辱,自然不会摆在明面上来说。以年幼多病为借口退位,也算是保全了一点皇族的颜面。
    朝廷册封景泰帝为景泰亲王,在太宁城赐下亲王府。只不过,既然又年幼又多病,景泰亲王难免经常缠绵病榻,不过半年便病故离世。他到底是圣祖遗诏册立的新君。到底还是以皇帝仪制葬入皇陵,定庙号为“冲宗”,谥号孝冲皇帝。
    这时候,究竟该立谁为新君,也差不多有眉目了。
    圣祖的儿孙当中,能够继承皇位的还有不少人。这段时间,众臣心中都打着小主意。多有人想着盼着从龙大功。一时间。朝中群议汹汹,各位辅臣府第更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但禄亲王、祥郡王和永寿亲王接二连三上了奏章请辞,言明无才无能。实在不堪治国大事。且他们不仅替自己,还替他们的儿子断绝了被立为新帝的这条路。
    于是,原本是圣祖的孙儿,如今被过继到了长英亲王一脉的武宏嗣进入众臣的视线。再加上。监国公主直接将永泰亲王通敌卖国一案以及清理永泰永和残留党羽之事尽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